學習啦 > 新聞資訊 > 學習資訊 > 下元節(jié)有哪些習俗

下元節(jié)有哪些習俗

時間: 欣欣861 分享

下元節(jié)有哪些習俗

  下元節(jié)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祭祀節(jié)日,又起源于道教,因此下元節(jié)習俗多半與祈福祭祀有關。下元節(jié)也有著傳統(tǒng)食俗,下元節(jié)有哪些習俗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一些下元節(jié)的風俗習慣,希望對大家有用哦。

  下元節(jié)的風俗習俗:享祭祖先

  下元節(jié)也是一年中最后一個月亮節(jié),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清明節(jié)是以家族為單位來祭祖,中元節(jié)是以家庭為單位來祭祖,而下元節(jié)往往是以民族為單位來祭祖,華夏民族要在這一天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很多地方祭奠的場面宏大,莊嚴,神圣,看上一眼,會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下元節(jié)有焚“金銀包”等祭拜祖先亡靈的活動。民間折紅綠紙為仙衣,折錫箔為銀錠,裝入白紙糊的袋中,正面寫“謹言冥寶一封、彩衣一身上獻某某受納”,下書“子孫某某百拜”,背面寫“某年、某月、某日謹封”,俗稱“金銀包”,叩拜后焚化。除此以外,還有其它常見的祭拜祖先活動。

  下元節(jié)的風俗習俗:祈愿神靈

  這一天,民間一般有修齋設醮和享祭祖先兩大項活動,目的都是祈愿神靈。福建省莆田一帶,下元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莊稼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祭祀時,擺上齋品,將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誠。

  水官大帝禹的誕辰日,各地禹廟等大禹紀念場所常有祭祀活動。同時還會進行“水色”等戶外活動。水,和“水官”有關,色,色彩豐富。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

  下元節(jié)是日入夜,鄉(xiāng)人以魚、雞、豬肉等食品祭土神。新中國成立后,這項活動已基本停止。

  下元節(jié)的風俗習俗:吃節(jié)令食品

  諸如春節(jié)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節(jié)吃粽子,仲秋節(jié)吃月餅等等,下元節(jié)也有屬于它的飲食習俗。“下元節(jié)”正值農村收獲季節(jié),莆仙民間一些人家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餅,包素菜餡心,油炸成“影糕”、“蔥餅”、或香潤可口的油炸食品團子,然后當作供品在大門外“齋天”。

  今天特別推薦下元節(jié)的時令食物——麻腐包子。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節(jié)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時間點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以籮過濾去皮,摻上黃米煎熬成稠糊狀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蘿卜或洋芋、葫蘆為餡,蒸成麻腐包子或餃子,這種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細軟的自然口味。

  下元節(jié)的風俗習俗:修齋設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齋法中規(guī)定的修齋日期之一。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齋。修齋的方法大致分兩類:一類略有三種,一設供齋。即設壇供齋蘸神,借以求福免災。

  古代結壇方法有九種:上三壇為國家設之,中三壇為臣僚設之,下三壇為士庶設之。后世設壇漸弛。供齋可“積德解愈”;二節(jié)食齋。古人于祭祀之前,應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以求外者不染塵垢,內則五臟清虛,潔身清心,以示誠敬,稱為齋戒。齋戒可“和神保壽”;三心齋。心齋可“夷心靜然”。

  另一類大略有九:一粗食、二蔬食、三節(jié)食、四服精、五服牙、六服光、七服氣、八服元氣、九胎食。

  除此之外,如持誦、懺法、祭煉等一切法事,也都包括在修齋范圍之內。

  下元節(jié)的風俗習俗:莆仙

  民間每逢農歷十月十五,莆仙民間許多人家會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燒香貢銀,并讓小孩子用燒著的香枝均勻地插成一片小方塊,叫“布田”。這種習俗據說是祭“亡靈”,俗稱“普孤”,就是普渡孤魂。

  農歷十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下元節(jié),也叫“下元日”。下元節(jié)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天官、地官、水官等三官,說是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jié)”“中元節(jié)”“下元節(jié)”。下元節(jié),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每逢下元節(jié)來臨,水官下降凡間巡查人間善惡,為人們解除災難。傳說這一天,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

  “下元節(jié)”正值農村收獲季節(jié),莆仙民間一些人家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餅,包素菜餡心,油炸成“影糕”、“蔥餅”、或香潤可口的油炸食品團子,然后當作供品在大門外“齋天”。同時又焚“金銀包”等祭拜祖先亡靈等活動,就是折紅綠紙為仙衣,折錫箔為銀錠,裝入白紙糊的袋中,叩拜后焚化。

  舊時俗諺云:“十月半,牽礱團子齋三官”。以前道教徒在這一日還在家門外豎天桿,桿上掛黃旗,旗上寫著“天地水府”、“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消災降福”等字樣。在民間下元節(jié)這一日,還有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這大概源于道教用爐煉丹。下元這一天,村民們在家中做糍粑并贈送親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農村孩子最高興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稱為“福余”果品食品。

  下元節(jié)的地方習俗

  北京

  古人過下元節(jié),有些固定的習俗,比如把錫紙折成銀錠模樣,燒了祭拜先人;百姓家會在這一天做糍粑,贈送親友;既是與水官大禹有關,遍及各地的大禹廟也當然必有祭祀活動;朝廷也會在這一天格外體現“以民為本”,嚴禁殺人。此外,下元節(jié)這一日,民間工匠還有祭爐神的習俗。

  北京過下元節(jié)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節(jié)令食品了。

  客家地區(qū)

  閩西客家地區(qū)下元節(jié)也稱為“完冬節(jié)”,農家打樓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稱“做完冬”。也有些鄉(xiāng)村打醮祀神,請親友看戲,捉傀儡。

  在福建寧化“下元節(jié)”要前往佛廟燒香。農家普遍要打糍粑分送親友,做些紅燒肉等菜肴下酒,作為過節(jié)家宴。有的也請親友同食。

  廣東

  農歷十月,中山各地晚稻已收割,曬谷入庫。繼而是準備斬蔗及收挖薯、豆等農作物了。在一年中,也算到了農閑時節(jié),中山城鄉(xiāng)多有舉行祭祀和娛樂活動。尤其是中山的liuxue86.com客家人,多有在十月節(jié)期間沿用其傳統(tǒng)的習俗舞火龍、踩高蹺等民間藝術的演繹,習慣上又稱十月節(jié)。這一習俗一般在農歷十月初一或十五日左右。

  農歷十月十五日,潮汕民俗叫“五谷母生”,實則紀念神農大帝,五谷(稻、稷、黍、麥、菽),百姓盼望的是:五谷豐登,過著溫飽幸福生活,在此秋收結束,答謝神農之恩,來個“五谷母生”,祭品中的粿品有象征:五谷主、麥穗、尖擔、大豬等形象。這一日最為隆重的要算米業(yè)界人士,熱烈歡慶,宴請嘉賓,是本行業(yè)的節(jié)日。

  福建

  福建省莆田一帶,下元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莊稼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祭祀時,擺上齋品,將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誠。

  漳州舊俗為日焚香點燭,以牲醴敬祭“三官大帝”,并在大廳前懸掛三盞玻璃宮燈,名之為“三界公燈”。農村多在這一天祭祀土地公,答謝晚季的好收成,祈求社里平安,宗族興旺,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

  另外,山東省鄒縣民間,在下元節(jié)這天,要專門建醛設宴,祭祀祖先。湖南省寧遠縣民間,在下元節(jié)前后,還要普遍進行迎神賽會。江西石城縣有的村莊十月初十過節(jié)。有的農村連日家宴,以慶豐收。


猜你感興趣:

1.下元節(jié)是什么節(jié)日

2.下元節(jié)的來歷

3.2016下元節(jié)是哪一天

175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