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工程畢業(yè)論文范文2017年(2)
采礦工程畢業(yè)論文范文2017年
采礦工程畢業(yè)論文范文篇二
礦山采礦工程設計
摘要:我國礦山采礦設計的方法以前都是沿用原蘇聯(lián)的模式, 存在的問題較多,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 設計工作和思想觀念上都有所變革, 有所突破, 特別是近10 多年來, 礦山設計、科研、生產三結合, 依靠科技進步, 對加速礦山建設與生產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關鍵詞:礦山采礦;設計; 技術發(fā)展
Abstract: The method of our country's mining design before is to use the original mode of Soviet Union,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design work and ideas are changing, a breakthrough, especially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mine desig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three combination, rely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cceleration in mine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mining; design;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416.1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我國堅持改革開放30年來, 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民經濟迅猛發(fā)展,尤其近幾年,GDP已連續(xù)4年超過10%。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煤礦資源消耗量不斷增加,資源保有量下降,致使其價值突顯,社會游資迅速涌向礦產資源開發(fā)領域,推動了有煤礦行業(yè)的發(fā)展。煤礦開采設計單位必須貫徹國家的方針和政策以及煤礦安全規(guī)程,詳細分析研究地質資料,提高設計質量,使設計的礦井達到技術先進符合礦情,還要縮短建設時間、節(jié)省投資,使采煤生產能取得較大的技術經濟效果。合理的設計周期是提高設計質量的保證,各個設計階段都有一定的時間要求,若設計周期過緊,就可能使設計考慮不周,導致設計返工或給礦井生產帶來隱患,不能保證正常的安全生產。
礦山企業(yè)設計、建設所具的復雜性、多變性、周期性是采掘工業(yè)自身所決定的。特別是地下礦山更是顯得突出。礦石這種資源埋藏于地下, 其賦存條件千差萬別, 其數(shù)量多少不等, 且開采耗竭后不可能再生。礦山生產條件是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礦山不論大小, 構成生產的采掘系統(tǒng)都極為復雜, 作業(yè)立體化, 空間不斷演變, 并且地下作業(yè)場地非常狹窄, 為了創(chuàng)業(yè)作業(yè)空間, 必須進行大量的采準切割工程, 隨著回采, 大量的采切工程逐漸消失, 新的工程必須不斷補充。相當多的礦產資源埋藏很深, 不可能通過一次設計、建設將資源全部采出, 需要分期設計、分期投資、分期建設逐步完成。因此一次設計、建設所形成的礦山生產能力不是永存的, 這就是礦山企業(yè)與一般企業(yè)不同之處。此外, 礦山企業(yè)征地與工廠企業(yè)不一樣, 工廠一般一次性征地后, 如無擴建任務, 不再需要征地, 而礦山則要隨生產年限的延長而不斷征用土地。多數(shù)礦山位于山區(qū)鄉(xiāng)村, 工農關系問題的處理也至關重要。充分認識礦山自身的特點, 是做好礦山設計的前提。
1 對地質資料要進行詳盡的分析與研究
地質報告的目的是多方位,多角度的闡述礦石質量和其他信息在地下空間,并通過文字和圖畫來說明。在一般情況下,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地質報告。
1.1礦山所處的區(qū)域地質情況、礦床地質結構及構造等。這些因素對礦體的賦存形態(tài)一般影響較大,從而影響到礦石的質量分布,這些因素對于確定開采境界線也非常重要。
1.2 礦體的具體賦存形態(tài)、礦石結構及類型、礦巖分布情況、頂?shù)装寮皣鷰r等。這些內容具體描述了礦巖的空間分布情況、礦石的質量情況及變化規(guī)律、夾層的分布及對質量的影響、頂?shù)装寮八闹車鷰r的情況等,這些資料為圈礦設計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據(jù)。
1.3 礦床的其它重要信息,如高級儲量的位置、覆蓋土的分布情況、巖溶發(fā)育情況、礦層對應及礦石品級的對應問題、夾層情況及侵入巖脈的情況等等。首采區(qū)一般選在高級儲量分布的位置,并由此展開礦山開拓系統(tǒng)的選擇與布置。應重點研究覆蓋土、巖溶及品級對應等問題, 在對礦石品級的組合計算過程中,地質報告中經常出現(xiàn)為了人為增加礦石一級品的數(shù)量,而將單樣“上下竄動”或“穿靴戴帽”進行組合計算的現(xiàn)象,這種做法顯然不妥。關于礦山的夾層問題,石灰石礦床中,最經常出現(xiàn)的夾層是高鎂夾層,應仔細研究其可搭配比例。另外高硅夾層也要引起充分的注意,它會降低破碎效率。
1.4 礦石的物理力學性質、頂?shù)装寮皣鷰r的特性等,礦床水文地質情況,均會對開采產生一定的影響。
2 礦山開采境界線的確定
建材行業(yè)的石灰石礦山因為受到經濟方面的限制,只能采用開采成本較低的露天開采方式。地質報告中已給出了儲量計算范圍,并且已經國家儲委進行審查備案。礦山地質及采礦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將地質報告中給出的地質儲量,結合恰當?shù)拈_采技術條件開采出來,這些設計成果將會在甲方申領的采礦許可證的配套文件中詳細地說明,以供國家部門進行逐年核查。地質設計的第一步, 就是要確定具體的開采境界線,一般來說應遵循以下原則:
1)開采境界內的工業(yè)儲量不得少于規(guī)定的礦山生產服務年限;
2)礦山開采境界線內的平均剝采比,一般不宜大于0.5:1(t/t);
3)地質報告中已探明的工業(yè)儲量,必須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圈定開采境界時, 未劃入境界線內的部分,只要現(xiàn)有的開拓系統(tǒng)沒有大的改動,基建投資和工程量沒有大幅增加,就應盡量圈入,以保證國家資源的充分合理的利用;
4)開采范圍與國家鐵路、公路、工廠、居民區(qū)及其他重要的建構筑物之間應保持一個合理的安全防護距離,符合《爆破安全規(guī)程》(GB6722-2003)的相關要求;
5)采場的四周最終邊坡必須保持穩(wěn)定,否則就必須對邊坡坡度進行調整,應根據(jù)礦巖的穩(wěn)定性來確定采礦場的邊坡角,同時還要避開嚴重影響邊坡穩(wěn)定性的不穩(wěn)定巖層和構造帶。
我們現(xiàn)在的設計方法一般是先從地質勘探線剖面圖入手,地質地形平面圖與地質剖面圖相結合的辦法,在初步確定開采境界之后,再進行邊坡角的核算, 邊坡公路工程的布置,總體剝采比的核算,反復幾次,最終才能將最終開采范圍確定,這項工作需要有一定的設計經驗的積累才能做好。
3 計算機在采礦設計中的應用
采礦設計工作既要求在智力上有獨創(chuàng)的思考過程, 也要求有日常的思考過程。采礦設計的智力要求包含了種種推理和論證, 通過對許多相關因素的考慮和對各種方案的驗證得出礦床開采的初步設計。隨后, 以具體布置、計劃安排和財務評價的形式將初步設計轉變成詳細設計。
現(xiàn)在計算機在礦山設計和計劃中應用的評述表明, 為在這些方面使用計算機曾做過很多工作。但是, 由于可供利用的計算機種類繁多, 幾乎還沒有標準機出現(xiàn)。因此, 為特定的計算機編制的程序難以從一種計算機轉換到另一種計算機上使用。此外, 盡管大部分采礦設計過程適于專用的計算機程序, 但有待完成各階段之間數(shù)據(jù)的轉換工作。這些工作的重要性在于節(jié)約大量時間和減少可能出現(xiàn)的誤差。礦山設計的四個主要階段已不同程度地納入了計算機為基礎的技術軌道上。這種差別可能與采礦方法有關。因此, 自六十年代初期以來, 計算機已成功地用于設計露天礦包絡和計算礦石和廢石品位。另一方面, 用計算機為地下采礦方法模擬采場開采的通用程序還是個死。但是, 已有許多程序可用于露天礦和地下采礦方法各部分的詳細設計。
總 結
每個礦山地質特征都是不一樣的, 各有特點, 設計工程師要認真、仔細和全面地分析地質特征,有助于選擇正確的開拓方案和采礦方法, 優(yōu)化通風系統(tǒng), 確保礦山建設安全, 同時節(jié)約投資, 提高經濟效益。對于復雜類型的礦山,在礦山的初步設計過程中,進行地質與采礦設計非常重要,即使對于一些只進行方案設計的礦山,地質與采礦設計的一部分工作仍必須完成,以用來校驗礦山方案設計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王宏森. 礦床地質特征對采礦設計的影響[J]. 江蘇冶金,2007,35(3):51-53.
2.王國權. 礦井開采設計的方法步驟及參數(shù)的確定[J]. 科技風,2013,2月下:124.
看了“采礦工程畢業(yè)論文范文2017年”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