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有關生活數學論文(2)
七年級有關生活數學論文篇2
淺析七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
摘要:七年級數學是學生接觸數學的第一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的重要階段。由于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數學教學內容較枯燥和乏味,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文對七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分析和探討,并采取有效措施把生活化的內容引入到數學教學中。七年級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弱,心理發(fā)展并不成熟,對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是很強。把具有較強邏輯性和抽象性的數學教學簡單化是契合七年級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高效方式之一,這也是新課改對教師提出的轉變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實踐探討
新課改對七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學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靈活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模式展開教學,促進七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生活化教學是實踐教學中效果較好的方式之一,對七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
1、整合教材內容與生活元素
教材是傳承數學知識的主要載體,也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重要工具,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數學教材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時發(fā)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要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首先教師要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入的了解,擴大掌握的深度,并結合生活中的先關元素進行有效整合,提高教材和生活元素的結合度。
1.1基于對七年級生生活的充分了解,調整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七年級生對教材上貼近生活的內容比較感興趣,這就是教材和生活元素整合的效果。數學教學內容若原理七年級生的生活內容,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不高。因此,數學老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該進行選擇,把生活中的例子引導教學中,而在教材的編訂中也要做到生活元素和數學的有效整合,對原有的偏離生活實際的內容進行刪除和改善,從而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習效率。七年級生對身邊的實物比較熟悉,若能夠把數學教材生活化,對提高七年級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是很多有效的。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學習需求是不同的,七年級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關鍵階段,在教材的編訂和內容選擇上要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讓教學內容體現生活,在解答過程中讓學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進行解答,感悟生活與數學的內在聯系。
1.2將生活實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我們在教學中常用的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是適用的,不同的是實際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數學情景,這也是把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七年級生對生活的熟悉度較高,在數學課堂上呈現生活中的情景往往會讓學生感覺到自然、有趣,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也會大大提高。數學中的很多知識是抽象的,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把抽象的內容轉變?yōu)橹庇^的和形象的,七年級生具有很強的求知欲望,這正是激發(fā)他們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的有效之舉。
課堂上生活化情景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應用數學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五年級數學下冊中我們會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在解釋這兩個概念時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作為例子,冰箱放在屋內占據空間的大小就是冰箱的體積,而里邊所能容納東西的空間則是冰箱的容積,借用同一事物進行對比,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體積與容積的關系和區(qū)別。學生對冰箱并不陌生,這樣的直觀講解能夠讓學生進行舉一反三,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也會得心應手。
2、構建科學的生活教學情境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很多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其中情景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把數學教學、情景教學和生活化進行整合,在課堂上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情景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下面是創(chuàng)建科學的生活教學情境的方法:
2.1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實際生活情境。七年級生的興趣愛好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老師要對學生的興趣發(fā)展特點有所了解,在創(chuàng)建情境中要注意情境與生活的貼近程度,兩者的有效結合才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契合點。老師在課堂上不斷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思維和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則會有自信心去解決,這也是鞏固和提高課堂數學知識的方式之一。
2.2不斷開發(fā)生活教學情境。數學教學的內容不能僅限于課堂上的內容,新課標要求七年級數學教學走進生活、延伸到課外,充分體現數學學科的開放式特點,擴充學生的學習內容,開拓學生的眼界和學習領域。七年級生對動手操作和猜想十分感興趣,教師要不斷開發(fā)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并在課堂上展示生活中七年級生不是很熟悉的內容,讓學生大膽去猜想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2.3構建的生活情景要多元化。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需要教師首先對學生的實際生活充分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生活化情景構建,也可以借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科技輔助教學,直觀、形象的展示數學知識和內容。
3、培養(yǎng)七年級生將數學知識靈活應用于生活的習慣
數學教學的教學目標之一是提升七年級生的計算能力和數學知識運用能力,科學的把實際問題和數學問題進行整合是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有效措施。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感悟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動腦的良好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化為己用,在生活和工作中運用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為題,成為社會需求的新型人才。
4、結語
綜上所述,七年級數學課堂的生活化實踐教學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和思考,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思維和角度解決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意識。數學教學生活化情景的構建,不僅僅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動手實踐、創(chuàng)造應用、思考學習的能力,還對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作用。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中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彥林.七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2):104-104.
[2]任小華.七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與研究[J].關愛明天,2015,(8):172-172.
[3]李碧.新課程背景下七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分析[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4,(10):96-97,90.
[4]熊覓.新課程背景下七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5]楊巧婧.七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
七年級有關生活數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