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學數學論文
有關中學數學論文
近二十年來,中學數學教學改革如雨后春筍,給中小學的教育注入了一股活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中學數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中學數學論文范文一:中學數學教學調動學習主動性策略
摘要:
在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欠缺學習主動性的情況還比較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必須根據農村中學學生的特點和數學科的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
農村中學;數學教學;學習主動性;策略
數學素質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張一切數學教育活動都是以學生為前提,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技能。然而,在我們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欠缺學習主動性的情況還比較嚴重,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為了扭轉這一現狀,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些策略。
一、引導
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樹立主動學習意識教師必須要以農村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切入點,經常與學生談心交流,通過大量農村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對學生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引導工作,引導學生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正確看待自己的學習,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向學生介紹國內外的數學史,讓學生了解數學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尋求家長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而在農村能正確對待孩子的教育的學生家長并不多,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意識的形成、影響著學習目標的確立及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必須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對于能正確對待子女學習的家長,要配合家長對子女進行引導和鼓勵,促進學生向著更明確的目標努力,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對于那些對子女沒有明確要求甚至放任的家長,先要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孩子學習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家長與學校一致,共同引導和教育其子女明確學習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與家長溝通方面,我們要善用電話、校訊通、QQ等方式與家長長期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及時交換教育子女的意見和建議,必要時可采取分組或分層的方式召開小型的家長會,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共商教育良方,形成強大的教育力量,更好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三、實施合作學習,為主動參與學習提供團體力量
實踐證明,實施合作學習能為農村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供團體力量,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實施合作學習,首先要根據學生的成績、性格、愛好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后挑選責任心強、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并對小組長進行培訓,接著還要對每個組員進行合理的分工,讓他們在學習上形成合力。小組內數學成績好、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差的學生學會基本知識和解決基本的題目或問題。如數學概念的理解、公式定理的掌握及基礎題目的解答都可以在小組內部解決。而在這個過程中,好的學生通過為同學講解題目、分析問題,既能深入鞏固知識,又能不斷完善和改進分析思路和解題方法,提升能力,信心倍增,更能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而受助的學生也因能得到其他同學的幫助而掌握知識,增強學習的信心,更主動地參與學習。另外,合作學習中小組內未能解決的問題則由各小組提出,然后由其他小組或教師幫助解決,這樣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讓每一位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體會到收獲的樂趣,促進主動學習。
四、為學生好學而設計數學課
數學不好學是影響農村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大因素,只有為學生設計好學的數學課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好學的數學課應設計成“學生自主探究—課堂小組討論—疑難解決—教師評價激勵”幾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自主探究是學習數學的前提,是學生經歷和體驗數學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應由學生在課前獨立完成,因此教師要設計好簡單、根本、開放的前置作業(yè),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前都能做,在做的過程都有收獲,使學生真正能從簡單的問題出發(fā)探究數學知識,掌握其根本,這樣就能讓學生帶著知識進入課堂,這是主動學習的基礎。課堂小組討論主要是把課堂交還給學生,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根據前置作業(yè)進行充分的組內交流、探究,進一步解決部分自主探究學習時未能解決的問題,并匯總本組未能解決的問題以便在下一環(huán)節(jié)提出并尋求幫助。疑難解決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各組學生提出未能解決的問題,其他小組或教師提供幫助。這個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充分展示分析思路和解題方法,同時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并進行析疑,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理解和掌握,都能解決小組內未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評價激勵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貫穿于整節(jié)課,通過評價激勵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樣設計數學課,學生有充分的交流和展示的機會,學得輕松且有收獲,感覺到每一節(jié)課都好學,自然就會主動參與學習。
五、實施有效的評價和激勵
有效的評價和激勵是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有效的評價和激勵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的激發(fā)遠遠大于城鎮(zhèn)的學生,因此,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更需要實施有效的評價和激勵,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實施有效的評價和激勵,必須制定有效的評價和激勵方案,方案的制定要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收集符合學生意愿及心理特征的獎懲條款,經民主投票后生成并實施,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遵守,都能為得到獎勵而主動學習,同時,相關的懲罰條款又能對學生產生一定的約束,確保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六、加強課外學習的跟蹤與督促農村中學學生以住宿為主,學習、生活都由他們自理,容易因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而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因此除了課堂上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外,在課外時間還應加強對他們的學習進行有效的跟蹤和督促,指導和督促他們每天認真完成相應的練習,做好復習和新課的自主學習,力求每天都有收獲,都有新的進步,在收獲和進步的驅動下更主動地參與學習,否則學生會放松學習,并會因課外學習不足造成學習掉隊,失去信心,從而失去學習的主動性。當然,周末也應布置適量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周末的時間進行學習和復習,并且建議由家長進行督促,確保完成的質量,追求實效,周一學生回校后教師也應對學生周末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認真的檢查,對沒有完成的還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樣既能確保學生的學習不脫節(jié),又能有效促進學生鞏固知識、增強學習信心,提升學習的主動性。
總之,只有學生真正主動地參與數學課堂學習中去,才能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品質。作為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師,我們必須根據農村中學學生的特點和數學科的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參考文獻
1、中國當代中學數學課程發(fā)展的歷程及其啟示呂世虎東北師范大學2009-05-01
2、中學數學教師數學認識信念對教學行為的影響研究王興福南京師范大學2014-03-10
有關中學數學論文范文二:中學數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摘要:當我們認識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后,面對當前的教育現狀,我們應該使數學教育更趨向人性化,更關注人生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中學數學;人文精神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素養(yǎng),關注學生數學認識方面的深化和發(fā)展,還必須關注生命,關注學生的內心體驗和感悟、情感和意志、個性和人格等,教師應該把這種理念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一、數學的人文教育價值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數學教育應該是體現人文精神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倡導的是蘊涵人文精神教育的完整的數學教育.
1.數學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嚴謹做事習慣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它講究用數據說話、讓事實說話,不允許想當然,容不得絲毫的弄虛作假,一切結論都必須有根有據,經得起反復推敲和檢驗,在計算、推理和證明過程中,哪怕有半點漏洞,人們都有權利懷疑而拒絕接受.同時,數學活動常常需要對問題進行深刻剖析,需要嚴密謹慎,踏實細微、精益求精的作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大都會有這樣的體會,一個小數點的位置,倘若失之毫厘,必將謬以千里.可見,數學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毅力與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精神,數學的思維方式、數學的人文精神能使學生養(yǎng)成周密、有條理的思維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敬業(yè)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
2.數學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數學作為一門思維的科學,是培養(yǎng)理性思維的重要載體.可以說,沒有任何一門學科能像數學那樣為學習它的人提供大量進行思維訓練的機會,因而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是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數學概念的形成需要抽象思維,數學證明需要無懈可擊的邏輯思維,數學創(chuàng)造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數學的發(fā)現需要大膽的猜測、歸納與類比,而數學解題更需要講究策略,離不開方法的遷移,線性的、呆板的思維都是它的禁忌,特別是當學生遇到一個問題屢攻不克或者非常煩瑣的時候,就應考慮改變方向,更換方法,改進思路.數學把理性思維的力量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它提供了一種思維合理性的標準.在這種精神的震撼下,學生逐步形成處事公道、辦事公正、判斷正確、預測準確的能力,理性思維品質日益增強,這是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
3.數學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這給學習數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數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特別強,好比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條長鏈,如果有一環(huán)脫節(jié),就將難以繼續(xù)往下面學習,這一特點決定了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每一天都必須親自動手作業(yè).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在數學計算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非常復雜的問題,這就需要學生要有超凡的耐心和細心,否則將會得不到正確的結果.所以,學習數學特別需要學生堅持不懈的刻苦努力.雖然說要學好數學也需要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并不是一種輕松的享樂式的消遣,而是一種對在創(chuàng)造活動中實現自我、滿足自我的追求.在數學教學中教學生解題,實際上也就是在教學生如何通過努力去克服困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二、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色彩的具體策略
1.借用數學史,讓學生欣賞數學的文明成果學習數學,不僅是掌握知識與獲得能力,同時要使學生學會欣賞和理解人類創(chuàng)造的這一文明成果,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熱愛,讓學生在對歷史上數學家的崇敬中感受數學哲理,感受數學的人文精神.例如,在講“勾股定理”時,我從公元前已有記載勾股定理的著作《周髀算經》講到這一充滿美感的數學定理的實際意義,為探索定理有的學者孜孜以求,如今已有四百多種證明方法,讓學生明白這種嚴謹的數學精神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2.發(fā)掘數學美,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美學價值美,人皆愛之.數學美不像鮮花,也不像五彩繽紛的圖案那樣觸目明感,它的美,美在內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發(fā)現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徑.例如,對稱性,是最能給人以美感的一種形式.德國有位數學家說:“美和對稱性緊密相關.”例如,等腰三角形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利用對稱性,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邊、角上的性質,并可把它簡單歸納為:等邊對等角.我們在感受幾何圖形對稱美的同時,也發(fā)現了數學語言的對稱美.總之,數學教育作為科學教育的基礎,其教育的最高宗旨是“育人”.因此,當我們認識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后,面對當前的教育現狀,我們應該使數學教育更趨向人性化,更關注人生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高等數學視角下的中學數學教學研究——以函數教學為例張秀蓉福建師范大學2014-06-01
2、從數學方法論看高等代數與中學數學的多種聯(lián)系侯維民數學教育學報2003-08-25
有關中學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4.有關高中數學論文
5.初中數學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