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班級管理工作的論文
有關班級管理工作的論文
一個良好的班級是學生生活和學習討論的港灣,塑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不但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更能使學生在一個寬松友好和諧的氛圍之中,得到健康的成長,從而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礎。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關班級管理工作的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有關班級管理工作的論文篇1
淺談班級管理工作中的環(huán)境教育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有效的環(huán)境教育更應該從他們身邊的一些小事入手,要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進行環(huán)境知識學習,參加環(huán)境教育活動并不只是追潮流、趕時髦、走過場,而是和自己的生活,學習,成長密切相關的一件大事。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有意識地滲透環(huán)境教育,可以更準確地貼合學生思想實際,找準教育的切入點。
關鍵詞:環(huán)境教育;滲透;班級管理工作
成功的環(huán)境教育,應該是能真正觸動學生內心情感體驗的,它能使學生在達到一定的理性認識后,對環(huán)境產生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并能克服人本能的惰性,最后落實于自己的行動。對于小學生來說,有效的環(huán)境教育更應該從他們身邊的一些小事入手,要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進行環(huán)境知識學習,參加環(huán)境教育活動并不只是追潮流、趕時髦、走過場,而是和自己的生活,學習,成長密切相關的一件大事。在校園內外,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課堂上,學生會振振有辭地批評那些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行為。然而一出校門,他卻能很自然地將剩下的冷飲紙往地上一扔,然后若無其事地離去。學生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說:“如果我們不節(jié)約用水,那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課后,他卻將水龍頭開到最大,讓白花花的自來水“傾瀉”直下,甚至還會不小心“忘”了關水龍頭……每每看到這樣的景象,我總會不經意地反思起我們的環(huán)境教育:轟轟烈烈的倡議與號召,大大小小的實踐與活動,林林總總的檢查與評比,忙忙碌碌的教師與學生。等到活動結束后,一切又回到從前:課桌里的白紙依然不情愿地成了廢紙,廁所里的水龍頭仍舊默默地歡唱,白天的教室照樣“燈火輝煌”……。
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有意識地滲透環(huán)境教育,可以更準確地貼合學生思想實際,找準教育的切入點。較之那些大型的環(huán)境教育活動,它有更細,更活,更實,更準的特點。最重要的是,它擺脫了大型活動“做秀”的“嫌疑”,真真切切地將環(huán)境教育融入學生的生活。雖然我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大量的工作是管理好班集體,班級工作面廣量大,細微而雜亂。但是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融入環(huán)境教育的內容呢?
我首先在“美”字上做文章。比如:將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是每個班主任必做的一項工作。在教室里布置一個“生物角”,將美麗的綠色植物,可愛的小動物請進教室,定期讓學生尋找一些有關知識進行文字的介紹,如《綠色植物與我們的生活》、《地球上的動物》等等,到一定的時候進行環(huán)境知識競賽,并且可以每月開展“我為教室獻盆花”的活動,鼓勵學生飼養(yǎng)花草。這些看似平常的活動,卻能很好地引導學生主動關心班級環(huán)境衛(wèi)生,進而了解環(huán)境知識,主動親近大自然。
其次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應該十分注重班集體的建設,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優(yōu)良班風的形成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一個個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就會組成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當一個班級具有了良好的班風,那些個別的行為習慣差的學生由于從眾心理的作用自然就會向好的方面發(fā)展。如果班級風氣不正,習慣好的學生也會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向壞的方面發(fā)展。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注重班集體的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和良好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在建設班風班貌時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基礎打好了,對后面的班級管理有很好的幫助。
還可以從“錯”處入手。班級里幾乎每天都有學生犯錯誤,班級管理中大量的工作就是及時糾正學生所犯的錯誤。有一段日子,我發(fā)現(xiàn)學生課桌里的紙屑特別多,有用過的餐巾紙,寫過字的草稿紙,撕碎的白紙,揉成一團的廢紙,一天下來,可以裝滿一袋袋。于是我花了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我請值日生將這些“廢紙”每天專門留了下來。當我提著滿滿幾袋子紙頭進教室上周會課時,學生都笑了,可當他們“鑒別”完這些自己留下的東西后,卻再也笑不起來了。之后,我又布置了一篇《紙的自訴》的文章,內容不限,方法不限,要求在一個星期里完成。學生通過查找資料,通過想象,通過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較好地完成了此項作業(yè)。最后,我將優(yōu)秀的習作張貼在“學習園地”內,讓全班同學共同學習。此后,班級內浪費紙頭,不講衛(wèi)生的行為明顯得到改善。這樣一個糾正錯誤的過程,其實更是一個環(huán)境知識的學習過程,也是一次憂患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
我認為,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要身教重于言教,要有高尚的敬業(yè)精神。對學生來說,教師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義的人物,不是說“身正為范”嗎?作為班主任尤其要注重自身的榜樣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學校在2002-2003學年上學期對學生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視,“學生養(yǎng)成行為”訓練多次提到“見到紙屑主動撿起來”,平時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不小心丟下幾張廢紙是難免的,如果這時候,我提醒一下,學生肯定會很聽話,把它們撿起來,但這并非是要求中的“自覺主動”。所以,每次碰到這樣的情況,我總是一聲不吭地彎下腰去撿起地上的臟物,我的這一行動,就像一道無聲的命令,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彎腰撿起自己腳下的紙屑,這樣反復幾次,不知不覺中看到紙屑撿起來的同學多了,亂丟紙的同學少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學校里的每一天中,真正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是班主任。這一特定的群體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主流是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班主任言傳身教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成材;學生所欣賞的是我從教者、導師那里學到我所缺少的一切。
也還可以請“評”字幫忙。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評價,也是班主任的一項基本任務,而學生對班主任的評價也是十分在意的。在評價過程,評價結果上,可以有意識地加入環(huán)境教育的內容與要求。例如平時對學生的環(huán)保行為進行監(jiān)督、記錄,對不符合要求的學生要及時糾正,并在他的綜合評價上有所反映,在"評先"工作中也應有所考慮。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中有許多環(huán)境教育的內容與滲透點,班主任只要做一個有心人,就一定能在最細微處將環(huán)境教育落實好。春風化雨,絲絲入扣,“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應該是最有效的教育。
>>>下頁帶來更多的有關班級管理工作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