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勵志文學 > 青春勵志 > 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教他“走捷徑”

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教他“走捷徑”

時間: 玉欣1229 分享

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教他“走捷徑”

人只要活著,面對的就是一場馬拉松,拼的是真本事。而所有“偽捷徑”的路標,是引誘你放棄奔跑的陷阱。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青春勵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青春勵志文章篇1: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教他“走捷徑”

  1

  我一個朋友的朋友,最近忽然迷上寫作,拐彎抹角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她指點。

  連著看了幾篇,我發(fā)現(xiàn)她寫的,全是八卦小道消息的拼接,不要說文采,連基本的真實性和觀點都沒有。

  我跟她說:“你這樣寫不行?!?/p>

  她回我:“怎么不行?像這種文章,看的人可多了!我只要這樣堅持寫下去,肯定能成大V?!?/p>

  然后她截了幾張圖片給我,閱讀量確實不錯。

  她說:“哎呀,我發(fā)現(xiàn)我找到了成功的捷徑!”

  我頓時無語:一個人一旦相信自己找到了“捷徑”,那就意味著,她再也不會考慮別的東西。

  人人都想找捷徑。

  這就像一群人在泥濘小道上,看著目標遙遙無期,忽然旁邊出現(xiàn)一條大道,平坦寬闊,直通羅馬。

  試問,誰不想走?

  世上本沒有捷徑,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捷徑。

  但走捷徑的人從來不去想,為什么捷徑那么好走,走到終點的人卻依然那么少?

  走過去的人多,走出來的人少。這就充分說明,捷徑的另一頭,很可能是陷阱。

  2

  我們小學自然課上,有一節(jié)是種蒜苗。

  老師布置作業(yè),要求我們每個人回家種,兩周之后帶到學校。

  我放學后立馬鉆進廚房,找到一包蒜。這時候,我只要挑出幾只飽滿結(jié)實的蒜瓣,栽進花盆里就可以了。

  可偏偏,我動起了歪腦筋。

  因為我發(fā)現(xiàn),在這一包蒜瓣里,有幾只已經(jīng)發(fā)芽,露出尖尖的芽頭。

  “如果我用已經(jīng)發(fā)芽的蒜瓣來種,不就能省出好多等待的時間嗎?”

  于是我專門挑了發(fā)芽的蒜瓣。

  當別的同學都在眼巴巴等著蒜瓣發(fā)芽時,我的已經(jīng)開始抽苗長葉。

  “啊,我真是太聰明啦!”

  一轉(zhuǎn)眼,兩周的時間過去。我和同學按照約定,把種的蒜苗帶進教室。

  令人臉紅的一幕發(fā)生了:

  別人種的蒜苗,都齊刷刷指向藍天,像穿著軍裝的小戰(zhàn)士,只有我種的蒜苗東倒西歪,像一把亂蓬蓬的頭發(fā)。

  連見多識廣的老師都看懵了,試圖解釋為什么我的蒜苗不一樣:“可能蒜瓣生了病吧?!?/p>

  只有我知道,蒜瓣并沒有生病,而是因為我貪圖走“捷徑”,用了在袋子里躺著發(fā)芽的蒜瓣。

  蒜瓣躺著發(fā)芽不是病,相信“偽捷徑”,才是一種病。

  3

  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教他貪圖偽捷徑,享受最容易到手的成功。

  曾經(jīng)有人找我抱怨:“我真想不通,我為什么要這么拼?”

  “我們辦公室有個小姑娘,比我還小一歲。她很會撒嬌,跟我們經(jīng)理關(guān)系很不錯,經(jīng)常曠班,什么都不會做,經(jīng)理睜只眼閉只眼,從不跟她計較?!?/p>

  “我有時候真想不明白,明明撒嬌就能解決的問題,我為什么要那么拼?”

  但又過了兩年,她再也不抱怨了。

  因為那個稀里糊涂的經(jīng)理,因為工作疏忽,被公司開除。

  愛撒嬌的小姑娘,失去了依靠,又缺乏工作的基本能力,很快陷入了處處碰壁的狀態(tài),在公司遭受各種白眼。

  可是她不敢辭職,因為她知道,什么都不會做,換個地方也是一樣。

  她只能趁著還沒被開除,像個新人一樣四處請教,惡補工作中的各種常識,把別人走過的泥濘小路,又走了一遍。

  俗話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shù)。其實,人生也沒有少走的路,你偷懶少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從別處補回來。

  貪圖捷徑的人,往往以為成功真的那么簡單,不需要任何汗水,就能澆灌出成功的花。

  卻不知,有一種花,叫做“曇花一現(xiàn)”。

  4

  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經(jīng)常被各種泛濫的“偽捷徑”,沖昏了頭腦。

  喜歡寫作的年輕人,看到胡編亂造就可以獲取流量,再也不想著磨練基本功。

  喜歡繪畫的年輕人,看到模仿搬運就可以艷驚四座,再也不在乎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

  喜歡表演的年輕人,只要整容成錐子臉,就能輕輕松松當網(wǎng)紅,再也不用心打磨演技。

  成功的“捷徑”太多,他們不愿意下笨功夫,更不會在意,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能夠產(chǎn)生價值,是不是能夠長久。

  一個人一旦選擇捷徑,就會活在短暫而虛無的收獲里,漸漸忘記了奮斗應有的樣子。最終,他們成了一批粗制濫造的贗品中,最不起眼的一個。

  曾國潘給兒子的家書中曾寫道: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爾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熬過此關(guān),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p>

  意思是說:“做事情要下慢功夫,不要想著一下子成功,遇到困難的時候,慢慢熬,總會熬出來,這樣的成功才是牢靠的?!?/p>

  人只要活著,面對的就是一場馬拉松,拼的是真本事。

  而所有“偽捷徑”的路標,是引誘你放棄奔跑的陷阱。

 
 
青春勵志文章篇2:  那些20多歲正尷尬迷茫的年輕人

  一

  最近,在微博上看了魯豫在福師大的一場演講直播。

  在演講一開始,魯豫提到去年采訪黃曉明時,和他一起參加了清華大學的《無問西東》電影首映禮,電影中的一句話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在魯豫看來,電影中的幾個年輕人雖時代背景不同,但經(jīng)歷大同小異,他們都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

  二十多歲,既風華正茂,又尷尬迷茫。

  柚子今年大四,這半年來她經(jīng)歷了很多未曾有過的感受:

  畢業(yè)論文終于很艱難地通過了,她像被折騰掉了一層皮;找工作面試時,因沒工作經(jīng)驗屢屢被拒,且工資都開得很低;看室友準備出國手續(xù)時非常羨慕,但她知道家里沒條件支持;想讀研逃避進入殘酷的社會,但她大四才開始準備早已來不及;男朋友準備回家接受家人安排的工作,兩人以后要異地戀了……

  在晚上失眠時,柚子總是忍不住懷疑:

  是不是這個年紀的年輕人,都過得這么尷尬?

  二

  二十多歲,能有多尷尬?

  網(wǎng)上有句話形容得非常貼切: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時間驟然變得飛速,還沒做好準備,就要被推搡進陌生的社會;偶爾意氣風發(fā),暢想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大人,但又時常感慨自己平庸無奇,想繼續(xù)被當做小孩對待;各種選擇和難題紛至沓來,夢想和現(xiàn)實交織,愛情和工作迷茫……

  面對未知的未來,心里隱約升起期待,卻又夾雜重重恐懼。

  魯豫在26歲時,也有過這樣的尷尬和迷茫。

  那時她正在香港主持《音樂無極限》,有天老板突然問她愿不愿意做一檔清晨的新聞節(jié)目。魯豫本能地想拒絕,但又猶豫了。那段時間她一直在考慮轉(zhuǎn)型,覺得新聞更吸引她,這或許對她來說是個機會。

  糾結(jié)了幾天后,她決定接下這檔節(jié)目。

  在1998年3月31日晚上,老板帶同事們聚餐,大家忙著烤肉、倒酒,但魯豫一點胃口都沒有,因為第二天早上7:30,她的新節(jié)目《鳳凰早班車》就要和觀眾見面了。

  盡管有著豐富的主持經(jīng)驗,她仍緊張得渾身發(fā)抖,反復揣測著最好和最差的結(jié)果:節(jié)目做得好,是事業(yè)的重大突破;做不好,她的主持生涯可能就此終結(jié)了!

  猶豫、忐忑、恐懼,讓餐桌上的她每一秒都如坐針氈,終于忍不住站起來:“各位,我先走一步了,明天早晨4點就得起床!”

  在面對未知的不確定性時,魯豫在恐懼中毅然選擇做好準備、行動起來,一鼓作氣往前沖。結(jié)果,她開創(chuàng)了“說新聞”的先河,成了鳳凰衛(wèi)視最具特點的主持人之一。

  人們常說“條條大路是羅馬”,但二十多歲時才真正體會到“條條通羅馬的路上都是分叉口,都是坎”。每個抉擇時刻,都像是站在風口浪尖,隨時有可能被一個浪打翻。

  但好在無數(shù)人的經(jīng)歷證明,大家都有相似的經(jīng)歷和同樣的感受。

  在二十多歲的尷尬和迷茫面前,人人平等。

  三

  二十多歲時尷尬迷茫怎么辦?

  未來遠比想象險惡,我們必須做好準備,用行動來選擇為自己書寫結(jié)局:被浪頭打翻,還是劈浪前行。

  1

  學會告別:告別是人生的必經(jīng)之路

  一個人成長的標志,是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每一場告別。

  每個人選擇告別的方式不同,福師大有位叫朱賢的同學,是騎行去學校報到的。他從云南到貴州,再到廣西、廣東、福建,一共花了23天跨躍五省,全程2712公里。用這樣的方式跟家鄉(xiāng)和少年時代告別,很酷。

  二十多歲,會迎來一系列人生的告別:

  告別安逸的校園生活,步入更嚴肅的職場;

  告別寬敞熱鬧的學生宿舍,搬進大城市里租來的10平米房間;

  告別通宵唱K、招朋喚友聚會的社交,習慣工作日精疲力盡后只想在家里躺尸的渴望……

  青春生活是一場冒險,盡管每個人經(jīng)歷的過程不盡相同,但本質(zhì)還是相似的:

  我們都要用一次刻骨銘心的告別完成一次成長。告別過去的你,擁抱未來的你。

  2

  抓住你的渴望,堅持你的選擇。

  做好堅持的準備,即便這種堅持在別人眼里“有些傻”,或“很另類”。

  去年IG戰(zhàn)隊在剛剛拿下LPL總冠軍時,魯豫采訪了他們。如今很多人提起電競時帶著驕傲和榮譽感,但在過去,電競是眾人口中“玩物喪志”的東西,而電競少年曾被稱為“不務正業(yè)”的“網(wǎng)癮少年”。

  盡管面臨外界怪異的眼光、家人阻攔和成績壓力等重重困難,他們堅持每天辛苦訓練,要忍耐常年玩同一款游戲的枯燥,要比別人成長更快,要一直不停往前走,否則就會被替換掉。

  這樣乏味又充滿壓力的日子,他們堅持下來了。

  很多人能堅持下來,不僅要找到內(nèi)心的渴望,更要腳踏實地,做事認真負責,找到屬于自己的價值感。

  很有可能,這種渴望和堅持并沒有很快讓我們成為理想的自己。

  但至少,它不會讓我們變成自己都不喜歡、不想成為的那種人。

  3

  做好吃苦的準備,沒有人會一夜成名

  吃苦可能沒有收獲,但不吃苦一定一無所獲。

  去年,魯豫在香港采訪周潤發(fā)時,聊到他當年拍的一部電影《老虎出更》。電影中有個鏡頭:周潤發(fā)去早餐店拿起一個杯子,把生雞蛋打在里面,然后一口喝下去。

  就為了這一個鏡頭,他一口氣喝了12枚生雞蛋。沒有剪輯,沒有后期,實打?qū)嵉匾淮未魏裙狻T趧e人看來他拼命到令人敬佩,但對周潤發(fā)來說只是演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

  與此相似的,還有王寶強喝小半桶牛奶,王傳君吃44個包子……

  社交網(wǎng)絡時代,常常聽到有人爆紅,好像每個人都有機會迅速成名。但說實話,不要太迷信所謂的“一夜成名”。如果有,這一夜也是漫長的一夜。因為你不知道他們在成名前做過哪些努力,經(jīng)過過什么樣的事情。

  但我們所說的吃苦,不是自我感動,不是自虐,不是炫耀,它是為我們渴望的東西,用盡全力拼一把。

  4

  與不自信抗爭,跟自己和解。

  二十多歲的同齡人中,有人把offer拿到手軟,有人還沒畢業(yè)就月入2萬,有人靠著公眾號創(chuàng)立公司……而自己好像被同齡人拋棄了,難免備受打擊。

  樸樹中學時曾以努力為恥,從初中玩到高中。高考怕折了父母北大教授的面子,瞎考一通,竟考了個大學。他一直以為不用盡全力,就能有自己的位置。

  直到他簽約太合麥田,第一次見到高曉松。

  高曉松一說話就把他噴暈了,他才意識到,原來這個世界還有這么多有才華的人,讀過這么多書的人,很多很厲害的人,他一下就覺得慌了,感覺被狠狠打擊了。

  這種不自信陪伴樸樹很多年,在音樂里他總是把自己逼到極限,擔心“自嗨”,害怕“江郎才盡”。直到后來他終于認清自己,承認自己的才華,也接受創(chuàng)作的一切作品,才和自己和解。

  像樸樹曾經(jīng)歷過的這種擔心、焦慮、不自信、對自我的否定,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在欣喜和失望的兩極來來回回,最終解救我們的方法就是認清生活的本質(zhì),盡早完成崩潰,與自己和解。

  但和解并不意味著妥協(xié),而是在認清自己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朝前跑。

  可能我們會暫時落后于同齡人,但人生是一場長跑,只要跑下去,就有希望。

  四

  無論你是70后、80后、90后還是00后,我們每代人都會承受時代賦予我們的壓力和挑戰(zhàn),這或許是大家共同的宿命。

  經(jīng)歷高考、進入大學、熬過畢業(yè)、走入社會……我們就這樣跨過二十多歲的坎坷和挑戰(zhàn),走出未知的恐懼和迷茫。然后,回頭看著一代代人和我們一樣走入又走出同樣的困境。

  我們用同樣的姿勢孤身一人飛向陌生的命運,與一切未知抗爭,在暴風雨中匍匐前行。

  但人生是能量守恒的,我們在付出相應的代價時,也會接受生活的饋贈。沒有什么懷才不遇,只要你真的有才華,又夠努力,夠吃苦,夠堅持,夠勇敢。

  二十多歲的年紀,就算沒有想象中那般美好,也一定不會太糟糕。

  最后,送給你魯豫曾說過的一段很勵志的話,希望能給你一些前進的勇氣:

  “每一代人都會感慨自己生不逢時,每一代人都會被說成是垮掉的一代,但事實上每一代人都創(chuàng)造了屬于他們波瀾壯闊的時刻?!?/p>


 
青春勵志文章篇3:無論如何,請不要灰心
 

  我去采訪這個人的時候,是個雨天。從這個西部小城到隸屬它下邊的一個偏遠山區(qū),一路上均是抬眼可見的綠,萬物又重新活過來一般,雨也是一段一段的,有一段路敲得車窗玻璃噼噼啪啪,過一段又淅淅瀝瀝,小的聽不見聲音。

  我坐在車里,想象著這個人,期待又害怕聽到她的故事。有時候,堅強不是個好詞,它意味著太多苦難必須硬撐。生活這個裝滿五彩繽紛巧克力的盒子,怎么有人打開拿到的總是那個苦澀的純黑巧克力,雖說它有助于清醒,但不能回味,除了苦還是苦。

  兩個小時翻溝繞道,我們終于見到她。站在我面前的這個老師,穿著紫色金絲絨的運動外套,黑色料子褲,黑色的涼鞋里套著天藍色的襪子。短發(fā),一雙大眼睛渾濁暗淡,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朝人打招呼的時候聲音很輕,只有介紹她丈夫的時候,聲音稍大一些。

  那個男人,瘦長的臉上眼角微微下垂,鼻翼兩端兩道法令紋尤為清晰深刻,看起來比她年長不少,至少這樣比較起來,她的臉上幾乎看不見什么皺紋。

  他們并排坐在校長室的沙發(fā)上,她講起自己的故事。

  “我們是重組家庭,我丈夫比我大十三歲,我們共同養(yǎng)育了五個孩子。去年最小的兒子也結(jié)婚了。雖然物質(zhì)上并不富裕,但是我心里覺得很幸福?!彼f話的時候,不時轉(zhuǎn)頭看身邊的丈夫。

  不得不深究在重組之前,他們都經(jīng)歷了什么?重組家庭真的會幸福嗎?看多了平常的重組,大部分時候都是平時互相做伴,有事的時候卻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各揍各娃。

  憶起過往,那位女教師便落淚了,她斷斷續(xù)續(xù)地說著,把自己囫圇吞下的往事一點點倒出來。2001年之前,她的生活都算得上平順,倒不是說有多富足,但一家人平安健康,自己教書,丈夫種著幾畝果園,日子還算過得去。然而一場意外就把平靜的生活一下攪壞了。

  那年,她丈夫拉著一貨車蘋果去廣州販賣,因為那里能賣上好價錢,可是去了之后卻發(fā)生意外,再也沒有回來。那個時候,她大女兒正讀高一,二女兒剛上初中,小兒子還在念小學,本就患病的婆婆得知噩耗,又犯了腦梗。

  命運同她開的這個玩笑,差點擊垮這個女人。那時候的她整夜整夜以淚洗面,但平日里還要假裝沒事人,安慰孩子,照顧老人,教書種地,以一己之力擔起生活重擔。

  她也不曉得那些年自己是怎么挺過來的,也許就是一天一天麻木地過吧。這期間總有人勸她,找一個人一起生活,憑她自己的那點工資和果園里的微薄收入(她上課太忙,幾乎沒有時間照看果園),怎么能養(yǎng)活那么一大家子人?她怕,怕重新找的那個男人對她的孩子們不好,也怕,怕誤了孩子們的學習。于許許多多普通的人來說,上學還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若抓住了至少不用繼續(xù)在土地里刨食了。

  就這樣過了三年,硬撐到大女兒上了大學,小女兒讀了高中,兒子念了初中。她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他。

  起初她是不愿見的,但聽說他同自己情況一樣,愛人生病去世,孩子又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只有他和80多歲的老母親,便動了心。加之,這人也是一位老師,她猜想,老師該不會有多么壞吧。雖然憑職業(yè)推測人品顯得過分荒謬,但彼時的她,還能找到什么更好的理由嗎?

  “實在是太苦了,我覺得自己一個人實在撐不下去了?!彼难蹨I像斷了線的珠子,撲簌撲簌落下來。

  就這樣,在親戚朋友的極力撮合下,同病相憐的兩人于2005年9月18日走到了一起。她擔心孩子一時接受不了這個陌生男人做爸爸,便在前一天晚上,同小兒子談心,又解釋了一遍這個事情。

  而令這個丈夫感動的是,那天下午他第一次去她宿舍,小兒子推門進來看到他時就喊他“爸”,聲音洪亮,笑容燦爛。

  “孩子叫了一聲爸,我一下子就眼淚出來了,真想上去抱抱他。”他丈夫的眼眶也紅了。坐在他對面的我,差點落淚,為這個小小年紀便知道母親艱辛不易的男孩子。

  他們看望了各自的父母,又相約著去西安見了雙方的兒女,簡單一桌餐,兩個家并成了一個家。

  一曲壁鐘響起的柔聲,滴滴答答地在寂寥的空間里回響。十四年甘苦與共的日子,在兩人細細碎碎的訴說著,溫情延展。

  她的婆婆腦梗后期已經(jīng)不能行走,他便到處請醫(yī)求診,奔波買藥,帶著老人去鎮(zhèn)上、縣上做理療。

  這邊,他87歲母親病危,她每天下了課便匆匆趕回家,變著法的給老人做飯。老人念叨著想吃黃杏,她便匆匆出去,10塊錢買了兩個杏。這對她來說,是極奢侈的事兒。

  他的大兒子有了孩子,她提前一個月就做好了尿布、褥子、小衣服,包了整整一大塑料袋送去西安,為了伺候兒媳婦坐月子,她還專門請了一個月假去照顧,不愛上網(wǎng)的她,天天上網(wǎng)查新菜式,單害怕兒媳婦營養(yǎng)跟不上,從早到晚洗洗涮涮毫無怨言。那一個月,不是親生的他們,卻比親生的母子都相處的融洽、和諧。

  而她的二女兒讀高中的時候出了濕疹,皮膚潰爛,他看得心疼,聽說交大附院皮膚科治療得好,他便帶著孩子前前后后去了十幾次,從剛過年看到收麥的時候,才治療好。

  盡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兒,把兩個人,兩家人凝聚在一起。

  去年,她的小兒子在婚禮上幾度哽咽:“感謝爸爸,在我們母子四人最困難的時候,走進了我們的家,給了我們很多愛。爸爸媽媽,放心吧,兒子長大了,一定會孝敬你們的。”

  說這些的時候,他們淚流滿面。

  我們聽得無限唏噓。該說些什么?愛情嗎?還是親情?莫不如說是真心。以前總覺得這個東西過分虛無,但若沒有真心,什么都不會如此美好的發(fā)生。她說,重組家庭的不幸福多半是因為算計的過分清楚,但他們沒有,我的和你的都是我們的。

  后來,她悄悄告訴我,2013年他又生病了,體檢的時候檢查出的,幸虧發(fā)現(xiàn)的早,做了手術(shù),現(xiàn)在已經(jīng)恢復了。她說,那段日子覺得自己陷進冰窟窿,好在兒女們那么多雙手齊心協(xié)力拉住她,又為他聯(lián)系醫(yī)生看病,這才躲過了一劫。好險啊,她長出一口氣,生活里的考驗真是無處不在,但還是不能灰心啊。

  初夏的雨,下一陣子就晴了,天空像染了色的藍色畫布。他們相跟著走出校長室,她又抬頭笑:“人生可不就是風雨之后有彩虹嘛,重組家庭同樣幸福?!?/p>

 
18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