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天賦和努力,成功還差這一點
除了天賦和努力,成功還差這一點
如果我們愿意承擔一些風險,愿意真正走出去,并心懷感激之情,愿意真正去正視各種想法,即使這些想法很瘋狂,通過可能性的視角,我們仍然可以打造一面更大的帆,去捕捉幸運之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勵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除了天賦和努力,成功還差這一點
文/Sunny視界
作家萬維鋼曾在得到的《精英日課》上提到:
我們都把‘精英’作為一個關鍵詞,因為這個詞代表了我們期待的時代精神。
即這是一個‘選賢與能’的好時代,人們可以靠天賦和努力去爭取財富和地位,而不再是出身決定一切。
但是即便在這個時代,僅靠天賦和努力,以及在人生重大關頭做出理性的正確決策,也還是不夠的,精英們可能不太愿意承認,成功還需要‘運氣’。
在《成功與運氣》這本書中,康奈爾大學的羅伯特·弗蘭克教授總結了運氣的三條規(guī)律,也稱之為“運氣動力學”。
1、運氣,是可以放大的
假設A和B的天賦、努力程度和見識水平完全一樣,但是A的運氣比B好一點點,大約好5%吧,那么假以時日,A的個人收入會比B高多少呢?也是5%嗎?
事實證明,答案是500%,甚至更高。
也就是說,假如有一對非常優(yōu)秀的雙胞胎姐妹,高考那天妹妹正常發(fā)揮,姐姐不幸的因為感冒而發(fā)揮失常,那么20年后,也許妹妹能得一個諾貝爾化學獎,而姐姐則是某個化工廠的工人。
你可能會問,難道姐姐就不能來年再考?
沒錯,高考還有第二次甚至更多次機會,可是很多事情,不是多一次機會就能改變的,何況就算再戰(zhàn),誰能保證發(fā)揮就一定比上一次好?
人類社會是一個非線性的復雜系統(tǒng),這意味著初始條件好一點點,最終結果不是按比例也好一點點,而是很有可能不成比例地把初始優(yōu)勢放大很多很多。
知名作家斯蒂芬·金的成功就是和某個非常特殊的因素有關,那個因素似乎是隨著每一本新書推出后滾滾而來的網(wǎng)絡放大效應產(chǎn)生的。
當斯蒂芬·金通過《魔女嘉莉》一書取得了最初的成就后,就比較容易通過第二本書《撒冷鎮(zhèn)》取得類似成就;
接下來,那兩本暢銷書更為他的第三本書《閃靈》鋪設了一條康莊大道;
而連續(xù)三本暢銷書就足以為他帶來許多忠實的粉絲;
他通過這幾本書而獲得的基本讀者群,讓他的所有新書都注定成為暢銷書;
這些暢銷書,不僅讓人感受到斯蒂芬·金的個人魅力,還為他帶來豐厚的財富,但如果斯蒂芬·金徹底從頭來過,那會怎么樣?
假定他改了個名字,在這種情況下,他能光靠書的內容復制原來的成就嗎?
很難猜,不過,斯蒂芬·金他自己就做過這個實驗。
當時,出版界有一個約定俗成的不成文慣例:作者一年只出一本書。
斯蒂芬·金希望在不削弱自己品牌的前提下出版更多書,于是刻意又取了一個理查德·巴克曼的筆名來突破這種限制。
當1977年,一個名為理查德·巴克曼的新作家,找到一家出版商幫他發(fā)表第一本書《幽光》時,書評人對這本書的評價并不高,書的銷售情況也很低迷。
但巴克曼并未因此退縮,他繼續(xù)寫作,并出版了其他4本書,但終究沒有一本能創(chuàng)造突出的成績,只有一本《銷形蝕骸》獲得一點點關注。
事實證明,當名氣不能放大效應的時候,結局還是有差別。
直至1986年這個秘密被揭曉后,斯蒂芬·金重新以本名出版巴克曼的所有著作,結果才又使每一本很快沖進暢銷排行榜。
那次的經(jīng)驗讓斯蒂芬·金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名號才是驅動銷售的關鍵,而并不在于他的寫作技巧。
因此,在人生的早期關鍵節(jié)點上,要放大自己的好運氣。
運氣,真的可以左右一個人的一生,好的運氣,甚至可以幫助我們躲過各種坎坷,留住容易失去的,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
2、運氣,是可以累加的
比爾·蓋茨顯然是這個世界上運氣最好的人,但我們來看看運氣在他早期生涯中是怎么起作用的。
蓋茨正好出生在1955年,如果晚生幾年,他的青年時代就趕不上個人電腦的第一波浪潮,如果早生幾年,又太老了;
蓋茨家境很好,更好的是他上的那所私立高中,是當時全美唯一一個給學生提供免費的、無限的、能夠即時看到運算結果的計算機終端中學,沒有這個“即時反饋”,少年蓋茨就沒法“刻意練習”那么好的編程技術;
蓋茨退學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正好趕上IBM需要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tǒng);
IBM本來想從別的公司買操作系統(tǒng),但是很偶然地沒談成;
蓋茨的公司去收購一個現(xiàn)有的操作系統(tǒng)QDOS,對方公司那人不懂行,居然5萬美元就賣給他們,這才有了MS-DOS,未來世界首富的第一桶金;
哪怕以上這些事中有一件不成立,蓋茨也成不了世界首富。
這種運氣,等于連拋20次硬幣,次次都是正面朝上。
你可能會說這種概率也太小了,怎么可能發(fā)生,對每一個具體的人來說很難發(fā)生,但是地球上那么多人,其中必然能找到一個人,在他身上就發(fā)生了。
這就好比買彩票中大獎的概率非常小,但是總會有人中大獎一樣。
當然我們不是說蓋茨全靠運氣成功,天賦和努力就不重要,我們說的是,在某些時候,光有天賦和努力遠遠不夠。
3、競爭越激烈,運氣越重要
像職業(yè)體育這種競爭激烈、淘汰率極高的項目,你不但要贏在起跑線上,而且必須接連不斷地一直贏,才能獲得一個哪怕只是在正式比賽中上場的機會。
全美高中棒球聯(lián)盟,一共有1.5萬支球隊,其中有45萬名高中生在打棒球,每年有14萬名高中生有資格參加職業(yè)球隊的選拔,而最后被選中的只有1500人。
可是美國職業(yè)棒球大聯(lián)盟,總共只有30支球隊,每支球隊只有球員25人,那么每年能給這1500個新人提供的位置又能有幾個呢?
也許你家孩子打球像鄰居家孩子一樣好,甚至還更好,但是因為非常偶然的原因,一次選拔沒選上……那他很可能就沒有下一次了。
原因非常簡單:高手太多了。
這么多高手,他們的天賦和努力值都非常高,那么這些人之間又比什么呢?
當然是比運氣。
沒有天賦和努力的,根本就上不了場。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大腦”,這句話說的當然好,但現(xiàn)實問題是有準備的頭腦太多,機遇太少。
4
既然運氣這么重要,那我們怎樣讓自己變得更幸運呢?
TED有個演講,斯坦福的Tinaseelig教授通過20年的觀察,研究是什么使有些人比他人更幸運,并是否能幫助人們提升運氣?
她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運氣具有偶然性,它很少像閃電那樣,孤立而戲劇地降臨,它更像風,有時禁止不動、有時陣陣襲來,有時又從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吹來,但我們可以做到三件事,去創(chuàng)建一面風帆,以捕捉幸運之風。
1、改變你與自己的關系,去承擔小小的風險,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
就像我們從小學習說話、走路、騎自行車一樣,必須走出舒適區(qū),去承擔一些風險。
遺憾的是,長大后的我們變得固步自封、很少去拓展自己的能力了。
承擔風險可不是非零即一那么簡單,而是有智力風險、物理風險、金融風險、情感風險、社會風險、道德風險和政治風險。
一旦確定自己的風險后,就要勇敢邁出第一步、不斷挑戰(zhàn)自己。
2、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心懷感激
當別人把精力和時間花在我們身上時,我們要對他們的行為表示感謝。
如可以每晚臨睡前,回想一天當中每一個給予我們幫助的人,給他們寫一封感謝信。
這樣的過程,不僅會增加我們的感恩之心,也會給我們帶來好運。
3、改變與想法的關系
主意并沒有好壞之分,事實上,糟糕的想法產(chǎn)生的結果,往往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東西。
創(chuàng)新,就是以一種可能性的視角,來看待糟糕想法的態(tài)度。
有些壞點子,通過好奇心,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變得非常有價值。
一些創(chuàng)新公司,正是從一個瘋狂的想法開始的。
有些人出生在糟糕的環(huán)境中,運氣又有時像一道閃電,用奇妙或可怕的東西擊中我們,但沒關系,幸運之風總是在那里,我們可以放大、累加這種好運。
如果我們愿意承擔一些風險,愿意真正走出去,并心懷感激之情,愿意真正去正視各種想法,即使這些想法很瘋狂,通過可能性的視角,我們仍然可以打造一面更大的帆,去捕捉幸運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