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禮儀
中國飲食文化禮儀的基本常識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食禮之國”。懂禮、習(xí)禮、守禮、重禮的歷史,源遠流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中國飲食文化禮儀,方便大家學(xué)習(xí)。
飲食禮儀文化
在中國古代,在飯、菜的食用上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通過飲食禮儀體現(xiàn)等級區(qū)別。
禮產(chǎn)生于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
不僅講求飲食規(guī)格,而且連菜肴的擺投也有規(guī)則,《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nèi),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就是說,凡是陳設(shè)便餐,帶骨的菜肴放在左邊,切的純?nèi)夥旁谟疫?。干的食品菜肴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陳干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禮記.少儀》中也有詳細記載。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魚肴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大魚脊向賓客的右方。在用飯過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縟禮。
《禮記.曲禮》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咤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客絮羹,主人辭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辭以簍。濡肉齒決,于內(nèi)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興辭于客,然后客坐。"
就是說,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團,把多余的飯放進鍋中,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啃骨頭,也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里,把肉骨頭扔給狗。
不要專據(jù)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diào)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瞻漬的肉醬。如果有客人在調(diào)和菜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diào)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醬類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
濕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于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個要撮作一把來嚼。吃飯完畢,客人應(yīng)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債物的碟子交給旁邊伺侯的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后,客人再坐下。
飲食禮儀知識
1、入座禮儀
桌席上的位置很是講究,從桌位入座情況并可知曉此人的輩分及重要程度。
座次是根據(jù)“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先邀請賓客入座上席,再請長輩入座,入座時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后切勿先不動筷子,也不要起身走動,更不要制造異響,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2、進餐禮儀
有貴客到來時,主人及賓客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讓食,要熱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3、布菜禮儀
每上一道新菜,都需等長輩、賓客先行動筷,表示對他們尊敬,如若要給賓客或長輩布菜,最好使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肴送到他們跟前。
4、進食禮儀
“毋摶飯?!背燥垥r不可摶飯成大團,大口大口地吃,這樣有爭飽之嫌。
“毋放飯。”要入口的飯,不能再放回飯器中,別人會感到不衛(wèi)生。
“毋流歠。”不要長飲大嚼,讓人覺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沒夠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時不要讓舌在口中作出響聲,主人會覺得你是對他的飯食表現(xiàn)不滿意。
“毋嚙骨。”不要專意去啃骨頭,這樣容易發(fā)出不中聽的聲響,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覺。
“毋反魚肉?!弊约撼赃^的魚肉,不要再放回去,應(yīng)當接著吃完。
尊重為先
在餐桌上,中國飲食文化非常注重“尊重”二字。對于那些長者,老師或者貴客,通常都要做到謙虛禮讓。
中國人非常注重孝道。他們往往會先把最好的菜第一個送給自己家庭里的長輩品嘗,因為長輩們?yōu)榱诉@個家付出最多。在古時候,雖然人們生活拮據(jù),但是善待自己的長輩并盡力照顧好他們是必須盡到的義務(wù)。
盡管中國的主人都很友好,但作為客人也要向主人表示敬意。在晚餐開始前,主人往往會寒暄一番,客人只有在聽到“請用,隨意”等類似的話語后才能開始用餐。否則,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主人一般會把主菜放在餐桌的中央,其余的菜圍繞擺放。通常主菜會面向貴賓或者年長者,這也顯示出尊重的美意。
中國飲食文化禮儀相關(guān)文章:
★ 中國飲食文化禮儀
★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