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節(jié)日禮儀
壯族節(jié)日禮儀
壯族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區(qū),廣西、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壯族的節(jié)日禮儀,歡迎大家閱讀!
壯族節(jié)慶
壯族人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jié),著名節(jié)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jié)等。壯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莫過于春節(jié),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jié)、三月三、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辍⑺驮畹鹊?。 春節(jié)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jié)后便開始著手準備,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這天,男女老少全家歡聚一起,煮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飯,叫“壓年飯”,這是預祝來年五谷豐登的意思。
除夕晚,在豐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梳洗打扮,迎接新春的開始。居住在山區(qū)的壯族人民,還有個汲新水的習俗:春節(jié)那天,婦女們穿著新衣新鞋,魚貫地來到河邊水渠,挑新水回家。她們邊走邊拖著象征牛、馬、豬、羊、狗、貓的石頭,口里還模仿著六畜的叫聲,這是祝福來年“六畜興旺”的意思。汲回來的新水,加紅糖、竹葉、蔥花、生姜煮沸后,全家和客人都要喝。據(jù)說,喝了這象征吉祥的新水,來年人們會更加聰明伶俐。“汲新水”習俗表達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初二以后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xù)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jié)才算結束。
春節(jié)期間,壯族人民還開展賽歌、跳舞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舂堂舞是壯族人民在春節(jié)期間用來慶賀新年,預祝豐收的舞蹈。他們認為跳了舂堂舞,來年糧食堆滿倉,故有“正月舂堂鬧轟轟,今年到處樂添豐”的俗諺。跳舂堂舞時,要一面唱一面舞,若干名婦女每人背著一條舂米之杵,撞打在長形木樁上,還用竹筒配打成節(jié)奏,初名“谷榔”,壯語“谷”是“做”之意,“榔”為舂米槽。后來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動,改用扁擔來打,乃易名“打虜烈”,“虜烈”為打扁擔之聲。舞者各執(zhí)扁擔,圍繞木槽,上下左右,邊唱邊打。舂堂舞舞步雄健、活潑、場面熱烈,歡快,體現(xiàn)了壯族人民勤勞勇敢,樂觀豪邁的性格。 三月三按過去的習俗為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并由長者宣講祖?zhèn)骷沂贰⒆逡?guī),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后,這一傳統(tǒng)已逐步發(fā)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 其他節(jié)日食俗也都各有講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鴨、端午吃粽、重陽吃粑等等。
壯族節(jié)日其中一些和宗教活動關系密切,比如居住在云南的部分壯族,家歷正月祭獻“老人廳”,二月初二殺豬祭龍山,三月初三祭雷神,五月祭龍,六月祭獻楊六郎,七月十四的祭祖是比較隆重的,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鴨,供奉祖先。 美麗富饒的壯鄉(xiāng),素有“歌海”的美譽。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圓數(shù)十里的男女青年,都興高采烈地穿上節(jié)日盛裝趕來參加,少者幾百人,多達數(shù)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對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項主要活動,因此又稱“歌圩”或“歌節(jié)”。 歌圩,是壯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活動的,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的場所。在壯語中被稱作“窩墩”、“窩巖”,意為“出野外玩耍”。由于這種活動相互酬唱,彼此對歌,所以古代人之為“墩圩”。 壯族歌圩,在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據(jù)古代文獻的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經(jīng)流行,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發(fā)展,并定期在固定地點舉行。壯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過,農(nóng)歷三月三最為隆重。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擇佳偶,別有風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jīng)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歌圩上,除對歌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有精彩的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牛魂節(jié) 農(nóng)歷四月初八。又稱脫軛節(jié),流行在桂北龍勝一帶壯族山村。傳說這天是牛王誕辰。要給牛脫軛,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豐美的地方。牛欄要打掃干凈,鋪上干爽稻草。不準役使,更不準鞭打,還要給牛唱山歌,喂烏米飯。過去有些寨子里還建有牛魔王廟,過節(jié)這天,要殺豬祭祀,村民們在廟里聚餐。當?shù)亓餍幸粋€傳說:當初陸地只有巖石、黃沙,牛王奉命下凡播種百草,原定跨3步撒一把草萬,牛王記錯了,變成跨一步撒3把,使得大地百草叢生,連莊稼都長滿野草。天帝大怒,罰牛王下人間吃掉百草。但天帝并沒有忘記它,每當它生日,便派牛魔王下凡看望、佑護牛王和它的子孫,為它們滅病去災,由此便建起了牛魔王廟。牛魂節(jié)表現(xiàn)了壯族人民對耕牛的愛護和對農(nóng)業(yè)豐收的期望。
壯族歷史
壯族是中國嶺南的土著民族。1958年發(fā)現(xiàn)的“柳江人”化石,屬于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5萬年左右??梢娫缭?萬年前,壯族先民就廣泛分布在廣西一帶。他們與布依、傣、侗、水、毛南等族同源于古代越人中的甌越、駱越,后被稱為烏滸、俚、僚、土。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解放后稱“僮”。1965年改族名為“壯族”。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1955年創(chuàng)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壯文方案》被國務院批準,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壯族禮儀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后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后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飯。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tǒng)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并送到分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