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生活課堂 > 禮儀知識 > 婚宴婚慶禮儀 > 壯族結(jié)婚禮儀

壯族結(jié)婚禮儀

時間: 雪錦826 分享

壯族結(jié)婚禮儀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亦是中國第二大民族。那么你們知道壯族的結(jié)婚禮儀是怎么樣的嗎?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壯族結(jié)婚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壯族結(jié)婚禮儀

  壯族禮儀習(xí)俗的產(chǎn)生,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時代開始的階段,禮俗文化的形成則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壯族禮儀和習(xí)俗很多,主要則以人一生中的出生、周歲、結(jié)婚、壽辰、喪葬等方面來規(guī)范,它以人的繁衍、平安、幸福為終極目標,通過內(nèi)心企求的外部形態(tài),表達一種對生命的欲望和激情,純屬一種以人緣親、和為根本的禮俗文化。

  壯族禮俗中,以結(jié)婚禮儀最為隆重。其婚姻的基本形態(tài)是一夫一妻制,普遍實行氏族外婚,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儂支系亦行單向姑舅表婚,即姑母子、舅女可婚,嚴禁舅子、姑母女通婚;沙支系同姓不通婚;土支系在四代以外認為沒有宗親關(guān)系,可以通婚,姑表不婚。婚姻有自由戀愛和父母包辦兩種形式,民國以前,多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的成婚規(guī)矩,有早婚、小婚現(xiàn)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依照國家《婚姻法》,多經(jīng)趕花街、祭龍、跑馬節(jié)和集市貿(mào)易等社交活動,經(jīng)過唱山歌自由擇偶,但需征得父母同意才能訂婚;多數(shù)為男娶女嫁,亦有女娶男嫁之俗(即"上門")。女子婚后,先不坐家,農(nóng)忙或過節(jié)時,才回去與丈夫團聚,古稱"不落夫家"。壯族各支系婚姻禮節(jié)基本相同,其結(jié)婚禮儀比較獨特,婚前須"吃檳榔"即訂婚;男方家請媒人擇吉日帶上幾個男子一起,攜酒、肉、檳榔(一種野樹生植物,味甘甜,有驅(qū)蟲、消積、下氣的作用)糖果糕點等禮品到女家取"八字"(即用天干、地支表示的出身年月日時)。媒人說明來意后,女方父母若不同意,就把帶來的禮物放在門外,若同意,就收下禮物,并在祖宗牌位前點燈、燒香、敬酒,案上擺若干碗酒,將姑娘的生辰"八字帖"藏于碗底下。男方一人去端碗尋帖,如無帖則需飲盡碗中酒,方可再端下一碗,直至發(fā)現(xiàn)"八字帖"為止。取到"八字"后,姑娘家用男方帶來的酒、肉設(shè)宴招待媒人和女方親友,通常媒人喝不醉休想告辭。姑娘的生辰"八字帖"帶回男方家后壓在神龕香爐下,觀察五天內(nèi)有無兇兆。若無,即認為姑娘的"八字"好,再請算命先生將男女雙方"八字"相配,如"八字"相合即可訂婚。訂婚后,由男方家贈送"小禮"或者"大禮"。小禮分為"干禮"和"實禮"兩種;干禮是一次性由男方家付給帶有六、八吉利數(shù)字的禮金,給女方購買賠嫁物;實禮是送一定數(shù)量的肉、酒、煙、糖和針線、糯米等,每年六月下旬或七月上旬,臘月十五日前后男方家還兩次給女方家送糯米粑、棕粑、豬肉、雞鴨等自產(chǎn)禮物。大禮是男方提前三四個月確定婚期,告知女方家。并送上帶有"六",表示"六六有福"大額數(shù)的禮金,錢多與少視男方家經(jīng)濟條件而定,還要送上酒、肉各100--160斤,另還配上糯米粑、棕粑、油炸粑等食物。待到婚期吉日,婚禮儀式則要進行三天,有接親、送親、拜堂、回門等禮節(jié)。從戀愛至完婚一般要經(jīng)過戀愛媒說、撮合定親等過程。

  接親。 在吉祥的婚日這天,男方家請能歌善舞,有一定文化素養(yǎng),還要有應(yīng)變能力的4--8位小伙子作陪郎官,新郎的妹妹或親戚等未婚女青年1--2人做接娘。由媒人帶著陪郎官、接娘等人去女方家接親。接親的隊伍中,一般要有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婦女,一名小姑娘和一名背娃娃的婦女。寓意是:原來的小姑娘出嫁后就要生兒育女,帶有祝福新娘的意味。新郎穿上嶄新的衣服,胸襟披彩,特別醒目。接親的隊伍將到了女方家的柵門時,除媒人、送禮和迎親的人能進屋同主人見面交談外,迎接者是用長凳擺成"關(guān)"或"夫"等字樣,讓陪郎官們"破陣"。如果能把"關(guān)"字弄成開門的"開",把"夫"字變成主人的"主",這樣,方可把長凳子讓坐,并送來清香可口的茶水和香煙。否則,既不讓坐,也不遞煙上茶。然后,女方家送上小對聯(lián),請陪郎官們解題。對聯(lián)多是:"一郎摻花四郎引",陪郎對答:"一女騎馬四女隨。""時世英雄為何來"?對答:"登科及第趁此期。" 對答一直鬧到開飯時,才允許進正屋圍桌而坐。吉時來到,陪郎官則點香報祖,新郎拜天地,拜岳父母,有的地方與新娘同拜,有的不同拜,但陪郎官要同新郎一起拜。女方家派新娘的姑媽、姨媽等設(shè)"村前攔路,進家攔門"的敬酒儀式;接親的隊伍從進村到進門,要過道道敬酒"關(guān)卡"。每攔必飲酒2杯,表示"雙喜臨門",接親者要給女方家"六六"數(shù)目的"奶母錢"、"針線錢""梳妝錢"等紅包。土支系婚俗的陪郎官趁吃飯之機故意"偷"新娘家一雙筷子或者碗、刀之類的物品帶回新郎家,以示新娘的心己隨之而歸,夫妻幸福,白頭偕老。等到所有的宴客都宴請完畢后,迎親者才能迎走新娘。新娘的嫁妝和男方事先送來的結(jié)婚禮物也同時背、挑、抬到男方家。這些東西多與少視男方送去大禮的多寡和女方家經(jīng)濟情況而定,一般包括箱柜、衣服、被褥、氈子、自行車、電視機以及米、酒、雞、鴨、魚等,富戶家陪嫁的財物就更多了。

  送親:新娘家請1--2位儀表端莊的未婚姑娘做伴娘,請2位能說會道的中年男女代表岳父母送新娘,一般送親人數(shù)男女各8人(2桌)。儂支系婚俗中要長兄背新娘上轎或上馬,伴娘給新娘掛一面小鏡子避邪,預(yù)祝新娘一路順風(fēng)。新娘穿著壯家的盛裝,戴著銀項圈、銀耳環(huán)、銀手鐲,用大紅布蓋頭,在眾多送親者的簇擁下,告別家人前往新郎家。新娘出嫁時要痛哭一場,并唱(哭嫁歌)離開家門,如:"茶油點燈燈花新(喲),今夜姐妹難離分;明天花轎抬姐去(也),在家姐妹淚淋淋"。新娘哭唱得越傷心,姐妹感情越深厚,此時,父母叔伯嬸娘都要安慰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到夫家要孝敬公婆,待好弟妹,夫妻和睦,莫做傷風(fēng)敗俗之事";有的地方的新娘則不哭。送親的隊伍多數(shù)為步行,也有騎馬和乘汽車、馬車和拖拉機的。一路上要吹奏嗩吶。鳴放鞭炮,遇有橋和溝,都要給"走路線",以示夫妻日后生活一帆風(fēng)順。送親的隊伍中,還有不少的歌手,他們一路走一路對唱,如:初會,男:"小小蜜蜂翅膀薄,飛到妹家不敢落;腳踏丫枝站不穩(wěn),話到嘴邊不敢說。"女:"十七十八正風(fēng)流,正著風(fēng)流無對頭;哪個認得風(fēng)流路,樹木倒栽水倒流。"......。探情,男:"大河漲水浪翻白,妹的八字哥撿得;妹的八字哥合了,怕妹爹媽舍不得。" 女:"今晚姐妹多又多,手做花鞋口唱歌;明日花轎抬妹去,再唱山歌兒女多。"……。思念,男:"郎想妹來妹想郎,人人想得面皮黃;打開枕頭給妹看,眼淚發(fā)芽兩寸長。" 女:"核桃開花朵朵長,隔河隔江隔情郎; 寫封情書無人帶,望著江河哭一場。"……。 增添了婚日的喜慶氣氛。

  新娘來到男方家門口,道公在新娘四周畫符念咒點灑清水,以驅(qū)除"一路同行"的鬼邪;拜堂時辰未到,新娘不能進門,在耳房、柴房或親戚家里住,有的住兩三天才得進門拜堂。土支系婚俗中,新娘進門時要排除男方家事先用草墩等在門檻設(shè)置的障礙物,以示在今后生活中勇敢擔當,勤儉持家的勇氣。新娘進屋后,按習(xí)俗,送親者要把新娘的嫁妝和結(jié)婚用品一一陳列展示,有的地方還一一過秤,以顯示嫁妝的豐富和娘家的闊氣。之后,要舉行拜堂儀式。

1387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