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入冬進程到哪里了_入冬需要注意什么
你知道嗎?截至13日,上一股冷空氣的影響已基本收尾。在這股冷空氣的推動下,新疆大部、華北平原大部已成功邁入氣象學意義上的冬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全國入冬進程到哪里了_入冬需要注意什么,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全國入冬進程圖
截至11月13日,上一股冷空氣的影響已基本收尾。在它的影響下,中東部地區(qū)普遍降溫6~10℃,東北中南部、內(nèi)蒙古東南部、江南西部、西南地區(qū)東部等地降溫14~18℃。據(jù)中國天氣網(wǎng)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在這股冷空氣的推動下,新疆大部、華北平原大部已成功邁入氣象學意義上的冬季,大城市中例如北京、天津也都已入冬。目前,冬季的腳步已經(jīng)抵達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陜西南部一帶,全國約有一半國土面積被冬天覆蓋。
目前,南方大部仍處于秋天,在上一股冷空氣的影響下,華南南部由夏轉(zhuǎn)秋。與此同時,長江中下游一帶也在冷空氣到來前后感受到了“隔日如換季”的氣溫差異。降溫之前,湖南、江西等多地最高氣溫超過30℃,甚至熱出了11月新紀錄;降溫之后,伴隨著陰雨天氣,上述地區(qū)迅速開啟濕冷模式,今天長江中下游多地最高氣溫降至10℃出頭。
本周南北方的氣溫走勢又將如何?是否還會有冷空氣大舉南下?石妍表示,未來三天,冷空氣將暫時“偃旗息鼓”,北方大部氣溫也會觸底反彈,尤其在11月17日前后,最高氣溫還將達到階段性高點。例如,西北地區(qū)東部、東北地區(qū)南部等地最高氣溫將回到10℃以上;華北南部、黃淮等地可以回升至15℃以上。大城市中,17日,沈陽最高溫可達14℃,較常年同期偏高9℃;北京、天津、石家莊最高溫基本也在15℃以上,同樣是明顯高于常年同期。
比起北方,南方地區(qū)的升溫要滯后一些。隨著陰雨天氣上線,明后兩天,南方大部依然升溫乏力、天氣濕涼,預計17日后,長江以南最高氣溫將重新回到20℃以上。
展望未來,17日至21日,將有新一股冷空氣自西向東先后影響我國大部地區(qū),降溫幅度普遍在4~8℃,局地超過10℃。中國天氣網(wǎng)提醒,本周全國大部氣溫將在總體偏暖中波動震蕩,公眾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出門可以采取多層次的“洋蔥式”穿衣法,根據(jù)氣溫變化及時穿脫,謹防感冒。
入冬需要注意什么
一要少出大汗
冬季屬__,以固護__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要健腳板
健腳即健身。必須經(jīng)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時,還應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__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要防犯病
冬季氣候誘使慢__病復發(fā)或加重,寒冷還刺激心肌梗死、中風的發(fā)生,使血壓升高和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病癥狀加劇。因此,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__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
四要水量足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yǎng),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
五要調(diào)精神
冬天確實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tài),改變情緒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慢跑、跳舞、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yǎng)精神的良__。
六要空氣好
冬季室內(nèi)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shù)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或在室內(nèi)放一臺負離子發(fā)生器,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七要粥調(diào)養(yǎng)
冬季飲食忌黏硬生冷。營養(yǎng)專家提倡晨起食熱粥,晚餐宜節(jié)食,以養(yǎng)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__糖粥等最適宜。
八要入睡早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早臥遲起”。早睡以養(yǎng)陽氣,遲起以固__。
冬天適合吃什么
冬天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來滋養(yǎng)五臟、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促使體內(nèi)陽氣升發(fā),不僅能增強體質(zhì),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1、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冬天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蝦、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zhì)及脂肪,產(chǎn)熱量多,中醫(yī)認為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生血的功能,御寒效果較好;
2、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適當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
3、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發(fā)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能增加身體的產(chǎn)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huán)加快,抗冷御寒;
4、富含維生素A與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如梨、甘蔗、柚子、柑橘、藕、胡蘿卜、百合、 山芋等。適量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5、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葉類蔬菜等。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nèi)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zhuǎn)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