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歷史事件>中國歷史事件>古代歷史事件>

三國的歷史事件講解_三國的歷史事件介紹

時間: 煬煬21 分享

  三國歷史人物故事的影像與歷史書寫和文學作品共同構成了三國歷史的敘事總體。隨著影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更新,今天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砹巳龂臍v史事件講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的歷史事件一: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 東漢晚期的農民戰(zhàn)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宗教 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于 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zhàn)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 巨鹿人 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fā)動了猛烈攻擊,并對東漢朝廷的統(tǒng)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 三國局面的形成。

  東漢末年 政局不穩(wěn), 外戚專政, 宦官專權,對 西羌戰(zhàn)爭持續(xù)數(shù)十年,花費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現(xiàn)象嚴重,民不聊生。加之古代社會,人民皆有宗教信仰, 張角趁此機會,以自身的醫(yī)術結合奇書《 太平要術》上的內容 [1] ,救助人民,又大力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2] ”。張角得到了很多人民的擁護 [1] ,而當下朝廷,人民則早已失去了信任。在這種情況下, 張角創(chuàng)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籠絡人心,在貧苦農民中樹立了威望,信眾多達數(shù)十萬。張角利用他在民眾中的威望,將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眾分為三十六方 [1];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tǒng)一指揮,為大規(guī)模的起義做好了準備,意圖推翻 漢朝,并建立由黃巾軍統(tǒng)治的的新天下。

  三國的歷史事件二:討伐董卓

  董卓討伐戰(zhàn)是東漢末年,各地群雄組織地方軍對抗董卓的戰(zhàn)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廢少帝劉辯,擁立其弟陳留王劉協(xié)為帝,實行恐怖統(tǒng)治。關東各地方群雄見此,以討董為名起兵,推舉袁紹為盟主。雖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孫堅奪戰(zhàn),但其他軍隊只駐軍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棄洛陽,挾天子遷都長安,關東軍起了內訌,盟軍決裂,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最后獻帝被迫逃出長安,流離失所,最終投靠曹操,漢室名存實亡。

  經歷了黃巾之亂,漢室威信受挫,需要權力下放,各地方軍自組勢力,而宦官十常侍與外戚何進的爭斗也日益加劇。終于在189年(永漢元年),漢靈帝駕崩后,外戚宦官再次相爭,何進被殺。雖然何進將領袁紹率領部曲入宮盡殺宦官,但皇帝劉辯和皇弟劉協(xié)卻被宦官挾持出宮,然后被何進召進京、準備討伐宦官的董卓搶先找到并控制。董卓想廢掉少帝劉辯,擁立其弟陳留王劉協(xié)為帝,于是用計壯大自己的勢力,并鏟除反對者,如誘使丁原部下呂布殺死丁原以奪其兵馬,和逼走反對者袁紹。一切準備好后,便于九月甲戌日廢少帝為弘農王,而推劉協(xié)為獻帝,至丙子日,更鴆殺了何太后,成為漢室實際控制人,擔任相國。他在洛陽實行恐怖統(tǒng)治,縱容士兵奸淫擄掠,連皇族、公主、宮人也不能幸免,百姓對他恨之入骨,也激起各地群雄的痛恨。

  不過,董卓受周毖、伍瓊之言,為收納名望和平息反對,重新任用黨人,荀爽、陳紀、韓融都不自愿地受到任用,又以袁紹為渤海太守、韓馥為冀州牧、劉岱為兗州刺史、孔伷為豫州刺史、張邈為陳留太守、張咨為南陽太守等。但這些舉動也不能平息各地憤恨。在京都的袁術因畏懼董卓而逃到南陽,而曹操認為董卓必定會敗亡,所以亦逃出京都。逃到陳留的曹操,散盡家財,又得到孝廉衛(wèi)茲的幫助,組織約五千義軍準備討伐董卓,終于在189年十二月在己吾起兵。另一方面,橋瑁向詐稱京師三公發(fā)信給各州郡,陳述董卓的惡行,希望各地方舉兵,當時韓馥對袁紹有戒心,派人看守袁紹。當韓馥接信后疑慮該幫袁紹還是董卓,但被其治中從事劉子惠反說救國又何以是幫袁紹還是董卓,認為先看其他人的舉動才作行動,韓馥同意,便書信給袁紹陳述董卓的惡行,讓袁紹舉兵。

  三國的歷史事件三:易京之戰(zhàn)

  易京之戰(zhàn),是指中國東漢末年,割據冀州等地的袁紹率軍于漢獻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滅易京(今河北雄縣西北)公孫瓚軍的作戰(zhàn)。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紹率兵攻公孫瓚。公孫瓚只守不攻,袁紹遂設下伏兵。公孫瓚中伏后,心知必敗,逃回城中自殺。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紹在界橋之戰(zhàn)中擊敗公孫瓚。公孫瓚敗走勃海還薊(今北京西南)后,雖有反擊幽州牧劉虞的勝利,被朝廷封為易侯,但受袁紹及劉虞舊將的合擊,屢戰(zhàn)屢敗,公元195年(興平二年)退至易,屯田稍得自支。一年之后,擊破袁將麴義。

  易地南臨易水,公孫瓚令挖壕溝十道環(huán)繞,堆積山丘(稱“京”)高各五六丈,上筑營駐兵。中心山丘高達十丈,其上建樓,公孫瓚自居,置鐵門,呈送文書系繩引上。城內儲谷300萬斛。公孫瓚欲長期固守再相機出擊。袁紹致書勸和,公孫瓚置之不理。袁紹又遣將進攻,連年不能克。

  就寫信給公孫瓚,想與他解開過去的仇怨,互相聯(lián)合。公孫瓚不予理睬,反而增強防備,他對長史、太原人關靖說:“如今四方龍爭虎斗,顯然沒有人能連年坐在我的城下相守,袁紹能對我怎么樣!”袁紹于是大舉增兵,向公孫瓚進攻。在此之前,公孫瓚據守各地的將領中,有人被敵軍圍困,公孫瓚不肯救援,他說:“如果救了這一個人,會使其他將領以后依賴救援,不肯努力奮戰(zhàn)。”

看過“三國的歷史事件講解”的人還看了:

1.三國時期歷史事件

2.三國歷史故事大全

3.三國古代歷史故事大全

4.經典的三國歷史故事

5.有趣的三國歷史小故事

6.三國經典歷史故事三則

三國的歷史事件講解_三國的歷史事件介紹

三國歷史人物故事的影像與歷史書寫和文學作品共同構成了三國歷史的敘事總體。隨著影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更新,今天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砹巳龂臍v史事件講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的歷史事件一: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 東漢晚期的農民戰(zhàn)爭,也是中國歷史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3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