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顧愷之的故事
顧愷之是東晉著名的繪畫大家,在人物的繪畫中,他的“畫睛”功夫非常了得。說起這個畫睛的功夫,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傳說故事。下面是學(xué)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著名畫家顧愷之的故事
傳說顧愷之一生下來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從小是被奶媽撫養(yǎng)長大。顧愷之因為非常聰明,又很活躍,大家都叫他為小虎子。小虎子跟其他孩子一樣,經(jīng)常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有一天,小虎子聽到別人在叫媽媽,他突然想到自己怎么從來都沒有看見過媽媽,于是就跑到家中問父親。父親先是騙他說媽媽回外婆家了幾個月之后回來,但是小虎在盼了好久都沒有回來。父親只能告訴小虎子,你的母親死了回不來了。小虎子讓父親給他講母親的容貌形態(tài),之后他便把父親說的話記在了心中。
在等到小虎子長大了點,他想要給母親畫像,父親覺得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因為小虎子都沒看見過自己的母親。小虎子照著父親說的開始畫起了母親的畫像,剛開始父親認為畫哪哪不像,但是慢慢的手足像了,臉像了,身材像了,后來全身都像了,唯獨眼睛不像。小虎子并不灰心,天天畫眼睛,連續(xù)經(jīng)過一年的時間,眼睛終于也像了。從此,顧愷之最拿手的畫眼睛的功夫也就這樣出名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一點啟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學(xué)會堅持,顧愷之畫眼睛花了一年的時間,他用自己的經(jīng)歷來告訴我們什么叫做“持之以恒”。
著名畫家顧愷之作品有哪些
他的畫作極多,有隋朝官本《司馬宣王像》、《謝安像》、《劉牢之像》、《恒玄像》、《列仙圖》,著錄于《梁太清目》;《宣和畫譜》著錄有《夏禹治水圖》、《春龍出蟄圖》等9件。其中傳世的《女史箴圖》卷,傳為早期摹本,現(xiàn)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另傳顧之《洛神賦圖》卷,乃宋人所作,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他的畫論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畫云臺山記》等。
顧愷之著作有《啟蒙記》3卷,文集20卷,皆已失傳。其畫論由于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記錄而保存了3篇,即《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畫云臺山記》。其中心組成部分有:傳神論、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等。“傳神”即重視精神狀態(tài)的表達。他認為“手揮五弦”盡管是很細致和難于掌握,但比之“目送飛鴻”的精神狀態(tài)和內(nèi)心活動的表達卻要容易。在畫論中明確提出“以形寫神”的概念,其目的是達到形神兼?zhèn)洹?ldquo;遷想”是畫家觀察對象體驗生活中的揣摩、體會,以至構(gòu)思,即想象思維的過程。“妙得”就是巧妙地把握對象內(nèi)在的本質(zhì)。“遷想妙得”要做到主客觀的統(tǒng)一和作者與表現(xiàn)對象及讀者相互間思想的交融。這些論點實為謝赫六法論的先驅(qū)。對后來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和繪畫美學(xué)思想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
顧愷之的《論畫》一文,象他另外兩篇關(guān)于繪畫藝術(shù)的文字一樣,都因相傳錯脫,不易通讀,只能揣其大意。其中談到前人所畫的:小列女、周本記、伏羲神農(nóng)、漢本記、孫武、醉客、穰苴、壯士、列士、三馬、東王公、七佛、夏殷與大列女、北風詩、清游池、竹林七賢、嵇輕車詩、陳太丘二方、嵇興、臨深履薄等作品,都是評論這些畫中人物形象和神情表現(xiàn)的優(yōu)劣。而全篇最前段,特別談到:“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臺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這里他指出理解對象的深入的程度以人物畫要求最高,對于山水畫也很重要。
《魏晉勝流畫贊》一向被標作為顧愷之的文章,此篇講臨摹的方法,以及選絹、著色、布局、畫山、畫人應(yīng)該注意的事項,其中保存了一些作畫的經(jīng)驗。他又一著作《畫云臺山記》,是一篇有歷史價值的文章。但文字中有很多錯亂,但大致可以看出是描述一幅分為三段的云臺山圖。云臺山是道教的祖師張道陵修道成仙的名山。這幅圖描繪天師張道陵以跳到深谷中取桃子來考察其弟子們,其中唯趙升、王長二人信心最堅。文章中又描述了畫中的山石澗流的險峭之勢,山峰上有孤松,山中穿插著鳳鳥“婆娑體儀,羽秀而詳軒尾翼”,白虎“匍石飲水”等。這篇文字有助于我們了解早期山水畫的內(nèi)容和風格。早期山水畫是包含了神仙怪異的因素的。
畫跡甚多,有《司馬宣王像》、《謝安像》、《劉牢之像》《王安期像》、《阮脩像》、《阮咸像》《晉帝相列像》、《司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陽王美人圖》、《蕩舟圖》、《虎豹雜鷙鳥圖》、《鳧雁水鳥圖》、《廬山會圖》、《水府圖》、《行三龍圖》、《夏禹治水圖》等。顧愷之作品真跡沒有保存下來。相傳為顧愷之作品的摹本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杜敷饒D》,絹本,淡設(shè)色,現(xiàn)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多數(shù)人認為是唐代摹本。內(nèi)容系據(jù)西晉張華《女史箴》一文而作,原分12段,每段題有箴文,現(xiàn)存9段,自“玄熊攀檻”開始,到“女史司箴敢告庶姬”結(jié)束,是了解顧愷之繪畫風格比較可靠的實物依據(jù)。另外故宮博物院尚藏有宋人摹本一卷,藝術(shù)水平不如前者,但多出樊姬、衛(wèi)女2段,也有研究價值?!堵迳褓x圖》,絹本,淡設(shè)色,今存宋摹本5種,分藏于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及美國弗里爾美術(shù)館等處。內(nèi)容根據(jù)三國時曹植《洛神賦》一文而作。此卷母本的時代,有的認為要早于顧愷之,或與東晉明帝司馬紹所作《洛神賦圖》有關(guān)。畫卷以豐富的山水景物作為背景,展現(xiàn)出人物的各種情節(jié),人物刻畫,意志生動。構(gòu)思布局尤為奇特,洛神和曹植在一個完整的畫面里多次出現(xiàn),組成有首有尾的情節(jié)發(fā)展進程,畫面和諧統(tǒng)一,絲毫看不出連環(huán)畫式的分段描寫的跡象。圖中的山水部分,對了解東晉山水畫的特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列女仁智圖》,絹本,亦為故宮博物院所藏。內(nèi)容系描繪《古列女傳》卷三《仁智傳》部分。今傳本只有10段,大約系南宋人所摹。此卷線條剛勁,似與文獻所載顧愷之畫“如春蠶吐絲”不合。
著名畫家顧愷之的故事
上一篇:著名畫家張萱的繪畫特點是怎樣的
下一篇:畫家顧愷之三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