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歷史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

時間: 燕青16 分享

  《上下五千年》是中國作家林漢達、曹余章編著的一部關于中國歷史的通俗歷史讀物。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李冰修建都江

  秦國的力量一點點強大起來.為了富國強兵,秦昭襄王很重視農業(yè)生產和水利建設.李冰受到了他的重用.

  李冰是我國戰(zhàn)國時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學家,在秦國負責興建過幾個大的工程,由此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天李冰被召進宮中,昭王對他說:“現在蜀郡缺人,朝廷打算派你去做太守,可那里并入我們秦國不久,人心不定,不知你會用什么方法去統治?”

  李冰說:“我沒有什么靈丹妙藥,但我相信只要你一心想著老百姓,為他們造福,他們就會支持你.”

  昭襄王對李冰的回答很滿意.于是就派他到蜀郡去做太守.

  李冰到蜀郡后,立即著手了解民情.他看到成都平原廣闊無邊,土地肥沃,卻人煙稀少,非常貧窮.開墾的田地也不多.他很納悶,就問當地的百姓,一位老人指著貫穿成都平原的岷江告訴他:“就是因為這條害人的河,從我小時候記事起就年年泛濫,不光莊稼顆粒無收,連村莊都要整個整個的被淹沒.大人要晚來幾年,恐怕連人也要搬完了.”

  李冰恍然大悟.他決心要征服這條河流,為當地的老百姓謀福.

  他先對岷江流域進行了全面考察,幾次深入高山密林,追蹤岷江的源頭;不畏長途跋涉,沿江漂流,直達岷江與長江的匯合處,掌握了關于岷江的第一手材料.他發(fā)現岷江在發(fā)源地一帶,沿江兩岸山高谷深,水源豐沛,水流湍急;而到了灌縣,地勢一下變得平坦,水無遮攔,往往沖決堤岸;從上游挾帶來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積在這里,抬高河床;特別是在灌縣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壘山,阻礙江水東流,每年夏秋洪水季節(jié),水流無處排瀉,常造成東旱西澇.這些都是成都平原水害頻繁的主要原因.

  李冰想,要消除水患就必須在平原上廣修渠道,一則可以瀉洪,一則可以灌溉,發(fā)展生產;而要使水能灌入渠中,又必須鑿開玉壘山,使岷江的水能夠東流.

  經過周密策劃,李冰決定先從玉壘山開始.他親自帶領指揮民工在玉壘山鑿開了一個二十米寬的口子,叫它“寶瓶口”.然后在江心用構筑分水堰的辦法,把江水分做兩支,逼使其中一支流進寶瓶口.堤堰前端開頭猶如魚頭,所以取名叫“魚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洶涌而來的江水分成東西兩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東股的叫內江,是灌溉渠系的總干渠,渠首就是寶瓶口.他還親自規(guī)劃、修建許多大小溝渠直接寶瓶口,組成了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這是都江堰的主體工程.

  后來,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在魚嘴分水堰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可充分保障灌區(qū)免遭水淹.同時,由于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渦作用,還有效地沖刷了沉積在寶瓶口前后的泥沙.這些輔助設施使都江堰成為一個宏偉而縝密的系統工程.

  李冰為此耗盡了心力,可他還不滿足.他還為工程的維護和長久的使用作了考慮,制定了一系列維修和監(jiān)控辦法,有的至今還為人們所沿用.都江堰建成后,使得成都平原杜絕了水患和旱災,生產迅速發(fā)展起來.

  除都江堰外,李冰在蜀郡還主持興辦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如在沫水(又名青衣水),李冰組織百姓開鑿河心中的山巖,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他還對管江、汶井江、洛水進行過疏導.在廣都主持開鑿了鹽井.這些都為開發(fā)成都平原、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由于李冰一心為百姓謀福利,李冰千百年來一直受到四川人民的崇敬,被尊稱為“川主”,四川各地還修有“川主祠”,表達了百姓對他的懷念.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趙孟頫與黃公望

  公元1286年,朝廷官員程鉅夫奉元世祖之命,到江南尋訪優(yōu)良人才.他開列了一張有二十多人的名單,其中名列第一的是趙孟頫.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是元代書畫的巨匠,對當時和后代的影響都很大.

  趙孟頫的書法師法王羲之父子,楷、行、草、隸、篆各體都擅長,字體秀美遒麗,被稱為趙體.他的字在當時就很有名,甚至有印度的僧侶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就為了求他的書法帶回國去珍藏.

  在繪畫方面,趙孟頫既能畫筆法工整細致的工筆畫,也能畫筆法放縱、表達意境的寫意畫,而且山水、人物、鞍馬、花木竹石都擅長.他將工筆與寫意的風格和諧統一起來,開創(chuàng)了元代繪畫深厚含蓄的畫風.

  趙孟頫對繪畫的最大貢獻,是他在唐代王維以詩入畫的基礎上,提出了“書畫同法,以書入畫”的觀點.他認為書法和繪畫的原理、法則相同,因此書法的技巧也可以運用到繪畫中去.比如書法中的飛白法,是一種枯筆露白的技法,如果用來畫石頭,可以增加石頭的質感.又如用書法中大篆的筆法畫枯樹,可以更好地表現樹的遒勁和蒼老;用楷書的筆法畫竹,畫出來的竹可以避免瑣碎的感覺.他的這些理論,對中國畫,特別是文人畫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除了書畫,趙孟頫的詩文也很出色,元仁宗曾把他比作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蘇軾.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兒子趙雍的書畫也很好,元仁宗曾把他們的書法作品用玉軸裝幀起來,打上御印,藏在秘書監(jiān);并說,要使后世知道我朝有一家夫妻父子都善書法,也是一大奇事.

  不太為人所知的是,趙孟頫也有較強的管理才能.公元1292年,趙孟頫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在他單獨管理總管府時,以“興學”為主要工作,并做出了可觀的政績.三十年后,這地方出了不少優(yōu)秀人才,聞名天下.

  元朝沒有設畫院,加上建國初宋朝留下來的文人大多采取歸隱林泉、寄情書畫的逃避態(tài)度,所以在宋代興起的文人畫,在元代得到了很大發(fā)展,并形成了以表達意境、抒寫情趣為主的寫意畫風.繼開一代畫風的趙孟頫之后,黃公望、吳鎮(zhèn)、倪、王蒙等四人,是杰出的文人畫畫家,號稱“元四家”.在四人中,黃公望對后世的影響更大.

  黃公望,本名陸堅,平江常熟(今屬江蘇)人.永嘉(今浙江溫州)有個叫黃樂的人,很喜歡陸堅,便收他做義子,改名公望,字子久.意思是:黃公望子太久了.

  黃公望曾在大都做過書吏,但因上司貪污,他受連累被抓進大牢.出獄后,黃公望已經四十七歲了,從此斷絕了做官的念頭,開始了隱士的生活,基本上過著云游四方的生活.

  黃公望善于畫山水,他的山水畫是向大自然學來的.黃公望在家鄉(xiāng)時,每天帶一壺酒坐在湖邊,看云霞的變化,研究湖水的波紋.有時,他一整天在叢林亂石中行走,或坐在竹林里,別人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有時他走到大河的匯合處,觀察急流巨浪,即使下大雨他也不去躲避.每次外出,黃公望的皮袋中總放著畫筆,看見好的風景、奇特的樹木,就馬上畫下來.

  黃公望的山水畫中,最出名的是他晚年所作的長卷《富春山居圖》.作畫時,他已七十八歲高齡,正在富春山隱居.他畫了三四年,才完成了這幅代表他最高成就的作品.

  《富春山居圖》為長卷,高三十三厘米,長達六百三十六點九厘米.畫卷描繪富春江一帶初秋的景色.畫面上山峰起伏,林崗蜿蜒連綿,江水如鏡,境界開闊遼遠.幾十座山峰,一峰一種形狀;幾百棵樹,一樹一個姿態(tài),變化無窮.后人把它譽為“畫中之蘭亭”,認為它的價值能與王羲之的《蘭亭序》相提并論.

  《富春山居圖》段段有景,步步可觀,筆墨洗練,淡逸雅致,被歷代收藏家視為珍品.它曾歷經沈周、董其昌等書畫大家的收藏,在明代萬歷年間為江蘇宜興的收藏家吳之矩收得,吳之矩再傳給他的兒子吳洪裕,吳洪裕專門為了這幅畫筑造了一座“富春軒”加以珍藏.后來吳洪裕病危,要以此圖作為他的隨葬品,于是把畫投入火中.幸虧吳洪裕的侄子吳子文把畫從爐火中搶救出來,畫雖保存,但經過焚燒已斷為兩截.前段僅長五十一點四厘米,于1938年為畫家吳湖帆購得.經過他重新裝裱,被人命名為《剩山圖》,現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后段《富春山居圖》現藏在臺灣省臺北市的故宮博物院里.

  除了“元四家”,元代的花鳥畫以王冕為代表,他畫的梅竹尤其出名,并對明、清兩代的畫家都很有影響.此外,錢選善畫人物花鳥,任仁發(fā)善畫人物鞍馬,他們都是技藝出眾的畫家.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朋黨亂朝政

  正當唐文宗處心積慮地要除掉宦官時,朝中的大臣們卻結成“朋黨”,明爭暗斗地吵得不可開交.所謂“朋黨”,就是官僚們?yōu)榱藸帣鄪Z利而結成的派別.一派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他們大多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廷的;另一派以李德裕為首,他們大多是父祖輩做官的公卿子弟.兩派在政治主張方面并沒有太多的區(qū)別,也不代表什么階級或利益集團,只是兩幫政客為了爭權而吵來吵去.他們的爭吵,使晚唐的政治局面變得更加糟糕.文宗曾向李訓感嘆道:“除掉藩鎮(zhèn)不一定難,去掉朋黨實難.”

  朋黨之爭是從唐憲宗時開始的.公元808年,憲宗舉行考試,選拔直言敢諫的人才.牛僧孺、李宗閔在考卷中極力批評朝政,主考官韋貫之看了,大加贊賞,把他們推薦給憲宗.那時的宰相是李德裕的父親李吉甫,他本來就看不起科舉出身的官員,現在牛李二人又來批評他的過失,更加生氣.他對憲宗說,牛李二人被推薦,完全是因為和考官有私人交情.唐憲宗相信了,把韋貫之等人都貶了官,牛李二人也沒有得到提拔.兩派由此結冤.

  李吉甫去世后,他的兒子李德裕成了公卿派的首領.李德裕從小熟讀經書,寫得一手好文章,但卻不肯參加科舉考試,還聲言:“好騾馬不入行.”意思是說,像他這樣的杰出人才,是不屑參加科舉考試的.他和他父親一樣,看不起科舉出身的官員,認為科舉考試未必能選出真有才學的人才,而公卿子弟熟悉朝廷的禮儀制度,有利于從政,應該讓他們擔任較重要的官職.他的這些看法,決定了他繼續(xù)與牛僧孺等人對立.

  李吉甫做宰相時,李德裕按唐代的“門蔭”(因祖輩的功績,子弟被授予官爵)制度,被補官校書郎.穆宗即位后,他被召為翰林院學士.

  公元821年(穆宗長慶元年),又舉行了選拔進士的考試.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節(jié)度使段文昌等人,要求主考官錢徽照顧與他們有關系的人.但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于是他們向穆宗告發(fā)選舉不公.那年,牛黨的李宗閔,他的女婿也參加了考試,而且被錄取了.穆宗向翰林院學士詢問有關情況,李德裕等人便回答:“段文昌說的是事實.”穆宗很生氣,下令復試,并把錢徽貶為江州刺史,李宗閔則被貶為劍州(今四川劍閣、梓潼一帶)刺史.

  當時,李德裕和牛僧孺都很有名氣,都有當宰相的可能.但當時的宰相李逢吉不喜歡李德裕,他任命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推薦牛僧孺做了宰相.

  唐文宗太和年間,李德裕被召還京城,擔任兵部尚書.四朝元老、宰相裴度認為他很有才干,極力舉薦他做宰相.可是擔任吏部侍郎的李宗閔因為走了宦官的門路,搶先做了宰相.李宗閔又向文宗推薦牛僧孺,把當時擔任鄂州刺史的牛僧孺調回來任兵部尚書,后來又提升為宰相.牛、李二人恨裴度舉薦李德裕,先讓裴度丟了相位,后來又把他調為興元節(jié)度使.李德裕則被調到西川,任節(jié)度使.從此,牛李“權赫于天下”.

  李德裕到了西川后,經過整頓,西川的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吐蕃、南詔(治所在今云南大理)不僅不再來騷擾,而且在公元831年,南詔主動放還了被他們擄去的四千人,吐蕃的維州(治所在今四川理縣)守將悉怛謀則在九月率部到成都投降.李德裕一面上報朝廷,一面迅速占領了維州,使這個喪于吐蕃之手達四十年的城市,又歸還了唐朝.

  悉怛謀投城時,正巧吐蕃也派使者去長安,表示愿意停戰(zhàn)修好.文宗將這些事交給大臣們評議,大家都同意李德裕的做法,只有牛僧孺要求將維州還給吐蕃,悉怛謀等人也要交給吐蕃處制.文宗本無主見,便聽了牛僧孺的話.結果,維州再次失守,悉怛謀等人也慘遭殺害.

  因為政績顯著,李德裕于公元832年再次任兵部尚書.文宗很討厭黨爭干擾朝政,曾和李德裕談過這事,李德裕說:“朝中大臣,三分之一是朋黨.”不久,文宗就把屬于牛黨的官員楊虞卿、張元夫都貶到外地去做刺史了.當文宗再次議論朋黨時,李宗閔說:“我素來知道有這事,所以像楊虞卿他們,我是不把要職給他們做的.”李德裕聽了很不客氣地說:“給事中、中書舍人還不是美官,還有什么官是美官!”不久,李宗閔便被調出京都,任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去了.

  太和八年,鄭注為文宗引薦李訓.但李德裕認為李訓是奸邪小人,堅決反對授予他官爵.這使文宗很不滿意,也使宦官王守澄心生怨恨.于是他們召回李宗閔輔政,把李德裕又貶為鎮(zhèn)海節(jié)度使了.

  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終于當上了宰相.公元843年,他幫助武宗平定了劉稹的叛亂.劉稹是昭義節(jié)度使劉從諫的侄兒,劉從諫病死后,他要求襲任節(jié)度使,朝廷沒有答應,便發(fā)生了反叛.李德裕在平叛后上奏武宗,說劉從諫在牛僧孺、李宗閔為宰相時,曾來朝廷,牛李二人不僅不將他留下來,反而加給他宰相頭銜,讓他回去.這是放虎歸山,所以劉稹反叛,罪在牛李.武宗聽了大怒,將牛李二人全都貶到外地去了.

  公元846年春,武宗病逝,宣宗即位.他聽政的第二天,就把李德裕貶出朝.第二年,他又找了個差錯將李德裕貶為潮州司戶.公元849年九月,李德裕到潮州不久,又被貶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瓊山東南)司戶,后死于任上.牛僧孺雖升任太子少保,但公元848年就病死了.李宗閔在武宗時被貶到封州,宣宗時任命他為郴州司馬,但他還沒來得及離開封州就死去了.

  持續(xù)了四十年的“朋黨之爭”終于結束了,但大唐政權也進入了風雨飄搖的末期.它所面對的,是風起云涌般的農民起義.

猜你感興趣

1.中國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

2.出自上下五千年的故事

3.中華上下五千年故事簡短

4.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內容

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

《上下五千年》是中國作家林漢達、曹余章編著的一部關于中國歷史的通俗歷史讀物。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李冰修建都江 秦國的力量一點點強大起來.為了富國強兵,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記載從遠古時期到中國近代的歷史書,它講述了華夏的由來人類的戰(zhàn)爭。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

  • 上下五千年心得體會900字
    上下五千年心得體會900字

    《上下五千年》展現了五千年以來的社會變遷。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心得體會900字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心得體會900字,歡迎

  • 中華上下五千年感悟3篇
    中華上下五千年感悟3篇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本歷史書,讓我們深入了解歷史上的名人和事件。那你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感悟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中華上下

  • 中華上下五千年感想
    中華上下五千年感想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有許多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欣的人物。那你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感想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中華上下五千年

16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