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歷史故事>民間故事>

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

時間: 燕青16 分享

  陜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那你知道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五百羅漢渡海

  藍田縣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古寺,名叫水陸庵,其所以聞名于世,是由于他的大殿內布滿了很多罕見的彩色泥塑像,尤其是五百羅漢過海的大型泥塑群像,各俱姿態(tài),傳神逼真,使人贊嘆不已。

  唐朝時開園元勛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旨在藍田水岸邊監(jiān)修大型佛寺水陸庵。他調集京兆一帶能工巧匠,很快就在藍水河分叉的魚形島上修建起了金碧輝煌的大殿和雄偉高聳的山門、鐘、鼓樓……,一座龐大寺院建起來了。尉遲敬德又啟奏唐皇,調當時天下最著名的雕塑大師楊惠之到水陸庵雕塑神像。楊惠之不愧是塑像名師,他不用藍本模特,便在水陸庵大殿內塑造出大型佛像,助侍佛象,阿難、迦葉二大弟子像多尊。在南北墻上,還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塑造了表現釋迦牟尼傳略的本生故事,并夾雜了一些民間故事傳說內容的塑像,如佛、菩薩、供養(yǎng)人、飛天、飛龍、舞鳳、獅子、麒麟、牛和象等等,簡直是應有盡有,豐富多彩??吹梦具t敬德眼花繚亂,摸不著頭腦,但他仔仔細細地看過兩、三遍后,卻皺起了濃眉,心里若有所失。

  他把楊惠之叫到眼前,先表彰楊惠之塑像的功勞,然后直接了當地說出自己感到的不足:“我是個粗人,看不出啥門道,但總感到這里邊少點啥,到底少點啥呢?我也說不清楚,嗯,有了!我總覺得,這些佛也好,菩薩也好,佛本生故事也好,沒有一個看了能給人以教益,使人如照銅鏡。你能不能再給咱補塑一些有意思的泥像?

  尉遲敬德的這一席話,把天下聞名的塑像大師給難住了!只見他抓耳撓腮,急得滿臉通紅,也沒有想出一個補塑的內容來。他陪笑地對尉遲敬德說:“請國公爺出個題止,小可依樣畫葫蘆地雕塑就是……”

  尉遲敬德打發(fā)走了楊惠之,自己動開了心思,但想啊,想啊,卻怎么也想不出一個“題目”來,因為他是一員武將,對佛教既不篤信,也不熟悉佛教故事。想著想著,他大喊一聲:“有了”,猛地把大腿一拍,跳起來奔過水陸庵大殿,連喊侍從“快快備馬”!

  尉遲敬德快馬加鞭地奔出出門,向京城長安方向飛奔而去。他既未回府,也未進宮面圣,而是直奔大慈恩寺,去向西天取經回來的玄奘法師求教。玄奘法師聞言,微微一笑,向尉遲敬德講述了一個他在天竺諸國游史取經時聽來的故事。

  傳說天竺諸國中的摩揭陀國有一千名佛僧,其中,有五百個是已修成正果的羅漢僧,另五百個是入佛門不久的凡夫僧。國王無憂王雖然篤信佛教,卻分不清他們那些是羅漢僧,哪些是凡夫僧,他對他們一視同仁,都很敬仰。之五百羅漢僧呢,平時也不露真相,更不顯示自己的高貴和與眾不同。在五百凡夫僧中,有一個名叫摩河提婆的,經常發(fā)表一些違背教規(guī)的言倫,影響了一大批僧眾,吃喝玩樂,惹事生非,甚至危害到無憂王的統(tǒng)治。無憂王非常生氣,想把這一千個佛僧全部淹死,于是他們念動咒語,調集大海洋里的水沖淹一千佛僧的住處,霎時間,佛僧們的住處墻倒殿塌,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五百作了惡的凡夫曾全部葬身海底淹死了。而這時那五百羅漢僧才各顯相相,騰云駕霧前往迦濕彌羅國的一條山谷里隱居起來。無憂王知道后,又悔恨又懼怕,因為他知道:“羅漢僧已修成了最高果位,長生不死,法術高強,他們如要報復,只須一人便可在頃刻間滅絕整個王國。再者,細想起來,他們平日作了許許多多的好事,而自己卻……”他親自到羅漢僧們隱居的地方,向他們承認自己的過錯,并真情實意地請他們回去,說他將為他們重建更為雄偉壯觀的寺院和佛塔。羅漢僧們雖然表示寬恕了無憂王的罪過,但卻不愿再回摩揭陀國。他們要周游天下,廣傳佛法。無憂王無奈,只好回到中國中。為了紀念五百羅漢僧在摩揭陀國所立的功績,更為了記取這次沉痛的教訓,無憂王便邀請國內最好的雕塑家們,在專門為五百羅漢而新建的宏偉寺院中,按照五百羅漢像的音容笑貌塑了像,并不時禮拜供奉。從此五百羅漢像就流傳了下來。

  玄奘法師講的故事,使尉遲敬德茅塞頓開,大有所悟,他叫道:“好,好!我也叫楊惠之師傅在水陸庵中塑五百羅漢像!”

  率奘聞言,含笑合十,說:“如能在水陸庵中塑五百羅漢像,功德不小,教益無量,愿好自為之!”

  慰遲敬德快馬馬加鞭地趕回水陸庵中,立命楊惠之在大殿中塑五百羅漢過海的形象。為啥不塑五百羅漢的單個像,而要塑五百羅漢過海時的形象呢?這是粗中有細的慰遲敬德的一大創(chuàng)造,顯示了他的聰明過人之處,因為他覺得塑造五百羅漢過海時各自的超群法術和神通,不但能顯示他們各自的獨特才能,更能引起人們的深思:“無憂王為何沒有看到他們的本事和本相呢?……”

  但尉遲敬德的這一指令,卻叫大雕塑家楊惠之作起難來了:因為還從未聽說大唐萬里疆域內的哪座廟宇中雕有五百羅漢的像,更不要說五百羅漢過海的大型群雕像了!自己依據什么來雕塑這么多的各具性格、形態(tài)、氣質的雕塑呢!憑空捏造不行,找五百活人來照著雕吧,也不行,因為天竺摩揭陀國有他們的“生肖”呢,不一樣怎么能行?那么,自己干脆西游到摩揭陀國去一趟,把五百羅漢的形象一一臨摹回來,然后一一照著雕塑吧!但是一想也不現實,因為天竺摩揭陀國距長安有數萬里之遙,且隔有流沙,蔥嶺千般限險,去一趟需數年時光不說,能否到達和能否回來都在兩可之間啊!那么,到底怎么辦呢?

  尉遲敬德看出楊惠之的難處,便建議他到大慈恩寺去向玄奘法師求教,玄奘西天取經時到過摩揭陀國,瞻仰過五百羅漢塑像,說不定還帶來五百羅漢的臨摹一像哩!

  楊惠之聽了大喜,急忙乘遲敬德的戰(zhàn)馬,快馬加鞭地奔到大慈恩寺,向正在譯經的玄奘法師求教并借用五百羅漢畫像。

  玄奘法師只臨摹了十八羅漢像,把他們全數送給了楊惠之,并詳盡地向他描述了自己所能記起的五百羅漢的姓名、特點、貌相和心性。這些對楊惠之非常有益,但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于是楊惠之把牙一咬,下了西行去摩揭陀國臨摹五百羅漢像的決心。他默默地準備了盤費行李、筆墨紙硯,和二老及妻子女兒訣別,安排好了一切后事,準備第二天即出發(fā)西行。這天夜里,他籌劃著西行摩揭陀國的事,輾轉反側,不能成眠。突然看到自己的身邊變成了滔滔的藍水,傾刻間又變成了洶涌澎湃的汪洋大海,這時,只見一片金光由西往東而來,來到自己的面前時,金光一晃,現出了各施異法過海的五百羅漢來!他們的音容笑貌,毫厘不差地顯現在楊惠之眼前,而且一個個在經過他面前時還自報家門,并放慢了速度,讓他臨摹于心。當他在心中臨摹完最后一個羅漢像時,忍不住感謝地問道:“請問羅漢大師,你們是專程來解我楊惠之的難場的么?弟子這里多謝了!”

  那羅漢停下來回答道:“我等在巡天時,被你西行天竺學藝的誠心所感動。又想你就是到了天竺摩揭陀,也只能看到無憂王憑記憶為我等所塑之像,卻都是靜止的,顯不出渡海時各自的本相風資,為助你完成水陸庵的塑像,我等便冒昧前來,有擾清夢了!后會有期。”說完飄然而逝。楊惠之叩頭拜謝,誰知頭碰在床上,痛得他睜開眼睛,但見窗外月朗星稀,晨雞初啼,原來是南柯一夢!所喜的是:五百羅漢的音容笑貌,心性特點全部爛熟與新,呼之欲出。

  不等天色放亮,楊惠之便來到大殿,在南北山墻的下方,塑造起五百羅漢過海的群像來。

  趕來為楊惠之西征送行的尉遲敬德,在楊惠之住處未找到人,偶爾來到大殿,見楊惠之已在塑羅漢渡海之像,不勝驚訝。張口正要問個水落石出,但見楊惠之的背后默默地看著,在心里暗暗贊嘆著。

  楊惠之呢,雖然知道鄂國公尉遲敬德來了,又有許多話要問自己,卻是連頭都不回一下,一個招呼也不打,只顧自己默默地埋頭塑像。為了不打擾楊惠之塑像,敬德親自給他送飯,但晚飯送來時,卻見午飯仍紋絲不動地放在原處哩!就這樣,楊惠之廢寢忘食的一口氣干了七天七夜,五百羅漢渡海的群塑終于完成了。

  水陸庵“開光盛典”這天,尉遲敬德把唐太宗的圣駕也搬來了,陪君王前來的魏征和程知節(jié)等文武大臣。唐太宗仔細的瞻仰了廟宇、佛像、壁塑,一言未發(fā),乃至觀看了“五百羅漢渡海”群塑,不由得撫掌贊道:“此雕塑,也是朕的明鏡啊!”于是給監(jiān)修官尉遲敬德加官進爵,重加賞賜,敬德不受,推說全系楊惠之之功。太宗又升賞楊惠之,誰知楊惠之說,自己得到報償了。太宗驚問:“誰在朕之前已重賞了惠之?”無人回答。楊惠之指指五百羅漢說:“眾羅漢大師已‘重賞’了微臣,使微臣學得了雕塑的真?zhèn)鳌?rdquo;

  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古華胥國

  現今藍田縣城北三十里的華胥鄉(xiāng),就是五千多年前“古華胥國”的地盤。“華胥國”之名何來?有一段離奇的千古傳聞。

  “華胥”本來是一位妙齡女郎的名字,她住在一個四面環(huán)水,中為陸地的渚灘之上。一日,雨霧天晴,她溫步渚邊,偶然發(fā)現一行巨大的男人腳印,便好奇地踏著腳印跟蹤,走進一條森林茂密,雜草叢生的溝里(今之華胥溝),來到一個四面環(huán)水的小渚旁,卻怎么也找不到那個巨大的男人腳跡了。突然,天空出現一道彩虹,五顏六色,十分好看。她頓覺全身麻木,打了一個冷顫。又環(huán)顧四周,感到陰森可怕,便大步流星跑回家中。從此,身懷六甲。幾個月后生下了一男一女,也就是傳說的伏羲和女媧。

  伏羲、女媧原是一母所生的孿生兄弟,在地廣人稀遍地洪荒的時代,為了繁衍生息,接宗傳代,兄妹二人有必要結為夫妻,但雙方都感到尷尬和害羞。他倆商定,從驪山頂一合石磨滾向山溝,如果兩扇吻合,即天意所為,否則各干其業(yè),了卻心事。試測的結果,兩扇石磨從山上滾到溝底,恰恰吻合。于是便大大方方結為終身侶伴。謂之“天作之合”。至今臨潼山下磨子溝的“婆父圣凱"就是印證.在滾磨的地方,后代修祠祭祀,取名叫“人祖廟”。每年七月十五,四鄉(xiāng)后嗣集中于此,舉行祭儀。以后小兩口過得熱熱火火,冬去春來,經過了十多個春秋,生了五男五女,就是《仙海經》上所載:“有神十人,名曰女媧腸”。

  為了養(yǎng)兒育女,伏羲常年在外狩獵,女媧操持家務。一天,十個逐漸長大的孩子,問母親“我們是哪兒來的?”女媧不好意思實言,又為了這五對兄妹也像他們一樣,不要因系同胞不再結合,便順口說:“你們十人是媽用泥捏的,放在炕上暖了個時間變成了娃娃”。正說間,伏羲從外邊回來,一個孩子指著伏羲問女媧:“他是誰?”這一問女媧作難了,既不好說是媽媽的哥哥,也不好說是她的丈夫,只是看了孩子,斜睨丈夫,一個字吐不出來。伏羲見到這種局面,悄悄溜到黃河下游某生去了,再也沒有回來。

  由于五對男女的生育繁衍,女媧族人口不斷發(fā)展,有了第一個母系部落的國家雛型。女媧氏為了紀念她的母親“華胥”,便把自己的部落命名為“華胥國”。這就是“華胥國”的由來。

  女媧氏是傳說中精明干練的女性領袖,是母系社會里,許多女酋長中的佼佼者。她治國有方,處事井井有條,頭頭是道。在她的國度里,各個在員同勞動,共享用,沒剝削,沒壓迫,安樂無憂,比起當時其它部落,“華胥國”可算得上屈指為首的樂土,凡有雄心壯志的治國者,無不向往,夢寐以求。

  黃帝是中華民族杰出的祖先,戰(zhàn)敗炎帝,開拓國土,奠基于黃河流域。他建宮室,造舟車,發(fā)明摜針……對當時的社會發(fā)展貢獻極大,為了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和培養(yǎng)教育自己的臣下,他非常仰慕“華胥國”治世策略和風土人情,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從而留下了“黃帝夢游古華胥”的佳話。

  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牛兆濂的傳說

  一、游華山

  清末民初,陜西出了四大才子,其中之一就是藍田華胥鄉(xiāng)鳴鶴溝的牛兆濂。牛兆濂字藍川,老百姓稱他“牛才子”。

  牛才子自幼刻苦好學,熱愛祖國山川。一天,他同幾位同窗好友去游華山,適逢幾日天雨,幾個人身上的盤費都花光了。天晴以后又不甘心半途而廢,便硬著頭皮向山上爬去。忽然抬頭一看,有一老道飄然而至。牛才子等人上前叩拜,請求老道解囊相助。老道原是翰林出身,看著面前這一少年風流俊秀,定是博學之士,心中暗喜。便向牛才子等人道:“貧道雖無萬貫積資,但身上零星,也足夠爾等三五日用度,但我得出個題目,答對了,解囊相助;否則,萍水相逢,各自西東。”牛才子等饑餓難挨,只得答應。老道開言:“啥啥喜?啥啥惱?啥啥多?啥啥少?”幾個同窗好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言以對。只見牛才子不慌不忙,上前施禮答道:“借錢喜,還錢惱,小人多,君子少。”老道聽了“撫掌大笑,贊不絕口,立即拿出數十枚銅錢,贈給他們。牛才子智破跡底,得到資助,便與他的同窗好友興致勃勃地游覽了東岳華山。

  二、待客

  民國十五年(1926年)農歷二月間,北洋軍督軍劉鎮(zhèn)華,起兵圍攻西安,直困得古城西安方園四十里水泄不通,但駐守西安的國民革命軍在楊虎城、李虎臣指揮下,森嚴壁壘,眾志成城,拼死固守,決心與古城共存亡。

  劉鎮(zhèn)華把部隊由河南開到陜西,折騰了數月,未能攻下西安,眼看糧草難以接濟,急得他如坐針氈,肝火上升,動不動就發(fā)脾氣。他有個副官,是他的堂弟,原來在牛才子跟前念過幾天書。見哥哥為攻城不下而焦急,建議他去向牛才子請教。

  劉鎮(zhèn)華對牛才子原來久已仰慕。近日一心只想著如何攻打,忘了這位足智高人,經副官一提,一下子從太師椅上跳起來,大喊:“備馬!”

  劉鎮(zhèn)華帶領隨從直奔藍田,到了呂祠庵,學生說:先生回去了。他調轉馬頭,又趕到鳴鶴溝,來到牛家門前,一只黃狗蹲在門道,見來生人,倏地立起來,呲牙咧嘴,狺狺狂吠;劉鎮(zhèn)華瞅瞅院內,空無一人;喊人擋狗,不見應聲。只好站立門外,耐心等待,權當學一回他的先祖劉備,也來個“三顧茅廬”。

  等了兩個時辰,一個農夫挑擔而過,一打聽,說牛才子在窯背地里哩。劉鎮(zhèn)華又趕快來到地里。一見面,牛才子就問他:“駕臨寒舍,為什么不去家里,卻跑到這兒來了?”劉鎮(zhèn)華笑著答道:“貴府大門,有惡犬守衛(wèi),我等不得入內,才尋到這里。”牛才子連連打躬:“不知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方望海涵!”劉鎮(zhèn)華陪笑說道:“只因求教心切,未曾事先通報,乃卑職之過。”牛才子攔過話在問道:“這么急著見我,不知有何見教?”劉鎮(zhèn)華一聽,連忙叩問:“先生能掐會算,料事如神,請問我軍何日能克西安?”牛才子一笑答曰:“我一土窯,僅一犬守之,尚不得入,而西安磚城高壘,又有二虎守衛(wèi),君何能入焉?”劉鎮(zhèn)華一聽,心先涼了半截,半天說不出話來。但攻占西安、獨吞中華的野心不甘就此罷全。又央求道:“先生通曉天文地理,兵法對策,若能助我攻克西安,當以重金酬謝!”牛才子見他心無靈犀不通,但不從正面回答。只說:“遠道而來,總不能站在這荒坡野嶺說話,請到寒舍一敘。”

  到了家里,剛吃畢茶,飯就端上來了。牛才子招待的不是山珍海味,也非幾盤幾碗,而是當地家常便飯“米兒面。”

  牛才子端起碗,呼嚕呼嚕往肚里倒,劉鎮(zhèn)華的一碗飯卻只吃不見少。一來是他心中有事,二來是他這么大的官,那里吃過這種飯,好容易吃完,牛才子叫人給他再添,他連忙擺手說:“好了!好了!”牛才子風趣地說:“不是我今日慢待,這家常便飯有——意——思!”雖然牛才子將“有意思”三個字間得很開。咬得很重,怎奈劉鎮(zhèn)華一介武夫,那能品出話中之意?忙客客氣氣地說:“很好很好!如今茶足飯飽,請先生收拾,隨我啟程。”牛才子見他仍未醒悟,說了聲:“少坐!”抱拳一揖,走出門去。

  劉鎮(zhèn)華只等不見牛才子回來,便吩咐副官:“快去請你先生!”副官說:“啟稟兄長,我先生可能不回來了。”劉鎮(zhèn)華“啊”了一聲問道:“為什么?”副官說:“兄長知道先生為什么給我們吃這種飯嗎?”劉鎮(zhèn)華搖搖頭,副官說:“我跟先生讀書時,常聽學童們喊:糝糝面,大家飯,米兒面,大家散……”還沒等副官把話說完,劉鎮(zhèn)華“唉”了一聲,命令

  回營!

  后來,劉鎮(zhèn)華用盡了千方百計,終于沒有攻開西安,牛才子“米面兒待客”的故事從此也就傳開了。

  尋牛

  民國十七年,農歷八月間,一日牛兆濂在院湘讀書,眾學生亦各自溫學功課,偶爾,一位農夫滿頭大汗,狀甚焦急,由圍墻缺口處伸頭向院內張望,兆濂即問農夫:“你是丟了牛吧?”那農夫連聲回答:“是!是!乞求先生神卜能否尋回?”兆濂掐指推算說:“向東北走五里左右,可以尋著。”農夫依言而行,果然找到了牛。諸學生對老師預知尋牛一節(jié)不明其妙,詢問道理。兆濂說:“當時正值端午時,尋牛者伸頭墻內,我靈機一動,午字出頭正好是個牛字,因而試問,此屬巧合,并非絕對。”諸學生聽罷,嘆服欽仰。

  夜觀星象

  一日,牛兆濂讀書到深夜,出房門上廁小解,偶觀星象,自言自語地說:“今年黑豆好收成”。被屋內已出嫁的姑娘牛××聽著,回婆屋后告訴家人,其家把肥田數十畝一律安種黑豆,今年果然大獲豐收。人們都覺奇之。事后,兆濂試問其女:“你家何故純種黑豆?”其女實言告之,兆濂非常懊悔,并斥責其女:“怎能泄漏天機,”此后嚴令不準上門。

猜你感興趣

1.陜西民間傳說故事

2.陜西民間故事

3.陜西民間故事概括

4.陜西藍田民間故事

5.西安歷史傳說故事

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

陜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那你知道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陜西的歷史民間故事:五百羅漢渡海 藍田縣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古寺,名叫水陸庵,其所以聞名于世,是由于他的大殿內布滿了很多罕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陜西的民間故事
    陜西的民間故事

    陜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那你知道陜西的民間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陜西的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陜西

  • 睡前故事民間故事
    睡前故事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通常是口耳相傳、代代傳承、逐步增添而成的,代表一個民族真正的文化背景、民風特色和價值觀。那你知道睡前故事民間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

  • 適合兒童看的民間故事
    適合兒童看的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作為文化體裁之一,是民間文化的綜合表現,是民間智慧、藝術、知識的混合體,它折射出民眾生活的鏡像并孕育出了眾多高雅藝術。那你知道適合兒

  • 乾隆的歷史民間故事
    乾隆的歷史民間故事

    乾隆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他雄圖大略,頗有作為,在長達六十余年的統(tǒng)治期間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那你知道乾隆的歷史民間

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