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歷史百科>歷史條約>

虎門條約影響_虎門條約有哪些影響

時間: 藍俊22 分享

  《虎門條約》是1843年10月8日清政府欽差大臣耆英與英國公使璞鼎查在廣東虎門簽訂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那么虎門條約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虎門條約影響,希望大家喜歡!

  虎門條約影響

  中英《虎門條約》共16條,另附“小船定例”3條;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共15款,另將兩國貿易中的26類貨物的關稅作了具體的規(guī)定。這使得中國的主權受到了嚴重的損害。中國喪失了下列重要權利:

  1.關稅自主權。雙方將海關稅則以兩國協(xié)定的方式規(guī)定下來,清朝政府也就從此承擔了相應的條約義務,從而在實際上喪失了單獨改變稅率的權力。

  2.對英人的司法審判權。條約規(guī)定,遇有交涉詞訟,由英領事與中國官員會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處置,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fā)給領事官照辦。這就將在華英人完全置于中國法律體系之外,置于中國司法審判權之外了。

  3.片面最惠國待遇。條約規(guī)定“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也就是說,英人可以享有今后清朝與其他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的一切權利。

  4.英艦進泊通商口岸。條約規(guī)定“凡通商五港口,必有英國官船一只在彼灣泊,以便將貨船上水手嚴行約束,該管事官(即英國領事)亦即借以約束英商及屬國商人。”

  由此,在“約束”僑民的幌子下,各通商口岸成為英艦自由往來的碼頭,在此后的中外戰(zhàn)爭中,各通商口岸成為清朝無法設防的城市。此外,條約對中國的引水權、海關驗貨權等多有破壞,而條約中關于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規(guī)定,后又被英方曲解為設置“租界”的法律依據。

  《虎門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主權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進一步損害了中國的權益,給中國的社會與經濟發(fā)展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

  虎門條約簽署背景

  1840年至1842年英國發(fā)動的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以清朝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而告結束。戰(zhàn)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對國際慣例和己方利益的無知,引誘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項制度在南京和廣東繼續(xù)談判。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雙方達成海關稅則,22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10月8日,清朝欽差大臣耆英、英國駐華全權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兩國政府在廣東虎門簽訂《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又稱《虎門條約》。先前公布的《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作為《虎門條約》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虎門條約主要內容

  1.片面最惠國待遇,中國“有新恩施及各國,應準英人一體均沾”。

  2.準許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后來英國據此加以典解,于1845年在上海強迫清政府劃定“租界”,各國相繼效法,紛紛在通商口岸建立侵略據點。

  同一天英國又強迫清政府在虎門正式訂立了已先于7月22日公布實施的《五口通商章程》,作為《虎門條約》的一部分。其主要內容是:

  1.明文規(guī)定了統(tǒng)一的五分稅率,即肯定了無論何種貨物,一律值百抽五。

  2.領事裁判權規(guī)定“英人華民交涉詞訟,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fā)給管事官照辦”。中國獨立自主的司法主權受到嚴重損害。

  虎門條約的關系現(xiàn)狀

  中英關系發(fā)展勢頭良好

  英國首相布朗2007年6月組建工黨新政府以來,對華政策保持了連續(xù)性并有所發(fā)展。布朗政府重視中國的國際影響,繼續(xù)視中國的發(fā)展為機遇,有挑戰(zhàn)但不是威脅,并希望與中國加強全面合作。 目前,中英兩國政府高層交往頻繁,經貿合作不斷加強,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躍。中英關系發(fā)展勢頭良好。 首先,兩國高層對話密切,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溝通與協(xié)調不斷加強。

  布朗就任首相后兩次與溫家寶通電話,雙方一致認為兩國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兩國外長在聯(lián)大期間舉行了會晤;英國首相的外交顧問和經濟顧問聯(lián)合訪華,與中方舉行戰(zhàn)略對話;楊潔篪外長訪問英國,同布朗首相以及財政大臣達林、外交大臣米利班德等英國官員就全面推動中英戰(zhàn)略伙伴關系取得廣泛共識。

  英國交通、貿易投資、財政部門等官員、倫敦金融城及保守黨、議會中國小組代表團先后訪華。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訪問英國,與英國海軍舉行了海上聯(lián)合搜救演習。兩國各層次交流密切,雙邊關系不斷增強。

  第二,雙邊貿易等領域合作持續(xù)發(fā)展并不斷加強,金融服務、投資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領域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英國政府和工商企業(yè)界對加強兩國金融投資領域合作持積極開放態(tài)度,在對華貿易中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并希望發(fā)揮英國金融服務業(yè)的優(yōu)勢,吸引中國對英國的投資并購,擴大對華服務和技術貿易。

  雙方環(huán)保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合作有所進展。中英啟動可持續(xù)發(fā)展對華工作計劃。中國武漢及中西部六省代表團訪問英國,考察可持續(xù)城市綜合治理項目。

  另外,兩國奧運合作進展順利。雙方就北京奧運火炬明年在英傳遞有關安排保持良好溝通。大倫敦市政府歡迎中國建筑公司參與倫敦奧運設施及城市改造建設。

  第三,英國各界普遍希望加深對中國了解,“中國熱”持續(xù)升溫,兩國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日益活躍。

  大倫敦市連續(xù)3年舉行“中國在倫敦”活動,僅春節(jié)活動就吸引近30萬公眾參加。2006年9月,大英博物館開始舉辦《秦始皇——中國兵馬俑》展,布朗首相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英國公眾對展覽反響熱烈,主流媒體爭相報道,迄今已有40多萬人前往參觀,在英引起轟動效應。

  當前,英國企業(yè)界正在積極籌辦“時代中國”綜合系列活動,從2月到7月間將在英國全境舉辦800多項活動,全面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發(fā)展。大倫敦市政府也將在2月推出“2008中國在倫敦”文化季,來自北京的藝術家們將與倫敦主要文化機構聯(lián)手推出一系列宣傳中國文化的活動,“銀幕上的北京”、中國當代設計展、中國地方戲劇講座、中國茶品茗、奧運火炬接力等活動也將陸續(xù)展開,倫敦地鐵內還將展示中國詩人的詩句。

  隨著“中國熱”在英國的悄然升溫,英國政府、研究機構、大學等都相繼舉辦各類有關中國的研討會。英國議會舉辦題為“中國經濟發(fā)展對英國的影響”系列研討會,政府官員、工商企業(yè)界人士、專家學者共600多人出席。英國各界十分關注中國共產黨十七大情況,政府官員、政黨領袖及議會議員紛紛希望了解十七大精神?;始覈H問題研究所、威爾頓公園、牛津大學等學校、研究機構相繼舉辦以十七大為主體的研討會。

  另外,兩國教育交流也不斷深入。英國目前吸引了近10萬名中國留學生,每年有約一萬名中國留學生來英。到目前,中國在英國建立了11所孔子學院,中文教育越來越受到英國社會和普通民眾的歡迎。許多大學、中學甚至小學都紛紛開設中文課程。

猜你喜歡:

1.虎門條約對中國的影響

2.英國歷史上重要的國王

3.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論文

4.南京條約對中國的影響

5.虎門條約的簽訂時間

虎門條約影響_虎門條約有哪些影響

《虎門條約》是1843年10月8日清政府欽差大臣耆英與英國公使璞鼎查在廣東虎門簽訂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那么虎門條約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虎門條約影響,希望大家喜歡! 虎門條約影響 中英《虎門條約》共16條,另附小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凡爾賽條約對世界影響_凡爾賽條約的影響有哪些
    凡爾賽條約對世界影響_凡爾賽條約的影響有哪些

    《凡爾賽條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戰(zhàn)勝國(協(xié)約國)對戰(zhàn)敗國(同盟國)的和約,它的主要目的是懲罰和削弱德國。那么它對這個世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

  • 馬關條約簽訂的影響
    馬關條約簽訂的影響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馬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它的簽訂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下面學習啦給大家整理了

  • 北京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北京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北京條約》是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進北京后,英、法、俄強迫清政府分別簽訂的結束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不平等條約。那么北京條約的內容有哪些?給我國帶來

  • 煙臺條約的影響
    煙臺條約的影響

    《中英煙臺條約》又稱為《滇案條約》、《中英會議條款》,是1876年(光緒二年)9月13日清朝與英國在煙臺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

2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