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 > 歷史百科 > 歷史常識 > 戰(zhàn)史 > 近現(xiàn)代歷史戰(zhàn)爭 >

朝鮮戰(zhàn)爭的第五次戰(zhàn)役

時間: 藍俊0 分享

  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一起于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在三八線附近地區(qū),對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進行的反擊戰(zhàn)。經過五十天的戰(zhàn)斗,殲敵“聯(lián)合國軍”多國部隊八萬二千余人,繳獲和消耗了敵人大量物資裝備,迫使敵軍轉入了戰(zhàn)略防御,也使中國軍隊進一步取得了對美軍作戰(zhàn)的經驗。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朝鮮戰(zhàn)爭的第五次戰(zhàn)役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朝鮮戰(zhàn)爭的第五次戰(zhàn)役概述

  戰(zhàn)役醞釀

  中朝人民軍隊在第四次戰(zhàn)役中,掩護了志愿軍第19、第3、第9兵團集結,加上人民軍3個軍團,總共60萬余人,地面兵力居優(yōu)勢。但志愿軍新入朝兵團,對敵情、地形不熟,準備倉促;后勤保障尚無重大改善,只能保持最低限度的供應。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關于"戰(zhàn)爭準備長期,盡量爭取短期"、志愿軍后續(xù)兵團到齊后"再進行有力的新的戰(zhàn)役"的指示,經與人民軍商定,在"聯(lián)合國軍"實施登陸之前發(fā)起第五次戰(zhàn)役。

  戰(zhàn)役目的

  消滅敵人幾個師,挫敗其登陸計劃,奪回戰(zhàn)場主動權。

  朝鮮戰(zhàn)爭的第五次戰(zhàn)役經過

  西線殲敵

  (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

  四月二十二日黃昏,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全線發(fā)起猛攻。左翼第40軍完成了戰(zhàn)役 割裂任務。第20軍 突破后迅速在韓偽軍第6師正面打開了一個十公里寬的缺口,但由于缺乏后續(xù)力量,未能充分 利用以擴大戰(zhàn)果?!?右翼第19兵團第63軍于二十五日殲滅英軍第29旅一個營,但由于該軍第二梯隊第189師未 能完成穿插,兵團第二 梯隊第65軍兩個師隨即加入戰(zhàn)斗亦受阻,五個師擁擠在二十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域內,連續(xù)三 天遭敵航空兵與炮兵火力突擊,受到重大傷亡,未能完成戰(zhàn)役迂回任務。其它各軍突破后雖 取得一些勝利,但形成平推,殲敵不多。或因穿插不猛,或敵人迅速全部或大部突圍逃脫。東線朝鮮人民軍集團在戰(zhàn)役發(fā)起后,以積極的行動向麟蹄以北之敵發(fā)起攻擊,殲滅韓偽軍第5師一部。

  二十八日,敵軍主力撤至漢城及北漢江,昭陽江以南組織頑抗。至此中朝軍隊已失去殲 敵戰(zhàn)機,準備再戰(zhàn)。第一階段 中朝軍隊殲滅美軍第24師,第25師,英軍第29旅,韓偽軍第3師,第5師,第6師各一部,共兩 萬三千余名。

  東線出擊

  (五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

  志愿軍于四月二十九日剛結束進攻,敵軍即于三十日開始以一部兵力向志愿軍發(fā)起攻擊, 企圖查明志愿軍動向,破壞志愿軍新的進攻準備,并掩護其主力調整部署。此時,美軍騎兵第1師與美軍第3師換防,韓偽軍第2師參加第一線防御作戰(zhàn),韓偽軍第8師被調為美軍第8集 團軍預備隊。

  至五月八日,敵進占高陽,水落山,禾也山,于論里,龍浦里一線進行防御。由于昭陽 江以南之敵勢態(tài)突出,且均為韓偽軍,比較好打,志愿軍司令部遂決心集中第9兵團(欠第26 軍,配署第12軍)于朝鮮人民軍集團(第2,第3,第5軍團)共六個軍于東線,首先殲滅縣里地 區(qū)韓偽軍第5師,第7師,第9師,第3師,而后視情況再殲滅偽首都師及偽第11師。

  以第3兵團(欠第12軍,配署第39軍兩個師)鉗制美第10軍,割裂美軍和韓偽軍的聯(lián)系,不 使其東援。第19兵團(指揮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在西線鉗制美軍主力,配合東線作戰(zhàn)。

  志愿軍第26軍,第40軍于第一階段結束后,分別北移至元山以南及平壤以北地區(qū)休整, 并向東,西海岸方向警戒。

  中朝軍隊迅速變更部署后,于五月十六日黃昏前發(fā)起進攻。

  十七日,志愿軍第20軍于朝 鮮人民軍第5軍團先后到達美山里,芳臺山地區(qū),將縣里地區(qū)之敵韓偽軍第9師,偽第3師退路 切斷,經兩天激戰(zhàn),殲敵大部,并繳獲其全部重裝備,敵一部潰散于叢山密林中,中朝軍隊 當即展開搜剿。因等待糧彈補充,停止進攻三天,失去了向敵縱深發(fā)展的有利戰(zhàn)機。第27軍 于十七日在上南里地區(qū)殲滅韓偽軍第5師,第7師,第9師共五個營,將韓偽軍第5師,第7師擊 潰,繳獲大量裝備,但由于第12軍,朝鮮人民軍第2軍團分別受阻于自隱里,雪岳山地區(qū),未 能及時完成戰(zhàn)略迂回任務,致使敵人南逃。第3兵團經數日激戰(zhàn),殲美軍第2師一部,但因敵 人頑抗,前進受阻,也未完成割裂任務。西線敵軍為策應其東線作戰(zhàn),于二十日,向志愿軍 發(fā)起了有重點的進攻,迫使第19兵團轉入防御,隨即抽出美第3師東援,堵塞戰(zhàn)役缺口,增強 了其東線的防御力量。同時,敵將韓偽軍第8師由大田急調至平昌等地,建立了縱深防御。至 此,敵軍又形成了東西銜接的完整的防御體系。志愿軍所攜糧彈已盡,一時難以補充,且雨 季已近,為防幾條江河水位上升斷志愿軍交通,故于二十一日停止進攻,主力于二十三日開 始向北轉移。

  向北轉移

  (五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日)

  當志愿軍開始北撤時,敵即以四個軍共十三師的兵力,用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組成 “特遣隊”沿公路向志愿軍追擊。由于志愿軍對其行動之快估計不足,轉移時未組織有效的 交替掩護,又因傷員八千余人未能及時后送,影響了部隊的行動,志愿軍第60軍第180師于 二十六日被敵圍于芝巖里以南地域。該師師長猶豫動搖,未能組織全力堅決突圍,該軍于二 十六日,二十七日組織兩次接應亦未能奏效,以致遭受嚴重損失。全線經志愿軍19天英勇奮 戰(zhàn),頑強抗擊,至十六日,將敵阻于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鐵原,金化,白巖山,楊口, 鷹峰山,明波里一線,結束了第五次戰(zhàn)役。

  180師遭受重創(chuàng)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zhàn)役中志愿軍第180師在撤退過程中被敵截斷包圍后遭受重大損失一事,是我軍戰(zhàn)史中可與土地革命時期長征時中央紅軍的湘江之戰(zhàn)、抗戰(zhàn)時期皖南事變新四軍的云嶺之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中解放軍的金門之戰(zhàn)等并列的為數不多的重大戰(zhàn)斗失利之一。180師是我軍建軍歷史以來,與紅軍長征湘江戰(zhàn)役中紅34師并列的唯一被成建制失利的兩上特例,據軍事科學院資料表明,此役180師被俘近7000余人。約占整個志愿軍戰(zhàn)俘總數的近70%。

  被重創(chuàng)原因:導致180師被殲的原因很多,但通過多年來軍內外戰(zhàn)史專家的研究來看,以及近些年解密的一些資料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3兵團指揮員處置不當,指揮不力

  當時志司將進行戰(zhàn)役轉移的電報發(fā)各兵團后,3兵團副司令王近山沒有認真研究本兵團的態(tài)勢,也沒有具體部署各軍轉移的順序和方法,只是把志司電報轉發(fā)各軍就什么也不管了。之后,王近山率兵團指揮所自行轉移,并在轉移時關閉了電臺,致使60軍和志司均無法聯(lián)絡3兵團。據當時60軍軍長韋杰事后回憶,由于看到180師位置危險,曾請示兵團是否將180師向后撤,但由于未能聯(lián)系上兵團,從大局的角度考慮,只好讓180師單獨孤懸敵后,錯失了避免被包圍的最好時機。后來彭總曾為此把王近山罵的狗血噴頭。認為王近山完全沒有一個高級指揮員的頭腦。不負責任。

  上級的指示電報讓180師左右為難

  志司和兵團在給60軍的電報中要求180師掩護兵團主力及整個中集團的轉移,必然堅守在春川以南,這個電報是導致180師最終被包圍的致命所在。據韋杰和180師師長鄭其貴回憶,眼看美軍從其翼側迂回該師,但考慮上級電報要求,始終不敢放棄所據守的陣地。而后來接到軍部要求突圍電報時,又接到三兵團發(fā)來的,要求在轉移是一定要妥善處置好傷員,不準遺棄傷員的電報。這就使師指揮員難以定下決心進行突圍。當時180師有1000多傷員,其中有數百人無法帶走。師黨委召開作戰(zhàn)會議研究突圍問題時,就是傷員如何處置沒有辦法,因此會議開了一天也沒有定下決心。

  部隊基礎薄弱,指揮員素質不強

  180師是解放戰(zhàn)爭后期由晉冀魯豫軍區(qū)地方部隊升級而編成的,在戰(zhàn)爭中沒有打過太多的硬仗和惡仗。特別是部隊到達四川后,已接到了準備地方化的指示,師已經兼任軍分區(qū)。在接到軍委命令后,緊急收攏部隊,進行動員,迅速整編出動到朝鮮,部隊中許多骨干已經流失,編入了大量的新兵和國民黨起義官兵。特別是該師師長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部隊沒有師長,由政委鄭其貴改任師長,而部隊又沒有來得及配政委,致使部隊基礎更加薄弱。

  作為師長的鄭其貴,其軍事素質高低暫且不論,但其性格上優(yōu)柔寡斷卻是比較明顯的,這在一些熟悉他的人中都很清楚。正是由于鄭的性格缺陷和優(yōu)柔寡斷,在部隊發(fā)生嚴重危險時,出現(xiàn)了驚惶失措,失去了正確判斷形勢和果斷指揮的信心。當部隊面臨險境的時候,鄭其貴遲遲不能定下決心,一切都要等上級指示。而鄭在發(fā)現(xiàn)部隊被圍后,又為怕被美軍測向發(fā)現(xiàn),指示參謀長銷毀密碼,破壞電臺,錯誤的實行了無線電靜默。結果是一方面無法與上級進行聯(lián)系,另一方面也無法接收到上級指示。據當時志愿軍副司令洪學智回憶,當后來發(fā)現(xiàn)180師十分危險時,整個志司,三兵團和60軍的所有電臺均集中呼叫180師,可就是聯(lián)系不上,急的三級首長象熱鍋上的螞蟻。有心告訴180師快速突圍的方法和路線,卻因電臺不能溝通而無法進行。

  指揮失當和決心錯誤

  據后來180師突圍出來的指揮員回憶,在發(fā)現(xiàn)全師有被美軍迂回包圍的時候,參謀長即向師長提出應收攏部隊,適時后撤,以防止被合圍,但由于師長決心猶豫,一直未置可否??偱屡c上級的指示不符。而當發(fā)現(xiàn)美軍坦克到達師的后方地域初時,如果決心果斷,堅決突圍,全師也完全能夠突出去,因為當時進入180師后方的美軍,只是李奇微試驗的由少量坦克裝甲車組成的快速支隊。其目的只是要求與志愿軍保持接觸,并沒有發(fā)現(xiàn)也沒有真正形成對180師的合圍。而實際的合圍是過了一天,在美軍步兵主力到達后才真正封閉了包圍圈。因此,,這時美軍部隊的相互間隙很大,有很多空檔可以利用。當時同時被美軍隔斷在敵后的并非只有180師一支部隊。27軍81師全師、12軍31師93團全團,均被隔在敵后,但由于這些部隊的指揮員大膽沉著,決心正確果斷,部隊英勇頑強,行動堅決,均能在敵后縱橫數百里后全軍突圍成功。而180師在發(fā)現(xiàn)被隔斷后長達三天都沒有定下決心,坐看突圍的可能機遇逐漸喪失。

  另外,在決定突圍的方向上,師在召開黨委會時,產生了有二種方案,一種是全師集中主力向北,取捷徑突圍,另一種是先向東,再向北通過迂回突圍。而最后實際采取了向北突圍的部署,因為美軍已經發(fā)現(xiàn)180師被圍,因此重點在北部方向進行了堵截準備,180師的突圍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決定突圍形式上,也存在著兩種意見,一種是采取過去在國內抗日戰(zhàn)爭和內戰(zhàn)時的方法,分散突圍,另一種是全師以二個梯隊,實施集中突圍。最后180師定下了分散突圍的決心。對于這種突圍方式是否正確,采取分散突圍的方法,還是遺棄了大量傷員。最終全師只突出了3000多人,但其中538團采取了全團集中突圍,全團突出了1000多人,是180師唯一保持建制完整的部隊。而27軍、12軍等突圍成功的部隊,也無一不是采取集中突圍,先向翼側轉移,再向北突圍的方法。這只能說明,當時180師的突圍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問題。

2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