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獲教子的典故_畫獲教子的故事
畫荻教子,是指用荻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那么大家想知道畫荻教子的典故是什么嗎?下面學習啦給大家整理了畫獲教子的典故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畫獲教子的典故
歐陽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親歐陽觀是一個小吏。在歐陽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歐陽修的母親鄭氏身上。
眼看歐陽修就到上學的年齡了,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里窮,買不起紙筆。
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fā)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
于是她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復復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茍。這就是后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
幼小的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快愛上了詩書。每天寫讀,積累越來越多,很小時就已能過目成誦。
歐陽修的父親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過管理行政事務和司法的小官。他關心民間疾苦,正直廉潔,為百姓所愛戴。歐陽修長大做了官以后,母親還經常將他父親為官的事跡講給他聽。她對兒子說: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常在夜間處理案件,對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來覆去地看。凡是能夠從輕的,都從輕判處;而對于那些實在不能從輕的,往往深表同情,嘆息不止。她還說:你父親做官,廉潔奉公,不謀私利,而且經常以財物接濟別人,喜歡交結賓朋。他的官俸雖然不多,卻常常不讓有剩余。他常常說不要把金錢變成累贅。所以他去世后,沒有留下一間房,沒有留下一壟地。
她還告誡兒子說:對于父母的奉養(yǎng)不一定要十分豐盛,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孝心。自己的財物雖然不能布施到窮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義。我沒有能力教導你,只要你能記住你父親的教誨,我就放心了。
母親的這些語重心長的教誨,深深地印在歐陽修腦海里。
畫獲教子解析
【成語】: 畫荻教子
【拼音】: huà dí jiào zǐ
【解釋】: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 元·脫脫《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
畫獲教子相關人物
歐陽修簡介
很多人對他的《醉翁亭記》印象非常深刻,但是關于他坎坷的一生,了解的不多。歐陽修別名醉翁,他出生的時候父親年紀已經很大了。
于是他的成長幾乎都是母親一個人陪伴的,幸運的是還有個親戚可以依靠一下,即便不是很富裕,但基本的生活還是可以維持下來。因為從小家庭就是比較貧窮,所以歐陽修很努力也很勤奮,加上母親的教育,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歐陽修從小就喜歡廣泛讀書,十分刻苦加上天生的聰明才智,從小作的文章就比其他人強很多。
于是家人更加用心的培養(yǎng)他的文學才能,他是家人未來的希望。歐陽修果然沒有辜負家人殷切的囑托,在參加科舉考試的路途上即便是滿路的荊棘但也沒有阻擋他前進的心,即便最后沒有拿到狀元,但也考的不錯,順利進入官場并擔任了職位。在長大后歐陽修成為了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
他在文學方面頗有一番成就,開創(chuàng)了北宋文學的新局面。他領導了北宋的文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繼承前人的理論的基礎上,他又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到新領域。因此他成為了唐朝和宋朝兩個朝代的八個散文大家之一。他的醉翁亭記便是他文學作品的一個典范。歐陽修還是一個優(yōu)秀的政治家,在官場,他看到了一些社會問題并與同伴著手進行改革,可是最終抵不過那些官宦的內部操縱,最后被降低了官職。即便如此也沒有影響到他作詩的風格,他仍然比較豁達,面對生活的磨練也很樂觀。
從歐陽修的簡介來看,他一生雖然坎坷,但是依舊樂觀。實在是令人佩服。
歐陽修的作品
北宋時期的歐陽修有很多著名的作品,其中最令人受歡迎的《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是在被貶職后創(chuàng)作的,當時的范仲淹是朝中的臣子,有著一官半職,但是不料,事事險惡,范仲淹就當時的大官革職處置,歐陽修很不滿意這種處置方式,就寫奏折想為好友范仲淹等人辯解,但是官官相護,歐陽修不但沒有解決這件事情,反而害的自己也被降職,被貶到別處當了個知府。歐陽修也因此因禍得福,生活在那個地方,用心用力的去坐著自己理所應當的事情,當地被他治理的很好。于是寫下來《醉翁亭記》,他是那種是以百姓之樂而樂的人,是一個難得的好清官。
《醉翁亭記》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寫的特別的好,整篇散文描繪的環(huán)境,看起來美不勝收,而且每一句都寫的特別的優(yōu)美,滿滿的充斥著別具一格的清麗脫俗的格調,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這類的文學作品中確實是少得可憐的。文章雖然美的讓人陶醉,可是卻表現了歐陽修當時復雜的心情。歐陽修把為官的政治上的失意,前程求功之路內心抑郁的心情以及對于社會的苦悶的等等感覺全部寄托在了那美好的環(huán)境中,消淡在和百姓們一起快樂的心情中。通過詩句而描繪的風光旖旎的環(huán)境中,也體現出了儒家的傳統(tǒng)思想,就如《尚書》所言:“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表現了他隨遇而安的豁達形象。
猜你喜歡:
1.古代教子故事
3.歷史上的教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