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虎姓
虎姓現(xiàn)在是一個(gè)稀少姓氏,但在歷史上也出過一些名人,成為虎氏家族的驕傲。下面學(xué)習(xí)啦給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虎姓相關(guān)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百家姓之虎姓
虎姓現(xiàn)在是一個(gè)稀少姓氏,但在歷史上也出過一些名人,成為虎氏家族的驕傲?!讹L(fēng)俗通》就記載:有“合浦太守虎旗”,可見漢代有一個(gè)名叫“虎旗”的太守。元代以后,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了虎子威、虎大威、虎臣等名人,亦為虎姓一族。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刈逯械幕⑹?,取自祖上回回名首音的漢字諧音。明朝時(shí)期西域人忝(虎)克里別兒的,入中原居于南京任職錦衣衛(wèi)副千戶。其子虎歹別兒,以虎為姓氏,后有孫虎先、虎馬鎮(zhèn)、虎夢解、虎如聲、虎承瑞等,讀音作hú(ㄏㄨˊ)。
虎姓姓氏源流
虎(Hǔ,Māo)姓源出有五: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遠(yuǎn)古“八元”之一伯虎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jù)史籍《風(fēng)俗演義》、《左傳》等記載,“八元”,即遠(yuǎn)古傳說中八個(gè)具有才德之士,其中之一為伯虎,其后裔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虎氏,讀音作hú(ㄏㄨˊ)。
源流二
源于姬姓;西周末年,有大臣召(讀shao音)公姬虎,為周武王之弟召公奭之后。是時(shí),周厲王無道,召公力諫而不從,“防民之口,勝于防川”便出于召公諫文。最終國人暴動,歷王出逃,召公匿王子于其家,而使自己兒子代死。后周公召公同輔政,是謂共和。召公歿,謚穆公。其召國后被戎狄所滅。召國亡后,部分后人為念先祖護(hù)國之功,及懷念故國之意,遂以先祖之名為姓,是為虎(音hu)氏。召公即為虎氏人中所傳“姬邵虎”耳。(另:姬虎后人分支頗多,后人分為虎氏、姬氏、召氏、穆氏,秦漢之際,召(音shao)又分為召和邵二支)
源流三
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刈逯械幕⑹希∽宰嫔匣鼗孛滓舻臐h字諧音。明朝時(shí)期西域人忝(虎)克里別兒的,入中原居于南京任職錦衣衛(wèi)副千戶。其子虎歹別兒,以虎為姓氏,后有孫虎先、虎馬鎮(zhèn)、虎夢解、虎如聲、虎承瑞等,讀音作hú(ㄏㄨˊ)。另外,在元、明兩朝時(shí)期,史學(xué)家將回回名首音譯為“虎”字的還有撒馬兒罕人虎歹達(dá)、康里人虎秀思等?;刈寤⑹弦灿兄C音字演變而來的。據(jù)史籍《元史·氏族表》記載:贍思丁三子為忽辛、納速刺丁四子為忽先,其后裔有以忽為姓氏,稱忽氏,后有人覺“忽”字不雅,遂改為虎氏,讀音作hú(ㄏㄨˊ)。
據(jù)文獻(xiàn)《回回姓氏考》記載,“唯成都虎氏,音不讀虎而讀貓音。”四川成都地區(qū)的虎氏回族讀音作māo(ㄇㄠ)。
源流四
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時(shí)期回族虎巍,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據(jù)云南昭通地區(qū)《虎氏家譜》記載:“吾祖奉請來朝。唐王親封虎巍……故由此子孫永遠(yuǎn)姓虎。”這是一支以祖上官職封號首字為氏的虎氏,但讀音作māo(ㄇㄠ)。
源流五
源古老的虎圖騰信仰,屬圖騰信仰避諱改音為姓氏。今四川省南部縣五靈鄉(xiāng)岐山壩村有八十余名村民姓虎,但虎氏讀音卻為“貓”。岐山壩村第八組被當(dāng)?shù)厝朔Q作虎家灣,它的得名不僅因?yàn)檫@個(gè)小山灣里的村民都姓虎,而且還因?yàn)檫@里有一處地名,名叫虎家埡,讀音作māo(ㄇㄠ)。
在南部縣其他鄉(xiāng)鎮(zhèn)也有虎氏,但他們不像岐山壩村貓家灣的村民那樣集中,其姓氏讀音為“虎”字本音hǔ(ㄏㄨˇ)。但在南部縣的五靈鄉(xiāng),虎氏的姓氏讀音又都讀作māo(ㄇㄠ)。此外,在云南省也有些地方把虎氏的姓氏讀音讀作māo(ㄇㄠ)。
虎姓遷徙分布
虎氏是一個(gè)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古老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五百七十七位,以晉陽為郡望。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固原市、彭陽縣,甘肅省的慶陽市、岷縣、靖遠(yuǎn)縣三灘鄉(xiāng)、環(huán)縣、平?jīng)鍪?、定西市香泉鄉(xiāng),甘肅省的隴南市成縣,西和縣;云南省的昭通市,湖北省的武漢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南部縣五靈鄉(xiāng)、巴中市巴州區(qū)光輝鄉(xiāng)、廣元市青川縣,江蘇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鄭州市、洛陽市、平頂山市、開封市、南陽市,安徽省的宿州市,北京市,陜西省的西安市、漢中市,貴州省的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天津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烏魯木齊、昌吉市、哈密市、伊犁市、焉稽縣、米泉縣,上海市的崇明縣,臺灣省等地,均有虎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