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5分鐘演講
課堂5分鐘演講
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fā)表的講話文稿。 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jù),是對演講內(nèi)容和形式的規(guī)范和提示,它體現(xiàn)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課堂5分鐘演講,希望能幫到你喲。
課堂5分鐘演講篇一
“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拔離大地的美轉(zhuǎn)化為皈附大地的美。”
雖敗猶榮。我是在讀完余秋雨的《廢墟》后,想到這個詞的。盛景固然美麗,但那畢竟轉(zhuǎn)瞬即逝,只有那一份悲壯,才可以刻骨銘心。于是,在完美與殘缺面前,我毅然選擇了殘缺。就如同我深深地眷戀著圓明園的斷壁殘垣與莫高窟的沉寂優(yōu)雅,因為它們昭示著那些朝代的興盛與衰落。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悍然闖進閉關(guān)自封的大清帝國,圓明園慘遭蹂躪,幾代的輝煌,付之一炬……得勝的侵略者滿載而歸,他們的歡呼聲背后,卻隱藏著一個古老民族沉重的嘆息――清帝和他的子民們,早已無力負擔(dān)巨大的費用重建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只好任由這藝術(shù)瑰寶的殘骸暴露荒野,遺留到了今日――等待著后世,為它再造一世威名……
不久前,聽說國內(nèi)一位很著名的導(dǎo)演拍攝了一部關(guān)于圓明園的影片,我很想看看,但卻害怕去看。記憶中,圓明園留給后世的,是在殘風(fēng)中搖搖欲墜的斷柱,和荒原上莽蒼蒼的野草,當(dāng)然,還有那一份獨屬于廢墟的閑靜;我擔(dān)心著,現(xiàn)代人高科技的制作會將這原始的殘缺之美,化為烏有,會讓這原本沉寂的廢墟變成喧闐的街市,失掉它原有的獨特魅力。既是這樣,不如讓遺存存于眼中,再為自己的心靈,留下一片空地,建造那昔日的輝煌。
在大多數(shù)人心里,廢墟總代表著衰亡,“廢墟表現(xiàn)出固執(zhí),活像一個殘疾了的悲劇英雄。”“廢墟昭示著滄桑,讓人偷窺到民族步履的蹣跚。”然而,大地卻不能缺少廢墟,就像老者不能沒有白發(fā),那就失去了歲月的留痕……
王圓錄,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為了一己私利,這個無知的出家人把成千上萬的寶藏以低價賣給了洋人;為了建造一個三清觀,他用刷子和鐵錘毀掉了前人心血凝鑄的瑰寶!他沒有受到制裁。也許,愚昧腐朽的清王朝永遠也領(lǐng)悟不了敦煌國寶的真正價值,于是只好任由歷史的年輪把這廢墟碾碎,碾碎,留與后人評說……
圓明園的雕欄砌柱雖被“兩個強盜”付之一炬,但他們燒不去康乾盛世書寫的壯麗篇章;莫高窟的精美壁畫雖被王圓錄毀于一旦,但他抹不去敦煌佛都傳承千百年的文化底蘊。廢墟是偉大的。于后世來說,廢墟是最好的老師,它講述著歷史,影射曾經(jīng)的成就與殘敗;它講述著歷史,讓人們學(xué)會忘記與銘記。
一片廢墟,一個民族的浮沉,一種文化的沉積――廢墟不應(yīng)遭到唾棄與掩蓋,它是歷史的見證,是文明的象征。“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尊重歷史,尊重廢墟,因為廢墟也是一種美。
課堂5分鐘演講篇二
駐足山頂,俯視,只見萬物盡情舒展;漫步海邊,遠望,只見海水廣袤無邊;倚靠門窗,仰看,只見月亮灑下清輝……審視這個世界,我們同宇宙萬物相應(yīng)相和,在大自然的智慧中穿梭。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便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被貶黃州,蘇東坡只剩落寞的心靈,但此時,是大自然的智慧令他恍然大悟,令他明白“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他從而曠達樂觀,盡享自然美景。
德國哲學(xué)家康德是個浪漫的人,他愛散步,總是駐足林間,沿著彎曲小路去體驗“曲徑通幽處”之感。因此大自然是他的好朋友,大自然給了他生命的啟迪,是大自然讓他通向哲學(xué)殿堂。在他的墓志銘上寫到:“有兩樣?xùn)|西愈是思考愈是引發(fā)我深深的驚嘆和敬畏——一是頭頂上繁星密布的天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大自然的智慧不得不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當(dāng)梭羅劃船在瓦爾登湖上游戈時,他被四周濃密的松樹和橡樹圍著,他被愜意的清風(fēng)拂動著浮躁的心,他被清澈純凈的湖水蕩滌著……在瓦爾登湖上,可以洗凈現(xiàn)代繁華大街上的污濁和引擎上的油膩,讓人心如止水,讓人在這“神的一滴”上得到慰藉。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他不僅令梭羅認為與瓦爾登湖相遇是一種莊嚴、激動的事,更令我們?yōu)檫@美好的邂逅倍感光榮。
受到大自然啟發(fā)的還有很多人,是大自然令在狂妄年歲斷掉雙腿的史鐵生明白了生與死的本質(zhì);是大自然令患盲聾癥的海倫·凱勒重拾生命的希望;是大自然令歐·亨利筆下的瓊珊擺脫病痛;是大自然令勞倫斯像鳥兒一樣樹立向死而生的生死觀……大自然鑄就了他們的智慧,也同樣給了我們深深的啟迪。
面對成功,湖水告訴我們要心如止水;面對失敗,牡丹告訴我們要艷壓群芳;面對工作學(xué)習(xí),蜜蜂告訴我們要勤勞致富;面對名利,菊花告訴我們要淡泊以明志;面對代溝,雄鷹讓我們理解父母的苦楚;面對隔閡,巨杉讓我們明白只有團結(jié)才足以抵御風(fēng)吹雨打……
如果說人類的智慧無窮大,那么大自然的智慧則是至高無尚的,因為人類的智慧來源于自然,一切的靈感都來自自然,亙古千年的智慧,皆為一體,便是大自然的智慧。
課堂5分鐘演講篇三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東坡居士在泥淖小道上邊走邊感嘆。他是一個會忍的人,也是一個懂得忍一忍,方能海闊天空的人。我十分欣賞蘇軾面對逆境時這種“忍”的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講,忍乃人性的光芒。
一個被喻為最聰明的民族,一個被喻為最凄慘的民族,飽受折磨,歷經(jīng)磨難,忍辱負重。他們?nèi)滔铝似揠x子散的悲痛,忍下了二戰(zhàn)納粹營的慘絕人寰的屠殺,也忍下了對于一個民族的無端羞辱。于是,在今天,當(dāng)人性的光芒重現(xiàn)時,人們才會知道并敬佩這種人——猶太人。雨過才會有天晴后的彩虹,忍受才會有光明的來臨。這一個民族擲地有聲地告訴我們:忍乃人性的光芒。
人性的光芒浸透了驚艷的花,但同時忍還是一種抵抗風(fēng)雪的能力與毅力。君不見越王勾踐的十年之忍,是為成功埋下的伏筆;君不見哥白尼畢生的忍,是對真理的捍衛(wèi),君不見邰麗華的忍,是感動中國的緣由。忍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毅力。否則何來勾踐十年后的反敗為勝?何來沖擊教會的日心說?何來震撼國人心靈的千手觀音?
還記得德國世界杯的齊達內(nèi)嗎?最佳球員,竟然頭頂對手的胸膛。是自滿?是粗魯?是本性?不!只是不會忍罷了!有的侮辱固然可怕,但面對侮辱不懂得忍耐同樣可怕!
不要面對困難便縮手縮腳,即使你害怕,忍一忍吧,白云蒼狗,滄海桑田的世界不會沒有你的容身之所的。當(dāng)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時,想想蘇軾,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當(dāng)身處逆境,困難當(dāng)頭時,想想邰麗華,忍住艱難困苦,迎接在寒風(fēng)中開放的未來。忍,需要一份毅力,一種精神,忍,教會你如何立足,如何做到寵辱不驚。
對于我們而言,忍是十年寒窗的艱辛,是板凳不坐十年冷的堅毅,更是面對每輪考試的曠達與耐性,是拋棄患得患失的奕奕神采!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懂得“忍”同樣重要。貿(mào)易限制、“中國威脅論”、“中國人權(quán)報告”等等,或許用一個“忍”字便可對付,并在笑對風(fēng)雨的同時,表現(xiàn)出我們的胸襟與能力。
或許,忍看似輕浮又看似沉重,但惟有如此,我們才能浸透奮斗的淚泉,灑遍犧牲的血雨,做到何妨吟嘯且徐行!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