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食物養(yǎng)生竅門
夏至這天通常稱為轉折,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同時,夏至到來后,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至的食物養(yǎng)生竅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夏至的食物養(yǎng)生竅門
1、多喝水
夏至的時候非常熱,要注意多喝水,補充流失的水分,夏季建議飲水量可增至1800ml左右,少量多次飲用;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2、飲食清淡多吃“苦”
夏至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節(jié)季,此時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膩、難消化的食品。早、晚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補養(yǎng)身體,助陽氣。除了清淡飲食,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欲等作用。不過,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然能清熱瀉火,但屬于清瀉類食物,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不然的話會讓自身的病情加重。
夏至的注意事項
夏至的時候要注意清淡飲食,多吃苦味蔬菜:如苦瓜、香菜等,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清心明目等作用。不過,苦味食物多屬寒涼,體質較虛弱者不宜多用。
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
一些體質較弱或是上了年紀的人,經(jīng)常會感到肚子冰涼,不易消化攝入的食物。夜間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膩之物,否則會引起腹脹、吐瀉等情況??崭癸嫴?,易傷人體陽氣,咸味引茶入腎,易傷腎陽,容易引起腹瀉、痛經(jīng)等癥狀。
忌冷水淋浴
夏至天氣炎熱,人的汗腺處于開泄狀態(tài),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受損。容易引起手足發(fā)冷、小腿抽筋等癥狀。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風,尤其是小朋友更要注意。
夏至節(jié)氣相關知識
夏至作為重要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它反映了四季的變化,日期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者22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jīng)90°,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氣候特點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也就是地面受熱強烈,而冷暖空氣經(jīng)常交匯,容易形成強對流天氣,暴雨是很常見的。一般是在該節(jié)氣的第三個庚日之后,也就是20至29天左右,會進入初伏,意味著炎熱的夏季真正到來。
夏至有哪些習俗
1、祭神祀祖:夏至的時候收麥子,自古就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的習俗,以祈求消災豐收。
2、涼食避暑:人們喜好在夏天滋補涼食避暑,因此人們普遍喝涼湯、涼茶、酸梅湯等比較傳統(tǒng)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
3、食“麥粽”:食“麥粽”是江南的習俗,《吳江縣志》記載,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
4、吃餛飩:夏至這一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后還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加健康。
5、消夏避伏:古代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止身體生出痱子。
夏至的諺語
1.過了芒種不種稻,過了夏至不栽田。
2.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3.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4.芒種夏至是水節(jié),如若無雨是旱天。
5.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
6.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7.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8.過了夏至節(jié),夫妻各自歇。
9.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10.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著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