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節(jié)日知識 > 24節(jié)氣 > 處暑 > 處暑節(jié)氣的風俗飲食

處暑節(jié)氣的風俗飲食

時間: 梓炫0 分享

處暑節(jié)氣的風俗飲食有什么

處暑過后要進入秋天,中醫(yī)上有“補秋”的說法,這個時候講究“補氣”、“補血”,要避免寒涼的食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處暑節(jié)氣的風俗飲食,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處暑節(jié)氣的風俗飲食

處暑節(jié)氣的風俗飲食

老鴨兒、嫩鴨兒、呆大鴨兒

鴨子南京人傳統的飲食習俗是在“處暑”時節(jié)吃鴨子。鴨子,特別是南京江寧湖熟地區(qū)的麻鴨最為搶手,據悉,那里的鴨子味甘性涼,肥瘦適宜。如果沒有空,老南京人都會去熟食店買半只鴨子回家;有空的人都會在家燉上“蘿卜老鴨煲”或做“紅燒鴨塊”送給鄰居,這就是俗語中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杭州人習慣將鴨子分為老鴨兒、嫩鴨兒、呆大鴨兒,就營養(yǎng)來說,老鴨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對口味和營養(yǎng)都會好一點,適合煲湯解暑氣,而肉鴨則多用來做烤鴨、醬鴨等。對如何辨別老鴨和嫩鴨,這里有一個小竅門:老鴨一般毛長得比較齊,嘴和腳掌比較硬,顏色發(fā)黃、發(fā)黑,摸上去骨頭比較硬。另外,同樣的個頭,老鴨比嫩鴨分量重。

龍眼泡稀飯

龍眼 “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老福州“處暑”之后不再喝涼茶,而多吃些“補氣”、“補血”的東西,老福州習慣吃龍眼,龍眼剝殼后泡稀飯吃。

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等很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白丸子糯米粥

老福州在處暑吃的另一種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簡單,將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點糖,味道清甜,既可補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膩。

糯米有養(yǎng)陰的功效,秋季可以適當喝點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能夠補養(yǎng)人體正氣,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會周身發(fā)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秋季適當吃點糯米類食物,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處暑是幾月幾日2023

2023年處暑是8月23日17:01:06,農歷癸卯年七月(大)初八。

處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四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斗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達150°;于每年公歷8月22-24日交節(jié)。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xù)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暑熱將盡。

處暑節(jié)氣簡介

處暑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方向(戊位),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候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的酷暑結束了。由于“秋老虎”短期回熱天氣影響,處暑過后仍有持續(xù)高溫,雖沒有夏天酷暑,但仍會悶熱,并且干燥,天氣由炎熱轉向悶熱。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jié)氣,它是代表氣候由炎熱向悶熱轉變的節(jié)氣。天氣特點是干燥、悶熱。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

處暑當天,太陽直射點已經由“夏至”那天的北緯23°26′,向南移動到北緯11°28′。北京城區(qū),正午太陽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太陽開始偏南了。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xù)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炎熱的酷暑已過去,但此期間仍然會出現短期回熱天氣,而但并未真正進入涼爽天氣,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前后。

我國古時平氣法劃分的節(jié)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是夏季還是秋季呢

處暑是屬于秋季。處暑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14個節(jié)氣,交節(jié)時間點在公歷8月23日前后,處暑節(jié)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處暑養(yǎng)生小知識

1、早睡早起

進入秋季后,人體出汗減少,人的機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腸道功能日漸正常,由此,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一些在夏季時潛伏的癥狀就會出現,機體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處暑時節(jié)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秋乏”。

2、益腎養(yǎng)肝多吃咸

處暑節(jié)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后,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此時飲食調養(yǎng)方面宜益腎養(yǎng)肝,潤肺養(yǎng)胃。飲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

3、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須養(yǎng)陰,而養(yǎng)陰的重點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潤的食物外,水分的攝取也不可少。建議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蘇醒過來,腸子開始蠕動,就會想上廁所,當然也就不會便秘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于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4、吃粥補充水分與潤燥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可說是養(yǎng)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yǎng)生早餐。中醫(yī)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yǎng)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206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