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節(jié)日知識 > 24節(jié)氣 > 冬至 > 冬至節(jié)氣以及中國各地習俗有哪些(2)

冬至節(jié)氣以及中國各地習俗有哪些(2)

時間: 玉鳳862 分享

冬至節(jié)氣以及中國各地習俗有哪些

  冬至生活習俗

  冬至團

  亦稱“冬至丸”。漢族冬至節(jié)食品。流行于南方地區(qū)。每年冬至日(陽歷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蘿卜絲等作餡,包成團,稱作“冬至團”,并饋贈親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團圓的意思。

  蘇州人過冬至——吃餛飩憶西施

  由于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考究,延續(xù)著淵遠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

  在古城蘇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內(nèi),冬釀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釀造一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

  “老蘇州”們回到家,桌上擺好的“圓夜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牲禽,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鏈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余”(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著姑蘇傳統(tǒng)節(jié)慶的喜氣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區(qū)盛產(chǎn)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種糕團更是當?shù)仡H具特色和最常見的點心。圓圓的冬至團更是席間的必備點心,據(jù)說在蘇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團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團子,六月二十四謝灶團,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卜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點心,新一年又來臨。

  據(jù)說,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為冬至節(jié)的應景美食。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是廣泛流傳于吳地的民間俗語。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啟動大進補,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興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書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賣出八只羊,對食者而言,無論是燒、燜、燉、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補身體,實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寧夏:冬至吃“頭腦”

  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一天給羊肉粉湯叫了個古怪的名字——“頭腦”。

  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凈、熬湯,熬好后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蔥、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調(diào)和面、精鹽、醬油;肉爛以后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后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節(jié),粉湯餃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餃子,就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泡著粉湯吃。羊肉粉湯黃蘿卜餡餃子,對銀川人來說是司空見慣的飯食,外地人一吃卻贊不絕口。在外地很少見這樣香辣可口的餃子,這也算是銀川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吧。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這是冬至一首兒歌。

  《八閩通志·興化府風俗·冬至》載:“前期糯米為丸,是日早熟,而薦之于祖考。”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一夜,莆俗叫“冬至暝”。這天傍晚,家家廳堂上紅燭通明,燈光如晝,寓意事業(yè)輝煌。桌上以紅柑為“果岳”(即是把紅柑堆疊成小山岳狀,故名)。紅柑的最頂層插上“三春”(即民間剪紙者用紅紙剪成福祿壽的紙花)一支,用紅紙條封腰的箸子一副(十雙)和生姜、板糖各一塊,一家人洗手面,家長點燭上香,放了鞭炮,開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當年有新婚的,則是搓紅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會更紅火。這時,女的穿上紅衫,在燈光下分外耀目,孩子們笑口開顏,天真活潑。大家一齊圍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們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躍躍欲試”。主婦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圓坯,然后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興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寶、聚寶盆;有的在捏小狗、小豬,取“運氣好,狗仔銜元寶”及“做狗,做豬,做元寶”的俗諺,寓有“財源廣進、六畜興旺”的意思。孩子們對小狗、小豬最有興趣,歡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媽媽、奶奶都在做豬!”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來。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鵲丸”(俗叫“客鳥丸”)。孩子們搓來搓去總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長長的,連他自己也覺得好笑起來。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愛。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撿起來,吹去沾上的灰塵,不然的話,今后會長得丑。其意是在教育兒童從小就要愛惜糧食。“搓丸”畢,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蓋子,擺在“灶公”灶前過夜。

  冬至的夜最長,而孩子們愛吃“丸子湯”,睡不著,天未亮,就吵著媽媽要吃“丸子湯”,故有“愛吃丸子湯,盼啊天未光”的童謠。主婦把“丸子”倒進鍋里,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開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熱的“甜丸子湯”。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門框之上,以祀“門丞戶尉”,保一家平安。還要把“(飼)喜鵲丸”丟在屋頂(一般是12粒,閏年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鵲來爭食時,噪聲嘩然,俗叫“報喜”,寓意五福臨門。

  冬至早,一家人帶著“丸子”、水果、香燭、紙錢等上山祭掃祖墓。因為冬至節(jié)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個掃墓節(jié),所以掃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陽兩節(jié)的為多,寓慎終追遠之意。

  潮汕冬至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據(j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jīng)援神契》載:“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五日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據(jù)《辭?!份d:“天文學上規(guī)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同時也是潮汕地區(qū)民間一個大節(jié)日,有“小過年”之俗稱。

  潮汕各市縣冬至之習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等習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qū)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此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qū),但這個習俗還包含著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梁、米缸等處。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相傳有兩個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shù)民族的“潑水節(jié)”一樣。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一是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谷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nóng)民種的,農(nóng)民為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來,因為有一個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后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后搬進人家屋內(nèi)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為害了。成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俗畢竟行不久,它不僅不衛(wèi)生,而且有損美觀和十分浪費,也就自然消亡了。而這個“吃甜九”的習俗則一直流傳至今。

  上墳掃墓:這是冬至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后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jié),經(jīng)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還有“吃了冬節(jié)圓多一歲”的俗諺。據(jù)王琳乾先生的《汕頭舊俗談》載:“人們對此有二種解釋:一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說此俗諺是出自犯人。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jié),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潮汕習俗,是潮汕文化的一個內(nèi)容。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對于好的習俗便繼承下來,對于不好的陋俗就丟棄了。冬至這個“上墳掃墓”是紀念先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和“吃甜丸”是預示來年又獲豐收的習俗,自然就沿襲下來。

  紹興冬至習俗

  冬至是紹興民間一年中的大節(jié),諺稱“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們一直是把它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的?!都翁尽贩Q其節(jié)“大略如正旦而差簡”,且諸多事情皆以冬至為起點。農(nóng)歷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后106天為準,謂“冬至百六是清明”?!毒啪鸥琛芬惨远疗鹚銥轭^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記季節(jié)變化。民間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過冬,冬至月底,賣牛買被”,“冬前不結(jié)冰,冬后凍煞人”及“晴冬至爛年邊,雨冬至晴過年”之諺,以冬至遲早、晴雨占一冬寒暖與年邊干濕。是日,民間必家家團聚宴飲,一如除夕吃年夜飯之俗。

  紹興民間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廟里去祭祖,謂“做冬至”。一般于冬至前剪紙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稱“送寒衣”。祭祀之后,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懷念亡者,又聯(lián)絡(luò)感情。紹興、新昌等縣的習俗,多于是日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

  冬至又稱“長至”,一年中,此日夜晚為時最長,故民間有“困覺要困冬至夜”之說,謂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夢天天。

  舊時,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白,紹興人愛在冬至日前后將一年中的吃飯米預先舂好,謂之“冬舂米”,一來因為過了冬至,再個把月時間就“著春”了,家事將興,人人須忙于備耕,無暇再去舂米;二來因為春氣一動,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時的堅實,冬舂米可免米粒易碎而多粞,減少糧食的損耗。

  紹興人家中釀酒,一般都愛在冬至前下缸,稱為“冬釀酒”,釀成后香氣撲鼻,特別誘人,加之此時的水還屬冬水,所釀之酒易于保藏,不會變質(zhì)。此時還可以用特種技法釀成“酒窩酒”、“蜜殷勤”以饗老人,或作禮品饋贈親友。

  冬至夜,紹興民間還有“生火熜”習俗,畚隔夜火熜,裹入被內(nèi),謂至翌晨炭火不熄,可兆來年家事興旺發(fā)達。

  舊時越中,無論男子婦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餛飩吃吃;而在夏至,則挨家挨戶都要吃一頓面條,謂之“冬至餛飩夏至面”。此俗流傳已久。但到底因何成俗,卻各有說法。或言至日最短,以餛飩形團而就節(jié);夏至食面,則用面(條)之長狀夏至之長晝。雖然后者可用壽慶吃面討長壽彩頭之俗進行印證,但畢竟無見于記載。晚清紹興學者范寅在《越諺·飲食》中說餛飩“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面粉,冬至時食”,可見古代紹興還有甜味的餛飩。

  是日,紹興民間忌諱甚多,忌說不吉利之語,忌吵罵滋事,忌打碎盤碗;婦女不歸寧,出嫁婦女務必于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娘家過夜;不許打罵孩子,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責罰,先生只能舉著戒尺警告說:“帳,給你記到明天再算!”。

  泉州人“冬節(jié)不回家無祖”

  中國天氣網(wǎng)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中旬,約當公歷12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節(jié),又稱冬節(jié)。冬至為24個節(jié)氣之一,特別為人們所重視,泉州人稱冬至為“冬節(jié)小年兜”,其重視程度似稍為遜色,但過節(jié)時同樣很隆重。

  冬至應節(jié)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江浙一帶則吃湯圓和麻糍。蘇州人過冬至節(jié)所吃的湯圓,又稱“冬至團”,分為粉團和粉圓兩種,《清嘉錄》曰:“有餡而大者為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為粉圓,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節(jié)丸”,實際上就是《清嘉錄》所介紹的蘇州人應節(jié)食品粉圓。節(jié)日前夕,家家戶戶要“搓丸”。有紅、白兩色。“搓丸”手藝細巧,晉江深滬、石獅祥芝、惠安崇武的漁村婦女,搓丸速度快,質(zhì)量好,粒粒小如魚目珠子,令人贊嘆不已,在搓冬節(jié)丸的同時,還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瓏的瓜果動物和金錠銀寶,以象征興旺吉樣有財氣,俗稱“做雞母狗仔”。

  泉俗有“冬節(jié)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jié)謁祖。冬節(jié)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于餐后留下幾粒米丸,粘于門上,稱“敬門神”。泉州人吃丸,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jié)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著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但清嘉慶《惠安縣志. 風俗志》對冬節(jié)吃丸是這樣解釋的:“十一月,冬至,陽氣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門。凡陽尚圓,陰尚方,五月陽始生,黍先谷而熟,而為角黍,以象陰,角,方也。冬至陽始生,則為米丸,以象陽,丸、圓也;各以其類象之。夏至不以為節(jié),抑陰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葷素五味,入夜,又舉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餅菜。泉俗過年,一年中只有冬節(jié)、除夕和清明節(jié)要備辦嫩餅菜,據(jù)說都寓有“包金包銀”之意,旨在祈望家庭興旺發(fā)達。舊時如屬大宗望族者,還于是日開宗廟詞堂大門,舉行祭祖儀式,與清明節(jié)的那次祭祖,合稱春冬二祭。祭儀十分嚴格,參加者虔敬至誠。

  在惠安,冬節(jié)除祭祖外,還有一些清明節(jié)同樣的習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內(nèi)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百無忌諱。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節(jié)氣,有關(guān)的諺語也不少。如“吃冬節(jié),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學上規(guī)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冬節(jié)過后,氣溫繼續(xù)下降,農(nóng)活也很少,成了農(nóng)閑季節(jié),稱“上冬天”。而到了清明節(jié),氣候溫暖,草木萌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多忙于春耕春種,是農(nóng)民最勞累階段,所以謂之“入苦坑”。但農(nóng)閑不忘農(nóng)忙,諺語又及時提醒農(nóng)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過后106天就是清明,應該及早準備農(nóng)耕之事。此外,還有“干冬節(jié),濕年兜”。“冬至在月頭,嚴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嚴寒正二月”。“冬至前,米價長,貧兒受長養(yǎng);冬至前,米價落,貧兒轉(zhuǎn)蕭索”,等等。

  泉州部分山區(qū)的風俗是冬至掃墓

  清明是眾所周知的掃墓時節(jié),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區(qū)部分地方并不是清明掃墓的,而是在冬至。這一風俗究竟流傳了多久,這里有什么樣的謎團呢?

  臺灣冬至習俗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lián)絡(luò)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jié) 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看了冬至節(jié)氣習俗的人還看了:

1.冬至時節(jié)各地方的習俗

2.描寫二十四節(jié)氣中冬至的經(jīng)典諺語集錦

125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