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應關注哪些方面

時間: 文娟843 分享

  家長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家家都是獨生子女的今天,家庭教育的難度比以前大了很多。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應關注的幾個方面,僅供參考!

  家庭教育應關注點一:關注孩子的飲食習慣

  孩子懂事以來,家長要讓孩子知道每天如何吃三餐才有利于健康;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要引導孩子做到:對健康有益的食物,不喜歡吃也要堅持鼓勵自己吃下去,垃圾食品誘惑性再大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意念不要去吃。這些要求看似簡單,要讓孩子做到卻不太容易。所以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以身作則,慢慢誘導孩子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孩子吃飯時把韭菜挑出來,家長要明白孩子不吃韭菜的原因:吃起來嘴里感覺不舒服,所以心里面拒絕吃它。這時家長要和顏悅色地告訴孩子韭菜的營養(yǎng)價值———幫助人體消化、排毒、滋養(yǎng)陽氣等,當孩子了解到韭菜對身體有這么多的好處時,心里面就接受這種食物了,此時家長再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先少吃一點,慢慢就吃習慣了。一旦發(fā)現孩子不喜歡吃某些食物時,適時地進行這樣的引導都會有很好的效果。再比如方便面、麻辣條、薯片等食品孩子百吃不厭,家長也要讓孩子明白這些食品將會導致脫發(fā),影響腸胃功能、視力等,知道有這么多的副作用,孩子很快就會遠離垃圾食品了。實際上,在幫助孩子形成好的飲食習慣的過程中,孩子跟家長的關系會更密切,孩子的心性,如意志、毅力、對問題的處理等方面就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為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作了一個良好的鋪墊。

  家庭教育應關注點二:關注孩子的喜怒哀樂

  孩子回家時,家長要留意孩子的言行,感知他們的心理活動,給遇到問題的孩子最及時、最有效、最有力的幫助。孩子樂時,家長也跟著樂,這時孩子的心理產生共鳴,會告訴家長自己快樂的原因:學習進步了,或是與同學關系發(fā)展好了,或是助人為樂了等;也可能是上網玩游戲、與同學生日聚會等玩高興了。如果是前者,就給予肯定與鼓勵;如果是后者,家長心里首先要接受。出現這些情況純屬正常,要允許孩子偶爾放縱一下,但為避免孩子沉迷其中,就要采取如下措施,盡量多陪孩子:陪孩子說話、打球、跑步等,或特意買一些孩子平時特別喜歡的書籍、玩具或漂亮衣服??傊?,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靈,讓他們的內心感到充實、踏實、愉快,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愛讓他們感覺很輕松、很舒服,從而他們會喜歡聽從家長的建議,遠離一些不良誘導。孩子苦惱時,家長一定要營造溫馨輕松的家庭氛圍,當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以及家人對自己傾心的呵護時,就會說出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管怎樣的情況,家長切記控制住負面情緒,對事情本身做出公正合理的分析,然后引導孩子明辨是非。如果是孩子錯了,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所犯的錯誤,并立馬改正這次錯誤。同時可適當安慰孩子:“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執(zhí)迷不悟,知錯就改是難能可貴的。”如果是他人錯了,要向孩子說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由于人的個性不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不同,在學習生活中與同學、老師交往,與家人相處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矛盾,而矛盾的產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客觀的因素。也就是說,一個人受到的傷害并不完全是他人存心施加。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學會理解與寬容,容他人之過,從而形成睿智、豁達、樂觀、堅強、積極上進的好品質。

  家庭教育應關注點三:關注孩子的興趣,發(fā)現孩子的潛能

  家長們一定要消除一個誤區(qū):只有孩子學習好,考上了大學,孩子才能幸福,家才能幸福。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孩子學習好并不能說明其他方面也好,學習不好也不能說明其他方面就不好,所以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成績好、聽話的孩子值得表揚,但家長一定要做好調控,避免孩子只會讀書考試,將來適應不了來自社會的挫折而遺憾終生!孩子學習不好時,家長要耐心幫助孩子、鼓勵孩子。一般情況下,孩子喜歡學習了,成績肯定會逐步提高。但是如果發(fā)現孩子著實不愛學文化課,就要及時引導孩子向其他方向發(fā)展,人各有異、人各有志,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優(yōu)秀的家長能夠發(fā)現孩子的潛能,并幫助孩子把這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記得多年前,我給初一同學當班主任時,班上一名學生不愛學習,經常逃課打架。通過多次的耐心溝通,孩子才告訴我,他就想做飯將來當廚師。我當時覺著太驚訝:一個小男孩怎么就會想著做飯的事?但這卻是個事實。孩子雖小但心意堅決,初一沒上完就輟學在自家的小飯館練手藝了。后來這個孩子在餐飲業(yè)頗有建樹。自己喜歡的、適應的便是最好的。想讓魚兒游得快就把它放入水中,想讓兔子跑得快就把它放在陸地上。不一樣的方式,一樣的好結果。總之,現行教育階段,提倡“快樂教育”,快樂指數包含著太多的因素:知識認知能力、實踐領悟能力、交往能力、吃苦能力、忍耐能力、抗壓能力,等等。家長要配合學校使孩子健康成長,健康發(fā)展、形成好習慣、好性情、好品格,給孩子受益終身的財富。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為主,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

  1、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即啟蒙之師。所以家長對兒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后經過三年的發(fā)育,進入幼兒時期,從3歲……6歲是學齡前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早期教育階段,這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在5歲以前是智力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進行早期智力開發(fā)的最佳時期,如果家長在這個時期所實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將是孩子早期智力發(fā)展的關鍵。

  2、家庭教育連續(xù)性

  家庭教育第二個特點是連續(xù)性。孩子出生后,從小到大,幾乎2/3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在有意和無意、計劃和無計劃、自覺和不自覺之中進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時間進行教育,都是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的教育影響著子女。這種教育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范,其潛移默化的作用相當大,伴隨著人的一生,可以說是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長稱為終身教師。這種終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個家庭的家風,家風的好壞往往要延續(xù)幾代人,而且這種家風往往與家庭成員從事的職業(yè)有關。

  3、家庭教育權威性

  家庭教育的權威性是指父母長輩在孩子身上所體現出的權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確定了父母子女間的血緣關系、撫養(yǎng)關系、情感關系,子女在倫理道德和物質生活的需求方面對父母長輩有很大的依賴性,家庭成員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決定了父母對子女有較大的制約作用。

  4、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系和親緣關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以情通情。在處理發(fā)生在周圍身邊的人與事的關系和問題時,孩子對家長所持的態(tài)度很容易引起共鳴。

  5、家庭教育及時性

  家庭教育的過程,是父母長輩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的個別教育行為,比幼兒園、學校教育要及時。發(fā)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紀人才的必要條件。

  能否把這一代孩子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這關系到國家是否后繼有人的百年大計。家長首先要明確教育方向與國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則,不能把孩子視為私有財產,要樹立為國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yōu)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

  孩子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由家庭這個小環(huán)境終將步入大社會,接觸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會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惡不時地進入孩子的視野,大人采取隔離手法是行不通的,因為家庭中的電視錄像也會從不同角度不斷地反映著當今社會的現實,問題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兒童特別是幼兒缺乏理性的辨別是非能力,但有著比成人敏銳的感受能力。家長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指導,提高孩子的鑒別能力,同時還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行為舉止,為孩子樹立正面形象,優(yōu)化兒童心靈,預防兒童犯錯誤,甚至于違法違紀。

  總之,做為家長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為國家培養(yǎng)出合格的建設人才,亦為子女成才盡到家長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看過"家庭教育應關注哪些方面 "的還看了:

1.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3.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4.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187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