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總結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總結
心理素質是個人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醫(yī)學生,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精湛的專業(yè)實踐技能之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推薦給大家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總結篇一
我校近年來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改進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綱要》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等文件精神,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于2012年制定了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排意見。充分利用現(xiàn)代手段,針對不同學生群體,以專題講座、電話、網絡、心理沙龍、團體輔導、主題活動等,開展有針對性的個體及團體心理輔導加強學生心理素質,引導學生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高尚道德情操的養(yǎng)成,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
我校作為高職院校在關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關注學生的自身發(fā)展和身心健康。不斷探求切實有效、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致力于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普及化、意識全員化、隊伍專業(yè)化建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推陳出新,開展了多項心理教育活動,在同學中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現(xiàn)從工作概況、工作網絡、活動開展與不足和完善等方面總結如下。
一、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概況
為關注學生心理發(fā)展、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
育實施綱要》《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文件精神,我校于2011年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先后由學生工作處、公共教學部統(tǒng)籌指導和管理,并設專項經費用于全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現(xiàn)有專、兼職教師共6人,均取得心理咨詢相關執(zhí)業(yè)證書,其中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人,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5人。建有個體心理咨詢室值班制度,長期開展學生個體心理輔導與咨詢,并不定期開展學生團體輔導?,F(xiàn)開設全院性選修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二級學院已開設必修課,從基礎教學開展心理保健與預防。每年制作《心靈驛站》心理健康知識手冊,發(fā)放到各班級,人手一本方便易懂。
二、領導重視、層層參與,形成“四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全面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一)2011年我校設立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掛靠學生工作處,整體負責全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更好開展我校心理健康知識的基礎教育教學,學校于2014年9月成立公共課教學部,并統(tǒng)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工作與教學。
(二)2012年成立學校“心理教育團隊”,校黨委、領導高度重視,團隊成員從校領導、專兼職心理教師至二級學院書記、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共32人,深入開展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詢、科研等工作。
(三)2012年成立校學生心理社團“心靈護衛(wèi)隊”,在校團委
的領導下、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的培訓指導下輔助心理教育團隊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朋輩輔導工作和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普及工作。
(四)在全校每個班級設一名“心理委員”,作為學生干部,經過多次培訓和輔導開展本班心理健康活動、深入關注本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朋輩輔導,并及時向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提交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匯報。
三、活動開展豐富多彩,教育效果行之有效
(一)以“5.25”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為契機舉辦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動
自2012年舉辦我校第一屆“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月”開始,目前已舉辦四屆心理健康月活動。通過聆聽心理報告,分享心理感受,開展不同主題的心理沙龍,舉辦大學生團輔活動,觀看心理電影,心靈雞湯書畫作品展,舉辦學生主題班會等多種豐富多彩的學生系列活動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心理知識。旨在呵護心靈,珍愛生命,從心開始,以增強心理健康意識,豐富心理健康知識,提升自身心理調節(jié)能力。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促使我校師生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二)開展普及性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從每年新生進校開始開展全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普及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利用“藉賓講堂”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生多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我校已于啟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千萬工程”,并以此為契機開展多場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三)心理委員選拔與培訓工作
為了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續(xù)、穩(wěn)定地開展下去,在全校各班級選舉一名群眾關院融洽、組織能力強的、責任心強同時對心理健康知識感興趣的同學作為學生心理委員,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專業(yè)老師的多次針對性培訓后以一個固定的、公開的學生干部的形式開展關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旨在對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關注本班同學心理健康狀況,一方面通過朋輩輔導可將簡單的學生心理困擾解決于萌芽狀態(tài),另一方面通過收集、學習心理健康的知識,主動向全班同學傳播,這也是為了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續(xù)開展下去的有效方式;也是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并預防心理危機發(fā)生的最佳途徑。
四、工作不足與今后工作思路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顯著,學院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氛圍,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個長久的工作、持續(xù)的工作,因此,在此基礎上我院針對實際情況決定在今后從以下方面繼續(xù)深入心理健康教育。
(一)繼續(xù)加強心理健康基礎設施建設
繼續(xù)加強心理咨詢室、團體活動室的建設和投入,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爭取通過購買和安裝網絡版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軟件建立完整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細化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健全檔案管理、定期談話、保證信息暢通并發(fā)現(xiàn)問題做到及時干預。
(二)繼續(xù)深入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
讓所有的同學主動關注個體心理健康并主動尋求咨詢幫助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利用心理健康主題教育活動掌握工作的方式、豐富了工作內容,因此,我們要繼續(xù)創(chuàng)造性地將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工作深入下去。
(三)更好的發(fā)揮心理委員的積極作用。
根據我們對心理委員工作的定位,繼續(xù)通過參加講座、集中培訓和自我學習等多種方式,加強心理委員素質的提高,并完成在各班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信息的長傳下達,并通過溝通、交流等方式幫助班級學生排憂解難、疏通矛盾,在班級內營造一個更團結、更健康的集體氛圍。
(四)完善教育教學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充分發(fā)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程;根據學生發(fā)展不同階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適時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和報告,普及宣傳心理健康的科學知識和保持心理健康的科學方法。要不斷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通過案例教學、體驗活動、行為訓練等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地為全校學生服務。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總結篇二
本學年,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做好學校心理常規(guī)工作為主,貫徹省教育廳《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guī)范》,以學校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抓好學校心理教學工作及營造學校良好心理氛圍。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內涵,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一、落實既定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發(fā)展規(guī)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的身心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5、建立學生相關檔案。
二、具體工作成效: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開學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教師為輔,其他教師為基礎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戰(zhàn)線,為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采取多種教育方式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受教育的全面性和選擇性。
(1)心理課輔導。每個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師利用班會課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開展心理活動課。
(2)心理咨詢室。開放“心靈家園”,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的咨詢。心理咨詢室有專任教師負責。
(3)辦好“心靈信箱”,以便個別學生羞于啟齒,可以利用寫信的方式和學校的老師進行溝通、預約咨詢,一般的問題由班主任回復,特殊的由心理輔導老師進行個別咨詢。
(4)以“點”帶“面”,利用學校宣傳陣地
“各班板報、”是我校學生熟悉的宣傳陣地,本學期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陣地宣傳心理知識,在電臺進行講座,對個別案例進行解析,對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進行解答,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隨時保持正常的心態(tài)。
(5)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后要歸結于此。因此,學校主支與家長合力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會、電話聯(lián)系等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地向
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導小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導小學生學習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A、學會放松。使小學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jié)放松的。B、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梢哉依蠋煛⑿睦磔o導老師談心;在家里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咨詢電話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C、學習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習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這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本著“成長比成績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視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資源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是我們?yōu)橹Φ哪繕恕?/p>
20XX年12月30日
尚根小學2013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校領導、老師的大力關注下,始終堅持做好日常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xiàn)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關注校園心理安全,首先抓好教師的心理健康
現(xiàn)代生活的日益緊張和繁忙,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沖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心理會產生不良影響。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應以了解學生為基礎,以創(chuàng)設和諧氣氛與良好關系,教師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響學生,本身就是種最有說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了營造一種民和諧的、安全的、充滿人文關懷的、具有濃郁人情味的工作氛圍和心理環(huán)境,校領導通過各種活動,如教師運動會、教師聚餐、班主任出外考察、教師心理健康講座等加強對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豐富多彩的活動更有力地幫助教師緩解壓力,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奠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活躍課堂心理氛圍,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和為學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礎。努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倡導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有一份公心,對各類學生,無論是成績優(yōu)異的,還是成績稍差的,一律公平對待,不應存有任何主觀偏見。
三、整合學校各種資源,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程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日常教育中我校十分注重整合學校各種資源,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首先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扎扎實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無時不在進行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溝通,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使師生之間達到共鳴和合聲,在實實在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再次豐富校園文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學習節(jié)、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等為學生搭建表現(xiàn)才華的舞臺,調節(jié)學生的身心,釋放學生的潛能,并通過各種競賽,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奮勇拼搏的精神等,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另外我們注重利用好學校的各種現(xiàn)代化設施,通過宣傳櫥窗、 心鑰匙 廣播、校園網等等渠道來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成長和發(fā)展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自覺和主動的過程,如果學生沒有主動意識和精神,處于被動的地位,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會成為強制行為,變得毫無意義。為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切實提高心育實效,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讓學生科學了解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來強化其參與心理健康教育來優(yōu)化自身心理素質,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心向。
四、加強心理輔導,關注和保護特殊學生的身心健康
在學校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群體的利益更容易遭到侵害,包括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比較調皮、淘氣的男生,家庭條件差、父母下崗或離異的學生,或正在服刑的學生,以及那些性格內向、怯懦、寡言少語
的學生等等。這些少年兒童因生活中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件而容易遭到教師或學生的歧視,受到心理傷害的可能性也要比一般學生大得多。女生雖受到各種懲罰的經歷比男生少一些,但卻對懲罰懷有更多的恐懼,在心理上受到的傷害更大。對這類學生群體,我們必須從生活上、心理上、學習上關心、幫助他們,使他們找到自己的自信,防止他們在隱性傷害中過早對社會和自己喪失希望,走上自暴自棄的道路。學校的具體做法是: (1)開展心理咨詢,建立健全心理檔案。每學期初,都從學生自卑、自悲、自私、自負、學習焦慮、消極、厭學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調查,在普查基礎上根據其結果設立特殊學生心理檔案,力爭將心理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2)理解信任學生,消除對立情緒。對立情緒是學生是受挫后的逆反心理反映。要相信學生會有進步,要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消除對立情緒。(3)表揚鼓勵學生,消除自卑。學校的教師在教育中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對學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開場合大肆批評,而要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依據循序漸進的要求提出目標和任務,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愉悅,增強前進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同時,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增強學生們的信心。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總結篇三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適應社會、 生存和發(fā)展自我的資本, 而大學生又是社會中一個具有相對優(yōu)勢的群體, 所以他們不僅應具備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質,而且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思想道德素質的基礎,是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保障,直接影響大學生學業(yè)和未來發(fā)展方向。
任何一種道德品質都包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4種基本心理因素。這4種要素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了道德品質結構。因此, 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是這些基本心理因素共同發(fā)揮作用的結果??陀^的自我認識、 和諧的人際關系、與周圍社會協(xié)調一致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是加強道德品質培養(yǎng)和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有利條件。
心理因素對學習動力系統(tǒng)有重要影響。 引發(fā)學習動機的基本要素是需求和誘因, 而學習需求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求知欲和進取心。 求知欲和進取心強的人, 學習積極性高, 潛能容易發(fā)揮, 情緒對學習與運用科學文化知識有明顯影響, 意志對學習與運用知識有重要影響, 智力水平差不多, 誰的意志堅強,誰就能成為優(yōu)秀者, 性格與學習運用科學文化知識密切相關, 良好的性格能促進學生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并獲得優(yōu)異成績。
心理學和醫(yī)學研究表明, 不僅精神疾病的主要誘因是心理因素, 而且很多生理疾病都與心理因素有關。心理因素對生理疾病的治療同樣有重要影響,心理素質還對身體潛質的發(fā)揮有著巨大影響。 縱觀全國, 大學生心理素質普遍存在著問題。
第一, 認知性問題。 當前我國大學生的認知性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自我意識混亂, 有些大學生對自己容貌、 身材、體能、氣質等吹毛求疵, 有些大學生對自我抱有消極的觀念, 只追求個人本能和物欲的滿足, 只遵循所謂的“快樂原則”, 而完全拋棄社會性的“現(xiàn)實原則”, 更不用說道德性的“至善原則”。
第二, 強迫癥與抑郁癥。 強迫癥和抑郁癥等都與人的認知能力有密切關系, 強迫癥主要以反復、頑固的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為主要癥狀, 當事人內能感覺到這 些觀念和行為的荒謬和可笑, 但仍然無法控制。
第三, 情感性問題。 在大學生群體中表現(xiàn)為缺乏激情, 當事人對親人、朋友和同學的喜怒哀樂反應冷漠, 缺乏同情, 情緒敏感且容易失控, 當事人因很小的刺激也會暴跳如雷, 唉聲嘆氣, 精神萎靡,常常產生內疚感、自劣感甚至罪惡感。
第四, 人際性問題。心理距離拉大, 具體表現(xiàn)為: 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往帶有越來越強的功利動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開始變得形式化和抽象化;大學生的親情需要和理解需要不能得到較好的滿足。
有些大學生待人處事往往以自我為中心, 缺乏對他人和社會的理解, 更不知道如何關心他人, 如何與人友好相處, 人際觀念錯誤, 使有些大學生對人際交往抱有消極的態(tài)度, 在大學生群體中還普遍存在嫉妒、 猜疑、 羞怯和自私等影響人際能力發(fā)展的心理因素。
心理素質總體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關系到子女能否健康成長, 溺愛型家庭往往使孩子形成了隨心所欲, 任意而為的個性, 自我意識和情緒控制的能力偏低, 同時, 缺乏謙、寬容的品格, 人際交往中常常以自我為中心, 專制型家庭往往過于沉默或嚴厲, 孩子不敢大聲說話, 孩子長大后, 適應能
力差, 對人屈從, 自信心不足, 過分抑郁, 放任型家庭往往無暇顧及孩子成長, 把教育的任務完全委托給學校, 甚至認為“樹大自然直”, 無需多操心,易使孩子形成我行我素、 自以為是的心理,
第二, 學校因素。 當前, 衡量一個中學或老師教育水平的標準往往依據升學率, 在此目標和標準主導下, 教育方法只能是注重知識灌輸, 忽視心理培養(yǎng), 學而優(yōu)則金榜題名, 恰恰是這些能夠進入高校的大學生, 其心理素質水平相對更低, 他們往往不善于認識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能很好地面對和承受各種挫折和壓力以及處理各方面的人際關系,
經常怨恨他人或自我封閉。
第三, 社會因素。 市場經濟發(fā)展中, 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以及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經濟效益的追求一方面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 另一方面也助長了金錢至上、享樂主義、損人利己的個人主義,淡化了人們的義務意識、 社會責任感及全局觀念,這些現(xiàn)象必然會摧殘腐蝕學生的心靈, 使他們道德出現(xiàn)滑坡, 另外學校一些不良文化風氣的影響, 如厭學風、 經商風、 奢侈浪費風、吃喝玩樂風以及封建腐朽思想等, 使心理素質差的學生產生厭惡學習、厭惡學校、 厭惡家庭、厭惡社會等不良心理, 進而出現(xiàn)一系列其他心理問題。
第四, 個體因素。 大學生處于青春期的中后期,生理上發(fā)育已經成熟, 心理上卻不夠成熟, 心理狀態(tài)仍帶有一定的幼稚性、 依賴性和沖動性, 兩者之間的落差很容易導致心理失衡, 我們通過對部分存在一定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 其性格的缺陷表現(xiàn)為: 內向、心胸狹窄、抑郁性、 神經質、多愁善感又難于表露、自卑感強、 適應現(xiàn)實環(huán)境較困難、 活動范圍狹小, 因此說, 個體的心理素質,特別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 是導致心理問題的內在因素之一。
所以, 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大學生心理素質發(fā)展的策略,發(fā)展認知能力的策略, 首先, 大學生通過反思的思維訓練, 構建健全的自我意識, 包括合理的自我評價、 自我認同、 自我尊重、 自我激勵等, 客觀和理性地對待自己和社會, 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自我構念系統(tǒng)出現(xiàn)自我意識混亂, 其次, 在對自我不斷反思的基礎上, 大學生應始終保持自信心, 認知療法理論認為自信心是發(fā)展自己認知能力的重要力量,它是對自己各種素質和能力的肯定性評價, 這種肯定性的自我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大學生抵御認知性障礙的能力, 在拋棄來自傳統(tǒng)文化的陳腐消極的社會觀念基礎上, 與時俱進, 不斷提高自己承受各種社會性壓力的能力, 在面對來自考試失敗、 情感失意、 就業(yè)挫折等壓力時, 大學生不僅要認識到人類在生存與發(fā)展過程中、 失意、 挫折和失敗等帶來的心理壓力總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更要認識到壓力也是促進自己成長和成才的必要動力。
發(fā)展情感能力的策略。 人的心理除了理性因素外還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因素, 這種非理性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情感。 因此, 發(fā)展情感能力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必不可少的策略, 我們認為大學生的情感能力發(fā)展策略包括情感的間接轉化和情感的直接釋放兩個方面。 所謂間接轉化策略指對來自生理缺失性需要的沖動導致的苦悶和煩惱進行情感轉換或調節(jié)。它主要通過健全大學生的心理防御機制來實現(xiàn)自我保護, 具體包括壓抑、 替代、 否定、 投射、 認同等方式, 現(xiàn)代心理健康理論認為、 心理防御機制具有轉化不良情緒和沖動、 并使個體的情感與外界情境相和諧的功能。 所謂直接釋放策略主要指對來自成長性需要未能及時滿足而導致的失意或沮喪進行情感管理或控制。 它主要借助理性思維來排譴當事人心理上產生的不良情緒,從而達到減輕心理壓力的目的。
發(fā)展人際能力的策略。 首先, 大學生應樹立合理的人際觀念。 人際能力的發(fā)展必須考慮到民族和文化的差異, 與西方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文化不同,中國是集體和社會取向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 個人只有將自己融于社會關系之中才能獲得認同, 也就是說, 個體的言行舉止在考慮自己的需要和情感滿足的同時, 也要盡可能地考慮和滿足他人的需要和期望, 因此, 發(fā)展良好的人際能力, 將個人的需要和利益與同學、 班級和集體的需要和利益聯(lián)系起來, 對于大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大學生應掌握發(fā)展人際關系的一些基本原則, 這些基本原則包括’ 平等、 互惠、 寬容。 再次, 大學生要不斷發(fā)展自己人際交往的技能, 如牢記對方的名字, 待人接物時,面帶微笑、 善解人意、 真誠地贊美他人等。 此外, 大學生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 調查發(fā)現(xiàn), 熱情、心胸寬廣、 善良、 善解人意、 有正義感、 品德高尚、誠實、 誠懇等人格特征為大學生所喜歡。 相反,
自以為是、 虛偽、 心胸狹窄、 自私、 小氣、 虛榮、 輕浮、 懶散、 無責任感、 粗魯等人格特征令人討厭。
總之,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 并不像生理發(fā)展那樣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 相反, 而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 主動建構的過程。 對我國大學生而言,不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素質, 而且必須從認知能力、 情感能力和人際能力三個方面發(fā)展自己的心理素質, 才能有效地抵御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有害心理健康的不良刺激。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信息社會中獲得發(fā)展和成功。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