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語文學習>國學知識>國學書籍>

論語八佾篇讀后感范文

時間: 坤杰951 分享

  《論語》八佾篇,通篇都與禮儀相關,讀起來似乎與現(xiàn)在相隔甚遠,且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孔子似乎孔子有些頑固,而難以變通。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禮儀的重要性。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論語八佾篇讀后感,歡迎閱讀!!!!

  論語八佾篇讀后感篇一

  《論語》八佾篇,通篇都與禮儀相關,讀起來似乎與現(xiàn)在相隔甚遠,且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孔子似乎孔子有些頑固,而難以變通。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禮儀的重要性。雖然隨著時間之變遷很多禮儀已經(jīng)被忘卻所產生的內涵,而變成形式,但是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切需要禮儀進行規(guī)矩,社會才會秩序井然。創(chuàng)新固然好,所有社會的進步都是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進行完成的。似乎看來禮儀也就是形式,與創(chuàng)新是相互矛盾的,不可共存的??墒莿?chuàng)新能被社會所認可必須是符合常規(guī),符合道德,也不能違背禮儀之內涵。

  需要說明一下,孔子所指的禮并非是一般意義上的禮,它的意義是非常廣泛的,它超越了現(xiàn)在法律所涵蓋的范圍,它規(guī)范了人與人之間的準則,如父子之間,君臣之間,朋友之間,長幼之間等,同時也規(guī)范了國家運作的種種制度。

  本篇中林放問禮之本,孔子的回答是“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梢钥吹?,孔子所說的禮是符合人心中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繁瑣的儀式,禮的外表則是符合人的真性情的“文化”產物。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正朔是天子頒布的,昭示著天下還有國君,告朔是諸侯履行的,昭示著天下還有親人,這是禮制最重要的部分。雖然現(xiàn)在只剩下餼羊,只有形式了,但是形式還是能夠去昭示禮儀的內涵,讓人們想起此種禮儀的內涵,對世人還是有啟示作用的。故而,形式的存在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為形式而去進行敷衍,應該去思考形式所存在的內涵。這種只存在形式的禮,也是符合人的真性情,有利于社會的規(guī)范。

  因而在學習中,在工作中,要做好形式性的工作,要反思我們所學所做的內涵,要在形式中添加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內涵。

  論語八佾篇讀后感篇二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齊奢也,寧儉;喪,與齊易也,寧戚。”

  開始孔子說,季氏以八佾之舞,在他的家廟庭中舞之。猶可容忍,還有何人何事不可容忍。因為這里八佾(音易)之禮節(jié)是天子才能享有的。季氏這個土軍閥竟然“相維辟公,天子穆穆。”(這是雍篇中的兩句詩文)。所以孔子引之,以斥責之。接下來林放出現(xiàn),引出孔子關于“禮之本”的論述,禮,與其奢華,寧愿節(jié)儉。喪,與其和易,寧愿哀戚。(林放這個人后來我們福建很多姓林的都追其為祖先)。

  論語八佾第三這篇里主要是講“禮”的問題。我國素來成為“禮儀之邦”,從論語的記錄來看,我國古代是十分講究“禮”的。但同時已經(jīng)有人在破壞“禮”這個人就季氏還有他的兄弟仲孫、叔孫都是魯國的卿大夫號稱三家之堂??鬃舆@樣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都孰不可忍受他們,可見禮在我國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林放的問題倒是我很想知道,可是孔子的回答似乎沒有系統(tǒng)地給禮下個定義,那么到底什么是禮乎?在這里我也發(fā)表我淺薄的看法:1、具體化來說,禮是國家政事與人民日常生活的禮節(jié)規(guī)范。大的方面包括國家政事外交軍事,小到黎民百姓起居生活,婚喪祭慶等??梢哉f無處沒有“禮”無時沒有“禮”。2、抽象化來說,禮是規(guī)范人類生活往社會性發(fā)展的倫理準則。因為人從出生以來具備“自然性”,會索取會吃,會不按規(guī)矩來,象動物一樣的原始沖動的性質。但當人逐漸成年,就會接受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與教訓,從而規(guī)范了人的社會性。這就是禮的抽象化。

  當然學禮最重要的不是象我這樣從概念入手。最重要的就要象林放問的“禮之本”。其實這里提出一個標準問題,就是什么是“禮” 什么是“非禮”。孔子講的十分明白禮,與齊奢也,寧儉;喪,與齊易也,寧戚。”別以為孔子不著邊際的講到喪事上去。其實孔子的講的是“禮應該從心而來”,寧儉寧戚不從心上講能儉能戚乎?所以孔子關于禮的標準應該是“孝”。讀孔子的書要明白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向天下推廣王道與仁政。學到這里就能稍稍的連貫一下,禮的根本是“孝弟”的具體表現(xiàn),表現(xiàn)在日常的行為規(guī)范。同時也是王道與仁政這個政治目標的社會規(guī)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jīng)濟基礎發(fā)生變化,社會風俗也不斷的演變,所以禮也在變化。很多學者認為儒家禮的標準是封建時代的標準不值得提倡因為社會不同了。其實不然,孔子的標準在孝弟,他老人家喜歡從家庭教育說起。其實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關于“禮之本”在于人的一顆孝心,赤誠報國之心??鬃与m沒明說但也躍然于紙上。所以儒家的禮還是經(jīng)的住時間的考驗的。

  《論語》讀后感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全書總共 20 篇,計有《學而》,《為政》,《八佾》, 《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xiāng)黨》,《先進》, 《顏淵》,《子路》,《憲問》,《衛(wèi)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 《堯曰》. 《論語》是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jù)的經(jīng)典. 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年), 名丘, 字仲尼. 他父親孔紇, 又名叔梁紇, 曾做過陬邑(今 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于貴族階級下層的"士".

  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征在.孔子 3 歲時, 父親就死了,17 歲時母親也死了.孔子青年時,曾做過管理倉庫(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來孔子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于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guī)范,當然, 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蕩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著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 顛沛流離 14 年周游列國,于公元前 484 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發(fā)蒼 蒼的 68 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jīng)". 公元前 479 年,孔子去世,享年 72 歲.

  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其言論,編成《論語》 一書,共 20 篇,計 492 節(jié),合計 12700 字.《論語》記到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的死為止, 其中保留著孔子生平,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說,它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 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心理學觀點出發(fā),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 "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 觀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 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為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 語顏淵》)作為"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說,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里,上下尊卑的關系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 唱起天子祭祀"相維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著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fā)現(xiàn)."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

  (《論語衛(wèi)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舍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后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說明: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 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請教的是同一個問題:聽到一個很好的主張,是不是應該馬上去先向他們請教再說,哪能馬上去做呢? 而對冉有卻是加以肯定:應當馬上就去做.站在一做呢?孔子卻對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 他對子路說:家里父兄在,你應該旁的公西華想不通,便問孔子這是為什么呢? 孔子開導說: 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心理表現(xiàn),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心理的差異性,決 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學上,孔子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啟發(fā),以收到教學相長的良 好效果.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如子路,顏回, 子貢和子夏就是這樣做的. 性率直而魯莽的子路,出于對孔子的愛護,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當有的學生對子路不太尊重時,孔子對他們說:子路的學問是不錯的,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由于顏回從未對孔子提出過疑問和批評,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我有所幫助的人,他對我的話沒有不喜歡的.子貢是孔子言語科的高材生,他經(jīng)常向孔子請教《詩》.有一次,子貢引《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篇上的話說:"《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論語學而》)意思是,《詩經(jīng)》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聽了高興地說:賜呀,現(xiàn)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jīng)》了.子夏是孔門晚輩中的高足,長于文學. 有一次,子夏引《詩經(jīng)衛(wèi)風》上的詩句,向孔子請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何謂也?"

  (《論語八佾》意思是,《詩經(jīng)》上說:有酒渦的臉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轉得真叫人喜愛呀,潔白的底子上畫著花卉呀.這幾句詩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說: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畫花.子夏接著進一步闡明說:那么,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后呢?孔子高興地說:卜商呀,你真是能啟發(fā)我的人.現(xiàn)在可以同你進一步討論《詩》了.孔子敢于承 認比他小 44 歲的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有啟發(fā),說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學習的勇氣,其精神 可敬佩! 儒家學說,后來成為封建地主階級的正統(tǒng)學說,《論語》就成為儒家學說的主要經(jīng)典. 到南宋時,理學家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為四書. 到了明清兩朝, 規(guī)定科舉考試中, 八股文的題目, 必須從四書中選取, 而且要"代圣人立言". 這一來,當時的讀書人都要把《論語》奉為"圣典",背得滾瓜爛熟.

213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