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跡 >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11篇

時間: 航就0 分享

先進個人事跡應該值得歌頌學習。事跡具有較強的觸發(fā)力和感染力。事跡材料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以下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腻X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1

錢學森1920__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師大附中和交通大學讀書。1934年暑假,他從交大畢業(yè),考取了清華大學公費留學。

1935年8月的一天,錢學森從上海乘坐美國郵船公司的船只離開祖國。黃浦江濁浪翻滾,望著漸漸模糊的上海城,錢學森在心中默默地說:“再見了,祖國。你現(xiàn)在豺狼當?shù)?,混亂不堪,我要到美國去學習技術,他日歸來為你的復興效勞?!?/p>

錢學森到美國進入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學工程要到工廠去實踐,可當時美國航空工廠歧視中國人,所以一年后他開始轉向航空工程理論,即應用力學的學習。1936年10月他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

錢學森是慕名而來的。因為,坐落在洛杉磯市郊帕薩迪納的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是匈牙利人??珊髞淼氖?,錢老自己可能都沒想到,自己能成為馮·卡門教授的修生,并且成為其中的佼佼者,提升至了他的最得力助手。

20世紀30年代初,航空科學還處于襁褓之中。馮·卡門當時是這一領域的頂尖人物,后來被譽為“超音速飛行之父”。1970年,月球上的某一隕石坑被冠以他的名字。

馮·卡門抬頭仔細打量著這位儀表莊重、個子不高的年輕人,他提出幾個問題讓錢學森回答,錢學森稍加思索便異常準確地回答了他的所有提問。馮·卡門暗自贊許:這個中國人的思維敏捷而又富于智慧。他高興地收下了這位學生。1945年初,錢學森成為以馮·卡門為團長的空軍科學咨詢團的成員。德國投降后,他隨該團的考察小組到歐洲考察航空和火箭技術。1947年初,36歲的錢學森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正教授。在受監(jiān)控期間,除教學外他仍未放棄學術研究,1953年發(fā)表了《從地球衛(wèi)星軌道上起飛》,為低推力飛行力學奠定了基礎,并于1954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論》一書。1955年回國前他向馮·卡門告別時,馮·卡門激動地說:“你現(xiàn)在在學術上已超過了我!”

錢學森成為 馮·卡門領導的古根罕姆航空實驗室的一名研究生。這個實驗室后來成為美國火箭技術的搖籃,錢學森就是在這里進行火箭技術研究最早的三名成員之一。1920__年至1934年在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畢業(yè)后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錄取后在杭州筧橋飛機場實習。1935年至193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shù)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研究員。1943年至194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間:1940年至1945年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員)。1945年至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氣動力學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 1947年與蔣英結婚。

1955年回國。1955年至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1970年至1982年任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還歷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名譽會長,中科院主席團執(zhí)行主任、數(shù)學物理學部委員。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全委會主席。1991年5月在中國科協(xié)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科協(xié)名譽主席。1992年4月被聘為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錢學森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錢學森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yè)的先驅和杰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根據(jù)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yè)委員會,并被任命為委員。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guī)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tǒng)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早年在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獨立研究以及和馮.卡門合作研究提出的許多理論,為應用力學、航空工程和火箭導彈技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貒箝L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衛(wèi)星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我國的導彈、航天事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在工程控制論、系統(tǒng)工程和系統(tǒng)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創(chuàng)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杰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國務院、授予的“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yōu)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__年10月獲“中國航天事業(yè)50最高榮譽獎兩彈一星” 。

著有《工程控制論》、《論系統(tǒng)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學習和研究工作是非常緊張的,錢學森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半天時間看書,半天時間討論,晚上繼續(xù)苦戰(zhàn)。3年后,他以優(yōu)異成績獲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成為馮·卡門的得力助手。這期間,他不僅掌握了空氣動力學的根本知識,而且已經站到了這門科學的最前沿。1939年,他研究航空結構,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到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二年,錢學森認識了研究火箭技術的同學F·J·馬林納。經馬林納介紹,錢學森參加了當時加州理工學院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得識該小組的書記、化學物理助理研究員威因鮑姆。在小組里,錢學森同大家一起學習過恩格斯的《反杜林論》;每星期例會經常討論時事。1938年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這個小組解散。

然而,中方的正當要求被美方無理拒絕。7月21日,日內瓦會議閉幕。為不使溝通渠道中斷,周恩來指示王炳南與美方商定自7月22日起,在日內瓦進行領事級會談。為了進一步表示中國對中美會談的誠意,中國釋放了4個被扣押的美國飛行員。

1955年7月25日,我外交部成立了一個中美會談指導小組,由周恩來直接領導。8月1日,中美會談由領事級升格為大使級。

王炳南亮出錢學森的信件

中國作出的高姿態(tài),最終是為了爭取錢學森等留美科學家盡快回國??墒窃谶@個關鍵問題上,美國人耍賴了。盡管中美雙方接觸了10多次,美國代表約翰遜還是以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回國的真實理由,一點不松口。

正當周恩來為此非常著急的時候,時任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收到了一封從大洋彼岸輾轉寄來的信。他拆開一看,署名“錢學森”。他禁不住心頭一震,他迅速地讀完了這封信。信中的內容,原來是請求祖國政府幫助他回國。

這封信是錢學森當時擺脫特務監(jiān)視,在一封寫在小香煙紙上寄給在比利時親戚的家書中,夾帶給陳叔通副委員長的。對于這樣一封非同尋常的海外來信,陳叔通深知它的分量,當天就送到周那里?!斑@真是太好了,據(jù)此完全可以駁倒美國政府的謊言!”周恩來當即作出了周密部署,叫外交部火速把信轉交給正在日內瓦舉行中美大使級會談的王炳南,并對王炳南指示道:“這封信很有價值。這是一個鐵證,美國當局至今仍在阻撓中國平民歸國。你要在談判中,用這封信揭穿他們的謊言?!?/p>

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一開始,王炳南率先對約翰遜說:“大使先生,在我們開始討論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國政府在7月31日按照中國的法律程序,決定提前釋放阿諾維等11名美國飛行員,他們已于7月31日離開北京,估計8月4日即可到達香港。我希望,中國政府所采取的這個措施,能對我們的會談起到積極的影響?!笨烧劦藉X學森回國問題時,約翰遜還是老調重彈:“沒有證據(jù)表明錢學森要歸國,美國政府不能強迫命令!”于是,王炳南便亮出了錢學森給陳叔通的信件,理直氣壯地予以駁斥:“既然美國政府早在1955年4月間就發(fā)表公告,允許留美學者來去自由,為什么中國科學家錢學森博士在6月間寫信給中國政府請求幫助呢?顯然,中國學者要求回國依然受到阻撓?!痹谑聦嵜媲凹s翰遜啞口無言。美國政府不得不批準錢學森回國的要求。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夢寐以求的回國愿望得以實現(xiàn)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終于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tǒng)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

由于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fā)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__年。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2

概括

1955年10月沖破種種阻力回國后,在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國科技協(xié)會名譽主席等職。

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錢學森曾是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shù)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技協(xié)會主席。1991年10月,國務院、授予錢學森“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

中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

1965年,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報告和規(guī)劃,建議把人造衛(wèi)星的研究計劃并列入國家任務。在實施人造衛(wèi)星研制計劃中錢學森在許多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上貢獻了智慧。

錢學森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fā)展工作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錢學森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對航天技術、系統(tǒng)科學和系統(tǒng)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錢學森共發(fā)表專著7部,論文300余篇。主要貢獻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①應用力學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的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chuàng)立了卡門——錢學森方法。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shù)的概念。

②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實現(xiàn)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于核火箭的設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際飛行理論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際航行概論》中,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fā)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fā)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概念。

③工程控制論

工程控制論在其形成過程中,把設計穩(wěn)定與制導系統(tǒng)這類工程技術實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錢學森本人就是這類研究工作的先驅者。

④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guī)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改變過去只靠實驗測定力學性質的方法,大大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并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61年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F(xiàn)在這門科學的帶頭人是茍清泉教授,1984年錢學森向茍清泉建議,把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上。

⑤系統(tǒng)工程

錢學森不僅將我國航天系統(tǒng)工程的實踐提煉成航天系統(tǒng)工程理論,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還堅持致力于將航天系統(tǒng)工程概念推廣應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建設,并從社會形態(tài)和開放復雜巨系統(tǒng)的高度,論述了社會系統(tǒng)。任何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tài)都有三個側面: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政治的社會形態(tài)和意識的社會形態(tài)。錢學森從而提出把社會系統(tǒng)劃分為社會經濟系統(tǒng)、社會政治系統(tǒng)和社會意識系統(tǒng)三個組成部分。相應于三種社會形態(tài)應有三種文明建設,即物質文明建設(經濟形態(tài))、政治文明建設(政治形態(tài))和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應是這三種文明建設的協(xié)調發(fā)展。從實踐角度來看,保證這三種文明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的就是社會系統(tǒng)工程。從改革和開放的現(xiàn)實來看,不僅需要經濟系統(tǒng)工程,更需要社會系統(tǒng)工程。

⑥系統(tǒng)科學

錢學森對系統(tǒng)科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發(fā)展了系統(tǒng)學和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的方法論。

⑦思維科學

人工智能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大熱門,但學術思想?yún)s處于混亂狀態(tài)。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學森站在科技發(fā)展的前沿,提出創(chuàng)建思維科學(noeticscience)這一科學技術部門,把30年代中國哲學界曾議論過,有所爭論,但在當時條件下沒法講清楚的主張,科學地概括成為思維科學。比較突出的貢獻為:

(1)錢學森在80年代初提出創(chuàng)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大部門。推動思維科學研究的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

(2)錢學森主張發(fā)展思維科學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的工作結合起來。他以自己親身參予應用力學發(fā)展的深刻體會,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應以應用力學為借鑒,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際要理論指導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論基礎就是思維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思維學。研究思維學的途徑是從哲學的成果中去尋找,思維學實際上是從哲學中演化出來的。他還認為形象思維學的建立是當前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的核心問題。

(3)錢學森把系統(tǒng)科學方法應用到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提出思維的系統(tǒng)觀,即首先以邏輯單元思維過程為微觀基礎,逐步構筑單一思維類型的一階思維系統(tǒng),也就是構筑抽象思維、形象(直感)思維、社會思維以及特異思維(靈感思維)等;其次是解決二階思維開放大系統(tǒng)的課題;最后是決策咨詢高階思維開放巨系統(tǒng)。

⑧人體科學

錢學森是中國人體科學的倡導者。

錢學森提出用“人體功能態(tài)”理論來描述人體這一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研究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和行為。他認為氣功、特異功能是一種功能態(tài),這樣就把氣功、特異功能、中醫(yī)系統(tǒng)理論的研究置于先進的科學框架之內,對氣功、特異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錢學森指導下,北京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于1984年開始對人體功能態(tài)進行研究,他們利用多維數(shù)據(jù)分析的方法,把對人體所測得的多項生理指標變量,綜合成可以代表人體整個系統(tǒng)的變化點,以及它在各變量組成的多維相空間中的位置,運動到相對穩(wěn)定,即目標點、目標環(huán)的位置。他們發(fā)現(xiàn)了人體的醒覺、睡眠、警覺和氣功等功能態(tài)的各自的目標點和目標環(huán)。這樣,就把系統(tǒng)科學的理論在人體系統(tǒng)上體現(xiàn)出來了,開始使人體科學研究有了客觀指標和科學理論。

⑨科學技術體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錢學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最高概括,也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包括科學的社會科學)的最高概括,錢學森將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狀況,歸納為十個緊密相聯(lián)的科學技術部門。這十大科學技術部門的劃分方法,正是錢學森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系統(tǒng)論對科學分類方法的又一創(chuàng)新。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3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作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的錢學森,數(shù)十年嘔心瀝血、攻堅克難,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yè)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他的愛國奉獻精神,激勵了無數(shù)中國人。

1960年11月5日上午九時許,“東風一號”導彈從我國酒泉發(fā)射場騰空而起,它的成功發(fā)射,對于新中國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與“東風一號”同時走進人們視野的,還有它的技術負責人——錢學森。

1935年,國立交通大學畢業(yè)后的錢學森考取公費留學,遠渡重洋,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35歲的錢學森已經是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1949年5月,錢學森收到了一封來自萬里以外的信件,信件內容是邀請他回到中國,領導航空工業(yè)的建設。

拳拳赤子心,殷殷報國情。1955年10月,他終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作為世界著名的火箭與導彈專家,錢學森帶領他的團隊肩負著為中國造出第一枚導彈的重任。而此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要造導彈這種尖端武器,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發(fā)展新中國的國防工業(yè),就得靠自力更生。此時,錢學森率領的團隊,大多是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他為此編撰了一部基礎教材《導彈概論》,正是這部經典著作啟迪了第一代從事導彈和火箭研制的航天人。

歷經九年時間,由中國人自己制造的“東風一號”和“東風二號”導彈相繼發(fā)射成功。1970年4月,由錢學森擔任技術負責人的“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在錢學森的建議下,我國在1992年選擇了發(fā)展神舟飛船的載人航天之路。

從內蒙古著陸場回到北京的楊利偉,專程來到錢學森家中向老人報到。此后,每一位從太空凱旋歸來的航天員,都會來到錢學森家中,向這位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報告好消息,直到錢學森去世。

錢學森作為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他的自立自強和愛國奉獻精神,鼓舞了無數(shù)中國人,也凝聚成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磅礴力量。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4

錢學森3歲時就有非凡的記憶力,能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還能用心算加減乘除。大家稱他為“神童”。

5歲時,他已可讀懂《水滸》了。他對爸爸說:“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變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卑职终f:“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須好好讀書,努力學習知識,貢獻社會”。

在小學低年級時期,男孩子最喜歡玩用廢紙折的飛鏢。每次比試,總是錢學森扔得最遠,投得最準。同學們不服氣,撿起他折的飛鏢仔細研究,原來他折疊的飛鏢有棱有角,特別規(guī)正,所以投起來空氣阻力很小;投扔時又會利用風向風力,難怪每回都數(shù)他投得最遠最準呢!小小年紀的錢學森居然領悟了某些空氣動力學的常識,這不僅使同學們,而且使老師也驚嘆不已。

20多年后,錢學森果然成了國際知名的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家。

關于教育孩子

父母幾乎沒有“言傳”只有“身教”

在講座現(xiàn)場,很多帶孩子前來的家長對于錢老如何教育子女十分感興趣。錢永剛的回答卻有點讓人出乎意料:“如果說我們家有什么教育秘訣的話,那就是‘不教育’。我們家要說‘言傳’,幾乎沒有,主要靠‘身教’”。

錢永剛說:回想我從小到大,我主要是看父母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他們從來不會跟我說你要這樣或者不要那樣,而是用他們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響我們。

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員很鄭重地對錢永剛說:“你父親是個有學問有文化的人?!卞X永剛當時就說:“這還用你說,我當然知道了!”但炊事員接著解釋的話卻讓錢永剛記住了一輩子:“你看你父親每次下來吃飯,都穿得整整齊齊,從來不穿拖鞋、背心。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錢永剛從此也向父親學習,至今保留著吃飯要穿戴整齊的習慣。

父親的治學態(tài)度對錢永剛的影響很大。錢永剛回憶說:“有一年夏天,我路過錢老的書房,發(fā)現(xiàn)他正滿頭大汗地看書,認真程度讓我自愧不如?!薄八米约旱男袨楦嬖V我什么是永不停步,什么叫學到老活到老”。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5

1991年10月16日,“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的頒獎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建國以來國務院、中央軍委第一次向科學家授予國家級最高榮譽稱號。這個榮譽稱號的唯一獲得者就是“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

錢學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為浙江紹興。在開明家庭中成長的錢學森,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1929年,他考入鐵道部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機械工程學院鐵道工程系。在此期間,他對航天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ㄙM大量時間查閱相關書籍資料。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fā),日軍派遣飛機進行狂轟濫炸,上海遭到嚴重破壞。目睹日軍戰(zhàn)機肆意橫行的錢學森意識到中國只有擁有屬于自己的強大的航天工業(yè),才能不再受欺辱。于是,從事航空事業(yè)捍衛(wèi)祖國的想法開始在錢學森的心里扎根。1934年,錢學森放棄自己修習多年的鐵路專業(yè),成功考取清華大學第七批庚款留美學生,登上了開往美國的郵輪。

1935年,錢學森進入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僅用一年的時間就斬獲碩士學位。翌年,他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進修,師從著名科學家馮?卡門,并很快成為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1939年,錢學森獲得航空和數(shù)學雙博士學位。在博士論文中,錢學森提出了著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解決了飛機高速飛行時殼體會發(fā)生變形的數(shù)學計算難題。后來這項公式被普遍運用于飛機翼型設計。也正因為這項公式,年僅28歲的錢學森在美國科學界聲名鵲起。隨后的幾年里,錢學森先后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和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在美國深受重視。

在美國從事研究時的錢學森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美國,懷揣“學成必歸,報效祖國”心愿的錢學森萬分激動,作出了回國的決定。但就在他積極籌劃回國之際,厄運不期而至。1950年,錢學森受到美國司法部移民局的不實指控,繼而受到拘禁等種種不公待遇,由此開始了長達五年的軟禁生涯。錢學森在美國受迫害的消息輾轉傳回國內。黨中央對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極為關心,不僅公開譴責美國政府的不當行為,還積極尋找途徑與美國政府溝通,要求美國政府停止扣留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經過中方的不懈努力,歷經磨難的錢學森最終于1955年10月1日回到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

歸國時錢學森一家人的合影

回國后,錢學森在中央的支持下迅速投身到“偉大的建設高潮”中去,帶領科學家們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奇跡。彼時的中國百廢待興,加上國際上嚴峻的核訛詐形勢和軍備競賽的發(fā)展趨勢,發(fā)展國防尖端技術成為燃眉之急。錢學森堅信“外國人能造出來的,我們中國人同樣能造出來”,從此全面開展相關研究。1956年初,他起草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書》,為我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同年10月,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此后數(shù)年間,他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guī)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tǒng)學等。在錢學森等人的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至1970年4月24日,中國相繼成功完成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和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錢學森的偉大不僅在于為中國的各項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還在于他的優(yōu)秀品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員。航天事業(yè)初創(chuàng)之時,沒有任何外國資料可供參考。錢學森便自編教材,為年輕的科研人員講授相關知識,還堅持每周與他們討論技術問題。有一次,新研制的一種導彈型號在發(fā)射試驗時失敗了。錢學森在找出故障原因后召集大家開會。這些年輕人意識到,是因為他們考慮不周導致導彈發(fā)射失敗。因此,在面對錢學森時,他們愧疚地埋下了頭。錢學森微笑著讓大家抬起頭并說:“如果說考慮不周,首先是我考慮不周,責任在我,不在你們?!边@種擔當精神給年輕的科研人員以莫大的鼓勵,使他們能勇于在錯誤中總結教訓,爭取更大的突破。此外,錢學森還多次捐贈稿費、講課費和獎金,自己卻數(shù)十年如一日,保持著簡樸的作風。正是錢學森的悉心授教、勇于擔當和簡樸等優(yōu)秀品質,讓中國航天等事業(yè)完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輝煌歷程,并在一代代科研人員的手中接續(xù)發(fā)展。

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數(shù)年堅守與奉獻。多年以來,錢學森以其舉世矚目的卓越貢獻和堅韌不拔的高尚品格獲得了世人的廣泛認可。人們稱他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和“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還將小行星3763命名為“錢學森星”,以此紀念他的卓越貢獻。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斯人已逝,但人們不會忘記錢學森的偉大功績和高尚品質,他不僅是知識的寶藏、科學的旗幟,更是民族的脊梁、中華的燈塔,他向整個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國人的實力與風采。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6

錢學森曾說:“我的父親是我第一個老師?!备赣H錢均夫在花錢給錢學森買書上毫不吝嗇,并堅持為兒子挑選圖書、畫報。錢學森行將離開祖國前往美國求學時,父親送給他的禮物是一大箱“中華文化叢書”。

錢學森3歲時,因為父親工作調動,舉家從杭州遷居北京。當時錢家的四合院附近住著許多窮困人家。母親樂善好施,力所能及地幫助這些鄰居。錢學森說:“我的母親是個通過自己的模范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p>

念小學時,錢學森疊的紙飛機比同學們的飛得又穩(wěn)又遠。錢學森的同學張維回憶:“錢學森疊飛機疊得非常精細,讓機身嚴格對稱,折痕又光又平。從這里就能看出,盡管年紀還小,要做什么事的時候,他已經習慣于周密思索,用科學辦法達成目的?!?/p>

錢學森曾親筆寫下一份珍貴文件,回憶一生中給予他深刻影響的人,總共17位。除了父母和_、周恩來、聶榮臻5位外,其余12人都是錢學森的老師。

錢學森1923年到1929年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念書。當時的校長林礪儒實施了一套提高學生智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錢學森回憶,他和同學們臨考前不開夜車,不死讀書,只求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

錢學森報考大學前夕,他的中學數(shù)學老師認為他數(shù)學好,應報考數(shù)學系;國文老師認為他文章寫得好,應報考中文系;美術老師則認為錢學森在藝術上有天賦,建議他學畫畫。此時,錢學森做出選擇:學鐵道工程,學造火車頭。1929年,錢學森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工程機械學院。

1930年暑假,錢學森因為染上傷寒,不得不選擇休學一年,在杭州養(yǎng)病。這一年,父親聘請了一位畫家,教錢學森畫國畫。錢學森很快掌握了國畫技巧。后來,在大學臨近畢業(yè)時,錢學森所在的1934級級徽以及校友通訊錄封面,都是他設計的。

除了作畫,錢學森還以音樂為友。他在大學同學動員下加入銅管樂隊,當時錢學森每天要花半小時練習圓號。他在班上成績名列前茅,有一次得到一筆獎學金,他第一反應是到上海南京路買一張《音樂會圓舞曲》唱片。

1933年6月的一次水利學考試后,任課老師金愨(què)教授宣布錢學森拿了滿分。錢學森拿到試卷后,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一處筆誤被教授疏漏了。他毫不猶豫地舉手說:“報告老師,我不是滿分!”金教授看了試卷點了點頭,把試卷改成96分,但他說:“錢學森同學實事求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在我心目中是滿分?!?/p>

錢學森非常尊敬教工程熱力學的陳世英教授。陳世英有一次把錢學森應該得100分的熱力學考卷,批了99分。他對錢學森說,之所以這樣打分,是因為錢學森成績一直非常優(yōu)異,為了防止他自滿,沒給100分。錢學森明白原委后,非常感謝老師。

1932年 “一·二八”事變中,日軍飛機對上海狂轟濫炸。目睹著天空中肆虐的日軍飛機,錢學森做出人生的第二次選擇:改學航空工程,學造飛機。他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航空方面的書,還發(fā)表了多篇關于航空的文章。錢學森最終考取了清華大學庚款留美公費生,專業(yè)是航空工程。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乘船赴美國留學。在麻省理工學院,錢學森學習上如魚得水。但是他不能容忍美國同學瞧不起中國人的態(tài)度。他對同學說:“中國現(xiàn)在是比你們美國落后,但作為個人,你們誰敢和我比試?”期末考試時,有位教授出了一些難題,大部分同學做不出來,認為老師故意刁難學生。誰知他們來到教授辦公室門前,看到門上貼著錢學森的試卷,卷面工工整整,試卷右上角有老師批閱的分數(shù),一個大大的A后面還跟著三個+。本想鬧事的學生看著這份試卷,目瞪口呆,從此對錢學森刮目相看。

1936年,錢學森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在學習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當時航空工程的工作依據(jù)基本上是經驗,很少有理論指導。他想,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論,并以此來指導航空工程,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錢學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選擇:從做一名航空工程師,轉為研究航空理論。他向加州理工學院提出入學申請,并成為世界著名力學家馮·卡門教授的博士生。

錢學森跟馮·卡門之間,曾因為對一個科學問題的見解不同而爭論。有一次,師生之間因為對錢學森的一篇文章觀點不一爭辯起來。馮·卡門一氣之下把文章扔到地上,兩人不歡而散。第二天,馮·卡門在辦公室見到錢學森時,給他鞠了一躬,并對錢學森說:“我昨天一夜未睡,想了想,你是對的?!?/p>

1941年,錢學森在美國《航空科學學報》發(fā)表科研成果《柱殼軸壓屈曲》一文,攻克了困擾航空界多年的難題。這篇文章僅有寥寥10頁,極為簡明,而錢學森在研究過程中僅編有頁碼的推導演算手稿就達800多頁,其中有些計算數(shù)字精確到了小數(shù)點后8位。論文完成后,錢學森把手稿存放到紙袋里,并在紙袋外面寫下了“Final”(定稿)字樣。但他立刻想到,科學家對真理的探索永無止境。于是,他又寫上“Nothing is final”(永無止境)。

錢學森與妻子蔣英,自幼相識,兩家是世交。1947年回國探親時,錢學森已經36歲。此時,蔣英已成為簽約歌手。他追求蔣英,沒有甜言蜜語,也不懂送花,只是常常到蔣英家做客。錢學森對蔣英說:“你跟我去美國吧!”蔣英問為什么,錢學森反反復復老是那一句話:“現(xiàn)在就走,跟我去美國?!睕]說幾次,蔣英就“投降”了。

1947年,對于錢學森來說,是雙喜臨門的一年:他晉升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正教授,終身教授;這一年,他和蔣英結婚了。

1950年9月,錢學森遭到美國司法部的無理拘禁,隨后被關押在洛杉磯以南特米諾島的移民局拘留所。15天的非人折磨,使錢學森瘦了15公斤,還暫時失去了語言能力。

1954年,錢學森在被美國政府軟禁期間寫成的專著《工程控制論》出版后在科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犊茖W美國人》雜志希望作專題報道,并將錢學森的名字列入美國科學團體。這個想法被錢學森回信拒絕,信中寫明了一句話:“我是一名中國科學家?!?/p>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一家來到洛杉磯港口,等待登上回國的郵輪。碼頭上擠滿記者,記者追問錢學森是否還打算回美國。錢學森回答說:“我不會再回來,我沒有理由再回來,這是我想了很長時間的決定。今后我打算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中國人民建設自己的國家,以便他們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1955年10月28日,錢學森一家抵達北京。第二天清早,錢學森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去了他在美國日夜想念的天安門。站在天安門廣場,面對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錢學森感慨道:“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xiàn)在,我終于回來了!”

回國后,錢學森被安排在中國科學院工作,籌備建立力學研究所。一次,陳賡大將問錢學森:“錢先生,中國人自己搞導彈行不行?”錢學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國人能造出來的,我們中國人同樣能造出來。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不成?”

錢學森并沒有料到,國家會把研制導彈、火箭的任務交給他,讓他來做技術方面的負責人。國家的需要,使錢學森做出人生的第四次選擇:從學術理論研究轉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設。

1960年,中國的導彈事業(yè)才剛剛起步。蘇聯(lián)以為沒有他們的幫助,中國人根本就搞不出導彈來。錢學森不信邪,帶領大家繼續(xù)自力更生。那段時間,他一心撲在導彈事業(yè)上,三天兩頭要出差。他在酒泉基地一待就是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而他的行蹤嚴格保密,連妻子蔣英都不知道,一度非常擔心“失蹤”的他。

錢學森一生中多次捐贈稿費、講課費和獎金,最大的一筆為100萬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系任教時,錢學森為培養(yǎng)祖國的國防科技人才而悉心授教。20世紀的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計算尺是力學系的同學上課時應該人手一把的工具,但因為價格比較貴,許多同學買不起。錢學森拿出他獲得中科院科學獎金一等獎的一萬多元錢,讓學校教務人員給每位學生配一把計算尺。

回國以后的幾十年里,不論是工作,還是休閑,錢學森經常穿著一身簡樸的藍色卡其上裝和軍便褲,而從美國帶回來的西裝則送給了身邊的工作人員。直到20世紀80年代,錢學森受組織委派赴外訪問,才臨時定做了一身中山裝。

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一位新戰(zhàn)士,曾因一件“小事”受到錢學森的表揚。1966年“兩彈結合”試驗前,這位戰(zhàn)士在進行彈體內外觀察時,發(fā)現(xiàn)彈體內部24號插頭第5接點里有一根大約5毫米長的小白毛,擔心因此造成通電接觸不良,他用鑷子夾,細鐵絲挑,都未能取出小白毛,最后用一根豬鬃才把它挑出來。錢學森知道后,極為贊賞,小心翼翼地把這根小白毛包好,帶回北京作為作風嚴謹?shù)牡湫桶咐?,教育全體航天科技人員。

1982年,從國防科研領導崗位退下來的錢學森已經71歲了。他又做出了人生的第五次選擇:再次回到學術理論研究當中。他非??粗刈约和砟甑目蒲谐晒?,對堂妹錢學敏說:“我這些年來和你們一起研究和探討的這些問題與設想,才是我回國以后開創(chuàng)性的、全新的觀點和理念。它的社會意義和對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性,可能要遠遠超過我對中國‘兩彈一星’的貢獻?!?/p>

兒子錢永剛曾經被老師叫去訓話,要求把4個4分都提高到5分。經過半學期努力,錢永剛最后4分消滅了,都是5分。結果錢學森說,我看有兩個4分也很好。錢永剛說,父親的意思是“滿分不是最佳的選擇”。

無論是在從事導彈航天工作期間,還是從國防科研一線領導崗位退下來以后,為了及時跟蹤世界科技和時政前沿,錢學森特地拿出工資、補貼及稿費等的一部分,設立自己的專項購書基金,用于購買各種最新出版的書籍,訂閱各種不同領域的雜志。直到2009年10月31日去世前兩天,錢學森仍然在讀書看報。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7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畢業(yè)后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錄取后在杭州筧橋飛機場實習。1935年至193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shù)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研究員。1943年至194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間:1940年至1945年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員)。1945年至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氣動力學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國。1955年至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1970年至1982年任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還歷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名譽會長,中科院主席團執(zhí)行主任、數(shù)學物理學部委員。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全委會主席。1991年5月在中國科協(xié)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科協(xié)名譽主席。1992年4月被聘為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yè)的先驅和杰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jù)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yè)委員會,并被任命為委員。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guī)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tǒng)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杰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yōu)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06年10月獲“中國航天事業(yè)50年最高榮譽獎”。

著有《工程控制論》、《論系統(tǒng)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_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lián)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錢學森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中國科學院是錢學回國工作的第一站,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任首任所長至1984年。1957年,錢學森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并擔任第二、第三屆數(shù)理學部常務委員,1984年—1992年為中國科學院主席團五位執(zhí)行主席之一,其后擔任歷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為中國科學院學部的建設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錢老與其他科學家一起倡議創(chuàng)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并親自擔任近代力學系系主任20年。錢老作為1956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綜合組組長,在確定原子能、導彈、電子計算機、半導體、無線電電子學和自動化技術等六大緊急措施時,他的遠見卓識起到了關鍵作用,為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計算技術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的創(chuàng)建和其他一些研究機構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8

錢學森:中國著名科學家,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后留在美國任講師、教授。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歷經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

曾任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F(xiàn)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è)委員會研究員、中國科技協(xié)會名譽主席等職。

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

1929-1934年 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1934年畢業(yè)于機械工程系鐵道機械工程專業(yè)。

1934年 考取清華大學飛機設計專業(yè)公費留美。

1934-1935年 到杭州筧橋飛機廠實習,又到南京、南昌空軍飛機修理廠見習,最后到北京參觀清華并拜訪導師王士倬。

1935年8月 錢學森從上海坐美國郵船公司的船離國,同船的留美同學有徐芝綸、夏勤鐸等。到了美國入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

1936年10月 錢學森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開始了與馮·卡門(von Karman)教授先是師生后是親密合作者的情誼。同年,錢學森參加馬林納領導的火箭研究小組,在馮·卡門指導下,與馬林納等一起研究火箭發(fā)動機的熱力學問題、探空火箭問題和遠程火箭問題等,并參與了美國早期用可儲存液體推進劑的幾種試驗性火箭,如1945年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后來的下士導彈研制工作。

1937年 秋由馬林納介紹,錢學森參加了當時加州理工學院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也得識該小組的書記、化學物理助理研究員S·威因鮑姆(Weinbaum)。

1938年 錢學森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流動邊界層研究,揭示了即使一個運動的熱體與外界冷空氣在某一飛行馬赫數(shù)時有相當?shù)臏囟炔?,對物體的冷卻仍逆變?yōu)榧訜?。這是由于空氣受壓縮,溫度升高和邊界層傳熱率增加的結果。錢學森和馮·卡門給出了發(fā)生這種逆變的馬赫數(shù)計算公式。

1939年6月 完成了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論文工作,論文為《高速氣動力學問題的研究》等4篇,取得航空和數(shù)學博士學位后,任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的助理研究員。同年,錢學森發(fā)表了關于可壓縮液體二維亞聲速流動的研究結果,馮·卡門在1941年發(fā)表了關于空氣動力學中壓縮效應的研究成果。他們對翼上的壓縮作用,共同提出了一個更普遍一些的修正,不用擾動很小這一假設,而且基于經過他們所修正的流動方程的另一種線性化,使它能應用于高速流動特別是應用于計算作用在翼型上的諸力??ㄩT·錢學森方法能給出某一速度范圍內的滿意結果。

1940年 由于王助的推薦,錢學森成為成都航空研究所的通信研究員,寫了一篇題為《高速氣流突變之測定》的專論,刊登在該所報告第二號。從1940開始,錢學森與馮·卡門合作,對飛機金屬薄殼結構非線性屈曲理論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外部壓力所產生的球殼的屈曲,結構的曲率對于屈曲特性的影響,受軸向壓縮的柱面薄殼的屈曲,有側向非線性支撐的柱子的屈曲,以及曲度對薄殼屈曲載荷的影響等。

1941年 從加拿大來了幾位庚子賠款的留學生:郭永懷、林家翹、傅承義,1942年又來了錢偉長,錢學森和他們相處的比較密切,常常在一起討論各種問題。

1942年 錢學森的研究工作已有了成績,并教了一些學生,同時由于美國戰(zhàn)時軍事科學研究的需要,暫時放松了對外國人的限制,他得以參加機密性工作。同年,美國軍方委托加州理工學院舉行噴氣技術訓練班,錢學森是教員之一。

1944年 美國陸軍得知德國研制V-2火箭的情報,遂委托馮·卡門教授領導,馬林納為副,大力研究遠程火箭。美國原始型的"下士"式導彈的設計,錢學森負責理論組,把林家翹、錢偉長也請來,進行彈道分析、燃燒室熱傳導、燃燒理論研究等工作。同時,錢學森還當了航空噴氣公司(Aerojet Company)的技術顧問。

1945年 當馮·卡門被空軍聘為科學咨詢團團長的時候,他提名錢學森為團員。同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前夕,錢學森隨科學咨詢團去歐洲,考察英、德、法等國的航空研究,特別是法西斯德國的火箭技術發(fā)展情況,這時加州理工學院提升他為副教授。這一時期,他取得了在近代力學和噴氣推進的科學研究方面的寶貴經驗,成為當時有名望的優(yōu)秀科學家。

1946年 暑期馮·卡門教授因與加州理工學院當局有分歧而辭職,作為馮·卡門的學生,錢學森也離開加州理工學院,再到麻省理工學院任副教授,專教空氣動力學專業(yè)的研究生。同年開始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研究,這是先驅性的工作。同年與郭永懷合作,完成重要論文"二維可壓縮亞、超聲速混合流和上臨界馬赫數(shù)",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shù)的概念。

1947年 初36歲的錢學森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年輕的正教授行列。同年夏季,錢學森向麻省理工學院當局請假回國探親,9月中和蔣英結婚。

1948年 祖國解放事業(yè)勝利在望,錢學森開始準備回國,為此,他要求退出美國空軍科學咨詢團。

1949年 5月20日錢學森收到美國芝加哥大學金屬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員、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美中區(qū)負責人葛庭燧寫來的信,同時轉來1949年5月14日曹日昌教授寫給錢學森的信、錢學森更加緊了回祖國的準備。

1949年 秋錢學森從麻省理工學院回到加州理工學院就任噴氣推進技術教授。

1950年 7月美國政府決定取消錢學森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理由是他與威因鮑姆有朋友關系,并指控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員,非法入境。錢學森這時立即決定以探親為名回國,準備一去不返,但當他一家將要出發(fā)時,錢學森被拘留起來,兩星期后雖經同事保釋出來,但繼續(xù)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聯(lián)邦調查局特務的監(jiān)視,被滯留5年之久。

1953年 在美國政府迫害錢學森的幾年中,除了教書和做研究工作外,仍未放棄學術研究。當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guī)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征,并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

1954年 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成果《工程控制論》一書在美國出版。

1955年 當年6月的一天,錢學森夫婦擺脫特務監(jiān)視,在一封寫在一張小香煙紙上寄給在比利時親戚的家書中,夾帶了給陳叔通先生的信,請求祖國幫助他早日回國。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日內瓦開始,王炳南大使以錢學森這封信為依據(jù),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允許錢學森離美回國。10月8日,錢學森一家到達香港,同日過國境,回到了祖國,受到黨和政府的熱烈歡迎和無微不至的照顧。11月,錢學森和錢偉長合作籌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12月27日,萬毅根據(jù)彭德懷元帥的指示,詳細地聽取了錢學森關于如何發(fā)展我國火箭技術的意見。

1956年 1月5日力學所成立,錢學森任第一任所長。2月17日,在周總理的鼓勵下,錢學森給國務院寫了關于《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書》。4月13日,國務院成立了以聶榮臻元帥為主任的航空工業(yè)委員會,錢學森被任命為委員。同年春,國家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綱要》,確定了57項國家重要科學技術任務。由錢學森主持,在王弼、沈元、任新民等的合作下完成了第37項《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的規(guī)劃。5月10日,聶榮臻元帥提出《關于建立我國導彈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見》,并且建議,在航空工業(yè)委員會下設立導彈管理局,錢學森任總工程師,建立導彈研究院,錢學森任院長。10月8日,恰好在錢學森回歸祖國一周年的日子,聶榮臻元帥親自主持五院成立儀式,這一天也是對新中國156名大學畢業(yè)生進行導彈專業(yè)教育訓練班的開課紀念日,錢學森主講《導彈概論》。

1957年 在錢學森倡議下,中國力學學會成立,錢學森被一致推舉為第一任理事長。2月18日,周總理簽署命令,任命錢學森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長。11月16日,周總理任命錢學森兼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院長。同年,錢學森所著《工程控制論》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并被補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這一年6月,中國自動化學會籌備委員會在北京成立,錢學森任主任委員。同年9月,國際自控聯(lián)成立大會推舉錢學森為第一屆IFAC理事會常務理事。

1958年5月29日 聶榮臻元帥同黃克誠、錢學森一起部署了我國第一枚近程導彈的制造工作。同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以錢學森為組長,趙九章、衛(wèi)一清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籌建人造衛(wèi)星、運載火箭以及衛(wèi)星探測儀器和空間物理的設計、研究機構。同年,錢學森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

1959年 經杜潤生、楊剛毅介紹,錢學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60年11月15日 在聶榮臻元帥現(xiàn)場親自指導下,以張愛萍將軍為主任,孫繼先、錢學森、王諍為副主任的試驗委員會,在我國酒泉發(fā)射場成功地組織了我國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導彈的飛行試驗。

1961年 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6月,在中國科學院舉辦的星際航行第一次座談會上錢學森發(fā)表了題為《今天蘇聯(lián)及美國星際航行火箭動力及其展望》的講演。在中國自動化學會成立大會上,全體代表一致推舉錢學森為首任理事長。

1963年 中國科學院成立由竺可楨、裴麗生、錢學森、趙九章領導的星際航行委員會。

1964年6月29日 我國自行設計的中近程導彈進行飛行試驗獲得成功。

1965年1月8日 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報告,建議早日制訂我國人造衛(wèi)星的研究計劃,并列入國家任務。在以后的歲月中,錢學森為解決人造衛(wèi)星研制中的許多關鍵技術問題貢獻了智慧。同年,錢學森任第七工業(yè)部副部長。

1966年10月27日 錢學森協(xié)助聶榮臻元帥,在酒泉發(fā)射場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飛行實驗,獲得圓滿成功。

1968年 錢學森兼任中國空間研究院第一任院長。

1970年 錢學森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4月24日,重量為173kg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錢學森和發(fā)射基地的領導人在現(xiàn)場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拔逡弧眹H勞動節(jié)晚上,_、周恩來總理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了錢學森、任新民等參加第一顆衛(wèi)星工程研制的代表。

1978年9月27日 錢學森發(fā)表的《組織管理的技術--系統(tǒng)工程》論文,對運籌學、系統(tǒng)工程和系統(tǒng)分析科學活動在中國的繁榮,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

1979年 錢學森榮獲加州理工學院“杰出校友獎”。

1982年 錢學森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è)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錢學森是中國共產黨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和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錢學森等著的《論系統(tǒng)工程》于11月出版。

1985年 錢學森因對我國戰(zhàn)略導彈技術的貢獻,作為第一獲獎人和屠守鍔、姚桐斌、郝復儉、梁思禮、莊逢甘、李緒鄂等獲全國科技進步特等獎。

1986年4月11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六屆四次全國委員會增選錢學森為副主席。兩個月后,中國科協(xié)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1986年6月27日一致選舉錢學森為中國科協(xié)主席。

1989年06月29日 在美國紐約召開的1989年國際技術與技術交流大會授予錢學森“威拉德W·F·小羅克韋爾(Rockwell,Jr.)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的稱號,表彰他對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和系統(tǒng)工程理論作出的重大開拓性貢獻。

1991年10月16日 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同年任中國科協(xié)名譽主席。

1999年9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9

“我回國近三年來受到黨的教育,使我體會到黨的偉大,黨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社會這一目標的偉大,我愿為這一目標奮斗并忠誠于黨的事業(yè)。”

——摘自錢學森的《入黨申請書》(1958年9月24日)

作為新中國歷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入黨故事鮮為人知,而又感人至深。

1955年9月,回國途中,一位記者問錢學森:“你究竟是不是共產黨員?”錢學森回答:“共產黨員是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我還沒有資格當一名共產黨員呢!”

直到置身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潮中,錢學森心底蘊藏多年的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中國科學院前黨組書記、常務副院長張勁夫生前這樣回憶:“一天晚上(1958年初春),錢學森同志一個人找到我家里,談了他在美國20年,所有工作都是在做準備,準備將來為祖國做點事情,所以一美元的保險也不買?;貒?,為使人民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將竭盡全力建設自己的國家,并鄭重地提出了入黨的要求?!?/p>

據(jù)錢學森的秘書涂元季記述,1958年4月6日,錢學森向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黨支部遞交了一份長達7頁的思想檢查。4月19日,錢學森又向力學研究所黨支部遞交了一份長達8頁的“交心”材料。在這份材料里,他進一步談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認識。

鑒于錢學森對黨的深厚感情和認識上的進一步提高,力學研究所黨支部認真研究后,決定發(fā)展錢學森為中國共產黨黨員。9月24日,錢學森正式填寫了入黨申請書。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錢學森傳》的作者奚啟新看來,錢學森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不僅僅是為了追求進步,而是有其深層久遠的思想根源。“從青少年時期,他就開始接受先進思想教育,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結。在交通大學讀書時,好友之中就有幾位是中共地下黨員,他自己也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到美國后,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雖然身在異國,但心系祖國的抗日戰(zhàn)爭,對祖國的命運深為憂慮?!?/p>

“我所接觸的黨的領導同志,他們看事物的清晰、深刻,使我對他們起了敬佩之心……總的來說,這時期我對黨的認識是很不對頭的,黨在我心目中只是一個個黨員,不是一個組織?!卞X學森曾如此剖析自己對黨的片面認識,但回國后參加力學研究所的工作,特別是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工作,以及參加了全國政協(xié)會議和訪蘇、參觀、講學等活動,目睹了新中國的種種新氣象,他對黨的認識越來越深化。“這使我認識到黨是集體,是一個可愛的集體,我開始對黨有了感情?!薄拔议_始感到人民群眾的大家庭,我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一定要拿出一切來為大家的幸福生活而奮斗!”

1959年1月5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黨總支通知錢學森,他被接收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錢學森后來說,在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的那一天,自己激動得徹夜未眠。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10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錢學森知道了這個好消息,就要立刻回國,他情愿放棄國外的優(yōu)厚待遇,也要回歸祖國。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希爾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低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讓他離開?!弊x到這里,我想大家氣得心里咚咚跳,牙齒咬得咯咯響,太可惡了!

“我是中國人,我要報效祖國?!弊詈螅X學森終于克服了重重困難,投入了祖國的懷抱中,和人民共同呼吸,共同患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心只想著報效自己最摯愛的祖國。

然后,“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飛上了天空,第一枚州際導彈發(fā)射成功。”錢學森傾注大量的心血。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fā)射里至少向前推進20年。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導彈之王”。

“我是中國人,我要報效祖國?!蔽蚁耄哄X學森爺爺一句簡單而普通的話,卻讓我們大家讀完這故事后從心底涌出天大的自豪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錢學森爺爺?shù)木磁逯?。當然,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中國少年更要努力學習,長大后向錢學森爺爺一樣報效祖國,把祖國的明天建設更好!

無論你是怎樣的人,心里都要眷戀著祖國,心里首先要想著報效祖國,熱愛祖國。

錢學森杰出個人先進事跡篇11

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人民科學家。1911年,他出生于上海,這象征著我們中國的航空、火箭、導彈事業(yè)將得到改善。_曾對錢學森說過一句話:“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

1935年,錢學森留學于美國,以優(yōu)異的成績取得了博士學位。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聘為終身教授。在美國,金錢、地位、名譽,他都有了。

一聽到中國成立了的消息,錢學森便立即決定回國工作。他說:“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該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p>

1950年9月,美國移民局發(fā)給了錢學森一個通知:不準回國!他被退掉機票。美國海關硬說他是間諜,他們把他關在一個海島的拘留所里??词厝藛T隔十分鐘就來開一次燈。半個月后,他的體重就下降了十幾斤。

后來,經過美國人的幫助,美國移民局把他釋放出來了,但并沒有停止對他的迫害。他的行為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檢查,電話受到監(jiān)聽。

經過五年的迫害與挫折,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他望著天安門城樓,他激動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的,我現(xiàn)在終于回來了!”

162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