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縣委解放思想專題會講話
縣長在縣委解放思想專題會講話
這篇縣長在縣委解放思想專題會講話是學習啦小編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同志們:
今天,縣委中心組召開解放思想專題學習會,目的是在全縣廣泛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fā)展。結合市、縣兩次中心組的集中學習和自己的思考,對解放思想我有一些個人心得和體會,在這里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解放思想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干部
解放思想是個永恒的主題,只有開始沒有結束。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任務的不斷更新,解放思想也必須與時俱進。一個時期思想解放了,不能說在另一個時期思想就不需要解放了;在這個問題上解放了思想,不等于在另外的問題上也解放了思想。解放思想看起來只是理論上或認識上的一個問題,但是我覺得能夠很好地反映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認知能力,反映一個人對事物發(fā)展趨勢的把握和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整體表現,也可以說是素質的總成。解放思想涉及我們每個人,但關鍵還在于各級領導干部。
第一,解放思想是領導干部的職責所系。各級領導干部,肩負著組織領導一個地方發(fā)展、保一方平安的責任。領導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地方的發(fā)展速度和發(fā)展水平。領導干部對一件事情的認知程度,能不能既靈活的貫徹上級要求又能結合本地實際把事情做好、做得更有成效,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領導干部解放思想,還能有效地影響和推動一個地區(qū)、一個單位的群眾解放思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一定意義上說,只有保守的領導沒有保守的群眾,一個地方領導思想解放,那么這個地方干群的思想總體上也是能夠解放的。
第二,深入推進改革,領導干部必須首先解放思想?,F在,各項改革已經到了攻堅階段,處在向深度推進的關鍵期。仔細地思考一下,無論是攻堅的對象還是關鍵處的內容,都與各級領導干部有著密切的聯系,要么是利益上有著很大的聯系、有直接的利害關系,要么是這些對象和這些關鍵處都掌握在各級領導干部的手里,掌握在決策人手里。七十年代的農村改革,八十年代中期以企業(yè)改革為突破口的城市改革,是一種廣度上的改革,一種面上的改革,分別涉及到城鄉(xiāng)千家萬戶或者說每一個人?,F在的改革不一樣,面上的改革、涉及到大家每個人的改革還有,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一種體制和機制上的改革。這些體制和機制改革,首先涉及到的是各級領導干部而不是一般的群眾。所以要深入地推進這些改革,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首先解放思想。
第三,改善客觀存在,必須依靠各級領導干部的組織、協(xié)調和發(fā)動。辯證唯物主義有個觀點,存在決定意識。思想解放屬于意識范疇,客觀存在對思想解放與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解放思想,尋找解放思想的“手段”,首先就要尋找和發(fā)現制約思想解放的客觀存在,通過各級領導干部的組織、協(xié)調和發(fā)動,來有效地加以改善。一是要不斷改變我們生存發(fā)展的地理環(huán)境。處于世外桃源的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井底之蛙看到的永遠是井口之上的一塊天。打通與外界的快速交流渠道,大力發(fā)展交通、通訊和互聯網等事業(yè),對于改變因地理環(huán)境而造成的自我封閉至關重要,它不僅是經濟發(fā)展的基礎設施問題,也事關人的思想解放。只有打破封閉狀態(tài),才能促進與外界的交流,才能產生思想的碰撞和解放。二是要改變人們傳統(tǒng)的心理定勢、思維慣性。我們經驗主義的東西很多,干一件事首先想到的不是把這件事干得更好,而是過去這件事是怎么干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修一條路,首先想到路牙是12公分高,因為一直都是這么做的,中國的城市到哪路牙基本都是這么高;如果改一下,人們就會懷疑怎么回事。這是一種心里定勢和思維慣性,需要各級領導干部教育引導群眾去打破。三是要揚棄地方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積淀。人是文化的特定載體,文化是人的思想軟件,更新、提升人的思想軟件,是促進人的思想解放的重要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對歷史文化傳統(tǒng)進行揚棄,讓有利于發(fā)展的繼續(xù)保存下來,并且不斷發(fā)揚光大,不利于發(fā)展的要進一步摒棄,不能再保留,從而營造一種想解放思想、能夠解放思想、會解放思想的氛圍,打造一種兼容并包、開明開放的人文環(huán)境。四是要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凡是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方,人們思想的解放就越主動、越容易,也越有成效。反之,凡是生產力水平落后的地方,思想的禁錮就越多。發(fā)達國家、發(fā)達地區(qū)很少存在“思想解放”問題,只有欠發(fā)達地區(qū)這個問題才顯得特別突出。因此,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松,是個永恒的主題,也是解放思想的需要??傊?,在改善客觀存在、影響和推動解放思想的過程當中,各級領導干部是關鍵,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
二、思想不解放的表現及根源
當前,在我們的干群當中有兩種現象比較突出:一種就是謹小慎微,怕擔風險,什么事都按照規(guī)矩來,亦步亦趨地做。第二種就是喜歡自己跟自己比,縱向比的多、橫向比的少。不敢跟大的比,沒有真正搞清楚誰大誰小、誰高誰低;不敢跟強的比,到底看一看誰強誰弱,不知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產生的結果就是小富即安,只求過得去、比過去好就行。這是我們干群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在領導干部這個層面,相對而言有三個方面問題較為突出:一是在推進發(fā)展上,習慣于背條條、套框框,文件沒規(guī)定的、領導沒說的就不敢去做,不敢去試,更不敢去闖,沒有突破。即使外面有先例,也不愿意或者不敢拿過來;就算拿過來了,再對照有關的條條框框,斬頭去尾,最終導致水土不服,既不合規(guī)也無創(chuàng)新,不倫不類,未能夠把結合的文章做好,沒有很好地思考怎樣把上級的指示精神、原則要求和我們的實際、各地各單位的實際結合起來。二是在推進建設上,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小手小腳”,“就湯下面”,有多少“粉”就做多大的“粑”,而按照現在的發(fā)展狀況和未來發(fā)展的趨勢,高起點、大手筆、適度超前謀劃方面,思考的不多、做的不夠。三是在招商引資上,過分算計,過于精明,算小賬、計小利,算自己眼前的帳。對一些有質量的大項目,對本地發(fā)展有牽動性的一些企業(yè),往往讓利不夠,給政策不足。
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不敢”解放思想。怕出亂子、怕犯錯誤,只好照搬傳統(tǒng)。因為是傳統(tǒng)的,過去一直都這么做的,所以亂不了,更重要的是不會犯錯誤,即使出了點問題也好交代。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二是“不愿”解放思想。這純粹是主觀上的原因。為什么不愿呢?主要是與利益相關,有利害沖突,怕自己部門的利益、小團體的利益、個人的利益受損。三是“不會”解放思想。這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一些干部的知識和能力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缺乏解放思想、找到結合點推動工作的知識和能力。思想不敏銳,是平面的、表面的;思路不開闊,是線性的;思考不深邃,過去怎么做的照葫蘆畫瓢,實際怎么樣,現在情況有沒有變化,這樣做是不是更利于地方的發(fā)展,也不去多想多問。我覺得,這三個原因大致能解釋一些現象。
三、怎樣進一步解放思想
改進問題的方法很多,但是我個人覺得,如果真正能夠做到以下幾點,我們的思想解放就會向前邁進一大步。
第一,要有膽識。就是要有負責精神,要敢于承擔風險,敢于承擔責任,不能前怕狼后怕虎,樹葉掉下來怕打破頭。對一個具體的問題前思后想,考慮再三,左三圈、右三圈,等你把所有的圈子轉完了時間也就過去了,事情也就沒辦成。還有關鍵的一條,就是要革除個人的私心雜念,無私才能無畏,老是有私心雜念就會瞻前顧后、左思右想,等等看、再瞧一瞧。
第二,要有學識。大家都要注重學習、善于學習,真正做到學習、學習、再學習。通過學習,更新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通過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做法,加上自己的思考,不斷豐富我們解決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學習,更好地把握有關工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更好地把握發(fā)展趨勢與解放思想之間的內在關系,對某個階段、工作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的思想反映、思想障礙,有個比較清醒的了解和掌握,事先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來防范或解決。
第三,要從解決具體問題入手。要把思想解放的程度、解放的深度,實實在在地體現在各項工作當中,貫穿到做好每項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具體問題的解決,而不能老是在那討論來討論去,停留在一種意識、認識層面。我認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統(tǒng)一大家的思想,教育引導大家怎樣把這件事做好;但是不必強求在做每件事之前都要無休無止地統(tǒng)一思想,或者要求思想上完全一致地統(tǒng)一。只要我們經過分析把握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認為這么做是正確的或者是比較正確的,那就要趕快行動起來,把這件事干好、干得更有成效。要以工作的結果、以事實來教育啟發(fā)大家解放思想,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