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高中國旗下講話稿
六月,冬天已經過去很久,世界早就放晴,蟬鳴藏在夏夜里,心情藏著空氣里,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6月份高中國旗下講話稿,僅供參考。
6月份高中國旗下講話稿范文(一):做一個樂之者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樂之者。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如果把學習當做任務,則學無止境,高山難攀,必定艱辛痛苦。超越掌握知識點本身,去探索求知,豈不更具樂趣?輕松的心態(tài)讓我們擁有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帶來高效率。
興趣,往往是學習的起點,也是學習的動力。達爾文用22年的時間寫成了《物種起源》一書,推翻了神創(chuàng)論,而他研究的念頭,起源于一次考察途中對島上動物外形異樣產生的興趣。興趣促使他鍥而不舍地探索,終于為世人帶來了進化論。我們不是達爾文,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學習中找到樂趣。數(shù)小時沉思后終于解出一道難題的豁然開朗,幾番掙扎終于將模糊的概念弄清的曲徑通幽……由此帶來的巨大成就感,會不斷提升我們的興趣,趨使我們在學習之路上走得更遠。
有一家雜志曾用“終日計算,冥思苦想”為題介紹楊振寧的物理研究。楊振寧因此不大高興,他說:“尤其不同意的是這個‘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為外界的壓力非做不可,這才叫苦。研究物理是沒有苦的概念的,物理學是非常引人入勝的。只要我對物理學有了興趣,我就會被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吸引。”楊振寧對物理的熱愛,讓他能在研究中能甘之如飴,以苦為樂。若我們對學習產生的熱情,學海無涯也可以樂作舟。
注重過程而非結果,帶著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去學習,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精通英、法、意、德、西班牙、希臘等多國語言,33種中國方言的漢語言之父趙元任,卻對女兒說研究語言學只是因為“好玩兒”,他一生中最大的快樂,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當?shù)厝硕颊J為他是那兒土生土長的人。他研究語言學,是為它帶來的快樂,而不是它帶來的某個頭銜或是榮譽,所以他不會為名譽所累,所以他能如玩樂一般投入其中,所以他能有巨大成就。學習是有著豐富體驗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被分數(shù)量化的結果,當我們專注于過程,才能感受到學習內在的樂趣,才能心無雜念地投身其中,才能有更多收獲。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協(xié)調好心態(tài)上的放松與時間安排的緊湊。心態(tài)的放松并不代表懶散與對時間的隨意浪費。達爾文寫成巨著,離不開他22年的潛心研究,楊振寧的研究成果,離不開反復的實驗與大量的計算,趙元任對多種語言的掌握,離不開他到每個地方的勤學好問,同樣,要獲取更多的知識,也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只是,找到了其中的樂趣,便不覺得苦了。
對于即將升入高三的高二同學和終將面對高考的高一同學來說,我們都無法完全拋開考試的壓力。但是,一旦高考成為我們學習的唯一目的,我們必然為分數(shù)所困?;蚴菫榈头謧?,或是為高分自滿,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知識,又如何在對知識的考察中表現(xiàn)出色,得到理想的成績呢?相反,讓學習成為樂趣,享受學習的過程,會減少我們的心理負擔,讓我們更加專注于學習本身。既然考試內容的根本——知識已被掌握,還需要擔心考試這種形式嗎?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6月份高中國旗下講話稿范文(二):友善,快樂了自己,溫暖了他人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友善,快樂了自己,溫暖了他人。
人這一生中,總會收到來自許許多多人的:“對不起”,可能是在擁擠的公交車上別人不小心踩到了你的腳,亦或是喧鬧的食堂里被別人灑到了菜湯,可能是在雨中行走時被奔跑的行人濺了一身泥水,也可能是課間同學們閑談中無意間傷到了你的內心……當這些事情發(fā)生時,你該怎么去處理,是和別人大打出手?還是用友善的態(tài)度和寬廣的心胸去理解,包容?那當你也無意間傷害到了別人,你是希望他理解,還是咄咄逼人?
荀子在《榮辱》一書中曾說過:“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孟子曰:“與人為善,善莫大焉”。佛家也勸導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待人友善一直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它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友善的人人生充滿陽光,因為他的友善,不但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世間萬物,蕓蕓眾生,一切美之中皆有善,也正因友善,我們快樂了自己,溫暖了他人。
那么,如何做到與人友善呢?
做一個友善的人,就需常帶微笑。微笑是最好的交流語言,與別人打招呼微微一笑,給別人帶來麻煩赫然一笑,對于別人的過錯釋然笑笑,對他人微笑,也對自己微笑。
做一個友善的人,就當保持一份冷靜。不要遇到糾紛,就動輒睚眥必報或者拳腳相向,而要學會深呼吸,給自己留幾秒鐘冷靜自己的情緒,理性地分析,該堅持的堅持,該寬容的寬容,該道歉的道歉,以理服人,便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做一個友善的人,要懂得給予。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懂得給予,而不只會索取回報,會讓那份友善溫暖他人,也溫暖自己。
做一個友善的人,要修身養(yǎng)性,讓自己心中時刻保有一份善念,知足且懂得感恩。做個友善的人,要有自己的立場,讓愛國、愛人、愛己成為人生的信仰。
做一個友善的人,不論貧窮或富貴,不論權重或位卑,不論學識高深或學問疏淺,不論是孩子還是老人,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做到。
我的講話結束了,謝謝大家。
6月份高中國旗下講話稿范文(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人們活動強有力的動機之一,它能調動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熱衷于自己的事業(yè)而樂此不疲。古往今來,許多成就輝煌的成功人士,他們的事業(yè)往往萌生于青少年時代的興趣中,延著興趣開拓的道路走下去,找到了自己事業(yè)成功的路徑。
被喻為“科學巨人”的牛頓在蘋果樹下看書時,從一個蘋果成熟落下而引發(fā)了聯(lián)想。試想一個蘋果掉下來是一件怪事嗎?不,它很常見。誰也沒有去注意它,因為我們覺得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它不掉下來難道飛上去嗎?正是牛頓對這個我們不在意的問題有了濃厚的興趣,既而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著名科學家達爾文,因一次考察,對某島上動物外型的異樣產生興趣。也許我們會奇怪一陣子,就逐漸淡忘,但達爾文卻不罷休,進入更深一層的研究,用了22年時間寫成了《物種起源》一書,提出進化論。推翻了多年以來“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這個亙古不變的說法。如果不是興趣促使他鍥而不舍地探討,也許我們至今仍在信奉著神的創(chuàng)造。
這正驗證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確實,同樣從事研究的兩個人,一個是“我希望能學”,另一個是“希望我能學”,主動與被動間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據(jù)心理學家驗證,人若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與強烈的求知熱情,他的靈感便會一觸即發(fā),如泉眼般源源不斷,那么結果也會事半功倍;反之,用一張愁眉苦臉面對探討,就像一部機器,沒有想法,說不定方案不僅未能得出,還可能弄巧成拙。所以,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當你對它充滿興趣,你就會發(fā)現(xiàn),記住它是一件多么簡單的事情。
而一中,更是培養(yǎng)我們的興趣之地,若你喜愛繪畫,加入社團,勤于練習,或許未來的畫家夢不再是空想;若你熱愛運動,進入校隊,幾年以后你也許會是運動界的耀眼明星;若你鐘情演講,參加比賽,鍛煉口才,或許今后外交之夢終能夢想成真。我們因為興趣開始學習,因為興趣開始努力,因為興趣開始堅持,因為興趣開始收獲。
同學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推動著人們主動地去開拓進取,促使我們學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大小事。無論是遼闊寬廣的大地,還是浩瀚無垠的海洋;無論是形形色色的人生,還是生生不息的物種,它們都存在著千千萬萬個“為什么”,等著我們洋溢著滿懷的興趣去發(fā)掘其中的道理。讓我們努力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夢想伴著興趣從現(xiàn)在開始,從一中出發(fā)。
看過6月份高中國旗下講話稿的人還看了:
6月份高中國旗下講話稿
上一篇:6月9日國旗下講話稿
下一篇:6月份國旗下的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