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
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改革中,每個初中語文教師都應成為反思實踐者,動態(tài)、持續(xù)地進行教學反思,通過教學反思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落實教改要求。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初中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篇一
法國最著名的牧師納德 蘭塞姆聆聽過一萬多人的臨終懺悔,他說,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每個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幾十年,做到了這點,便有50%的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們的教學中,多一份反思,或許會多一份清醒,多一份進步。
語文教師,我一直以為是最難當?shù)?。作為母語,似乎誰都知道都會理解都可以說上一二。前幾年語文大討論時,多少偏激之詞言猶在耳,多少老教師感嘆越教越不會教。我困惑,摸索,聽了幾位大師言談,觀摩了幾堂優(yōu)秀教師的公開課,偶有一些心得體驗,聊且作為反思。
首先,語文教師的基本功必須過硬。聽、說、讀、寫不必說樣樣精通,起碼必須能鎮(zhèn)住學生,在學生面前能有幾分自信。我真正感到自己在課堂能閑庭信步,揮灑自如,是普通話培訓之后。自己朗讀能力提高之后,可以自如地范讀,底氣就足了。基本功過硬,語文教師本身就是語文。比如如果你善于聽,學生課前三分鐘演講,你的評點,引申就有根據(jù),有針對性。觀摩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公開課,往往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本身素質相當之高??上?,大學、目前的培訓機構對這方面的訓練太少了。
其次課堂的成功,備課必須充分,要帶有自己的思考見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個性的,能緊密聯(lián)系生活的。陸游教孩子:“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所以語文教師是一個雜家,必須不斷地讀書,不斷地思考。學生如果會認為自己的語文老師知識淵博,上課能有一些新見解,就成功了一半。比如《項鏈》,未必就批判資產階級虛榮心;《裝在套子里的人》未必就一定要大談揭露沙皇軍警的黑暗。
教學中講究一定的教學藝術。試看這樣一個教學片段:同學們暢所欲言,對王權意識和奴性意識大加批判,我也加入他們行列,講了幾個小故事: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的專制時,有人質疑赫魯曉夫為什么不在斯大林在任時指出他的過錯,赫魯曉夫拍著桌子:“誰在說話,給我站起來!”那人嚇壞了,以為大禍臨頭。赫魯曉夫幽默地說斯大林就是這樣做的。高壓專制下,必有奴性。隨后講了薩達姆的“萬人坑”,講了康熙、乾隆時代的文字獄,講了孫志剛的遭遇。大家一下子陷入深思。這是我在教讀《我若為王》一文時的一段“穿插”。將歷史、現(xiàn)實和課文聯(lián)系在一起,撥動著學生的心弦,不僅恰切的豐厚了教學內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課文的主題,強化了教學效果。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能有機地適度地“穿插引入”,可以讓行多行多的課表現(xiàn)得活潑靈動。教學藝術是需要學習總結的。這一點,湖北特級教師胡明道老師做得相當成功。她將課堂可能出現(xiàn)的種種情況加以分析,歸納了各種各樣的應對方法,所以在課堂上她能游刃有余。而我們往往還憑經驗駕御課堂,有時感覺很不錯,有時感覺很失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潮下,我們要不斷反思,與時俱進。
初中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篇二
xxxx市初中語文優(yōu)質課比賽于5月11日至14日在三中舉行。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13日的聽課活動。在這一天的聽課活動中,幾位講課老師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談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
多媒體教學的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具體可感。在課堂中,恰當使用多媒體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開始時,插入一首抒情的樂曲,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或一組優(yōu)美的圖片,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入課本,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在講授課文時,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字詞、作者介紹、討論的問題、相關資料、拓展延伸等,不僅增加課堂容量,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于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閱讀教學
,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tài)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北中初中部的王瓊宇老師的課讓人耳目一新。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效果不錯。
三、注重師生互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教師以各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問題提出后,前后位互相討論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探討,在探討中共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探究是基礎,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yǎng)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培養(yǎng)綜合運用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師的評價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回歸真實。在教學關鍵處給學生留足了空間,引發(fā)其創(chuàng)造的欲望。師生間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信賴的朋友關系。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yǎng)。
初中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篇三
又是一個“人間四月天”,春光明媚。我有幸參加了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舉辦的“語文報”名師大講堂。此次盛會,群賢畢至,群英薈萃。上海的朱震國老師、北京的李衛(wèi)東老師等九位全國特高級教師、青年名師將設壇開課,一展風采。此外,還有黃厚江、蔡明等教育名家點評,令人期待。
18日上午,我有幸聆聽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文軒先生的講座《我的語文觀》。曹教授學識淵博,見解犀利,言辭生動,對語文教學提出了獨特的論點,富有啟迪。特摘抄曹教授的幾個觀點看法如下(據(jù)聽課筆記,轉述,有不完整不全面之處):
語文何為?重要的一項是教會學生寫作。希望學生能夠學會寫文章,能夠寫一手好文章。
“80后作家”現(xiàn)象,令人欣喜鼓舞,因為少年寫作,大行其道,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當代學生在寫作方面,說理能力日益高,說事能力日益衰敗。把一件事情講述得生動具體,引人入勝,也是一種能力。
“天空有一藍月亮”,本是荒謬的。但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色、情、景構成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牛頓的書,是科學的書,也是哲學的書。寫不出好文章,是無法成為偉大科學家。
魯迅能出現(xiàn)在黑暗時代,卻無法出現(xiàn)在愚昧時代。
精神財富與心靈財富有關,與年齡沒有關系。
中國學生苦,是事實,但也是一種誤讀。西方學生同樣苦,由他們的叛逆細節(jié)可見一斑。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苦難。承認苦難的事實,才能談面對苦難的態(tài)度,才能看到陽光地帶。對待苦難,要有感恩之心。
閱讀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生活方式。閱讀則草長鶯飛,鶯歌燕舞;不閱讀則荒蕪,令人窒息。只食五谷,只能強身。不閱讀,與豬狗無異。
閱讀是一種優(yōu)雅的姿態(tài)。上帝說,人類最美的姿態(tài)就是閱讀。閱讀與長相有關。魯迅長相平庸,但由于學識思想,令人高山仰止。
天堂是一座圖書館。人間有了圖書館,才使凡塵通往天堂的階梯有了可能。
讀書豐富泛濫的時代,也是閱讀質量嚴重下降的時代。
“天”、“地”、“人”,這本大書,我們忘記閱讀了。
看見學生在閱讀不要高興,要觀察他們在讀什么書。有些書,會破壞學生天然的語感。如“酷斃”、“帥呆”等詞匯,會對語言毫無益處。讀不值得讀的書,會變得弱智。
只讓學生歡呼雀躍的歌手,是不可靠的。能讓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心動的歌手,才是可靠的。孩子喜歡,不是唯一的標準。
在承認民主、民權的基礎上,別忘記教育與被教育者的關系,是老子與兒子的關系。試想置換位置,世界將會如何?誰讓你放棄做老師的地位?
感恩之心、惻隱之心、敬畏之心,是當代學生所缺乏的。畢業(yè)的學生還會記得舊日的老師,還會經常打電話發(fā)郵件報平安嗎?當前的語文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識維度,不能忽略情感教育。
語文教師還缺乏審美教育。蔡元培先生提倡的美育已經弱化為美術、音樂等課程了,其實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同樣要貫徹這一美育理念。
試想在會議室里放一張床,效果會如何?屋內空間的分割要合乎美學規(guī)則,不能只注重實用,還要注重情調。
>>>點擊下一頁閱讀更多關于“初中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
初中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初中語文教學實踐與反思
下一篇:初中語文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