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網師園的導游詞范文5篇
網師園幾易其主,園主多為文人雅士,各有詩文碑刻遺于園內,歷經修葺整理。網師園占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一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蘇網師園的導游詞范文5篇,歡迎借鑒參考。
網師園的導游詞范文5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們現(xiàn)在游覽的就是世界聞名的網師園。網師園是中國江蘇園林的一個典型代表。
陳從周教授在《中國名園》一文中稱“網師園是造園家推崇的小園典范”。曾被德國政府授予聯(lián)邦德國大十字勛章的德國著名園藝家、鑒賞家瑪麗安娜.鮑榭蒂女士在其《中國園林》一書中指出:“我覺得網師園是蘇州最體面雅致、最完整的私家園林”。
建于宋朝時期的網師園,當時建房和建園耗資150萬貫(1貫為1000枚銅幣)。800年后的今天,曾有一位日本游客氣壯如牛,開價12億美元購買此園,見園方無意商榷,連聲說“這是你們的國寶!無價之寶!”由此可見,網師園的殿春?作為第一件出口海外的中國古典園林作品藍本絕不是偶然的。蘇東坡說:“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我要說:“到蘇州園林不游網師園,乃憾事也”。
朋友,也許你的心早已飛進了網師團,且慢,請跟我走進蘇州古城東南帶城橋路,拐彎進人一條極窄的羊腸小巷--闊家頭巷,腳踩石子路,往東行。這樣曲曲折折5分鐘走到小巷深處,才見到網師園。這長長的羊腸小巷,猶如抒情詩中的一串含蘊豐富的省略號,它表示富者我不攀,貴者我不顧,它顯示了主人卑視利祿,清高雅逸的情操。
那么,主人是誰?為何取名網師園呢?
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吏部侍郎史正志(揚州人),在朝中身為大臣,面對南侵的金兵,一味貪生求和被罷了官,流落到蘇州,于1174年請人建了一座宅園,自譽藏萬卷書,取園名“萬卷堂”,并在大門對面造圃,意思是泛舟五湖,自號“漁隱”,這便是網師園的前身。
從宋朝到元明及清初的500多年間,這座花園的主人換了又換,到清代乾隆中(1785年左右),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隱退,購萬卷堂故址,重新規(guī)劃布置。宋宗元為什么要給花園起名為網師國呢?據說與漁翁王思父女有關。傳說宋宗元晚年才得一子,取名雙喜。雙喜從小聰明活潑,有一次,到瞻臺釣魚,不小心掉入湖中,全虧漁翁王思和女兒桂芝將他救起,又搖船送他回家。宋宗元為了報答王思父女對兒子的救命之恩,特用漁翁的尊稱--“網師”給花園命名,從此,萬卷堂就稱為網師園了。實際上,宋宗元自比漁人,號網師并以此為花園命名,一方面借史正志花圃“漁隱”的原義,有隱居自悔之意,另一方面因為園旁邊有巷名王思,取其諧音罷了。
網師園位于闊家頭巷11號,座北朝南,前有照壁,壁間設栓馬環(huán)成行,左右各植盤槐一株,設有東西巷門,東側還設便門,大門為兩扇對開,下面是二尺五寸高閘板,均為黑色油漆,大門兩旁置抱鼓石,上面是獅子滾繡球浮雕,額枋上裝閥閱。閥閱,俗稱門檔,又稱門簪,是封建社會中門第高貴的標志,古代仕宦人家大門外的左右柱,常用來榜貼功狀,在左稱閥,在右稱閱。唐宋以后,官宦人家就在大門外特做兩柱,稱為烏頭閥閱,這種裝飾,表現(xiàn)了園主地位的顯赫。
網師園住宅前后三進,規(guī)模并不大,入門廳,首先要經過可裝可拔的門檻,遙想800年前這門檻有多忙碌--貴賓來了,仆人們忙忙碌碌地拔下門檻,貴賓走了,又忙忙碌碌地裝上。門廳即轎廳,是舊時停放轎子的地方。進門后廳內左右安放著兩條長長的賴凳,也有用長椅的,這種作對稱式陳放兩旁的凳,一進門就給人一種整齊端莊的視覺效果。轎廳舊時是賓客主人落轎的地方,一般接待時也可在此小坐待茶,所以轎廳俗稱茶廳。廳正中懸有“清能早達”匾額,這是蘇州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張辛稼書寫的?!扒迥堋笔欠饨ㄍ醭倮魳税衿返拢矛F(xiàn)在的話講是為政清廉,德才兼?zhèn)?“早達”指早年發(fā)達的意思。在該廳的東側,有一座轎子,它是由紅木和竹子做成的,轎子上有很多蝙蝠的圖案,象征幸??鞓?。轎廳正面設隔扇門,棕色油漆,廳后頂部有磚砌家堂,供奉祖先牌位,磚雕已有700年歷史。廳東有僻弄通向內廳,廳西有“網師小筑”磚額小門,通向中部山水主園。
大廳又稱積善堂,廳正中高懸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所書“萬卷堂”匾額,這無聲語言告訴人們,主人不愧是書香門第,不僅家藏萬卷書,而且兩旁掛張辛稼的對聯(lián)“紫苒夜?jié)袂接辏F甲春生萬壑雪”。大廳面闊五間,這里是園主喜慶宴請和接待賓客的主要場所。若三代同堂,正中位置為祖父、祖母,東邊為父母,兩邊為兒女;若來客,根據東為貴的習慣,客人坐東邊,主人坐西邊。中間置銅鼓一只,作裝飾用。大廳東西兩壁掛大理石山水掛屏,堂中一式明式紅木家具。在天然幾上陳列著園主所珍藏的古瓷、拱石、插屏,以顯示主人的文化素養(yǎng)和情趣。你看該正廳是方梁彎椽,梁上雕有花卉裝飾圖案。前廊為鵝頸長椽,廊下一排18扇落地長窗。廳堂正面設一排18扇白漆門,這白色屏板不僅與墻面色調統(tǒng)一,增加了室內的明度,對大廳陳設的家具和物品也能起到襯托作用,而大廳前面兩根立柱的白底隸書聯(lián)牌更起到了前后呼應的效果??傊麄€大廳平面廣闊,立面高大,整體形象雄偉莊嚴。該大廳的陳設在手法上仍保持了左右完全對稱的格局,突出大廳中央正面的天然幾、供桌和方桌、太師椅,正面居中的匾額、堂對、楹聯(lián)也都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加上空間懸掛宮燈、壁畫,系掛云石鑲嵌條屏,形體方正,工藝考究的紅木仿明家具,使大廳的氛圍更加安詳、靜穆、莊重。
大廳前天井,東西對稱,種植玉蘭兩株,寓意玉堂富貴。春天,堂前玉蘭花開,冰清玉潔,意味深遠。玉蘭,早春便開花,又名望春花,它是中國送給歐洲的植物中最著名、最受歡迎的花卉。
廳南的對景是一座雕鏤精致、巧奪天工的磚刻門樓,這座門樓制作于乾隆年間,高約6米,幅寬3.2米,厚1米,門樓上的磚雕是用鑿子和刨子在質地細膩的青磚上,運用平雕、浮雕、鏤雕和透空雕等磚雕藝術手法,雕鑿而成的。歷史人物栩栩如生,飛禽走獸和花卉圖案,形象逼真,不愧為“江南第一門樓”。門樓上都是蔓草圖案,蔓生植物滋長延伸,蔓延不斷,人們寄予它茂盛、長久的吉祥寓意。門樓中間為字碑??逃小霸逡呦琛彼淖?。藻是水草,藻耀指文采華麗,高翔是展翅高飛的意思。兩側兜肚,左側刻有郭子儀上壽立體戲文圖。你看,圖中郭子儀端坐正堂,胡須垂胸,慈祥可親;八個文武官員,依次站立,有的手捧貢品,有的手拿兵器,廳堂擺著盆花,門前石獅一對,好不氣派。郭子儀活了八十四歲,八個兒子、七個女婿都是朝中命官,可謂大賢大德,所以這幅郭子儀上壽磚刻表示“福壽雙全”之意。左側刻有周文王訪賢立體戲文圖。你看,姜子牙長須披胸,莊重地端坐渭河邊,周文王單膝下跪求賢,文武大臣前呼后擁,有的牽著馬,有的手持兵器,浩浩蕩蕩,這里是描寫周文王訪姜子牙的場景。文王以大德著稱,姜子牙以大賢著名,所以文王訪賢比喻德賢齊備。下面是蝙蝠圖案,兩側為獅子滾球及花卉圖案,中有三個“壽”字,象征福祿壽三星高照,福為五福臨門,祿為高官厚祿,壽為長命百歲。
穿過大廳是面寬五間帶廂內廳,俗稱女廳。梁架下大匾系綠色底黑色字,名曰“擷秀樓”,這是晚清著名學者俞樾寫的。擷是采擷,擷取的意思,擷秀就是攬取秀色之意。古時,蘇州的房屋比較矮,絕大部分房屋僅有一層,因此,當你登上擷秀樓,全園景色盡收眼底。極目遠眺,天平山、靈巖山、上方山塔尖、瑞光塔等隱現(xiàn)窗前。女廳內,陳設除椅子茶幾之類的家具之外,中央擺著一套精巧別致的紅木回臺圓凳,使陳設顯現(xiàn)出一番新的景象。正面紗??內放置的那張鑲大理石炕床,下置腳踏,有著濃厚的家庭生活氣息,廳內裝飾精美,落地罩掛落窗格上雕刻花鳥蟲圖案。樓前天井東西對植桂花二株,東為金桂,西為銀桂,秋天幽香襲人,有九里香之稱。金桂為金色,銀桂為白色,古代神話傳說月宮中有玉桂樹。我國古時候考中狀元被譽為蟾宮折桂。桂花香氣襲人,清雅高潔,自有仙友、仙客之稱,桂花可謂“清香不與群芳并,世上無花敢斗香”。女廳是晚清光緒時候建造的(1896年),它體量小,樓不高,是園主起居之所,后通小花園,是一個比較含蓄、舒適、自在的生活環(huán)境,這里的陳設富有舊時女眷活動的特色。
庭院北面,有一小軒,名梯云室。梯云室庭前西墻一座湖石疊成的峰洞假山,有登道曲折而上,可以通往書樓。這里借梯云取月之意。此室是二層樓建筑,原是園主子女的內室。軒內南北各設落地花窗六扇,花窗裙板上刻有花卉山水和擺什景圖案,當中有一座落地飛罩,雕刻雙面鵲梅圖,形象逼真,制作精美。喜鵲是報春的吉祥鳥,喜鵲叫,喜事到,喻喜事,梅是報春之花,梅花與喜事連在一起,表示喜上眉(梅)梢。院中植春梅、垂絲海棠、花石榴、臘梅、翠竹、黑松、紫薇等觀賞花木,高低錯落,四季悅目。特別是那棵亭亭玉立的鳥不宿,四季常青,小花果鮮艷奪目,耐人尋味。再看鋪地,這里盡是荷花和魚網的圖案,一是彌補了東部沒有水的遺憾,二是點題網師園,這里另有蝙蝠和松鶴的圖案,蝙蝠因為與幸福諧音,所以蝙蝠表示幸福,我們現(xiàn)在所見的是飛翔的蝙蝠與云紋在一起的形式,這表達了人們祈求幸福亦像蝙蝠一樣自天而降的美好愿望。古語說千歲鶴,不老松,因此松鶴表示永遠年輕長壽。
現(xiàn)在我們已經游覽完了網師園的住宅區(qū)。大家知道,住宅是園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封建社會,其格局受儒家“三綱五?!敝萍s,以中軸對稱為主,突出尊位,把尊位放在中央地位,位卑和從屬者列于兩側或位居其后。不是嗎?你看,同師園前后三進廳堂,由門廳入內為轎廳,原為園主及賓客落轎之地;第二進為大廳,清能早達,面南居中,顯居尊位,立面高大,令人肅然起敬,這里是昔日園主喜慶宴請,家族議事及接待賓客的主要場所;第三進為內廳,昔日為內眷燕集之所。女廳后庭院為梯云室,位于南北軸線的延伸線上,居北,位最低,為園主子女內室。宅園正居部分均衡規(guī)矩,三進敞廳及后庭院依次在同一中軸線上,對稱協(xié)調,強調了等級和尊卑,中庸平和,這種對稱的秩序井然的布局,給予人們視覺以平衡、均勻、齊整,最終是和諧的美感。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在各個廳堂之間總有一個天井。為什么要設置天井呢?一是便于采光,古時候沒有電,遇到陰雨天,室內較暗。二是便于排水,天井中有數個陰溝,因此,無論下多大的雨,都不易積水。三是有利于廳內的人呼吸到新鮮空氣,香氣襲人。蘇州住宅,房屋屋脊高,進深大,墻身薄,出檐深,建筑外觀樸素雅致。白墻灰瓦與黑褐墨綠等色木構架互相配合,倒映于綠水中,構成有明快格調的江南水鄉(xiāng)風情畫。
從擷秀樓后庭院西側的小門朝西看,頗有一番“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受。朝西邁進便見一處獨立的庭院,此處為南宋園主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面寬五間,書屋舊時為園主藏書讀書處,樓上為讀畫樓,該書屋相對的天井,東西方向較寬,前為擷秀樓北墻,造園者以高墻為粉本,疊放了一座造型奇特的湖石假山,險峻秀麗。唐朝大詩人李白詩云:“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獎蓉”,主人借用“五峰”給這處書屋題名。游人又把這山看為云崗余脈,給人以美的聯(lián)想。五峰書屋室內寬敞明亮,南面僅設矮墻,上半部分為大窗,一是增加室內采光,二是為了更好地觀賞峰石。庭前假山旁有一株高大的玉蘭樹,春來花滿庭,特別珍貴的是,花壇中還有一株山茶絕品名叫“十三太?!薄_@棵山茶盛開時,同時綻放13種不同顏色的花朵,有紅、粉、白等,這在蘇州園林中是一絕。五峰書屋是一處相對獨立的庭院,它于擷秀樓后,但并不處于同一中軸線,而是稍稍偏向西北,這一偏大有講究,它把彩霞池北的建筑和東部住宅區(qū)過渡性地連接起來。五峰書屋為兩層樓宇,屋前有回廊,東通半亭,西出竹外一枝桿,兩處門戶都很小,一是使人產生別有洞天的感覺,二是維護了東邊庭院和西邊竹外一枝桿的整體封閉性,不使這兩處景點產生“漏氣”。
五峰書屋西邊緊挨著的便是三開間的樓堂,取名集虛齋,這里是園主修心養(yǎng)性讀書的場所。集虛極富道家思想色彩,“集虛”出自《莊子.人間世》:“惟通集虛,虛者,心齋也”,“虛”指心中澄澈明朗的境界,“心齋”為養(yǎng)心之所。也就是說必須心志統(tǒng)一,排除雜念,對外界的事不用耳聽,而用心聽,甚至用“氣”聽,莊子用此宣揚他虛無、順物的處世哲學。這里園主借來標榜自己與世無涉的清高。表現(xiàn)其向往漁樵隱居之樂的意境。集虛齋室內陳設雅致,以竹為題的書畫滿楹,與竹外一枝桿相呼應,站在天井中間,用月洞門套住竹外一枝桿,可出現(xiàn)一幅外圓內方的云崗立體畫,集虛齋其上有樓,登樓眺望,園中景色歷歷在目。難怪,中新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從1992年4月15日至1994年2月21日的近10次談判都在網師園集虛齋小姐樓上進行。李光耀攜夫人來過兩次。一位作家寫道:網師園對談判到底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巨大或是微妙,無人得知。當時的市長在談判的間隙說過:“網師園為工業(yè)園區(qū)談判順利進行作出了貢獻?!?gt;
從集虛齋朝南看,彩霞池明朗,竹外一枝桿略暗;小天井明朗,集虛齋本身略暗,這種忽明忽暗的藝術手法,大大增強了園景的層次感。
走出集虛齋,穿過小天井,便來到了臨水而筑的竹外一枝軒和半亭射鴨廊。竹外一枝軒原為園主子女讀書寫字的地方,在此讀書,白天可見飄渺云彩,夜間則是秀美的月亮。竹外一枝軒額取自宋代蘇軾“紅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詩意,“一枝”指梅花,“暗”指枝葉茂盛。這座小軒原是封閉式的斜軒,1940年何亞農買此園后,對庭園進行整修,才改為敞軒,寬三間,玲瓏剔透,外似船廳。竹外一枝軒與南岸小山叢桂軒遙相呼應,一臨水,一離岸,也成一條主軸線,從彩霞池南岸望來,軒像輕巧的船舫,與高大的二層樓集虛齋,一前一后,造成參差錯落,富有變化。西面墻上有一空窗,構成大框景,窗下垂絲海棠婆娑起舞,稍遠處石板曲橋,一波三折,白皮古松探身飛亭游廊,你若不留意,還誤以為一幅山水畫。這種有空窗(又稱月洞)的墻面,使內外景物既有分割,又達到有機聯(lián)系,融為一體。軒前斜出水上的那株黑松,宛如黃山迎客松,倒映池中,若隱若現(xiàn),生動而有氣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竹外一枝軒和處于西南對角線上的濯纓水閣也組成了一組對景,濯纓水閣架空水上;竹外一枝軒瀕臨水邊,前者為虛,后者為實。濯纓水閣三面墻體,一面木欄,為實;竹外一枝軒空間開敞,不設門戶,為虛。兩者虛實對比,互相轉換,美不勝收。另外,因五峰書屋和集虛齋等樓房體量較大,玲瓏剔透的竹外一枝軒和射鴨廊與樓房形成一組高低參差、錯落有致的組群,這一軒一廊不但造型簡潔明快,大小高低親切宜人,而且構成中景增加了景物的層次,使人感到樓房后退了,并增加彩霞池的開闊感。竹外一枝軒安裝吳王靠鵝項形短欄,這是從欄桿坐凳變化出來的坐椅,呈現(xiàn)出姿態(tài)優(yōu)美的曲線,形無定制的造型和具有流動美、動態(tài)美、舒展自如的線條,都給人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理美感。
竹外一枝軒旁是水閣式建筑半亭射鴨廊,南臨空亭,東倚山墻,西凌綠波。它源自唐代詩人王建“新教內人唯射鴨,長隨天子苑東游”詩意。斗鴨、射鴨是古代宮苑中的嬉戲之事,盛行上千年。這里借指射鴨取樂之廊,是舊時園主品茗雅集之處。這條短短5米多的小廊,北接竹外一枝軒,南連空亭,與曲折長廊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內部看,亭、廊、軒如一整體,從外面看,亭則亭,廊則廊,軒則軒,各具特色,極為分明,這是園林建筑中參差曲折,錯落疏密的多變藝術效果。射鴨廊對著月到風來亭是一條東西向的副軸線,軸線兩邊的布局,是極成功的不對稱均衡構圖。射鴨廊池邊假山盤紫藤,南壁墻面攀木香,是欣賞春景之處。從竹外一枝軒右拐,步行數步便來到了看松讀畫軒。此軒面寬四間,三面雕花半窗,向南一面僅以數根廊柱支持,故采光特佳。此軒建筑利用了良好的朝向,多留空地,留出了更多的觀賞活動空間,因此軒體量較重,故與彩霞池隔以庭院,樹木、花臺,既增加園景層次和深度,又不使軒逼壓水面。此軒與濯纓水閣遙遙相對,一離岸,一臨水;一輕巧,一厚重,是一條軸線上的對景,冬季在此賞雪,最為合適??此勺x畫軒在網師園眾多亭榭軒閣中有其獨特品位和意趣。其特征是雅古,先說雅,你看,看松讀畫軒內的家具一律為明式風格,紅木制成,造型簡潔大方,色澤素雅。正中為一圓桌,東西各兩把椅子,椅子間放桌幾,桌椅幾凳造型大方、流暢,落地罩,窗格裙板上刻擺十景花藍圖案,半窗夾堂板刻《三國志》人物。因此,你一踏進軒來,便有一種古雅恬靜的韻味。再看該軒和庭柱有一幅疊字抱柱聯(lián):“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此聯(lián)順讀、反讀都合韻律,字通意順,自然流利,文字用十四對疊字組成,聲聲悅耳,極富音樂感。上聯(lián)意思是風吹落葉,雨打芭蕉,春暖冬寒之際皆有無限之景,可讓人去尋幽覓芳;下聯(lián)意思是,在此盡可男歡女愛,卿卿我我。全聯(lián)描繪出了看松讀畫軒前四季明媚秀麗的風光,更有趣的是此聯(lián)語所用疊字,是從人們熟悉的詩文中出來的,很容易讓人想起這些詩文與有關的韻事,如“尋尋覓覓”出自李清照《聲聲慢》詞,“鶯鶯燕燕”出自杜牧《為人題贈》,“卿卿”是晉王戎妻對王戎的愛稱,“暮暮朝朝”出自宋玉的《高唐賦》。再說說看松讀畫軒的“古”字。你看軒前兩棵古木,一為白皮松,已有二百余年歷史,它干枝橫斜,好象一位遲暮美人,正臨水照鬟。二為古柏,相傳是南宋萬卷堂國主史正志手植,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它高達十余米,是全園最高的景物,雖然頂梢已枯,但三個側枝仍活,似飛龍在空中翱翔。松柏成為正義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園中的亭榭軒閣,毀而復原,已非舊物,惟有古樹,不能仿建,這是悠久歷史的見證。當我們撫摸著這棵閱盡同師園蒼桑變遷的蒼老古柏,怎能不油然產生思古之幽情呢?軒東邊天井內,還有一棵上百年樹齡的木瓜樹,樹身雖有枯朽之感,但每年春天,仍綻出新綠。深秋時,枝上結出顆顆木瓜形如葫蘆,不過要說真正的古木還得算軒內的硅化木了。軒內圓桌之北為一高幾,幾上是一靈壁石,形狀靖瘦,若以金屬物叩之,有回聲,靈壁石兩旁的幾案上有兩段高約二尺,直徑一尺多的灰色柱形圓石,形狀酷似樹干,仔細觀察,可見一圈圈的年輪,一個個結節(jié),一條條纖維縱紋。用手一摸。質地堅硬,與頑石沒有區(qū)別,這就是典型的硅化木。這是一種一億五千萬年以前,陸地上廣泛分布的常綠喬木的化石,這種歷經億萬年的硅化木化石,成為時代永久的象征,所以封建統(tǒng)治者把它看作政權萬世穩(wěn)固的象征,人民群眾把它視為堅貞不屈精神的化身。據《本草綱目》記載:硅化木石還是一種醫(yī)治男女相思病的靈丹妙藥,我想,這是外形與內質的綜合了,人們賦予它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形體本身的特征,從而產生的無窮的內在魅力??此勺x畫軒南太湖石花臺內,植古柏、黑松、白皮松、羅漢松、海棠、牡丹、桂花等,因此,坐軒內可四季盡情品賞靜觀的妙處,春賞牡丹,夏聽蟬賞水,秋聞桂香,冬賞雪。一年四季皆是畫,尤其是冬天,松竹之青碧襯于一片粉妝玉砌的雪景,真可謂畫意滿園了,這便是軒名中讀畫二字所指。
從主園曲橋朝西走,有一小門,上有磚額“潭西漁隱”?!疤段鳌奔吹匚?,“漁隱”是史正志萬卷堂的舊號。穿過小門頓覺別有洞天,此處是一處書房庭院,為園主子女讀書外,名殿春?又稱內園?!暗畲骸背鲎蕴K東坡“尚留芍藥殿春風”句意?!暗畲骸敝复耗?,“?”指閣樓旁的小屋。整個小院占地不到一畝,但景觀豐富而又不覺局促,富有明代庭園建筑工整柔和、雅談明快、簡潔利落的特色。園中有精雅書房兩間,為舊時書齋。小院曾是芍藥圃,清嘉定年間,網師園以種植芍藥聞名于世?,F(xiàn)在芍藥圃中植芍藥八株,都是名貴品種,芍藥花其形多變,其色艷麗,《詩經》中作為男女贈別之花。小院西南為涵碧泉,泉名取自宋朝朱熹詩“一水方涵碧”之意。據考證,此地舊有根樹井,在古柏根下后來古柏枯死。井也被埋沒,1958年整修時,挖出一塊湖石,上鐫“涵碧泉”三字,深挖其下,果然冒泉,殿春?一院無水,有了這眼清泉和全園水脈貫通,真是絕處逢生,再次呼應網師園以水為中心的主題。泉北有半亭,因旁邊有涵碧泉而得名,此亭建于1958年,此亭倚墻而筑,體量小,與小院格局很相似,其飛檐翹角非常輕巧,將人的視線引向上空,擴大了空間,豐富了景觀。亭中一塊巨大的靈壁石,因顏色烏灰,像展翅欲飛的蒼鷹,俗稱“鷹石”,相傳此石原為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遺物。殿春?主體建筑坐北朝南共三間,仿明式結構,屋前有石板平臺,圍以低石欄,屋頂為卷棚式.
網師園的導游詞范文5篇(二)
網師園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是蘇州園林中極具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的代表作品。網師園始建于宋淳熙初年(公元1174年)始稱“漁隱”,幾經滄桑變更,至清乾隆年間(公元1765年前后),定名為“網師園”,并形成現(xiàn)狀布局。網師園位于蘇州葑門附近的帶城橋南闊家頭巷11號,后門面向蘇州古城東南之十全街,至今幾易其主,圍主多為文人雅士,且各有詩文碑刻遺于園內,歷經修葺整理,最終形成了這一古典園林中的精品杰作。網師園為典型的宅園合一的私家園林。住宅部分共三進,自大門至轎廳、萬卷堂、擷秀樓,沿中軸線依次展開,主廳“萬卷堂”屋宇高敞,裝飾雅致。1997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令人流連忘返。
網師園始建于南宋,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花園名為“漁隱”,后廢。至清乾隆年間,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購之重建,定園名為“網師園”。網師乃漁夫、漁翁之意,與“漁隱”同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網師園便意謂“漁父釣叟之園”,此名既借舊時“漁隱”之意,且與巷名“王四(一說王思,即今闊街頭巷)”諧音。園內山水布置和景點題名蘊含著濃郁的隱逸氣息。網師園現(xiàn)面積約10畝(包括原住宅),園林部分占地約8畝余,內花園占地5畝,水池447平方米??偯娣e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于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局促。全園清新有韻味,網師園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范,陳從周譽為“蘇州園林小園極則,在全國園林中亦屬上選,是以少勝多的典范”。清代學者錢大昕評價網師園“地只數畝,而有行回不盡之致;居雖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樂。柳子厚所謂‘奧如曠如’者,殆兼得之矣?!?/p>
網師園的導游詞范文5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們現(xiàn)在游覽的就是世界聞名的網師園。網師園是中國江蘇園林的一個典型代表。
陳從周教授在《中國名園》一文中稱“網師園是造園家推崇的小園典范”。曾被德國政府授予聯(lián)邦德國大十字勛章的德國著名園藝家、鑒賞家瑪麗安娜.鮑榭蒂女士在其《中國園林》一書中指出:“我覺得網師園是蘇州最體面雅致、最完整的私家園林”。
建于宋朝時期的網師園,當時建房和建園耗資150萬貫(1貫為1000枚銅幣)。800年后的今天,曾有一位日本游客氣壯如牛,開價12億美元購買此園,見園方無意商榷,連聲說“這是你們的國寶!無價之寶!”由此可見,網師園的殿春簃作為第一件出口海外的中國古典園林作品藍本絕不是偶然的。蘇東坡說:“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我要說:“到蘇州園林不游網師園,乃憾事也”。
朋友,也許你的心早已飛進了網師團,且慢,請跟我走進蘇州古城東南帶城橋路,拐彎進人一條極窄的羊腸小巷--闊家頭巷,腳踩石子路,往東行。這樣曲曲折折5分鐘走到小巷深處,才見到網師園。這長長的羊腸小巷,猶如抒情詩中的一串含蘊豐富的省略號,它表示富者我不攀,貴者我不顧,它顯示了主人卑視利祿,清高雅逸的情操。
那么,主人是誰?為何取名網師園呢?
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吏部侍郎史正志(揚州人),在朝中身為大臣,面對南侵的金兵,一味貪生求和被罷了官,流落到蘇州,于1174年請人建了一座宅園,自譽藏萬卷書,取園名“萬卷堂”,并在大門對面造圃,意思是泛舟五湖,自號“漁隱”,這便是網師園的前身。
從宋朝到元明及清初的500多年間,這座花園的主人換了又換,到清代乾隆中(1785年左右),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隱退,購萬卷堂故址,重新規(guī)劃布置。宋宗元為什么要給花園起名為網師國呢?據說與漁翁王思父女有關。傳說宋宗元晚年才得一子,取名雙喜。雙喜從小聰明活潑,有一次,到瞻臺釣魚,不小心掉入湖中,全虧漁翁王思和女兒桂芝將他救起,又搖船送他回家。宋宗元為了報答王思父女對兒子的救命之恩,特用漁翁的尊稱--“網師”給花園命名,從此,萬卷堂就稱為網師園了。實際上,宋宗元自比漁人,號網師并以此為花園命名,一方面借史正志花圃“漁隱”的原義,有隱居自悔之意,另一方面因為園旁邊有巷名王思,取其諧音罷了。
網師園位于闊家頭巷11號,座北朝南,前有照壁,壁間設栓馬環(huán)成行,左右各植盤槐一株,設有東西巷門,東側還設便門,大門為兩扇對開,下面是二尺五寸高閘板,均為黑色油漆,大門兩旁置抱鼓石,上面是獅子滾繡球浮雕,額枋上裝閥閱。閥閱,俗稱門檔,又稱門簪,是封建社會中門第高貴的標志,古代仕宦人家大門外的左右柱,常用來榜貼功狀,在左稱閥,在右稱閱。唐宋以后,官宦人家就在大門外特做兩柱,稱為烏頭閥閱,這種裝飾,表現(xiàn)了園主地位的顯赫。
網師園住宅前后三進,規(guī)模并不大,入門廳,首先要經過可裝可拔的門檻,遙想800年前這門檻有多忙碌--貴賓來了,仆人們忙忙碌碌地拔下門檻,貴賓走了,又忙忙碌碌地裝上。門廳即轎廳,是舊時停放轎子的地方。進門后廳內左右安放著兩條長長的賴凳,也有用長椅的,這種作對稱式陳放兩旁的凳,一進門就給人一種整齊端莊的視覺效果。轎廳舊時是賓客主人落轎的地方,一般接待時也可在此小坐待茶,所以轎廳俗稱茶廳。廳正中懸有“清能早達”匾額,這是蘇州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張辛稼書寫的。“清能”是封建王朝官吏標榜品德,用現(xiàn)在的話講是為政清廉,德才兼?zhèn)?“早達”指早年發(fā)達的意思。在該廳的東側,有一座轎子,它是由紅木和竹子做成的,轎子上有很多蝙蝠的圖案,象征幸??鞓?。轎廳正面設隔扇門,棕色油漆,廳后頂部有磚砌家堂,供奉祖先牌位,磚雕已有700年歷史。廳東有僻弄通向內廳,廳西有“網師小筑”磚額小門,通向中部山水主園。
大廳又稱積善堂,廳正中高懸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所書“萬卷堂”匾額,這無聲語言告訴人們,主人不愧是書香門第,不僅家藏萬卷書,而且兩旁掛張辛稼的對聯(lián)“紫苒夜?jié)袂接?,鐵甲春生萬壑雪”。大廳面闊五間,這里是園主喜慶宴請和接待賓客的主要場所。若三代同堂,正中位置為祖父、祖母,東邊為父母,兩邊為兒女;若來客,根據東為貴的習慣,客人坐東邊,主人坐西邊。中間置銅鼓一只,作裝飾用。大廳東西兩壁掛大理石山水掛屏,堂中一式明式紅木家具。在天然幾上陳列著園主所珍藏的古瓷、拱石、插屏,以顯示主人的文化素養(yǎng)和情趣。你看該正廳是方梁彎椽,梁上雕有花卉裝飾圖案。前廊為鵝頸長椽,廊下一排18扇落地長窗。廳堂正面設一排18扇白漆門,這白色屏板不僅與墻面色調統(tǒng)一,增加了室內的明度,對大廳陳設的家具和物品也能起到襯托作用,而大廳前面兩根立柱的白底隸書聯(lián)牌更起到了前后呼應的效果??傊麄€大廳平面廣闊,立面高大,整體形象雄偉莊嚴。該大廳的陳設在手法上仍保持了左右完全對稱的格局,突出大廳中央正面的天然幾、供桌和方桌、太師椅,正面居中的匾額、堂對、楹聯(lián)也都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加上空間懸掛宮燈、壁畫,系掛云石鑲嵌條屏,形體方正,工藝考究的紅木仿明家具,使大廳的氛圍更加安詳、靜穆、莊重。
大廳前天井,東西對稱,種植玉蘭兩株,寓意玉堂富貴。春天,堂前玉蘭花開,冰清玉潔,意味深遠。玉蘭,早春便開花,又名望春花,它是中國送給歐洲的植物中最著名、最受歡迎的花卉。
廳南的對景是一座雕鏤精致、巧奪天工的磚刻門樓,這座門樓制作于乾隆年間,高約6米,幅寬3.2米,厚1米,門樓上的磚雕是用鑿子和刨子在質地細膩的青磚上,運用平雕、浮雕、鏤雕和透空雕等磚雕藝術手法,雕鑿而成的。歷史人物栩栩如生,飛禽走獸和花卉圖案,形象逼真,不愧為“江南第一門樓”。門樓上都是蔓草圖案,蔓生植物滋長延伸,蔓延不斷,人們寄予它茂盛、長久的吉祥寓意。門樓中間為字碑??逃小霸逡呦琛彼淖?。藻是水草,藻耀指文采華麗,高翔是展翅高飛的意思。兩側兜肚,左側刻有郭子儀上壽立體戲文圖。你看,圖中郭子儀端坐正堂,胡須垂胸,慈祥可親;八個文武官員,依次站立,有的手捧貢品,有的手拿兵器,廳堂擺著盆花,門前石獅一對,好不氣派。郭子儀活了八十四歲,八個兒子、七個女婿都是朝中命官,可謂大賢大德,所以這幅郭子儀上壽磚刻表示“福壽雙全”之意。左側刻有周文王訪賢立體戲文圖。你看,姜子牙長須披胸,莊重地端坐渭河邊,周文王單膝下跪求賢,文武大臣前呼后擁,有的牽著馬,有的手持兵器,浩浩蕩蕩,這里是描寫周文王訪姜子牙的場景。文王以大德著稱,姜子牙以大賢著名,所以文王訪賢比喻德賢齊備。下面是蝙蝠圖案,兩側為獅子滾球及花卉圖案,中有三個“壽”字,象征福祿壽三星
高照,福為五福臨門,祿為高官厚祿,壽為長命百歲。
穿過大廳是面寬五間帶廂內廳,俗稱女廳。梁架下大匾系綠色底黑色字,名曰“擷秀樓”,這是晚清著名學者俞樾寫的。擷是采擷,擷取的意思,擷秀就是攬取秀色之意。古時,蘇州的房屋比較矮,絕大部分房屋僅有一層,因此,當你登上擷秀樓,全園景色盡收眼底。極目遠眺,天平山、靈巖山、上方山塔尖、瑞光塔等隱現(xiàn)窗前。女廳內,陳設除椅子茶幾之類的家具之外,中央擺著一套精巧別致的紅木回臺圓凳,使陳設顯現(xiàn)出一番新的景象。正面紗槅內放置的那張鑲大理石炕床,下置腳踏,有著濃厚的家庭生活氣息,廳內裝飾精美,落地罩掛落窗格上雕刻花鳥蟲圖案。樓前天井東西對植桂花二株,東為金桂,西為銀桂,秋天幽香襲人,有九里香之稱。金桂為金色,銀桂為白色,古代神話傳說月宮中有玉桂樹。我國古時候考中狀元被譽為蟾宮折桂。桂花香氣襲人,清雅高潔,自有仙友、仙客之稱,桂花可謂“清香不與群芳并,世上無花敢斗香”。女廳是晚清光緒時候建造的(1896年),它體量小,樓不高,是園主起居之所,后通小花園,是一個比較含蓄、舒適、自在的生活環(huán)境,這里的陳設富有舊時女眷活動的特色。
庭院北面,有一小軒,名梯云室。梯云室庭前西墻一座湖石疊成的峰洞假山,有登道曲折而上,可以通往書樓。這里借梯云取月之意。此室是二層樓建筑,原是園主子女的內室。軒內南北各設落地花窗六扇,花窗裙板上刻有花卉山水和擺什景圖案,當中有一座落地飛罩,雕刻雙面鵲梅圖,形象逼真,制作精美。喜鵲是報春的吉祥鳥,喜鵲叫,喜事到,喻喜事,梅是報春之花,梅花與喜事連在一起,表示喜上眉(梅)梢。院中植春梅、垂絲海棠、花石榴、臘梅、翠竹、黑松、紫薇等觀賞花木,高低錯落,四季悅目。特別是那棵亭亭玉立的鳥不宿,四季常青,小花果鮮艷奪目,耐人尋味。再看鋪地,這里盡是荷花和魚網的圖案,一是彌補了東部沒有水的遺憾,二是點題網師園,這里另有蝙蝠和松鶴的圖案,蝙蝠因為與幸福諧音,所以蝙蝠表示幸福,我們現(xiàn)在所見的是飛翔的蝙蝠與云紋在一起的形式,這表達了人們祈求幸福亦像蝙蝠一樣自天而降的美好愿望。古語說千歲鶴,不老松,因此松鶴表示永遠年輕長壽。
現(xiàn)在我們已經游覽完了網師園的住宅區(qū)。大家知道,住宅是園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封建社會,其格局受儒家“三綱五?!敝萍s,以中軸對稱為主,突出尊位,把尊位放在中央地位,位卑和從屬者列于兩側或位居其后。不是嗎?你看,同師園前后三進廳堂,由門廳入內為轎廳,原為園主及賓客落轎之地;第二進為大廳,清能早達,面南居中,顯居尊位,立面高大,令人肅然起敬,這里是昔日園主喜慶宴請,家族議事及接待賓客的主要場所;第三進為內廳,昔日為內眷燕集之所。女廳后庭院為梯云室,位于南北軸線的延伸線上,居北,位最低,為園主子女內室。宅園正居部分均衡規(guī)矩,三進敞廳及后庭院依次在同一中軸線上,對稱協(xié)調,強調了等級和尊卑,中庸平和,這種對稱的秩序井然的布局,給予人們視覺以平衡、均勻、齊整,最終是和諧的美感。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在各個廳堂之間總有一個天井。為什么要設置天井呢?一是便于采光,古時候沒有電,遇到陰雨天,室內較暗。二是便于排水,天井中有數個陰溝,因此,無論下多大的雨,都不易積水。三是有利于廳內的人呼吸到新鮮空氣,香氣襲人。蘇州住宅,房屋屋脊高,進深大,墻身薄,出檐深,建筑外觀樸素雅致。白墻灰瓦與黑褐墨綠等色木構架互相配合,倒映于綠水中,構成有明快格調的江南水鄉(xiāng)風情畫。
從擷秀樓后庭院西側的小門朝西看,頗有一番“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受。朝西邁進便見一處獨立的庭院,此處為南宋園主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面寬五間,書屋舊時為園主藏書讀書處,樓上為讀畫樓,該書屋相對的天井,東西方向較寬,前為擷秀樓北墻,造園者以高
墻為粉本,疊放了一座造型奇特的湖石假山,險峻秀麗。唐朝大詩人李白詩云:“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獎蓉”,主人借用“五峰”給這處書屋題名。游人又把這山看為云崗余脈,給人以美的聯(lián)想。五峰書屋室內寬敞明亮,南面僅設矮墻,上半部分為大窗,一是增加室內采光,二是為了更好地觀賞峰石。庭前假山旁有一株高大的玉蘭樹,春來花滿庭,特別珍貴的是,花壇中還有一株山茶絕品名叫“十三太?!?。這棵山茶盛開時,同時綻放13種不同顏色的花朵,有紅、粉、白等,這在蘇州園林中是一絕。五峰書屋是一處相對獨立的庭院,它于擷秀樓后,但并不處于同一中軸線,而是稍稍偏向西北,這一偏大有講究,它把彩霞池北的建筑和東部住宅區(qū)過渡性地連接起來。五峰書屋為兩層樓宇,屋前有回廊,東通半亭,西出竹外一枝桿,兩處門戶都很小,一是使人產生別有洞天的感覺,二是維護了東邊庭院和西邊竹外一枝桿的整體封閉性,不使這兩處景點產生“漏氣”。
五峰書屋西邊緊挨著的便是三開間的樓堂,取名集虛齋,這里是園主修心養(yǎng)性讀書的場所。集虛極富道家思想色彩,“集虛”出自《莊子.人間世》:“惟通集虛,虛者,心齋也”,“虛”指心中澄澈明朗的境界,“心齋”為養(yǎng)心之所。也就是說必須心志統(tǒng)一,排除雜念,對外界的事不用耳聽,而用心聽,甚至用“氣”聽,莊子用此宣揚他虛無、順物的處世哲學。這里園主借來標榜自己與世無涉的清高。表現(xiàn)其向往漁樵隱居之樂的意境。集虛齋室內陳設雅致,以竹為題的書畫滿楹,與竹外一枝桿相呼應,站在天井中間,用月洞門套住竹外一枝桿,可出現(xiàn)一幅外圓內方的云崗立體畫,集虛齋其上有樓,登樓眺望,園中景色歷歷在目。難怪,中新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從1992年4月15日至1994年2月21日的近10次談判都在網師園集虛齋小姐樓上進行。李光耀攜夫人來過兩次。一位作家寫道:網師園對談判到底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巨大或是微妙,無人得知。當時的市長在談判的間隙說過:“網師園為工業(yè)園區(qū)談判順利進行作出了貢獻?!?/p>
從集虛齋朝南看,彩霞池明朗,竹外一枝桿略暗;小天井明朗,集虛齋本身略暗,這種忽明忽暗的藝術手法,大大增強了園景的層次感。
走出集虛齋,穿過小天井,便來到了臨水而筑的竹外一枝軒和半亭射鴨廊。竹外一枝軒原為園主子女讀書寫字的地方,在此讀書,白天可見飄渺云彩,夜間則是秀美的月亮。竹外一枝軒額取自宋代蘇軾“紅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詩意,“一枝”指梅花,“暗”指枝葉茂盛。這座小軒原是封閉式的斜軒,1940年何亞農買此園后,對庭園進行整修,才改為敞軒,寬三間,玲瓏剔透,外似船廳。竹外一枝軒與南岸小山叢桂軒遙相呼應,一臨水,一離岸,也成一條主軸線,從彩霞池南岸望來,軒像輕巧的船舫,與高大的二層樓集虛齋,一前一后,造成參差錯落,富有變化。西面墻上有一空窗,構成大框景,窗下垂絲海棠婆娑起舞,稍遠處石板曲橋,一波三折,白皮古松探身飛亭游廊,你若不留意,還誤以為一幅山水畫。這種有空窗(又稱月洞)的墻面,使內外景物既有分割,又達到有機聯(lián)系,融為一體。軒前斜出水上的那株黑松,宛如黃山迎客松,倒映池中,若隱若現(xiàn),生動而有氣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竹外一枝軒和處于西南對角線上的濯纓水閣也組成了一組對景,濯纓水閣架空水上;竹外一枝軒瀕臨水邊,前者為虛,后者為實。濯纓水閣三面墻體,一面木欄,為實;竹外一枝軒空間開敞,不設門戶,為虛。兩者虛實對比,互相轉換,美不勝收。另外,因五峰書屋和集虛齋等樓房體量較大,玲瓏剔透的竹外一枝軒和射鴨廊與樓房形成一組高低參差、錯落有致的組群,這一軒一廊不但造型簡潔明快,大小高低親切宜人,而且構成中景增加了景物的層次,使人感到樓房后退了,并增加彩霞池的開闊感。竹外一枝軒安裝吳王靠鵝項形短欄,這是從欄桿坐凳變化出來的坐椅,呈現(xiàn)出姿態(tài)優(yōu)美的曲線,形無定制的造型和具有流動美、動態(tài)美、舒展自如的線條,都給人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理美感。
竹外一枝軒旁是水閣式建筑半亭射鴨廊,南臨空亭,東倚山墻,西凌綠波。它源自唐代詩人王建“新教內人唯射鴨,長隨天子苑東游”詩意。斗鴨、射鴨是古代宮苑中的嬉戲之事,盛行上千年。這里借指射鴨取樂之廊,是舊時園主品茗雅集之處。這條短短5米多的小廊,北接竹外一枝軒,南連空亭,與曲折長廊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內部看,亭、廊、軒如一整體,從外面看,亭則亭,廊則廊,軒則軒,各具特色,極為分明,這是園林建筑中參差曲折,錯落疏密的多變藝術效果。射鴨廊對著月到風來亭是一條東西向的副軸線,軸線兩邊的布局,是極成功的不對稱均衡構圖。射鴨廊池邊假山盤紫藤,南壁墻面攀木香,是欣賞春景之處。從竹外一枝軒右拐,步行數步便來到了看松讀畫軒。此軒面寬四間,三面雕花半窗,向南一面僅以數根廊柱支持,故采光特佳。此軒建筑利用了良好的朝向,多留空地,留出了更多的觀賞活動空間,因此軒體量較重,故與彩霞池隔以庭院,樹木、花臺,既增加園景層次和深度,又不使軒逼壓水面。此軒與濯纓水閣遙遙相對,一離岸,一臨水;一輕巧,一厚重,是一條軸線上的對景,冬季在此賞雪,最為合適??此勺x畫軒在網師園眾多亭榭軒閣中有其獨特品位和意趣。其特征是雅古,先說雅,你看,看松讀畫軒內的家具一律為明式風格,紅木制成,造型簡潔大方,色澤素雅。正中為一圓桌,東西各兩把椅子,椅子間放桌幾,桌椅幾凳造型大方、流暢,落地罩,窗格裙板上刻擺十景花藍圖案,半窗夾堂板刻《三國志》人物。因此,你一踏進軒來,便有一種古雅恬靜的韻味。再看該軒和庭柱有一幅疊字抱柱聯(lián):“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此聯(lián)順讀、反讀都合韻律,字通意順,自然流利,文字用十四對疊字組成,聲聲悅耳,極富音樂感。上聯(lián)意思是風吹落葉,雨打芭蕉,春暖冬寒之際皆有無限之景,可讓人去尋幽覓芳;下聯(lián)意思是,在此盡可男歡女愛,卿卿我我。全聯(lián)描繪出了看松讀畫軒前四季明媚秀麗的風光,更有趣的是此聯(lián)語所用疊字,是從人們熟悉的詩文中出來的,很容易讓人想起這些詩文與有關的韻事,如“尋尋覓覓”出自李清照《聲聲慢》詞,“鶯鶯燕燕”出自杜牧《為人題贈》,“卿卿”是晉王戎妻對王戎的愛稱,“暮暮朝朝”出自宋玉的《高唐賦》。再說說看松讀畫軒的“古”字。你看軒前兩棵古木,一為白皮松,已有二百余年歷史,它干枝橫斜,好象一位遲暮美人,正臨水照鬟。二為古柏,相傳是南宋萬卷堂國主史正志手植,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它高達十余米,是全園最高的景物,雖然頂梢已枯,但三個側枝仍活,似飛龍在空中翱翔。松柏成為正義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園中的亭榭軒閣,毀而復原,已非舊物,惟有古樹,不能仿建,這是悠久歷史的見證。當我們撫摸著這棵閱盡同師園蒼桑變遷的蒼老古柏,怎能不油然產生思古之幽情呢?軒東邊天井內,還有一棵上百年樹齡的木瓜樹,樹身雖有枯朽之感,但每年春天,仍綻出新綠。深秋時,枝上結出顆顆木瓜形如葫蘆,不過要說真正的古木還得算軒內的硅化木了。軒內圓桌之北為一高幾,幾上是一靈壁石,形狀靖瘦,若以金屬物叩之,有回聲,靈壁石兩旁的幾案上有兩段高約二尺,直徑一尺多的灰色柱形圓石,形狀酷似樹干,仔細觀察,可見一圈圈的年輪,一個個結節(jié),一條條纖維縱紋。用手一摸。質地堅硬,與頑石沒有區(qū)別,這就是典型的硅化木。這是一種一億五千萬年以前,陸地上廣泛分布的常綠喬木的化石,這種歷經億萬年的硅化木化石,成為時代永久的象征,所以封建統(tǒng)治者把它看作政權萬世穩(wěn)固的象征,人民群眾把它視為堅貞不屈精神的化身。據《本草綱目》記載:硅化木石還是一種醫(yī)治男女相思病的靈丹妙藥,我想,這是外形與內質的綜合了,人們賦予它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形體本身的特征,從而產生的無窮的內在魅力??此勺x畫軒南太湖石花臺內,植古柏、黑松、白皮松、羅漢松、海棠、牡丹、桂花等,因此,坐軒內可四季盡情品賞靜觀的妙處,春賞牡丹,夏聽蟬賞水,秋聞桂香,冬賞雪。一年四季皆是畫,尤其是冬天,松竹之青碧襯于一片粉妝玉砌的雪景,真可謂畫意滿園了,這便是軒名中讀畫二字所指。
網師園的導游詞范文5篇(四)
江蘇省蘇州市網師園風景區(qū)為南宋侍郎史正志萬卷堂故址,堂側建有花園,名“漁隱”。清乾隆年間,宋宗元購得重建,借漁隱原意改名網師。后歸瞿遠村,再加修葺,始成今狀。1982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3年8月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
園占地0.6公頃,格局為東宅西園。住宅由門廳、轎廳、大廳(萬卷堂)、樓廳(擷秀樓)、后花園等組成。西部花園以水池為中心,四周環(huán)以亭閣樓館,池水清澄,假山雄峻,與花木組成四季園景,明凈宜人;西側另有書齋別院,幽雅別致,為我國古典園林首例出口至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明軒”之藍本。
網師園布局緊密,精致玲瓏,以小勝大,為蘇州宅第園林的代表,被譽為“蘇州小型園林之極則”。 網師園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間,以“小巧精致”、“宅園合一”的造園特色被譽為蘇州園林“小園極則”、“以少勝多”的典范,1997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網師園古典夜園活動始創(chuàng)于1990年,由網師園管理處、蘇州中國國際旅行社、蘇州市歌舞團聯(lián)合舉辦,至今接待游客量愈30萬人次。 每當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網師園內的八處景點就開始上演評彈、昆曲、蘇劇、民歌、舞蹈、古箏、簫、笛等蘇州傳統(tǒng)文化節(jié)目。無數中外來賓在精致典雅的園林氛圍中近距離欣賞精湛的文藝演出,得到美的享受。網師園的古典夜園活動已成為蘇州的特色游覽項目。
網師園的導游詞范文5篇(五)
網師園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花園名為“漁隱”,后廢。至清乾隆年間(約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購之并重建,定園名為“網師園”。網師乃漁夫、漁翁之意,又與“漁隱”同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網師園便意謂“漁父釣叟之園”,此名既借舊時“漁隱”之意,且與巷名“王四(一說王思,即今闊街頭巷)”諧音。園內的山水布置和景點題名蘊含著濃郁的隱逸氣息。乾隆末年園歸瞿遠村,按原規(guī)模修復并增建亭宇,俗稱“瞿園”。今“網師園”規(guī)模、景物建筑是瞿園遺物,保持著舊時世家一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園。
網師園現(xiàn)面積約10畝(包括原住宅),其中園林部分占地約8畝余(另兩資料:約5333平方米、約5400平方米)。內花園占地5畝,其中水池447平方米??偯娣e還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于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局促。網師園布局精巧,結構緊湊,以建筑精巧和空間尺度比例協(xié)調而著稱。全園清新有韻味,因此被認為是中國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陳從周譽為“蘇州園林小園極則,在全國園林中亦屬上選,是以少勝多的典范”。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評價網師園“地只數畝,而有行回不盡之致;居雖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樂。柳子厚所謂‘奧如曠如’者,殆兼得之矣?!?/p>
網師園分三部分,境界各異。東部為住宅,中部為主園。網師園按石質分區(qū)使用,主園池區(qū)用黃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雜。突出以水為中心,環(huán)池亭閣也山水錯落映襯,疏朗雅適,廊廡回環(huán),移步換景,詩意天成。古樹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見著,并與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構成主園的閉合式水院。池水清澈,東、南、北方向的射鴨廊、濯纓水閣、月到風來亭及看松讀畫軒、竹外一枝軒。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變化。所以游園時,宜坐、宜留、以靜觀為主。繞池一周,可前細數游魚,可亭中待月迎風?;ㄓ耙茐?,峰巒當窗,宛如天然圖畫,所以并不覺其園小。夜游網師園除了能品味園林夜景,還能欣賞到評彈、昆曲等節(jié)目。
西部為內園(風園),占地約1畝。北側小軒三間,名“殿春簃(音:yí,樓閣旁邊的小屋,多用做書齋的名稱)”。舊時以盛植芍藥聞名。“殿春簃”舊為書齋,為明代古樸爽潔之建筑。軒北略置湖石,配以梅、竹、芭蕉成竹石小景。由紅林鑲邊的長方形窗枉框松成的框景,滿目青竹,蒼翠挺拔,翠周圍的傲臘梅、紅色天竹子和奇峰迭起的假山石,仿佛是雅致的國畫小品,人在到內,似在室外,富有詩情畫意。軒西側套室原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及其兄弟張善子的畫室“大風堂”。張氏兄弟曾在園中飼養(yǎng)一虎,今堂南天井西墻嵌碎石一方,鐫刻“先仲兄善子所豢虎兒之墓”,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先生書于臺北,寄來立碑。庭院假山,采用周邊假山布局,東墻峰洞假山圍成弧形花臺,松楓參差。南面曲折蜿蜒的花臺,穿插峰石,借白粉墻的襯托而富情趣,與“殿春簃”互成對景?;ㄅ_西南為天然泉水“涵碧泉”。洞容幽深,寒氣逼人,與主園大池水脈貫通,此一眼泉水如蛟龍吐,使無水的“殿春簃”不偏離網師園以水為中心的主題,北半亭“冷泉亭”因“涵碧泉”而得名。亭中置巨大的靈壁石,形似展翅欲飛的蒼鷹,黝黑光潤,叩之錚琮如金玉,是靈壁石中的珍品。在亭中“坐石可品茗,憑欄可觀花”,令人賞心悅目。
1980年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因仿殿春簃建了一座古典庭院“明軒”而名播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