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永陵導游詞3篇
成都永陵導游詞3篇
永陵是多年來被稱作撫琴臺的永陵陵臺外觀為一個半圓形的土堆,其圓徑80m,高15m,墓室建了陵臺之下,以十四道石砌拱券為其骨架,形成墓室三進,全長30.8m。下面是學習啦帶來的,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成都永陵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guī)Т蠹矣斡[的成都永陵。永陵位于成都市撫琴東路的三洞橋,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開 國皇帝王建的陵墓。參觀游覽前,請大家注意:因墓室內空間相對較小,請不要高聲喧嘩,再則 永陵文物又彌足珍貴,進入地宮后,為保護文物起見,請大家不要在墓內拍照。謝謝!我們今天 的游覽線路是從大門進入,通過神道進入墓室,分別參觀前室、中室和后室,之后原路返回
大門 外的停車場, 1961 年,永陵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989 年到 1990 年歷時 10 個月徹 底 整治使永陵得到最好的保護。永陵是目前所知唯一的墓室建筑于地面的帝王陵墓??胺Q中國 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距今已經有 1070 多年的歷史,在發(fā)掘之前一直被誤傳是司馬相如的 撫琴臺。 永陵 1942 年發(fā)掘,在成都眾多景點中,永陵的知名度不算很高,但永陵在我國文史考古界 卻有著極高的地位。有學者研究指出,永陵具有 20 多項中國之最或中國唯一,文史價值極高。
在進入墓室前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永陵的發(fā)掘史,從考古學的角度講,這是我國最早進行考 古發(fā)掘的古代帝王陵,也是我國在抗日戰(zhàn)爭硝煙中進行的唯一一次重大考古發(fā)掘,在中國考古史 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時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留美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馮漢驥先生主持 發(fā)掘,郭沫若先生曾高度評價此次考古,稱此事“如果在和平時期,早已轟動世界” ,足見永陵 考古的偉大意義。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墓室門口,各位眼前這個高 15 米、直徑 80 米、周長 225 米;呈穹窿狀的 圓形封土,就是王建的墓冢。歷經千年風雨保存完好,在永陵建筑成就的諸多“中國之最或是唯 一”上就能很好的體現(xiàn): 第一, 永陵地宮建于地表之上是我國已發(fā)掘的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專家推測這與古代成都地 下水位較高有關,將其筑于地表上,避免地宮被淹。 第二,地宮分為前、中、后三室,是迄今所知唯一采用“肋狀多重、券拱構筑”的石結構地 宮建筑,這種構造跨度較大,顯示宏偉氣勢的同時,又可有效地解決受力差的弊端,科學牢固, 1000 多年來的上百次地震考驗,永陵都是堅固依舊。 第三,地宮采用的巨型青磚也是特制的,其中最大的一種是已知我國古代最大的地面建筑用 磚。磚的質量也非常的好,抗壓強度極佳。
第四,地宮內層“券拱縫隙間”的粘合部還加入了大量香藥,這又是我國已知古代最早在陵 墓建筑內添加香藥進行防腐保護的建筑,防腐作用明顯。 此外,為了使地宮內的物體不被氧化,地宮棺床頭端還放了一個大型石質油缸,內置兩盞油 燈,即民間所稱的“長明燈” ,其作用是,地宮封閉后,通過點燈將里面空氣中的氧消耗耗殆盡, 使地宮形成真空狀態(tài)。 除了建筑價值超群,永陵墓室內的石刻之精、藝術之美也值得贊嘆,它的棺槨石床是已發(fā)現(xiàn) 的中國古代皇陵中最精美、藝術價值最高的。
特別是棺床東、西、南三面雕刻的一組“二十四伎 樂” ,場面宏大,樂器種類繁多,是我國唯一一組完整展現(xiàn)唐代及前蜀宮廷樂隊組合的遺存;展 現(xiàn)的 20 種樂器中既有漢民族的傳統(tǒng)樂器如箏、笛、蕭等,也有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樂器如篳篥 (BI LI 兩個皆念四聲) 、羯鼓,還有來自當時國外的樂器如豎箜篌、貝、銅鈸等,是我國最早 反映唐代音樂由外來轉化為中國民族音樂的文物見證,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重要歷史 體現(xiàn);另外,棺床兩側的十二神圓雕像,同樣也是已發(fā)現(xiàn)的唯一反映中國古代“十二護法神將” 的文物藝術造型。尤為珍貴的是,永陵地宮還出土了我國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皇帝真容雕像—— 王建石像,與歷史文獻記載的王建相貌相當一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國寶級文物珍品。 接下來,請各位朋友隨我進入墓室,共同領略這座古代帝王陵的考古之偉、建筑之奇、石刻 之精和藝術之美。
篇二:成都永陵導游詞
永陵即王建墓,位于成都市西門外三洞橋。王建(847~918),河南舞陽縣人,雖目不識丁,但作戰(zhàn)勇猛,被唐昭宗封為蜀王。公元907年唐亡,王建稱帝,史稱前蜀,死后葬于三洞橋。1942年該墓被人們發(fā)掘確認。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建墓曾被盜,但僅存的無法盜走的陵墓建筑和精湛的石刻藝術,仍可算得上是陵宮藝術之花。墓封土高15米,直徑80米,周長225 米。氣勢勝過劉備的“惠陵”。墓內有14道雙重石券砌成,分前、中、后三室,全長23.6 米。
中室放置王建棺槨,棺床東、南、西三面刻有圖案,圖案中的十二力士雕像,他們抬扶著棺座,造型奇特,無一雷同。棺座東、南、西三面的24個舞伎浮雕以不同姿態(tài),翩翩起舞,是少見的唐代藝術珍品。 在棺床東西雕刻著由10種打擊樂器組成的鼓樂隊;在西面雕刻著由10種吹奏樂器組成的管樂隊;南面雕刻的是兩個樂隊領隊人,彈弄著琵琶和柏板。整個石刻樂隊,場面壯觀,是研究唐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后室放置御床,正面有雙龍戲珠浮雕,左右是獅獸浮雕。床上則是王建的坐像,神態(tài)肅穆。整個建筑氣魄雄偉,裝飾華麗精美。
篇三:成都永陵導游詞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是聞名海內外的三國文化圣地。"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區(qū),是諸葛亮、劉備紀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廟宇,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組成。系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唐代詩人杜甫成都故宅舊址,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區(qū),是富有詩情畫意和竹林風光的名園。詩人杜甫于公元759年移居成都,歷時3年9個月,在此作詩240余首,其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筑有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少陵草堂等。草堂博物館內珍藏各種歷史資料3萬余冊,文物2000余件,是研究“詩圣”杜甫的珍貴資料。杜甫草堂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都永陵博物館
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墓。位于成都市區(qū),1942年發(fā)掘,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謚寶、哀冊、玉帶、玉杯、銀缽、鐵豬及鐵牛等。是研究五代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資料。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沙遺址
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首項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的金沙遺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大道,被評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遺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燦爛輝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藝精美的金玉印飾品和翡翠飾品以及大量的陪葬品。該遺址文化與廣漢三星堆遺址文化一脈相承,前后銜接,是中國考古史上繼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就。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船棺遺址
位于成都市中心商業(yè)街的古船棺遺址,發(fā)掘于2000年7月,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每具船棺均以特大圓木造成船形,其墓葬規(guī)??胺Q全國之最。同時出土的文物有制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該遺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殊院
為清代川西“四大叢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園塔”,宋時名“信相寺”,明時毀于戰(zhàn)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后改稱“文殊院”。寺內藏有自唐宋以來古今名人書畫500余件,珍藏各類經書12萬余冊,還有自漢代以來的碑刻、雕、刺繡等實物珍品。
青羊宮
全國著名道教宮觀之一。青羊宮位于成都市區(qū),始建于唐,現(xiàn)存殿宇建于清代。主要建筑有靈祖殿、混元殿、八卦亭、無極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荊臺等。青羊宮是研究我國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場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