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通用學習方法 > 學習方法指導 > 外國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外國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時間: 欣怡1112 分享

外國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教會學生學習”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口號。因此,現(xiàn)代教學方法不僅強調(diào)教與學的辯證統(tǒng)一,而且非常重視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并把它作為創(chuàng)立現(xiàn)代教學方法體系的重要前提。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外國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外國學生的學習方法一

  “探究學習”法

  “探究學習”是指這樣一種學習活動:兒童通過自主地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形成認識自然的基礎(chǔ)--科學概念,進而培養(yǎng)探索未知世界的積極態(tài)度。

  1.什么是探究?

  在當今國際科學教育改革的熱潮中,探究(Inquiry)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幾個關(guān)鍵詞之一 。英文 Inquiry 一詞起源于拉丁文的 in 或inward(在……之中)和quaerere(質(zhì)詢、尋找),按照《牛津英語詞典》中的定義,探究是“求索知識或信息特別是求真的活動;是搜尋、研究、調(diào)查、檢驗的活動;是提問和質(zhì)疑的活動”。其相應的中文翻譯有“探問”、“質(zhì)疑”、“調(diào)查”及“探究”等多種譯法。就語義而言,據(jù)《辭?!?1989年版)的解釋,“探究”指“深入探討,反復研究”。

  現(xiàn)在使用的科學探究具有雙重含義:一方面,指的是科學家們用來研究自然界并根據(jù)研究所獲事抵ぞ葑齔黿饈偷母髦址絞劍渙硪環(huán)矯媯?傅氖茄??菇ㄖ??、芯暽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T諤致劭蒲Ы逃?奈南字?不管是使用探究(Inquiry)還是科學探究(scientific inquiry)這個詞,除特別注明外都是指探究式的學習活動而非科學家的探究。

  科學探究不僅涉及提出問題、猜想結(jié)果 、制定計劃 、觀察、實驗、制作、搜集證據(jù)、進行解釋、表達與交流等活動,還涉及到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如科學探究的特征。

  2.探究式學習與發(fā)現(xiàn)式學習是一回事嗎?

  一講到探究式學習,我們常常會想到發(fā)展式學習。探究與發(fā)現(xiàn),這兩者是同一個概念嗎?其內(nèi)涵與外延一樣嗎?

  一講到探究式學習,人們也常常想到它的對立面似乎是接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相對的概念真的是接受式學習嗎?探究中就沒有接受式學習的成分嗎?接受式學習就一定不是探究式嗎?或者,探究就不可以是接受式的嗎?

  實際上,探究式學習有多樣化的設(shè)計模式??蓪⑻骄渴綄W習區(qū)分為兩大類:接受式探究與發(fā)現(xiàn)式探究。

  在接受式的探究學習中,學生主動從現(xiàn)有資料或現(xiàn)有資源(如從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場館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關(guān)人士直接詢問,所搜集到的信息是現(xiàn)成的,頂多只需略加整理即可。如,在講完世界地理后,可以給學生布置這一樣一個探究作業(yè):

  如果你打算利用假期去新馬泰旅游,為了旅游前的準備(如準備屆時穿的衣物、購買機票、準備資金),你需要獲取哪些信息(這些國家的氣候特點及近期天氣預報,來往中國與這些國家的交通方式及路線,人民幣與這些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等);如果打算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帶回些特產(chǎn)或小禮品,你需要了解哪些有關(guān)信息(這些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特色等);你打算從哪些渠 道了解這些信息(《地理 》雜志、旅游手冊、旅游公司、電視、報紙、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等)。寫一篇短文,匯報你獲得的信息,別忘了注明這些信息的確切來源。

  由于這個作業(yè)是讓學生從現(xiàn)有資源中主動搜集現(xiàn)成信息,因此是接受式的探究學習。在發(fā)現(xiàn)式的探究學習中,沒有現(xiàn)成信息可以直接搜集到,而必須由探究者經(jīng)過觀察、實驗、調(diào)查、解讀、研討等活動過程,通過整理分析來獲得或發(fā)現(xiàn)。如:

  觀察蝸牛。(觀察)

  設(shè)計一個一秒鐘擺動一次的擺。(問題解決)

  探究擺的頻率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實驗一變量定性分析)

  探究圓的周長與什么變量有關(guān),其數(shù)量關(guān)系如何(變量定量分析)

  研討:具有什么特征的事物才是有生命的。(概念澄清)

  從以上范例中亦可以看出,發(fā)現(xiàn)式探究也有多樣化的模式。如觀察、實驗、問題解決、變量分析、概念澄清、文本解讀等。

  探究式學習的主要特點如下:

  (1)兒童自主地抓住自然現(xiàn)象,通過探究自然的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傳統(tǒng)的理科教學往往離開了對自然現(xiàn)象的探究,而熱衷于灌輸現(xiàn)成的結(jié)論。

  (2)培養(yǎng)兒童從事研究的探究能力 。不培養(yǎng)起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五官的觀察能力,是不可能抓住自然的事物、現(xiàn)象的。觀察能力對于一個人從事物中獲取信息的量或質(zhì)具有重要的意義。

  (3)培養(yǎng)形成認識自然之基礎(chǔ)??科學概念 。在注重知識獲得過程與探究學習中,首要的是培養(yǎng)探究能力,并運用這種能力去形成科學概念。

  (4)培養(yǎng)探究未知世界的積極態(tài)度 。一個人如果缺乏積極的態(tài)度和探究精神,他的知識和能力仍然不會發(fā)揮作用。如果有了積極探究的態(tài)度和熱情,他的能力很快就會提高,知識就會拓寬和深化。

  資料:探究發(fā)展的課業(yè)實例

  這一課是關(guān)于熱現(xiàn)象的一連串課業(yè)中的一課。開始時用一卷影片顯示一把“小刀”(實際是一條雙金屬的金屬條),一盞酒精燈,一塊抹布,和一量筒潔凈的液體。教師持刀條置于酒精燈的火焰上,幾秒鐘后刀條向下彎曲了。他把刀條浸到液體里,刀條挺直了??傻稐l再放到火焰上。這回刀條的兩端朝上翹起來。再浸入液體又重新挺直。教師揩干刀條,把它放在桌子上。

  看一次或幾次這個電影以后,要兒童們提出理論來說明他們的觀察。為什么小刀第一次受熱后向下彎曲而第二次受熱后向上翹呢?為什么一浸到液體里就挺直了呢?為什么小刀彎曲成一個光滑的弧形而不是在加熱的那個地方拆成直角呢?然后鼓勵兒童們提問題來推敲他們的理論。一場教師與一些學生之間的應答展開了:

  S1(學生1):小刀是銅做的嗎?

  T(教師):有一面是銅做的。

  S1:它是兩種金屬做的嗎?

  T:是的。

  S1:可能是銅和鎢的合金吧?

  T:不是的。

  S1:好,在那個量筒里裝的是一種化學藥物還是水?

  T:你是說跟水有什么不同的東西嗎?我想你也可以把水叫做一種化學藥物的。

  S1:是的,是的。

  T:好的,你是想問我哪一種呢?

  S1:它是水嗎?

  T:是的。

  S1:我問完了。

  T:S2,你呢?

  S2:必須先假定它是銅的,或者因為這刀條是部分地由銅做的,那么另一部分可能是硫磺?不是硫磺,但是--是的,是硫磺。

  T:不是。

  S2:我問完了。

  T:S3,你不想再問了嗎?

  S3:另一種金屬是鐵嗎?

  T:好的,是鋼。

  S3:鋼,那么這刀條是用銅和鋼做的嗎?

  T:是的。

  S3:兩次用的酒精噴嘴是一樣的嗎?

  T:是的。

  S3:兩次的溫度一樣嗎?

  T:大體相近。

  S3:刀條彎了4英寸嗎?

  T:當你說到4英寸的時候,你想得離開那……啊……大概你說的這個距離是指從這兒彎到這兒吧?

  S3:我說的是直的。嗯,你看這一頭彎回來像這樣,到這兒不是4英寸嗎?

  T:啊,差不多。大體4英寸左右吧。

  S3:我問完了。

  T:S4?

  S4:水是冷的嗎?

  T:你說的冷是什么意思?

  S4:啊,在冰點以下?

  T:啊,不是的。

  S4:好的,嗯……我問完了。

  T:好的。S5,你呢?

  S5:水是熱的或者溫的嗎?

  T:不是的。

  S5:那么它是涼水?

  T:我正想這樣說?,F(xiàn)在,S6,你有問題嗎?

  S6:水的溫度是不是比室溫低?

  T:嗯,可能比室溫稍低一些,但不會低很多。

  S6:換句話說,假如室溫大體是80華氏,那么水溫將是75華氏嗎?

  T:大體是這樣。也許比這還要低一點,可能甚至是65華氏。

  S6:我問完了。

  T:S7,你呢?……

  這個討論和有關(guān)活動的目的是幫助每個兒童形成這樣一個概念:不同的物質(zhì)在溫度變化的時候膨脹和收縮的比率不一樣。另外,兒童們學習分析使人困惑的境況和學習分析他們對這境況所提出的各種問題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將是很重要的。

  外國學生的學習方法二

  “過度學習”法

  “過度學習”又譯為“超額學習”。它是心理學上研究記憶、保持、復習、鞏固這類問題時經(jīng)常提到的一種學習方法,對提高熟記程度有良好的作用。它的基本精神和做法是,當你要記住某一知識與技能時,在達到“記住”這個程度以后,還要超過這個“程度”再去學習。國內(nèi)外的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 ,繼續(xù)學習的最佳上限為再學習 50% 或100%。即如果你學習10遍就達到剛剛記住的話,再學5遍或10 遍,你就會記得更牢、學得更好。

  過度學習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有助于識記的保持,有助于智能的發(fā)展,有助于知識的運用,有助于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但是,也不應過分夸大過度學習的作用。在進行過度學習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在應用范圍上 ,過度學習的適應對象只是那些必須牢牢記住的內(nèi)容和掌握得不熟練就會影響后續(xù)活動的內(nèi)容,沒有必要對任何內(nèi)容都進行過度學習。

  (2)在實際進行時 ,不要只是一味機械重復,最好與其他合理的熟記與復習方法如嘗試背誦、分布復習、多種感官互相配合等方法結(jié)合起來。

  (3)在方法選擇上 ,不要拘泥于一種方法,要因?qū)W科不同、學習內(nèi)容不同、每個人認識能力不同而區(qū)別對待。

  (4)要盡可能與理解結(jié)合起來。理解是記憶的基礎(chǔ),要盡可能把機械識記與理解結(jié)合起來。

  外國學生的學習方法三

  “間隔學習”法。

  “間隔學習”又稱分散學習,是相對于集中學習而言的。它的具體作法是,在學習一項內(nèi)容時,分成幾次進行,每次之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隔,直到完全掌握。它的主要特點是分步走,而不是一氣呵成。間隔學習與無間隔學習相比,其優(yōu)越性如下:

  (1)有意識更強,容易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心理學上有關(guān)記憶的原理說明,有意識記比無意識記效果更好。間隔學習是一種典型的有意識記,它不僅明確了識記的目的任務(wù),還明確了識記的步驟和方法。

  (2)強化的效果更好,有助于識記的鞏固。人們在兩次學習之間,還要接受其他信息,在這些信息當中,往往會存在著強化的因素。

  (3)有利于“記憶恢復”。經(jīng)過間隔,變換工種,等于休息,一張一弛,效果更好。同時,間隔學習步步為營,基礎(chǔ)牢固,可以提高識記質(zhì)量。

  (4)不少實驗例如著名的沃爾科夫?qū)嶒?都證明了間隔學習的優(yōu)越性。間隔學習的效果是明顯的,但在進行間隔學習時還必須與其他方法結(jié)合起來,才能相得益彰。也不要走向另一極端去否定集中學習法,每種學習方法都有它的特點和用途。間隔多久才算恰當?一般說以在一、二天之內(nèi)為宜,但又需根據(jù)學習材料和學習者的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不能“一刀切”。

  外國學生的學習方法四

  “掌握學習”法

  布魯姆在《掌握學習論入門》一文中指出,如果按規(guī)律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如果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如果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以便達到掌握,如果對掌握規(guī)定明確的標準,那么所有學生都能學得很好。具體做法如下:

  (l)診斷。根據(jù)所教學生現(xiàn)在的情況和過去的經(jīng)歷,準確地預測他將來的成績。

  (2)規(guī)定。根據(jù)教 師的診斷,為每個學生準備各種適當?shù)膶W習任務(wù)!

  (3)定向。按照要學得的是什么我應該怎樣才能學好它 ,向每個學生闡明每項學習任務(wù);

  (4)反饋。對每個學生經(jīng)常提供他在學習方面的進步情況;

  (5)改正。對學習進步欠佳的每個學生及時給予輔助性教學。

  外國學生的學習方法五

  “多感官學習”法

  英國瑪麗亞?蒙臺梭利創(chuàng)立著名的多感官法,認為我們大多數(shù)人在全身心地參與和動手實踐時,會學得更好。在小學教學中運用多感官學習法,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體現(xiàn)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多感官學習法的作用:

  (1)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我們知道,有些人用這一種方法會學得好,有些人用另一種方法會學得更好。“通向大腦的六個主要通道:我們學習是通過我們所看,所聽,所學,所嗅,所觸,所做”(戈登?德來頓《光明的未來》)告訴我們:有些人主要是視覺學習者,喜歡看照片或圖畫;有些人是聽覺學習者,喜歡聽;有些人是觸覺學習者,通過觸覺會學得更好;有些人是動覺學習者,通過移動身體或其它動作會學得更好;有些人偏重于印刷文字,通過讀書會輕而易舉地學會東西;有些人是“群體互相影響”的學習者,在與其他人相互影響時會學得最好。如果我們的教學中讓“孩子們跳舞,品嘗,觸摸,聽聞,觀看和感覺信息,他們幾乎能學一切東西”(簡?豪斯頓《教育可能的人類》),因“才”施教,殊途同歸,提高教學效率。通過上述分析證明,“我們會掌握閱讀內(nèi)容的10%,聽到內(nèi)容的15%,但親身經(jīng)歷內(nèi)容的80%”(《地球村在行動》)。說明讓學生的實踐,親身經(jīng)歷操作是十分重要的,是克服高耗低效、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2)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面向全體。 各種感官的調(diào)動,是為面向各種性格和不同學習方法的學生。美國馬里蘭州洛克威爾市特定診斷研究會對美國、香港和日本53000 名學生進行學習方式們向測試后得出普通學生學習方式分析圖:37%的學生是動覺學習者(移動、觸摸、行動),34%的學生是聽覺學習者(聲音、音樂),29%的學生是視覺學習者(通過圖片來學習)。學生的學習至少有以上三種主要的學習方式:

 ?、儆|覺學習者(源自一希臘詞語,意為“順延運動”)。當他們能親身運動、體驗和實驗時,會學得最好。他們通常被叫做運動觸覺學習者。

 ?、谝曈X學習者。當他們看到學習內(nèi)容以圖像形式出現(xiàn)時,他們學得最好;有一部分人為“印刷符號型”,可以通過閱讀來學習。

 ?、?聽覺學習者 。通過音樂、談話的聲音而學得最好。林思?奧帕來思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中、小學生在運動時學得最好,而大多數(shù)成年人則有視覺偏愛。當我們把大腦的許多能力連接起來時,就能學得更好 、更快 。在上述三種主要學習方式中有三點對學習是極為重要的:a.怎樣迅速、充分、有效地存儲和重獲信息;b.怎樣利用它解決問題;c.怎樣利用它創(chuàng)造新的點子。

  將各種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變化,交替使用,會使適合各種學習方法的學生最大可能得到訓練,可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益。例如,多感官學習法在語文教學中可強化“做”的學習,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在課堂的學習中,一是要保證學生“動”的時間,二是在這時間內(nèi)讓全體學生都會“動”起來,“學做合一”所闡明的就是這個道理。課堂中充分讓學生“練一練”,如理解詞語“爭先恐后”;“演一演”,如“小壁虎尾巴”;“試一試”,如“飄落”一詞的理解可讓學生用紙片試一試等。在活動中去學習,會學得更好。還要注意讓視聽之外的感官參與進來協(xié)調(diào)訓練。 (1)嗅覺參與?!段业膽?zhàn)友邱少云》中講潛伏時被烈火包住的邱少云,“我忽然聞到一股濃重的棉布焦味”就是嗅覺參與的結(jié)果。如在描寫一朵鮮花時,除看到它的形色外,用嗅覺去嗅一嗅,就能知道這朵花的香味濃淡。(2)觸覺參與。有許多事物通過視聽嗅感官是難以感知的,觸覺就易于理解了。如“珊瑚看似植物,用手一摸就知道質(zhì)地堅硬的石頭”;冬天的寒風刺骨,火的溫度高低等就是觸覺感知的。(3)味覺參與。如《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中,楊梅的味道如何?學生只要嘗一嘗就知道了,不必教師費解??傊?,“無論如何強調(diào)調(diào)動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為過……因此,盡量運用不止一個感官進行學習,盡量勾勒你學習內(nèi)容的場景,盡量通過其它感官牢記信息”(《學習的革命》),是面向各個層次不同性格的學生,讓其獲得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語文能力的一種好方法。

368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