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教學方法 > 浙教版七下信息技術選擇編輯器說課稿

浙教版七下信息技術選擇編輯器說課稿

時間: 芷瓊1026 分享

浙教版七下信息技術選擇編輯器說課稿

  選擇編輯器接是七下信息技術的第二課,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浙教版七下信息技術選擇編輯器說課稿,一起來看看吧。

  浙教版七下信息技術選擇編輯器說課稿

  一、說教材

  《選擇編輯器》這課選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試用)七年級(下)冊第二課。新課標實施以來,信息技術的教材也發(fā)生的非常大的變化,本冊關于word軟件的學習教材真正的體現(xiàn)了任務驅動學習法及學習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因為整冊教材由始至終貫穿著一條主線,“制作電子雜志”。每一課內容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漸深入。

  本課的學習任務是通過幾種文字處理軟件的比較,選擇出編輯器word軟件。并初步掌握在word中輸入文字,對文字進行格式的設置和保存文檔的基本操作方法,其中穿插學習了word幫助的功能。我認為,本課是完成整冊教材的基礎部分,這節(jié)課雖然只是選擇編輯器,但是以后所繼續(xù)完成的每一項任務,進行深入學習的內容都是圍繞著本節(jié)課選好的編輯器word 軟件進行的。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是全冊教材的重中之重,為以后完成電子雜志的制作起到鋪墊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通過幾種文字處理軟件的比較,了解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要領,初步認識另一種文字處理軟件word。

  技能目標:1、軟件的啟動。

  2、word文檔的保存。

  3、word中文字格式的設置。

  4、word幫助的應用。

  情感目標:讓學生初步形成文字格式的美學標準。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幾種文字處理軟件的比較,掌握在word 軟件中設置格式的方法,選擇出目前使用到的比較好的編輯器word,學會對文字進行格式的設置。

  教學難點:熟練的運用設置格式的方法對文字進行修飾。

  四、說學生

  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前,已經掌握了在記事本中對文本進行簡單的編輯。部分學生對word軟件已有初步了解。對于本課的學習,還存在著一小部分學生認為 word軟件曾經接觸過,已不再是新鮮內容,學習興趣不是很濃厚。對這部分學生,在練習時可以分層設計要求。(在練習中體現(xiàn)出來)

  五、說教法

  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本課的課程特征及學生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法,類比對照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演示法”及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

  六、說學法

  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學會,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所以,指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指導我的學生學生掌握以下幾種學習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操作實踐法等。

  以上我所列舉的教法和學法,都是根據本課的實際需要簡要地進行概括的,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會對以上的教法和學法進行說明。

  七、 說教學過程

  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我認為,本課時教學設計應注意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fā)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因此,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導入: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認為導入設計至關重要,首先要喚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我先轉播大屏幕:并向學生說明:各位同學,上一節(jié)課我們班級組建了6個編輯部,并且擬訂了第一期的編輯計劃書,這些計劃書也由各編輯部的負責人輸入到了電腦里。經過整理,我把各編輯部的名稱做了一個列表錄入到了電腦,但是老師分別使用了兩個不同的文字處理軟件,這時顯示出記事本輸入的“編輯部名單”和word 文檔輸入的“編輯部名單”請學生比較這兩種文字處理軟件有什么區(qū)別呢,誰能能來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觀點,那么大家覺得哪種軟件比較好?

  我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讓學生在類比對照法的學習下,發(fā)現(xiàn)新知識,如:1、學生就會對比出記事本與word軟件這兩個軟件窗口的區(qū)別。2、在仔細對照下,又發(fā)現(xiàn)了分別錄入在兩個軟件中文字的變化,學生直觀鮮明地感覺到word軟件里文字的美觀,并且還有一些圖片把整篇內容修飾的大方得體。word軟件中的部分功能帶來的強大的震撼力。此時強烈的激起學生“我要學”的欲望。

  2、引入課題:大屏幕轉播課題名稱:選擇編輯器(word),那么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去體會word文字處理軟件帶給我們的喜悅。

  (二)探索新知(布置任務,逐個突破重難點)我把這一部分分成五大任務來完成。

  任務一:如何啟動word?

  1、動手嘗試,如何啟動word。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旨在激發(fā)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windows中的軟件都具有相同的界面風格和操作方法。

  2、學生演示啟動word軟件的方法。(任選一學生演示給其他學生看)

  3、教師小結:

  (這時教師可以采用演示法,邊介紹邊演示)點出啟動word的基本操作步驟。

  任務二:啟動word軟件后,應先建立一個文檔,新文檔建立好,同學們要學會養(yǎng)成“保存”好習慣!提出:保存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要保存?

  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從提問入手,激發(fā)了學生了解新知識的興趣,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問題,就會迫不及待探詢答案,并求證結果。

  任務三、如何設置格式。

  1、轉播大屏幕,請學生仔細對照分別錄入在記事本軟件和word 文檔中的編輯部的名稱,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覺得有哪些不同之處?說一說。

  學生的新發(fā)現(xiàn)很多,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教師的啟發(fā)式教學法也有了一定的體現(xiàn)。]

  2、教師小結:什么是格式,格式包括哪些主要的項目。

  3、探索新知:導出問題、布置任務。

  (1)、首先,請同學們將你所在編輯部的名稱錄入到word 文檔中。

  (2)、分組,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探索如何設置格式,請同學們嘗試性的探索設置格式的方法。要求:嘗試過后,每組派一位代表演示設置文字格式的方法。(一、二編輯部的同學介紹設置字體、字號的方法,三、四編輯部的同學介紹設置字形、顏色的方法,五、六編輯部介紹設置效果和間距的方法。)(給定8分鐘)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的是學生之間合作探究學習法,使學生懂得“集體的智慧無限大”,明白“團結合作”的道理。同時也理解只有動手操作實踐才可以得到答案。

  4、穿插提出“word幫助功能”,滲透到練習中。

  5、學生做新發(fā)現(xiàn)的說明。(此環(huán)節(jié)將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6、教師小結演示使用“格式”——“字體”設置格式。

  由于學生使用了不同的方法進行設置,總結不同的格式設置方法。比較:哪種方法較方便?(學生既熟練的掌握了一種操作方法,也可以對同一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任務四、布置任務,鞏固新知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體現(xiàn)了“任務驅動”教學法。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務,以前對文字處理不太感興趣的同學也融入到熱烈的課堂設計氛圍中來,通過協(xié)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并認識在集體中互相協(xié)作、互相幫助的重要性。同時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學生在不知不覺的互助學習中知識也得到了鞏固。

  1、布置任務:讓學生把教師機中的編輯計劃書復制粘貼到word文檔中,并對這份計劃書進行格式的設置。并要求設置后推薦出各部認為最好的計劃書,上傳到老師的機器里,進行評比。(給定時間15分鐘))

  2、展示分享(展示的成果為各組推薦出認為較優(yōu)秀作品)

  3、組組互評、教師點評。

  這一小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體驗到完成任務所取得的成就感,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在評比最佳作品的熱烈氣氛中,課堂總結的深入也水到渠成了。

  八、 課堂小結:

  1、我們今天都學會了什么?

  2、整理歸納列出要點。

  3、“合作”的重要性。

  浙教版七下信息技術選擇編輯器教學反思

  在信息化社會中,教會學生學會知識,不如教會學生會學知識。我覺得信息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活”,所謂“活”,即知識“活”,教會學生靈活的運用知識,靈活的操作。我設計時,注重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整篇教學設計肯定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給予批評指正。


猜你感興趣的:

1.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

2.七年級信息技術論文

3.2017年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4.2017年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5.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信息技術試卷

324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