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民俗文化 > 傳說 >

有關朱元璋小時候的傳奇故事講了什么

時間: 書榮1192 分享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那么有關朱元璋小時候的傳奇故事講了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有關朱元璋小時候的傳奇故事講了什么

  朱元璋小時候,曾經(jīng)在燃燈集北壩底村幫地主家放牛。每天他和伙伴們把牛趕到村南山坡上散放,便聚在一起打鬧玩耍?;锇橹袛?shù)朱元璋最會出主意,別人也樂意聽他使喚。一天,他與孩子們玩起游戲,裝皇帝。他自己坐在一塊大石頭上,讓大家一個一個地輪流叩頭,“口呼萬歲”。玩鬧之后,天已過晌午,大伙忽覺肚子餓了,都說能弄點吃的多好。朱元璋心想:“荒山野外,去哪搞吃的呢?正在發(fā)愁之時,忽見自己放的小花牛跑了過來,于是叫幾個孩子把牛逮住,說道:“殺牛烀肉,大宴群臣”說罷,在千層石上鑿個坑當鍋,又在旁邊鑿些小窩當酒盅,然后拔根茅草,向牛脖子刺去。本來鬧著玩的,沒料到小花牛竟然被戳死了,血水四濺,染紅了一大片山石,大伙見狀,無不驚訝。朱元璋一不做二不休,吩咐同伴們剝牛皮,拾柴禾,點火烀起牛肉來。

  沒過多長時間,牛肉烀熟了。孩子們圍著“鍋臺”,美滋滋地又吃又喝。一鍋牛肉吃完,天已擦黑,該要回家了。這時,一個同伙提醒朱元璋:“吃了小花牛,怎么向地主交待呢?”大伙聽了,人人束手無策,個個惶恐不安。朱元璋卻若無其事,說:“就對地主講小花牛鉆進山洞里了,怎么拉也拉不出來,看他有何辦法。”于是大家埋好牛皮、骨頭,把牛頭倒塞在山前石縫中,牛尾插在山后石縫里,各自趕著?;丶胰チ恕?/p>

  朱元璋回家,見了田主,把小花牛鉆進山洞的事向他說了一遍。田主覺得說得玄乎,哪肯相信,要親自去看,他隨朱元璋來到山后,就著燈光果見石縫里露出一條牛尾,便狠命一拽,只聽山前“哞”的一聲,只好作罷。后人傳說朱元璋是真龍?zhí)熳樱偕穸嫉孟嘀?,那牛的叫聲是山神學的。如今,山坡上紅色石塊是當年血染紅的,叫做“牛血石”,旁邊發(fā)紅的石上洼坑叫“烀牛鍋”。

  朱元璋十七歲那年春天,鳳陽一帶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兄長死的死,走的走,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人,不久,鄰居汪氏老母備辦禮品,把他送入村旁於皇寺當了和尚。

  當時按寺廟規(guī)矩,朱元璋剛進寺只是小行童,臟活重活都得干。他每天掃地、上香、挑水、洗衣,還要侍候長老和師兄們,稍有怠慢,就要挨打受罵,朱元璋自幼撒野慣了,哪受得了這份窩囊氣?可是他常常想,端人碗,受人管,氣就咽下去了。

  一天,伽藍殿案上的紅蠟燭被老鼠咬壞了,有人告到方丈那里。方丈怪朱元璋掃地掃得不干凈,招來老鼠污了神翕,罰他向伽藍神下跪,祈求饒恕。朱元璋忍氣吞聲跪了半天之后, 照常拿起條帚去掃地,抬眼望見伽藍神那耀武揚威的樣子,氣上加氣。心想:伽藍神是寺院的守護神,自己看護不好物品,才該挨罰呢,不由地舉起掃把,“噼哩啪啦”在伽藍神身上寫上“發(fā)配三千里”五個字。心里話:神仙犯法與凡人同罪。方丈不敢罰你,我敢罰你。朱元璋氣倒是出了,但時間耽誤了,天近晌午才掃到大殿,心中不免發(fā)急,他掃著掃著,順口說道:“大菩薩、小菩薩,快快站到一邊去,別妨礙我掃地?!眲傉f完,不知怎么鬧的,大小菩薩一個個真的都站到掃過的一邊。他也不問三七二十一,兩三挑戰(zhàn)條帚掃得一干二凈。然后,他又索性說:“大菩薩、小菩薩,地已打掃完畢,就各就位吧。”只見大小菩薩又一個個回到原位上。

  常言道:“沒有不透風的墻?!币惶?,朱元璋打罰伽藍神及使動菩薩的事,又被人告發(fā)到方丈那兒。方丈半信半疑,就去看個究竟,當他見伽藍神身上果然寫有五個字,很是生氣,一面叫人把字擦掉,一面去找朱元璋算帳??墒?,找到大殿望見朱元璋掃地,又在那里使菩薩,便惶恐不安地念著:“善哉善哉”低頭走了?;氐椒秸墒遥睦锵耄骸斑@小行童造化不小,竟能使動神靈,長此下去,如何了得?”于是,他借口寺里管不起飯吃,打發(fā)他僧游四方。

  因此,朱元璋當滿五十天小行童,就外出當了游方僧,三年之后,朱元璋回到於皇寺,當了三年和尚,后來寺廟被亂兵燒毀,他便投軍濠州,從此結束了佛門生涯。

  鳳凰占穴,是說朱元璋埋葬父母的故事,它在鳳陽一帶流傳了六百多年。

  元朝末年的一天,鳳陽上空突然飛來一只彩鳳,盤旋兩圈之后,便向西南方向飛去,降落在一片荒灘之上。消息傳開,人們紛紛趕到那里觀看。且說此時,府官巡視路過這里,見有只鳳凰沖著自己落下,心想,鳳凰是種神鳥,象征吉祥,如能捉住它,獻給皇上,真是做官不貪財,富貴天上來!想到這,頓時眉飛色舞,十分高興,一縱身撲上去。那鳳凰低首長鳴一聲,展開雙翅,騰空而起,飛進彩云里去了。

  圍觀的人們見鳳凰飛走,便一哄而散。而府官卻兩手一動不動地按在鳳凰落下的地方,大聲叫喊衙役:“你們快拿鍬來挖,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這里一定有寶!”說著自己先挖了起來,衙役們找來鍬掀,從上午挖到傍晚,結果一無所獲。府官只好揮袖而去,留下一個又大又深的土坑。

  不久,朱元璋的父母相繼去世。當時,他還是孩子,父母是個佃戶,一生窮困,死去連一個葬身之地都沒有。朱元璋和他二哥用秫秸卷好二老尸體,放在獨輪車上,去荒灘埋葬。剛到鳳凰降落、府官打坑的地方,突然烏云密布,狂風怒號,雷電交加,傾盆大雨倒將下來,不料尸體滑進坑中,兩人便到一棵大樹下避雨去了。不一會兒,風停雨止,兩人走進一看,大吃一驚,土坑不僅被暴雨沖平,還被狂風卷成一個高大的土堆,人們都說這是天意,是老天給埋葬起來的。

  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后,多次考慮啟墳改葬,親自到鳳陽選擇地勢,后因人奏諫,說他之所以得了天下,是因為“鳳凰點穴”的“寶地”被他父母占著了。如若改葬,破了“風水寶地”一來使先人在里面魂魄不安,二來會對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信了這話,于是命令在原基地培土厚封,修建陵寢,這就成了現(xiàn)在的明皇陵.

  踞鳳陽縣城東南20公里的殷澗鎮(zhèn),據(jù)說,原來名叫“鷹夾箭”。它與朱元璋也有關系。

  朱元璋自濠州投軍后,南征北戰(zhàn)十幾年,在南京登上了帝位。但他對在此地建都并不滿意,便于登基次年,下令在自己家鄉(xiāng)建造一座比歷代都城都要好的中都城。

  圣旨傳下來,全國的民工巧匠一時間云集鳳陽。經(jīng)過六年緊張的營建,一座精彩絕倫的城池宮闕赫然屹立在鳳陽大地上。

  此時,朱元璋從南京興沖沖地趕來驗工犒賞,一到鳳陽,他即率領文武百官,站在紫禁城頭觀勝。文武百官個個把新城夸得天花亂墜,朱元璋心里很高興。但他沒聽到劉伯溫吭聲,于是問道:“劉愛卿,今日陪朕游覽中都形勝,為何緘口不言?”劉伯溫見朱元璋發(fā)問,“撲通”一聲跪地:“我主萬歲,依臣愚見,鳳陽曼衍,遠有方丘湖,近有馬鞍山,今雖已置中都,然非天子可居?!?/p>

  朱元璋聽了一驚,忙扶起劉伯溫,“你快說說,這地勢有哪些忌諱?”劉伯溫說:“北面的方丘湖蘆葦沖天,里面能藏兵百萬;西北的馬鞍山高聳城外,上面支炮,一炮即轟倒禁城。請皇上速加擇地建都,不然對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覺得此事非同小可,便問道:“那依你看,把都城改在哪好呢?”

  劉伯溫知道他真心想把都城建在家鄉(xiāng),信口答道:“向東南移一箭之地”。朱元璋想,‘—箭之地’反正超不出家鄉(xiāng),就金口—張同意了。劉伯溫隨即派人取來弓箭,對朱元璋說:“憑皇上神力往東一箭,箭落哪兒就在哪兒改建都城”。朱元璋拉開弓,箭在弦, “嚏”的一聲,御箭飛行四十五里,失去了氣力,便朝下落去。此時,天上值日的太白金星,算到朱元璋該在南京定都,于是化作一只金鷹飛來,嘴一張,銜住下落的箭沖天再起,穿云破霧直到南京才丟下那支箭。過后,朱元璋聞報只好改變初衷,按中都宮闕的模樣把南京擴建成都城。

  此后,那支金鷹夾住箭的地方,被人們稱作“鷹夾箭”或“鷹接箭”。久而久之,當?shù)匕鴿径拥囊笫先思遥∶耙蠹覞尽?。后逐漸發(fā)展成村落集鎮(zhèn)、簡稱“殷澗”。

  朱元璋的為政舉措是怎樣的

  政治

  中央集權

  參見:胡惟庸案、藍玉案、錦衣衛(wèi)、巡檢司

  一、中央改革和清理權臣

  明初的官僚機構沿襲元朝。朱元璋進行了改革,在中央廢除中書省,明初中書省負責天下政務,其長官為左、右丞相,位高權重,丞相極易與皇帝發(fā)生矛盾,明朝時以胡惟庸任相后最甚。胡惟庸勢力逐大,威脅皇權。且日益驕橫,懈怠政事。于是,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的罪名處死了胡惟庸和有關的官員,同時宣布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

  1393年,錦衣衛(wèi)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朱元璋隨即令人將其拿下,并由吏部審訊。當吏部尚書詹徽令藍玉招出同黨時,藍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黨!”話音未落,武士們便把詹徽拿下,審判官們目瞪口呆,不再審了。三天后,朱元璋將藍玉殺死,爾后,就是大規(guī)模的清洗和株連。胡、藍兩案,前后共殺四萬人。

  1382年,出于監(jiān)控官員的需要,朱元璋將管轄皇帝禁衛(wèi)軍的親軍都尉府改為錦衣衛(wèi),并授以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等權力,這是一個正式的軍事特務機構,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監(jiān)獄,俗稱“詔獄”,詔獄里采取剝皮、抽腸、刺心等種種酷刑。朱元璋還讓錦衣衛(wèi)在朝廷上執(zhí)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慘死杖下,工部尚書薛祥就是這樣被活活打死的。朱元璋派出大量名為“檢校”的特務人員,暗中監(jiān)視。有一次,學士宋濂上朝,朱元璋問宋濂昨天在家喝酒沒有,請了哪些客人,宋濂一一照實回答。朱元璋聽后滿意地說:“果未騙朕?!?/p>

  但是到了晚年朱元璋逐步廢除了錦衣衛(wèi)及其特權,以及一些比較殘酷的刑法。

  二、地方改革

  在地方廢除行省制,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別擔負行中書省的職責,三者分立又互相牽制,防止了地方權力過重。在各府縣的重要地方,朱元璋還設置了巡檢司,負責把關盤查、緝捕盜賊、盤詰奸偽。

  打擊貪官

  參見:郭桓案、空印案、大誥

  朱元璋出身貧苦,受貪官污吏的敲詐勒索,所以,登基后在全國掀起了“反貪官”運動,矛頭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貪官污吏。

  首先,對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他發(fā)現(xiàn)御史宇文桂身藏十余封拉關系私托求進的信件后,立即派人對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進行調(diào)查。他龍顏大怒,立即詔令天下:“為惜民命,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決不寬貸?!辈⒎Q:從地方縣、府到中央六部和中書省,只要是貪污,不管涉及到誰,決不心慈手軟,一查到底。

  其次,從自己身邊“高干”開刀。明初的中書省下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中,由于大量留用元朝的舊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們有恃無恐貪贓枉法。朱元璋對這些官員進行懲處。

  第三,朱元璋利用殘酷刑法處置貪官,采取“剝皮揎草”、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等酷刑?!皠兤ま锊荨毙谭ǎ褪前涯切┴澒倮矫總€府、州、縣都設有的“皮場廟”剝皮,然后在皮囊內(nèi)填充稻草和石灰,將其放在處死貪官后任的公堂桌座旁邊,以警示繼任之官員不要重蹈覆轍,否則,這個“臭皮統(tǒng)”就是他的下場。這種舉措震懾了一批官員,使他們行為大為收斂。

  第四,朱元璋對自己培養(yǎng)的干部決不姑息遷就。為了培養(yǎng)和提拔新力量,朱元璋專門成立了培養(yǎng)人才的國子監(jiān),為沒有入仕的年輕讀書人提供升遷機會。他對這些新科進士和監(jiān)生厚愛有加,還經(jīng)常教育他們要盡忠至公,不為私利所動。然而洪武十九年,他派出大批進士和監(jiān)生下基層查勘水災,結果有141人接受宴請,收受銀鈔和土特產(chǎn)品。對于那些受賄人員全部處理。

  第五,朱元璋制定整肅貪污的綱領——《大誥》和《醒貪簡要錄》。《大誥》一書是他親自審訊和判決的一些貪污案例成果的記錄,書中還闡述他對貪官態(tài)度、辦案方法和處置手段等內(nèi)容。朱元璋下令全國廣泛宣傳這本書;他還叫人節(jié)選抄錄貼在路邊顯眼處和涼亭內(nèi),讓官員讀后自律,讓百姓學后對付貪官。

  第六,允許民間百姓上訪。明朝允許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明朝官吏在征收稅糧以及攤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級官吏舉報,也可以直接扭送。對于封建時代而言,完全打破了一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慣例。賦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的權力,是中國幾千年法治史中破天荒的政治創(chuàng)舉。上訪,在明朝,受到了朝廷的保護,不僅如此,對于應當接訪而沒有接訪處理的上級官員,亦要依法論處。

  此外,朱元璋在午門外特設“鳴冤鼓”,民間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討不回公道,可上京擊鼓直接告御狀。

  朱元璋以殘酷的法律嚴懲貪官污吏。其決心之大、力度之強、措施之精確,收到了強烈震懾作用。朱元璋從登基到駕崩,他“殺盡貪官”運動貫穿始終未減弱,但貪官現(xiàn)象始終未根除,晚年只能發(fā)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為繼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卑@。

  朱元璋當政31年,先后發(fā)起6次大規(guī)模肅貪,殺掉貪官污吏15萬人。

  勤政廉政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從來不憚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在遺詔中他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據(jù)史書的記載,從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內(nèi),朱元璋審批閱內(nèi)外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閱奏札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朱元璋的節(jié)儉,在歷代皇帝中也堪稱登峰造極。稱帝后,在應天修建宮室,只求堅固耐用,不求奇巧華麗,還讓人在墻上畫了許多歷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并無金龍在上,“與中人之家臥榻無異”。他命工人給他造車子造轎子時,按規(guī)定應該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銅代替。主管的官員報告說用不了很多黃金,朱元璋卻說,他不是吝惜這點黃金,而是提倡節(jié)儉,自己應作為典范。朱元璋還在宮中命人開了一片荒來種菜吃。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塊被單給大臣們傳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絲綢拼接縫成的百納單。朱元璋說:“此制衣服所遺,用緝?yōu)楸唬q勝遺棄也?!?/p>

  軍事

  軍事建制

  在軍事上,朱元璋廢除了管理全國軍事的大都督府,將其分為中、左、前、后、右五軍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牽制。兵部有權頒發(fā)命令,但是不直接統(tǒng)率軍隊,都督府掌管軍隊的管理和訓練,但是沒有調(diào)遣軍隊的權力。這樣,軍權便集于皇帝之手。

  北伐殘元

  明太祖北征是明朝建立后針對北元的八次軍事行動。

3985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