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為窮人治病的故事_張仲景治病的歷史典故(2)
張仲景為窮人治病的故事_張仲景治病的歷史典故
張仲景的故事一:對癥下藥
張仲景在醫(yī)學(xué)上出了名,還虛心地為同行醫(yī)病,不失時機地向別的郎中學(xué)習(xí)。
從前,一些郎中們,只把醫(yī)術(shù)傳給自己的子孫,一般都不外傳。那時南陽有個名醫(yī)叫沈槐,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還沒有子女。他整天惆悵后繼無人,飯吃不下,覺睡不著,慢慢憂慮成病了。
當(dāng)?shù)氐睦芍袀?,來給沈槐看病,都縮一頭。老先生的病誰也看不好。越來越重了。張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來。
張仲景察看了病情,確診是憂慮成疾,馬上開了一個藥方,用五谷雜糧面各一斤,做成丸,外邊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頓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覺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雜糧面做成的藥丸,掛在屋檐下,逢人就指著這藥丸把張仲景奚落一番。
親戚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見過五谷雜糧能醫(yī)病?笑話!笑話!”
朋友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一頓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我看幾十年病,聽就沒聽說過,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這件事可笑,憂心多慮的事全拋腦后了,不知不覺地病就好了。
這時,張仲景來拜訪他,說:“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學(xué)生斗膽在魯班門前耍錛了。”沈槐一聽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接著又說:“先生,我們做郎中的,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后繼無人?”
沈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內(nèi)心十分感動。從此,就把自己的醫(yī)術(shù)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張仲景的故事二:巧“治”府臺
東漢年間,南陽有個府臺,他干了很多壞事,人們氣恨他,巴不得找個出氣的機會。
這年,府臺的女兒有病了,一連幾個月,遍求名醫(yī),也治不好病。這天,府臺派家人去請張仲景,來給女兒看病。那陣子,傷寒病正游行,張仲景每天早出晚歸,到鄉(xiāng)下給老百姓醫(yī)病,只有兒子在家。他們就把張仲景的兒子請了去。
張仲景的兒子常年隨他學(xué)醫(yī),也是個知名的郎中。他來到府衙,詢問了小姐的病情,府臺夫人沒張嘴,淚就先落下來:“唉呀!她面黃肌瘦,茶飯不進(jìn),還不住歇地嘔吐呢!”說著說叫女兒診脈。
那時候,年輕郎中給女子看病是不能見面的。所以只好從簾幃中牽出一根紅線,一頭拴在小姐的中指上,一頭讓張仲景的兒子拉著,放在耳朵邊靜聽。他仔細(xì)聽了好久,心里不覺好笑:哈哈!就這病竟沒人看得出嗎?
原來府臺的女兒是懷孕啦!可他并不知道“病人”還是個沒出閣的姑娘,就高聲朝著府臺說:“恭喜大人!小姐沒有啥病呀,她是喜脈!你快要當(dāng)外爺了!”
府臺一聽氣得渾身亂顫,嚎叫道:“混帳東西!純是一派胡言,快把他趕出去!”家人一擁而上,把他痛打一頓,趕出了府門。
晚上,張仲景回來聽了,心里十分氣憤,他問兒子:“你果是看得真?”
兒子說:“確確實實是懷孕,已經(jīng)六、七個月啦!”
張仲景沉吟了一下,說“這個府臺,干盡了壞事,明天找他出氣去!”
第二天,張仲景吆喝著鄰居,帶著禮品,來到府衙,正趕上全城紳士和名流在那里議事。張仲景見府臺施一禮,說:“不肖之子醫(yī)理不明,口出不遜之言,望大人海涵!今天,一來賠禮道歉,二來我要親自給令愛診脈醫(yī)病!”
府臺一聽大喜,忙說:“賤女區(qū)區(qū)小癢,何勞先生大駕呀!”說著就要設(shè)宴款待。
張仲景說:“還是先給令愛診病要緊。”府臺忙叫傭人把女兒請出來。
張仲景觀那女子氣色,早已明白了幾分。暗用右的小姆指甲剜了一點藥,藏在寬大的袖中,然后端坐給小姐撫脈。
張仲景一撫脈,果然此婦向孕六七個月啦!就對病人說:“張開嘴巴,看看舌苔!”小姐剛張開嘴,他就彈動右手小姆指,把藥彈進(jìn)小姐嘴中,又叫端來開水,小姐喝了。張仲景這才笑呵呵地對府臺說:“藥到病除,送令愛到耳房觀察,一會兒就會好的。”
府臺十分感激,擺上酒宴招待。他剛端起酒要敬張仲景,耳房邊傳來了小姐的呻吟聲,府臺有詫異,張仲景說:“這是藥力到了,你放心,令愛頃刻就會痊愈的!”
話音未落,只聽哇哇的嬰兒哭聲從耳房傳來。府臺和夫人猛地驚呆了,一時羞得面紅耳赤,恨不得鉆到地縫里去。那些紳士名流也驚奇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頭接耳暗暗發(fā)笑。
張仲景拍案而起,哈哈大笑,指著府臺說:“現(xiàn)已真相大白你們口口聲聲禮義廉恥,干的卻是男盜女娼呵!”府臺和夫人聽了,氣得暈了過去。張仲景為百姓們出了氣,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張仲景的故事三:張仲景與餃子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xiāng)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fēng)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里十分難受。
回到家后,由于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jīng)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yī)。張仲景有求必應(yīng),整天都很忙碌,可雖然上門求醫(yī)的人很多,可張仲景依然掛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jīng)過研究,他研制了一個可以御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guān)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dāng)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后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面皮煮熟。
面皮包好后,樣子象耳朵,又因為功效是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fā)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當(dāng)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就在平時經(jīng)常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眾的愛戴。退休以后,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xiāng)去看望。
俗話說,醫(yī)生難治自己的病。張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干了。
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fēng)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干了,雙方就爭吵起來。
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于南陽地,不忘家鄉(xiāng)養(yǎng)育恩。我死以后,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么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了。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當(dāng)送葬的隊伍走到當(dāng)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棺繩忽然斷了。
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dān),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xiàn)在的醫(yī)圣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jì)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并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很少有人吃了,但經(jīng)過歲月的沖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xí)俗流傳了下來。并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jìn),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餃子也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但張仲景的名字卻很少有人提到了。
張仲景的故事四:“堂”的來歷
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疫癘流行,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yī)。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爺作風(fēng),對前來求醫(yī)者總是熱情接待,細(xì)心診治,從不拒絕。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wù)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后來由于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接應(yīng)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yīng)診,首創(chuàng)了名醫(y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
后來,人民為了懷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nèi)治病的醫(yī)生通稱為“坐堂醫(yī)”。這些醫(yī)生也把自己開設(shè)的藥店取名為“××堂藥店”,這就是中醫(yī)藥店稱“堂”的來歷。
猜你喜歡:
2.華佗有什么故事
3.張仲景的故事
4.成功的人的故事
5.張仲景的故事
6.張仲景藥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