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飼養(yǎng)中蜂
中蜂又名中華蜜蜂。在樹洞、崖下、巖縫、土穴等防風避雨處營造巢穴,繁衍生息。那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中鋒的飼養(yǎng)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中鋒的飼養(yǎng)技術
中蜂又名中華蜜蜂。在我國已有數(shù)千年的生存史,野生中蜂主要生活在雨水較多,空氣濕潤、蜜粉源植物種類較多的山區(qū)、丘陵地域。在樹洞、崖下、巖縫、土穴等防風避雨處營造巢穴,繁衍生息。中蜂在長期的生存斗爭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習性。雖然經(jīng)過人為干預收回家養(yǎng),甚至過箱活框飼養(yǎng),仍無法徹底改變其頑固的原始野性。
中蜂個體小于西方蜜蜂,行動敏捷,飛翔能力強,飛行速度快,善于避躲敵害;嗅覺靈敏,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對來自外界環(huán)境條件刺激反應快捷,防衛(wèi)能力強,作盜性強,由于個體較小,吻較短,對深花管蜜源植物的利用率較低。中蜂結團緊密,抗寒能力強,省飼料,中蜂泌蠟力強,喜歡毀舊脾造新脾。分蜂性強,群體增殖速度快,但維持群勢較小。定向能力較差,容易迷巢。
中蜂遷棲性強一旦生活環(huán)境不適宜容易出現(xiàn)全群飛逃;在失王情況下,很快出現(xiàn)工蜂產(chǎn)卵現(xiàn)象,工蜂產(chǎn)卵后不易介紹新王。中蜂采集勤奮,早出晚歸,清巢能力差易受蠟螟危害。上述中蜂的生活習性是與其長期的野生生活密切相關的。
中鋒的生活習性
中蜂也和其它昆蟲一樣,離不開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各種生活習性的形成是生存斗爭的產(chǎn)物。飛翔力強,飛行速度快,才能躲過自然中眾多天敵的追捕,那些不適應這種生活環(huán)境的就要被淘汰,只有能躲避天敵的撲殺,才能保存下來,去占領自己的生活空間。有了靈敏的嗅覺,才能去發(fā)現(xiàn)更多蜜粉源,在沒有大宗蜜粉源或者在最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尋找到能維持群體生命的食物。
中鋒的飼養(yǎng)管理要點
中蜂飼養(yǎng)管理技術雖然與西蜂飼養(yǎng)管理有許多相同之處,但由于中蜂有其特有生活習性,在飼養(yǎng)管理方法上,必須更適應中蜂的某些生活習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則會造成不應有的麻煩,甚至會造成損失。
1、中蜂放蜂場地的選擇
中蜂放蜂場地應選擇在遠離工廠、礦山、公路等僻靜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邊沿、避開人畜騷擾或振動干擾,蜂場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潔的水源。中蜂對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嚴格,但對蜜粉植物種類要求較多,蜜源花期連續(xù),沒有太長的斷蜜期,由于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斷,避免引發(fā)盜蜂,便于管理。
2、中蜂蜂群的擺放
由于中蜂馴養(yǎng)時間短,野性較強,定向能力較差,容易迷巢,因此擺放中蜂 就不能象擺放西蜂那樣成行、整齊而緊密、方向一致。擺放中蜂群,群間距離要遠些,前后交錯,巢門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間蜜蜂相互錯投,造成相互斗殺。特別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間的距離,防止處女王投錯被殺。各箱體應用木樁墊起,防止螞蟻對中蜂群的侵擾,造成逃蜂。
3、防止異味接觸
中蜂嗅覺靈敏,對異味反應很敏感。飼養(yǎng)中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過的蜂箱?;蜻x擇無異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蠟,消除木質(zhì)氣味,利于中蜂接受,防止飛逃。不用味重的藥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須徹底消除異味后方可重新使用,蜂箱盡量采用灼燒方法進行消毒,防止異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4、中蜂群管理
中蜂嗅覺靈敏,盜性較強,防止盜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項主要工作,應隨時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門閘板上分兩排打6—8個小孔,孔徑5—5.5mm。在飼養(yǎng)過程中,根據(jù)群勢變化開放或堵塞小孔數(shù)。箱縫用塑料膠帶封嚴。
中蜂叩舊脾的習性是與其對巢蟲(蠟螟)抵御能力差有關,飼養(yǎng)中蜂要勤造新脾更換舊脾,換出來的舊脾除保存少量采蜜期使用外,其余應及時淘汰化蠟,防止蠟螟卵蟲帶入蜂群,加高箱底與巢脾下梁間的距離,至少要有40毫米的間距?;蛘卟捎没畹追湎洌员汶S時清除箱底上的蠟屑,以防蠟螟產(chǎn)卵。
野生中蜂的蜂巢是:中心部位多為蛹脾,蛹脾外邊是蟲脾,蟲脾外邊是卵蟲脾,卵蟲脾外邊是未造完整的新脾。整個蜂脾呈半球形各脾上部都有較大范圍蜜粉圈,子圈均在各脾下部。因此管理中蜂不必過分強調(diào)調(diào)脾,繁殖期內(nèi)盡量減少開箱次數(shù),以免擾亂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
分蜂季節(jié)適當增加檢查次數(shù)。中蜂分蜂群出飛時間早,蜂王在王臺里產(chǎn)卵后不等王臺封蓋,隨時都有可能出飛。發(fā)現(xiàn)蜂群怠工等分蜂預兆時,采取人工分蜂加于消除。蜜源開花前,多次毀臺維持強群群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為提高采蜜量,流蜜初期可以合并蜂群或者調(diào)動外勤蜂組織強群采蜜。在采蜜期多造新脾。
5、中蜂越冬
為適應中蜂結團在巢脾下部、結團緊密這一生活習性。越冬蜂巢的布置應是:中心部2—3脾上部有蜜下部空房的半蜜脾或者少半蜜脾,外邊各放一快張下部有少量空房的大蜜脾。因為中蜂為保持結團的緊密,往往要叩掉巢脾下部的大片巢脾。如果都是蜜房,蜜蜂在叩脾過程中就大量吃蜜,吃蜜太多,積糞過多,越冬后期下痢,將會造成嚴重損失。
總之中蜂群的管理,應以適應中蜂的生活習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中鋒的現(xiàn)狀
中蜂有7000萬年進化史,在我國,中蜂抗寒抗敵害能力遠遠超過西方蜂種,一些冬季開花的植物如無中蜂授粉,必然影響生存,我國許多植物繁衍下來,中蜂功不可沒。中蜂為蘋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溫、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對保護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意義重大。而洋蜂的嗅覺與我國很多樹種不相配,因此不能給這些植物授粉,這將導致這些植物種類減少甚至滅絕,最終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拯救、保護中華蜜蜂已刻不容緩。
近年來,由于毀林造田、濫施農(nóng)藥、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蜂生存危機。除此而外,科研人員指出目前引入的意大利等國的洋蜂,是對中蜂最大的威脅。這些洋蜂對中華蜜蜂有很強的攻擊力,且翅膀振動頻率與中華雄蜂相似,導致中華蜜蜂誤認,從而可以順利進入蜂巢,還得到相當于同伴的待遇和飼喂。不同種群不能共存,洋蜂殺死中蜂蜂王不可避免。為此我國已在北京房山和黑龍江饒河建起相對封閉的中蜂、黑蜂保護區(qū),并開始尋找野蜂,使中蜂不致滅絕。
近年,北京本土野生中華蜜蜂已經(jīng)滅絕,而人工養(yǎng)殖的國內(nèi)中華蜜蜂蜂王也開始由于不明原因死去,造成了中華蜜蜂(也稱中蜂)種群的減少。中華蜜蜂起著重要的平衡生態(tài)作用,特別有利于高寒山區(qū)的植物,華北地區(qū)的很多樹種都是早春或是晚秋開花的,還有的是零零星星開花的,如果沒有中蜂,植物的受粉就會受到影響,這也是其它蜂種所不具備的特性。
一只優(yōu)良的中蜂蜂王在產(chǎn)卵期每晝夜可產(chǎn)卵1500粒左右,它的平均壽命為3~5年,最長的可達8~9年。可是近些年蜂王的壽命越來越短了,有的竟活不到一個夏季。
然而20世紀末,中華蜜蜂在北方地區(qū),黃河以北逐步減少了,長白山也只剩下幾百群了。據(jù)了解,中華蜜蜂的減少,主要是蜂王由于不明原因死亡而造成的。
僅北京地區(qū)中華蜜蜂的數(shù)量就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4萬多群,減少到了本世紀初的不足40群,已經(jīng)到了瀕危的程度。
可怕的是,中華蜜蜂一旦完全滅絕,會影響整個與之有關的植物共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變化。近日,中國科學院有關人士為我們解開了蜂王之死的謎團,并且我國北方還建立了惟一的中華蜜蜂保護區(qū)。
中蜂節(jié)省飼料,這一可貴的優(yōu)良特性能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產(chǎn)品—蜂蜜。自然界中的各種動物都有其特有的越冬方式,蜜蜂是半蟄居營群體生活的昆蟲。中蜂結團緊密,越冬期內(nèi)往往叩掉巢脾下部大片巢房,結團在蜂巢下面的局部范圍,蜂團集中而緊密。消耗少量飼料,少量運動產(chǎn)生微熱,保持低限的生命活動,保持群體所需要的生存溫度,這也是中蜂在長期的生存斗爭過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種族生命延續(xù)的生活習性。
中蜂泌蠟能力強,經(jīng)常毀棄自己苦心營造的巢脾,而不厭其煩地重新泌蠟造脾。這種喜新厭舊的生活習性,能隨時應付在環(huán)境突變、天敵入侵時,遷居后及時營造新居,只有具備這種特性,才能保持在萬變的自然環(huán)境中保存自己??陀^上也起到精理蜂巢、減少細菌、病害在巢房滋生和污染,清除害蟲的蟲卵,保持群體的正常生活以及后代的健康發(fā)育。能使蜂王始終在新巢房產(chǎn)卵,卵蟲在寬大的巢房里發(fā)育成長,培育出健壯的新個體,具有優(yōu)生優(yōu)育的客觀效應。
中蜂個體小,吻較短,采集力雖然較低,但中蜂采集工作勤奮,抗寒能力較強,早出晚歸,在9℃時就能正常采集活動,彌補了吻短、采集力低的不足。
中蜂分蜂性強,維持的群勢比西蜂小,群體增長數(shù)量多,在生存斗爭過程中生存機率大,這也是與生存斗爭的另一種表現(xiàn)。
中蜂定向力較差,容易迷巢,這種習性是和長期在廣闊的野外生活、群體間距大、接觸機會少有關。這一習性對人為管理是不利的。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快速產(chǎn)卵現(xiàn)象,雖然是生存斗爭中一種特殊現(xiàn)象,但必然無法使該群體生命得到延續(xù)。
看了“怎樣飼養(yǎng)中蜂”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