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作文 > 作文選 > 關(guān)于生活的材料作文:樂觀看待生活

關(guān)于生活的材料作文:樂觀看待生活

時間: 陳響897 分享

關(guān)于生活的材料作文:樂觀看待生活

  人生雖有失意的時候但也要樂觀的對待生活,因為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靈魂。下面就一起來欣賞這篇《樂觀看待生活》作文吧!

  林清玄在《無限江山 逐鹿中原》中這樣說:“人的一生,成王敗寇,有得有失。”人生難免有失意與得意,得意的時候便“仰天大笑出門去”,失意的時候便“他時夜雨獨傷神”,這樣的人生未免太過于平乏,若是在失意的時候還能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則尤為可貴。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記述了自己殘疾后不愿出家門,意志消頹的事,但史鐵生的母親卻堅持想讓他出去轉(zhuǎn)轉(zhuǎn),終于在一次受不了母親嘮叨的情況下,他“走”出了家門,來到地壇后他發(fā)現(xiàn)了勃勃向上生長的植物,辛勤勞動的動物,一切都充滿著積極向上的活力,他意識到自己不該被生活中的磨難所打倒,不該意志消沉,于是他開始振作起來,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活出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樂觀,是戰(zhàn)勝過去那個失敗的自己。

  豐子愷說“人生分為三境界,一為物質(zhì),二為精神,三為靈魂。”一為可有可無的,二為盡量擁有的,三為必不可少的。失去了靈魂的人就只是一具驅(qū)殼,人生也就沒有了意義。蘇軾在遭遇了“烏臺詩案”后,曾有人勸他放棄寫作,也許能給自己少點災(zāi)禍,蘇軾也一度產(chǎn)生過這種想法,自己受人陷害無非就是文采過于出眾,于是他放下手中的筆,但真的能放下嗎?答案是否定的,不寫作的蘇軾像失了魂一樣,做什么都無精打采,不在狀態(tài),心中有所感卻不能表達出來,無疑是一種痛苦。無奈之下,蘇軾重拾筆桿,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一般,精神抖擻,只因找到了靈魂,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所以在之后的磨難中,即使再苦再累,他都沒有再有丟棄筆桿的念頭,寫作是他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象征,是他的靈魂,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樂觀,是找到了自己的靈魂,并發(fā)揮好。

  有人曾想輕輕告訴項羽,“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但項羽一句“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否定了自己,同時也桎梏了英雄稱霸天下的英雄夢,四面楚歌的凄涼,徹底熄滅了男兒曾燃亮過天地的極光。其實,只要項羽再樂觀一點,想著“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必定能鑄就一番霸業(yè),是他不知自身之才,是他自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guān),哪怕是多一點點的樂觀,他斷不會就這樣自刎于烏江邊。

  要堅信,我命由我,樂觀看待生活。

  文|王一婷

  薦|魏群

  公眾號:高考作文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388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