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作文 > 作文素材 > 高中作文素材 >

2020觀感動中國樊錦詩先進事跡體會感悟范文5篇

時間: 嘉欣21224 分享

  歲末將至,這一年我們收獲了什么?毋庸置疑,那些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散發(fā)著人性光芒的故事,以及那些故事背后涌現出的令人感動的好人,他們用一己之力踐行的人生信條,令人驚嘆和感動!每年的感動中國節(jié)目總是可以給人很多的心得與感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挠嘘P2020觀感動中國樊錦詩先進事跡體會感悟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歡。

2020觀感動中國樊錦詩先進事跡體會感悟范文5篇

  2020觀感動中國樊錦詩先進事跡體會感悟范文【篇一】

  竇蘭英是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zhèn)隆暢社區(qū)居民。6年前,竇蘭英的大女兒患病離世后,留下12萬元看病欠款。年過花甲的她毅然決定替女還債。她用田字格本做了個小賬本,把12萬元賬目全都羅列出來,記在本上、裝在心里。為了還債,60多歲的老人當保姆、鐘點工,撿廢品賣破爛,省吃儉用把每一分錢都攢下來。6年時間里,在老人的努力和社會各界幫助下積極還債。截至目前,12萬元債務已全部還完。竇蘭英老人視誠信如生命,被街坊四鄰親切地稱作“信義奶奶”。今年9月,她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她從小在上海長大,1963年北大畢業(yè)后,把大半輩子的光陰都奉獻給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們親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兒”。為了敦煌,樊錦詩和丈夫兩地分居長達19年,兩個兒子出生后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卻視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創(chuàng)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2019年國慶前夕,樊錦詩獲頒國家榮譽稱號勛章。

  2020觀感動中國樊錦詩先進事跡體會感悟范文【篇二】

  1963年,樊錦詩從北京大學畢業(yè),帶著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來到敦煌,全部身心投入到國家的文物事業(yè)中,在大漠深處一呆就是47年,為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與永續(xù)利用做出了杰出貢獻。

  敦煌莫高窟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歷經千百年來自然侵蝕和人為的破壞,文物本體已經十分脆弱,為了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文物,樊錦詩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聰明才智。在工作中,她始終堅持貫徹國家“搶救第一、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重視科技在石窟保護中的應用。她帶領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探索和不懈努力,在古遺址的科學保護、科學管理上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路子,把敦煌石窟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文物保護方面,樊錦詩同志和她領導的團隊,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與方法,在管理上建立一整套遺址管理制度、有效地阻止了人為因素對石窟的破壞,通過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研究,對莫高窟窟區(qū)大環(huán)境及洞窟小環(huán)境做出了科學的質量評價;以工程阻沙、化學治沙、生物固沙為主的綜合治沙防護系統(tǒng)已成一定規(guī)模,沙害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多年研究和探索,確定和形成了一套砂礫巖石窟崖體裂隙灌漿、風化崖面防風化加固的材料與工藝,有些技術從材料到施工工藝均為我院所獨創(chuàng)。探討了壁畫病害產生的機理,為保護工作提供了基礎資料和科學數據;不斷改進壁畫修復技術,實驗篩選了幾種新的修復材料,等等,使敦煌石窟的保護真正走上了科學保護之路。

  樊錦詩同志在敦煌石窟的保護工作中始終意識到文物保存環(huán)境的重要性,她首次提出將考古與自然科學相結合進行敦煌石窟環(huán)境演化與石窟保護的關系研究,主持申請了國家文物局項目《敦煌莫高窟環(huán)境演化與石窟保護研究》、《敦煌莫高窟及周邊地區(qū)環(huán)境演化科普教育》,并親自調查洞窟、崖面現狀,根據考古斷代第一次提出莫高窟南區(qū)中段在歷史上有過不同規(guī)模的三次坍塌的觀點,并初步復原了歷史上崖面原始形態(tài)。

  她注重安全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有機結合,以高質量的展陳傳播敦煌藝術;提出“數字敦煌”理念,利用數字技術儲存和展示莫高窟壁畫和彩塑,策劃實施了莫高窟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保護工程——“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為莫高窟的保護與利用拓展了空間,奠定了新的基礎。樊錦詩同志最早提出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敦煌壁畫、彩塑藝術永久保存的構想,并作為項目負責人,協(xié)調有關科研單位,申報并完成了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瀕危珍貴文物信息的計算機存貯與再現系統(tǒng)研究》的科研課題;主持完成了《曙光天演PowerPC工作站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應用研究》項目,該項目也已通過“863”計劃專家組的鑒定。她組織敦煌研究院與浙江大學共同申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媒體智能技術集成與藝術復原》課題,這一課題以敦煌莫高窟為重點,首次將“墻壁上的博物館——敦煌莫高窟”用多媒體及智能技術展現到人們面前,并在敦煌壁畫的藝術復原與藝術創(chuàng)造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嘗試。

  樊錦詩同志積極謀求敦煌石窟的國際合作,按照"以我為主,對我有利,為我所用"的原則,先后與日本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美國梅隆基金會等機構行了合作項目的研究,開創(chuàng)了我國文物保護領域國際合作的先河,使莫高窟文物保存環(huán)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數得到提高,本體病害和損毀得到遏制。在她的組織、領導下,中外友好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使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逐步與國際接軌,把敦煌石窟的保護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2020觀感動中國樊錦詩先進事跡體會感悟范文【篇三】

  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最西端,氣候干燥,黃沙漫天,冬冷夏熱。樊錦詩一天只吃兩頓,喝的是鹽堿水,住土房、睡土炕、用土桌?!懊刻爝@里拍拍,那里拍拍,都是土”,她拍拍左右胳膊,比劃著當時的情景。

  白天去洞窟,必須要爬蜈蚣梯。

  什么是蜈蚣梯?就是一根棍子上分出不同的短叉,通過攀爬這些短叉上下的“梯子”。“我從沒見過這樣的‘梯子’,還那么高”,81歲的樊錦詩一邊比劃一邊往腳下看,宛如當年站在梯子上那個心驚膽戰(zhàn)的小姑娘。

  因為害怕,樊錦詩每天都會在身上揣幾個干饅頭,盡量不喝水,少去廁所,以免攀上爬下。

  現實生活如此艱苦,而洞窟里卻宛若仙界?!巴耆莾蓚€世界,陶醉、震驚、震撼,反正怎么形容都可以,簡單說就是太美了!太好看了!內容太豐富了!”

  當時,一些老畫師在洞里臨摹壁畫,洞里沒電,他們想出個土辦法。早晨太陽從東邊出來,洞窟坐西朝東,他們就拿一面鏡子對著太陽,再拿一張白紙,靠反光來照明,就這么在洞里臨摹,居然臨出了許多藝術精品。

  還有敦煌研究所帶頭人常書鴻、段文杰,都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物專家,卻腳蹬布鞋,穿著打扮與當地農民無異。經過他們將近20年的整理,在幾乎沒什么經費的情況下,莫高窟初步有了個樣子,看起來不那么破敗了,樊錦詩心里很佩服他們。

  從此,這位江南姑娘盡心盡力做起敦煌文化的供養(yǎng)者。

  2020觀感動中國樊錦詩先進事跡體會感悟范文【篇四】

  樊錦詩與香港有著不解之緣。

  “第一個幫助我們的是邵逸夫”。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邵逸夫匿名向敦煌研究院捐了1000萬港元。“當時我們窮到什么程度?莫高窟連窟門都沒有,風沙直接吹進洞窟里。”征求邵逸夫的意見后,他們?yōu)槎纯甙惭b了玻璃屏風和門。

  第二個是饒宗頤。他是國學泰斗,人文學識廣博,對甲骨文、考古學、歷史學、文學、敦煌學等都有深入的研究。饒老幾次去敦煌,對敦煌的歷史文化十分著迷。樊錦詩與饒老惺惺相惜,相見恨晚。后來,樊錦詩主持的26卷《敦煌石窟考古全集》在香港出版,饒宗頤先生對此由衷贊嘆:既真且確,精致絕倫,敦煌學又進一境!

  1987年,樊錦詩第一次來香港。“那時候除了學術界,很少有人知道敦煌?!狈\詩說,現在不僅很多人都知道,甚至還出現了“敦煌熱”,很多香港人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包括捐款、辦講座、幫著做各種文化推廣。后來香港的朋友說,干脆成立一個組織,叫“敦煌之友”吧。

  “我非常感動,他們不在這里領取一分錢,還聘請了律師,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后來,更多的香港政商界人士陸續(xù)加入了團隊,在國際上推廣敦煌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敦煌?!?/p>

  在敦煌文化里浸潤愈久,樊錦詩愈發(fā)覺得這是“百科全書式的寶庫”。這些年來,樊錦詩為傳播和弘揚敦煌文化四處奔走,不僅到國內外辦展覽,還主動進學校、進社區(qū)去普及和推廣敦煌文化。

  她說:“過去我們要‘進洞’保護,現在我們要‘出洞’弘揚,要讓敦煌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對于名利得失,樊錦詩早已云淡風輕。“要計較得失,我早就離開敦煌了?!闭f起呂志和獎的獎金,她說:“我對這個錢沒有別的盤算。我在想,怎么用這筆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能為這個世界的和諧與發(fā)展作貢獻?!?/p>

  81歲的老人,眼神平和堅定,如大漠般坦蕩。

  2020觀感動中國樊錦詩先進事跡體會感悟范文【篇五】

  天下可能沒有比樊錦詩更專注、更長情的“學生”了。

  只因為在中學課本里讀到了“敦煌莫高窟”,“也不知道是注定有緣還是什么,我讀了那篇課文,就一直忘不了?!狈\詩說。

  在戈壁荒漠的漫天風沙里,她用將近一甲子的時光將敦煌這本“書”一讀再讀,從青春少女到滿頭華發(fā)?!岸鼗褪怯肋h讀不完的,無論你讀書萬卷還是學富五車,在敦煌面前,永遠是才疏學淺的小學生?!?/p>

  這位“敦煌女兒”在這不毛之地一待就是56年,保護了735座千年洞窟,并致力于傳承敦煌文化。

  金秋十月,剛剛榮獲“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來到香港,獲頒第四屆香港“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

  10月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的頒獎禮上,樊錦詩說:“守護莫高窟是值得奉獻一生的高尚事業(yè),是必然要奉獻一生的艱苦事業(yè),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奉獻的永恒事業(yè)?!?/p>


相關文章:

1.2020感動中國觀后感黃文秀事跡體會范文3篇

2.2020感動中國張富清人物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篇

3.2020感動中國黃文秀人物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0篇

4.觀看2020感動中國人物劉傳健先進事跡心得體會2篇

5.2020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21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