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xué)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觀看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觀看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
大家都說三國演義是一部好書,可我一直不愛看,被逼無奈之下,我讀了著本著作,我發(fā)現(xiàn)此書使我受益匪淺?!度龂萘x》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guān)羽、劉備等人。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guān)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tài)。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我最敬佩的要數(shù)諸葛亮了,他是一個忠臣,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而且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可為是個奇才!他火燒新野,借東風(fēng),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
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而他的聰明就是讓我學(xué)習(xí)的最好榜樣再說關(guān)羽,一個黑臉,大胡,丹鳳眼,臥蠶眉的大將軍,也是五虎大將之首。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guān)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關(guān)羽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而且我對他的感覺也不好,雖說是一個人才,非常聰明,且善于打仗,但有謀權(quán)篡位之心。不過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而且沒有殺劉備,雖當時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并不是很壞,畢竟他還有大度。但周瑜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還有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度龂萘x》中的人物各具其態(tài),有長有短??偟腵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佩服不愧是名著!
觀看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2
前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讀完深有感受,真是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了古代三國時期的著名戰(zhàn)役。諸葛亮的草船借箭,關(guān)羽的過五關(guān)斬六將等都令我回味無窮,值得沉思。
當讀到諸葛亮“大擺空城計時”,我的心一下就被揪住了??粘?面對百萬敵軍,豈能掉以輕心?我生怕他們會闖入城中,但胸有成竹的諸葛亮一點兒也不緊張,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緊張,自己的計謀就會落空,敵軍就會看穿城中無人,馬上就會闖入城中四處破壞,老百姓會遭殃,所以他要放松,鎮(zhèn)靜,沉著,不能讓敵軍看穿。于是,他若無其事地在城墻上彈琴,優(yōu)美動聽的琴聲四處響起。敵軍見了,以為城中有埋伏,就不敢輕舉妄動,退走了,這時我的心才放松下來。驚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又讀到了“諸葛亮草船借箭”,我又緊張起來。甚至汗毛孔都張得大開,生怕大霧突然散去,諸葛亮暴露出來,來不及返回就被消滅。但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因為霧太大,看不清對方,所以諸葛亮只把那幾個稻草人立在船上,一個船上的稻草人插滿了箭就換下一個船,這樣來回交換,就輕易把十萬支箭拿到手。等霧散了,諸葛亮早就跑得沒影了。曹操這才知道上了當。這都是源于諸葛亮的‘上懂天文下知地理’,知識淵博而又知己知彼啊!
想到諸葛亮,我又想起自己那次經(jīng)歷的一件事。那一次,我的風(fēng)箏掛在了一棵高高的樹上,我想把它夠下來但夠不到,我又不會爬樹。正當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時,一個足球飛了過來,剛好碰到風(fēng)箏,風(fēng)箏因而抖動了一下。我觸景生情,受到啟發(fā),就拿起幾個小石子,用力向風(fēng)箏砸去。終于,風(fēng)箏被砸了下來,漂亮的風(fēng)箏完璧歸趙。
還有一次去游泳池游泳,也許是因為地板太滑,我一不小心滑倒在水里,我在水里撲騰,“咕咚咕咚”喝了好幾口水,這時我突然想到了諸葛亮大擺空城計時的冷靜,我便冷靜下來。因為我離岸邊很近,我就雙手伸平,扒住了地,終于停了下來。等我上岸后,我真想謝謝諸葛亮,是他讓我化險為夷,自己救了自己。
通過讀《三國演義》,我懂得了:遇事一定要沉著冷靜,只有冷靜下來,才能順利解決問題。
觀看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
讀《三國演義》有感東漢末年,軍閥割據(jù),群雄并起,涌現(xiàn)出一個有一個不朽的人物:曹操,典韋,曹植,曹丕,劉備,關(guān)羽,張飛,孫權(quán),周瑜······一個個人物的出現(xiàn)都為這個時代的傳奇增色增彩。
曹操,在這本書中被描述成一個虛偽奸詐的小人,為人憎恨,不過曹操雖說奸詐,但這個時代少不了這種人物。他挾天子而令諸侯,建立魏國,統(tǒng)一了三分之一的天下,似乎也為這個時代里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劉備,一個思賢若渴的人,招攬人才,愛民如子,似乎也是眾望所歸。他建立了蜀國,占據(jù)險要地勢,又有一個足智多謀的軍師,勢力逐漸增強,逐漸有了三足鼎立的實力。而孫權(quán)盤踞江東,不予外紛爭,可是戰(zhàn)亂不休,不去討伐別人,就會被別人吞并。江東水多,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所以孫權(quán)得以建立吳國,與魏蜀鼎立,在戰(zhàn)火中,吳國毫不遜色于魏蜀,孫權(quán)也好不遜色于曹操劉備。最終鹿死誰手,就待你揭秘······
三國紛爭,烽火連天,血流成河。這一幕又一幕的畫面在羅貫中的筆下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一場場三國風(fēng)云被拉開序幕。當然這不僅僅是國家與國家的競爭,也是軍事師之間的較量。周瑜與諸葛亮斗智斗勇,三次較量,周瑜敗了,臨死前留下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呼喊,可見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在此之前吳魏還未建立,就曾放生過一場爭斗——赤壁之戰(zhàn)。
曹操率領(lǐng)十萬大軍前來討伐孫權(quán),可惜他的士兵多來自北方,不習(xí)水性,勝算本就不大他有生性多疑,不肯相信別人,中了離間計最終錯殺了兩員水軍將領(lǐng)。后來又把船只連成一線,給了敵軍可乘之機,最終周瑜用火攻取勝,大敗曹軍。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誰也阻止不了歷史長河的推進,我們只有讀書才可以再次看到當時的場景,在羅貫中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的斗爭。雖然中學(xué)生不需要用槍劍決勝負,但是這不代表沒有競爭。我們的武器是筆,知識便是“士卒”,學(xué)習(xí)的知識便是指揮大軍的籌碼,勝敗掌握在自己手中。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從現(xiàn)在開始“練兵”還為時不晚,為“明天”奮斗吧 !
觀看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4
我又一次合上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這已經(jīng)是我第十次合上。這本書令我百看不厭,深有感觸。它是明代羅貫中所著,這是一本概括和熔鑄了較長時間封建統(tǒng)治內(nèi)部斗爭的歷史巨著。主要描寫了漢靈帝中平元年的黃巾大起義到西晉武帝司馬炎統(tǒng)一全國近百年的歷史變遷。
在三國演義中,每個人物都各有特點,被羅貫中寫的生動傳神,因此所有人物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最敬佩的還是諸葛亮——這位大智大賢的化身。他精通三韜六略,天文地理,胸中藏戰(zhàn)將,腹內(nèi)隱雄兵。
可惜才高八斗神機妙算的他,未能統(tǒng)一全國,復(fù)興蜀漢,成就霸業(yè)。這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自從劉備三顧茅廬請他以來,一直都在勤勤懇懇的工作著,為蜀漢的建立工作著奮斗著。劉備死后立下遺言:如若阿斗(劉禪)昏庸無能不值效力就請愛卿(諸葛亮)自己稱王。
而諸葛亮為那扶不起的“阿斗”貢獻到死,讓我為之感動。他真的做到了在《出師表》(諸葛亮六出祁山請奏的表章)中的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即盡我全部的精力去工作去奮斗只有在死了以后才停止。諸葛亮死后也沒給家里留下遺產(chǎn),他曾說:“我在成都有十五頃田,八百顆桑樹,不再需要什么獎勵了,我在軍中吃的用的都是國家的,更不需要額外的物資。即使我死了也不能讓家里留下錢財否則就對不起國家了?!闭且驗橹T葛亮的智慧和品德才成為了后人學(xué)習(xí)的榜樣。
三國演義告訴我一個道理:不能因小而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書中說劉備因為東吳殺了自己的結(jié)義兄弟關(guān)羽張飛,就一賭氣率領(lǐng)七十萬大軍進攻東吳。卻被吳將陸遜火燒連營,燒的片甲不留。哎!七十萬大軍為了一口沒爭到的氣而命喪黃泉??上а?原來蜀國糧草充足,兵多將廣,武有五虎,文有臥龍鳳雛。但那一仗后蜀國就一振不起走向了下坡路。
做人做事要能屈能伸,不然劉備就是“榜樣”,他為二弟三弟的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所以做人要小心謹慎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觀看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
《三國演義》這本鴻篇巨著,我在學(xué)習(xí)之余用了兩個多月才讀完,但是收益匪淺,不但了解了歷史,收獲了樂趣,還領(lǐng)悟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魏、蜀、吳三分天下,最終三國歸晉的歷史,在這一個世紀的.亂世中,英雄豪杰輩出,發(fā)生了許多流傳至今的著名典故。之所以稱此書為小說,而不是“通史”,是因為書中把許多歷史上真實發(fā)生過的事進行了修改和藝術(shù)加工,蘊含了作者的感情,體現(xiàn)了人物的鮮明特點,讀來更吸引人心。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他在寫作方面的整體把握能力特別值得我學(xué)習(xí)。他一方面把宏大的歷史故事寫得波瀾壯闊,另一方面又把人物的外表、語言等細節(jié)描寫得絲絲入扣,體現(xiàn)出不同人物的個性特點,讓這些歷史人物躍然于紙上,成為了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經(jīng)典形象,如關(guān)羽的忠義、張飛的暴烈、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劉備的仁義等。在細節(jié)之外,如果有仔細對比三國歷史,相信大家都會感受到作者羅貫中所秉持的兩個觀點,一是反對農(nóng)民起義,他認為黃巾軍起義就是暴民亂世;二是他明顯偏愛“漢室正統(tǒng)”劉備和他建立的蜀國。因此,我發(fā)現(xiàn)羅貫中是一個比較注重忠君和仁義的人,痛恨那些奸臣或是造反的人,相比《水滸》的作者施耐庵,對農(nóng)民起義的觀點完全不同。這就所謂“作品一定蘊含著作者的某些觀點和情感”吧!
通讀全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明三氣諸葛亮”這段故事了。諸葛亮三次斗智都打敗了周瑜,周瑜因為自己的“小雞肚腸”,竟然被活活氣死。在佩服諸葛亮智慧的同時,我真替周瑜感到惋惜,如果他能夠大度一點,也不會落得如此結(jié)局,從而浪費了自己的大好才華。從“關(guān)羽敗走麥城源于自己的驕傲”;“張飛死于部下之手源于自己的暴烈脾氣”;“劉備為報兄弟之仇被火燒連營、死于白帝城也是源于自己的仁義”,由此我體會到不同人的不同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或是前程。
兩年前,我是通過收聽評書初次接觸《三國演義》,回憶起來當時只是了解了這個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只記得爸爸說,《三國演義》是一本值得讀一輩子的書,不同的人生階段讀這本書會有不同的領(lǐng)悟。我想的確如此,剛接觸這個故事時,只是被情節(jié)吸引,第二次讀此書,我就有了不一樣的領(lǐng)悟。歷史是我們現(xiàn)代社會很好的一個借鑒,因此我們要通過歷史看透現(xiàn)在這個社會,取古人之長,補己之短,或者以古人的教訓(xùn)來告誡自己。
觀看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