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閱卷老師只顧趕進度不管對錯是真的嗎?教育部對此怎么回應?
高考閱卷老師只顧趕進度不管對錯是真的嗎?教育部對此怎么回應?
每年高考后,網上總會有一些屢被證明為虛假的高考舊新聞、舊消息再次被傳播,誤導考生和公眾。為此,教育部門和網信部門、公安機關梳理匯總了歷年來“冷飯熱炒”頻率最高的高考假新聞、假信息,并提醒廣大網民這些謠言的背后都是不法商家、網站甚至慣犯精心設計的騙局。
三部門特別提醒考生和家長明辨謠言,謹防上當受騙,希望各網站不為謠言提供平臺,希望網民不信謠、不傳謠。
1、閱卷老師只顧趕進度不管對錯
每年高考結束,成績公布前后,網上總有人炒作某地的高考閱卷工作極不嚴肅,閱卷教師甚至不管對錯,亂打分。事實證明,發(fā)布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出于好奇,還有的高考成績落差比較大或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長一廂情愿認為是閱卷出了問題,武斷猜測亂發(fā)信息。
案例:
某知名論壇上曾出現(xiàn)了一篇“高考閱卷老師冒死揭露內幕,學生前途就是這樣被耽誤”的帖子。發(fā)帖人聲稱曾參與過某省高考閱卷工作,閱卷教師只為趕進度,或者不管對錯亂批閱,或者“一分鐘批作文”,草菅人命。
此貼涉及高考內容,吸引眼球,迅速成為熱點,在各大論壇轉載。部分網友大呼“難怪自己當年高考分數低于預期值,原來就是這樣被坑的”。
教育部門和公安機關迅速落地查人,據發(fā)帖人交代,其只是為了好玩,想吸引網民關注,提高知名度而已,自己也沒有參與過高考閱卷工作,有的是聽傳言,自己做了演繹,已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自行刪除了內容并向社會道歉。
提醒:
高考閱卷是非常嚴肅的工作。目前通行的“網上閱卷”,從制度設計到實際操作更加體現(xiàn)了公平公正。
比如,多數省閱卷教師要過“三關”:
資格關,凡是參加評卷工作的中學教師均必須是具有中教一級以上職稱的骨干教師,科組長和題組長由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大學教師擔任,不符合以上資格的一律不得參加評卷;
培訓關,所有評卷教師都必須進行評分標準的培訓,熟練掌握評分標準和要求,沒有參加評分標準培訓的一律不得參加評卷工作;
考核關,所有評卷教師都必須通過考核,評卷前,每位評卷教師須在10份考核卷中至少通過7份,在評卷過程中還做不定期的考核,兩項考核不過關,一律不得正式評卷。
正式評卷前,要先進行試評,根據評分參考以及考生答卷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分細則,正式評卷時嚴格按照評分細則執(zhí)行。閱卷一般實行“一人評一題”制度,保障評卷質量。對于語文和英語的作文,更是采取不同教師的“雙評”制度,“雙評”超過一定誤差,則提交第三位教師進行“三評”,確保評卷準確有效。
另外,還有嚴格的評卷質量監(jiān)控程序,對評卷員的評卷質量進行全程檢查、復查和修正,全程監(jiān)督、糾正評卷教師評卷工作可能出現(xiàn)的寬嚴把握不一的現(xiàn)象。
2、大數據報志愿 收取天價咨詢費
每年高考志愿填報前夕,總有中介或網站宣稱掌握內部大數據。
各地教育考試院已明確表示,沒有跟任何社會性機構或企業(yè)合作,考試院按照教育部信息公開工作要求,對招生計劃、錄取結果等數據均已進行公開,報考志愿前均向考生印發(fā)了志愿參考資料供研究填報。
商家所謂的“內部大數據”純屬造謠,無非是營銷口號,其數據的準確性還有待推敲,而且志愿填報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如考生本次高考發(fā)揮會影響成績變化、別的考生志愿填報情況等。
案例:
某教育培訓機構在其網站上打出“精準填報志愿”“一分不浪費”等廣告,考生可以一次購買2萬元、1萬元等不同面額的VIP卡,享受一對一的“精準”指導。
高考錄取結束后,記者對購買VIP卡的考生和家長進行了采訪,考生和家長普遍反映公司提供的志愿指導專業(yè)性不足,而且部分數據不準確。而教育部門印發(fā)的近三年的錄取數據、公開解讀的填報志愿技巧及密切關注考試院錄取動態(tài)信息更準確、更實用。
提醒:
奉勸家長和同學們,在面對這些填報志愿APP、廣告時需謹慎,提高警惕。
3、可花錢更改高考成績
每年高考后便有考生和家長經熟人介紹或網上獲悉,得以認識能通過“黑客”進入高招辦系統(tǒng)的高人,修改高考成績,同時索要高價“服務費”,學生們就能得到滿意的成績。
案例:
2015年高考結束后,秦淮警方發(fā)現(xiàn)轄區(qū)內出現(xiàn)以改分數為誘餌的詐騙案件。家住秦淮區(qū)的張女士與劉先生就被騙走了近萬元。
后經警方偵破,嫌疑人張某交代,其在網上以“黑客”身份發(fā)布信息,號稱可以修改高考、大學考試成績,并向受害人索要數千到數萬元不等的“服務費”,這幾年年年都有人上當。
提醒:
自稱可修改高考分數的網絡帖子純屬騙局。所謂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數在技術上也行不通。因為高考網上閱卷并非在互聯(lián)網上,而是采用內網閱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
考生成績發(fā)布前都做了原始數據存檔和數據異地備份,通過網絡公布后,考試院會對網上信息進行監(jiān)控匹配,網站均設立嚴密的防黑客病毒攻擊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