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新聞資訊 > 熱門專題 > 群眾路線 > 最新動態(tài) >

江蘇舉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家座談會

時間: 若木1 分享
  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江蘇訊(記者張旭 吳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擁抱群眾,圍繞作風,厲行善政,要真正貫徹以民為根,以民為本,以民為尊,使我們活動的成效能夠建立在扎實的思想提高和路線自覺的基礎(chǔ)之上”,江蘇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盛克勤說。
  8月27日,江蘇省社科聯(lián)與群眾雜志社聯(lián)合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家座談會,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精神,加強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雜志社是江蘇省社科聯(lián)今年新成立的“黨的群眾工作研究基地”承建單位。
  江蘇省委省級機關(guān)工委書記王立平在會上表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關(guān)鍵是要在“深、實、常”三個方面下功夫,要深化認識,以扎實整改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建立健全加強作風建設(shè)的長效機制。
  江蘇省社科聯(lián)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顥瀚認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切實解決四風問題,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把群眾路線真正變成我黨的優(yōu)勢,把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目標任務,使我們的黨風成為政風、民風的表率。
  群眾雜志社總編輯劉文平認為,要以建設(shè)公正的司法體系、公道正派的干部隊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公開透明的決策施政來拓展黨群互信渠道,真誠溝通、真情解難、真心納諫,練就做群眾工作真本領(lǐng),解決黨員領(lǐng)導干部和群眾之間的互信問題。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朱國云提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建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應該常講常新、常用常新、持之以恒,應注意優(yōu)良組織文化的培育,培育以群眾路線為主要內(nèi)容的組織文化需要把握教育引領(lǐng)、行動體驗、制度保障等三個關(guān)鍵問題。
4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