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知識大全>知識百科>安全知識>

地震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時間: 洪華1047 分享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zhì)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一些地震的防護措施,供大家參閱。

  地震的防護措施1、怎樣識別地震謠言

  識別地震謠言,要做到相信科學、相信政府,遇事不慌。

  一般來講,地震謠言有以下特征:

  (1)恐怖、迷信色彩的信息不可信。如某地要沉為大海等這些沒有科學根據(jù)的“地震信息”純屬地震謠言。

  (2)消息來路不正的信息不可信。傳說某外國機構(gòu)或某專家權(quán)威人士提出的“預報意見”,這種通過非正規(guī)渠道,不符合國家關(guān)于地震預報規(guī)定的信息不可相信。

  (3)預報過分精確的信息不可信。傳說地震震級很大(8級、12級等)或?qū)l(fā)震時間、地點和震級說的十分具體(如某日、某時、某區(qū)、某村或幾點幾級等),這種脫離科學實際、脫離當前預報水平的信息都應視為謠言或誤傳。

  當聽到地震預報的消息后,千萬記住一條:消息一定是來自政府的才可信。在我國,發(fā)布地震預報權(quán)限屬于省政府,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quán)發(fā)布地震預報的消息。

  地震的防護措施2、地震謠言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

  地震災害是一種突發(fā)性自然災害,大地震可以在瞬間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jīng)濟損失,并產(chǎn)生持久的社會影響和公眾心理影響。人們希望在這種巨大的災難來臨之前,會有一個權(quán)威部門能夠告訴他們將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會發(fā)生多大的地震,讓他們能夠有所準備,避免更大的傷亡和損失。從本世紀60年代中期起,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如美國、日本等都開展了地震預測預報研究,但由于地震本身的復雜性,30多年來世界上的地震預測預報研究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由于地震預報尚未過關(guān),人類社會沒有足夠力量完全防止地震的破壞,人們一般都有恐震思想。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人將正常的地震工作活動,如制定地震應急預案,總結(jié)防震經(jīng)驗工作會議等誤認將發(fā)生大地震的信息;一些人將與地震無關(guān)的異?,F(xiàn)象,如氣候的劇烈變化誤認為地震的前兆;還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國內(nèi)外媒體和少數(shù)別有用心的人故意散布地震謠言,在未澄清是否真有地震之前,少數(shù)群眾對地震謠言是確信的,多數(shù)是處在半信半疑狀態(tài),但因事關(guān)生命財產(chǎn),所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一般都會隨大流采取各種防范措施。尤其在偏遠農(nóng)村,地震謠言往往與封建迷信活動伴隨傳播,更具影響力。

  地震的防護措施3、震后如何采取有效的救助方法

  強烈地震最嚴重的災情是房倒屋塌,大批人員被掩埋在下,而被掩埋的人,并非都已被砸死,大約有半數(shù)以上可能只是被砸傷或完好無損。如果能及時把這部分人刨挖出來,則大大降低了地震的傷亡數(shù)字。如何讓這些活在生命邊緣的人能夠牢牢地抓住生命的繩索呢?這就必須有正確地自救互救方法。

  對于被埋壓的人員通常應當采取以下方法,保存體力,等待救援:(1)注意用濕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一是避免意外事故,二是避免灰塵嗆悶發(fā)生窒息的危險。(2)盡量活動手和腳,并清除壓在身上的物品。(3)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擴大安全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4)條件允許,盡量設法逃避險境,朝更安全寬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動。(5)幾個人同時被壓時,要互相鼓勵,要設計方案,得以延生和脫險。(6)在周圍安靜時或能聽到上面(外面)有人說話時,應敲擊出聲,向外界傳遞信息。(7)無力脫險時,盡量節(jié)省力氣、要靜臥,保持體力,尋找代食物品和水,并計劃使用,以延長時間。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樂觀,等待時機。

  震后救人則應當查清環(huán)境,因地制宜地采取相應的方法。在保障被救人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地挖掘被埋壓者。一般情況下采取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項有如下幾項:(1)要用最快的速度使傷者頭部充分暴露,并清除口、鼻腔內(nèi)的異物,保持呼吸通暢,然后再暴露胸腹部。如有窒息,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2)挖掘時,要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壓埋阻擋物,保護支撐物,清除阻擋物,保護被壓埋者賴以生存的空間不遭覆壓。(3)被壓埋者不能自行出來時,不要生拉硬扯,防止進一步造成損傷。(4)對于脊椎損傷者,挖掘時,要避免再次加重脊椎損傷。從廢墟中救出后,在轉(zhuǎn)送搬運時,應用硬擔架或門板,絕對禁止脊椎彎曲或扭轉(zhuǎn);不能一人抬肩,一人抬腿,以免造成傷者癱瘓。凡四肢骨折、關(guān)節(jié)損傷者,應就地取材,制作夾板,實施固定。固定時,應顯露傷肢末端,以便觀察自血液循環(huán)。對于在黑暗、窒息、饑渴狀態(tài)下埋壓過久的人,救出后應給予必要的護理;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鮮空氣,不可一下子進食過多;要避免被救人情緒過于激動;對受傷者,要就地作相應緊急處理。

  地震的防護措施4、在校學生震時如何應急避險

  學生是社會的未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對學生進行地震知識教育和防震應急能力培養(yǎng)是全社會的責任。忽視對學生這方面的教育將會造成慘重的損失。1998年元月5日,陜西省涇陽縣境內(nèi)發(fā)生4.8級強有感地震,這次地震雖無房屋倒塌和室內(nèi)財產(chǎn)損失,但由于恐慌造成混亂,被擠傷、踏傷達177人,其中住院治療的重傷11人。在這些受傷人員中,幾乎全是學生,尤其是初中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地震發(fā)生后,強有感區(qū)數(shù)百所中、小學校20多萬學生全部停課,停課時間達7日之久,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后果。如果說震前師生掌握了地震基本知識和防震減災應急避險措施,悲劇可能就不會發(fā)生。

  1994年9月16日發(fā)生在我國臺灣海峽的7.3級地震,震撼了港臺及大陸的粵、閩、浙等東南沿海的廣大地區(qū)。特別是閩南、粵東地區(qū)震感強烈。這次地震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xiàn)象是,大陸地區(qū)地震傷亡者中絕大多數(shù)是中小學生,中小學校成為本次地震的重災區(qū)。更值得深思的是,在傷亡學生中,沒有因房屋倒塌而直接造成傷亡的,幾乎全是由于學生臨震驚慌,涌出教室,在奔逃中互相擠壓踩踏而造成的悲劇。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離震中最近,震害最強的福建省東山縣實驗小學,震時在該校老師的組織帶領下,全校學生情緒穩(wěn)定,順序撤離,有效地躲開了磚飛瓦落,人擁擠踏的險景,無一個死亡。由此可以看出,在學校中普及地震防災常識,對廣大師生進行防震減災知識教育是減輕地震及其次生災害造成損失的不可忽視的工作內(nèi)容。

  地震發(fā)生有其突發(fā)性,地震發(fā)生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特別是學校領導和教師。在震前,應作好預案要安排好學生轉(zhuǎn)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時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指揮學生抱頭閉眼、躲避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教學樓內(nèi)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絕不可讓學生亂跑或跳樓。在操場或室外的學生,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教師應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

  雖然目前地震不可避免,但如果掌握一定的防震減災知識,則會減少更多的的傷亡。

  地震的防護措施5、盲目避震的危害是什么

  當一次強烈地震突然發(fā)生之時,臨震不慌,沉著冷靜,采取正確的避震措施至關(guān)重要,驚慌失措易造成嚴重的后果,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發(fā)人深省。

  1954年2月16日晚,河北衡水大葛村群眾正在露天戲臺下看戲。突然間,地聲轟鳴,大地顫抖,地震發(fā)生了。驚慌的人們從空曠地紛紛往家跑,捷足先登者,多被房頂墜落物砸倒。據(jù)統(tǒng)計,90%的死者,80%的重傷員是剛跑到家門口時被砸壓的。

  1979年7月9日,江蘇溧陽6.0級地震時,重傷654人中

317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