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yè)生求職故事
應屆畢業(yè)生求職故事
每天都有許多人在求職路上奔波,那么你們需要一些成功的求職故事激勵自己嗎?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提供的應屆畢業(yè)生求職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應屆畢業(yè)生求職故事(一)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本人情況:
女,211小本,經濟類相關專業(yè),幾枚獎學金,無背景,基本無實習經歷,上海本市戶口
最大愛好:文學。
offer:1.中國銀行 2.某股份制商業(yè)銀行(選擇了中行)
在大學四年里,我?guī)缀醢阉械臉I(yè)余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的那件事了:閱讀主流和非主流經典文學作品。這里不忘曬下鐘愛的作家名字,有共同愛好的我們來默默共鳴一下。
(莎士比亞、喬伊斯、王爾德、薩基、拜倫、海明威、歐亨利、納博科夫、卡夫卡、茨威格、張愛玲、嚴歌苓、洛夫、蕭紅、魯迅、巴金、老舍、曹雪芹、柳宗元、李白、李商隱、羅曼羅蘭、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繆、契訶夫、毛姆、易卜生、惠特曼、薩克雷、菲茨杰拉德。)
進入正題。我從今年10月份開始找工作的,四大一直不想去,只隨大流地申了KPMG,也在筆試后被BS.被以訛傳訛的傳說嚇死,說進四大要折壽脫發(fā)的,那么寧愿錯殺高薪職位也不冒這個險。
但人的心態(tài)是很微妙的,當周圍的一群不怎么出挑的人都個個拿了四大的offer,還弱弱地曰:作為保底工作吧。姑娘我淡定是淡定,不過也畢竟是活人有感覺啊。
于是銀行招聘大戰(zhàn)打響的時候,我開始一個不落地網申。關于網申,我對四大的英文網申已經極其不耐煩,開放性問題很想砸電腦。幸虧咱們中國人設計的網申沒有那么多惡心的開放問題,于是我耐著性子填完了第一份網申。并把文字比較長的以后要重復填寫的內容復制在一個文檔里,以便日后方便粘貼。后來確實輕松很多很多。工農中建加股份制商行,一共申了11家銀行。
筆試:東西太多,沒有時間按照應屆生上好多熱心帖子所寫的歷年真題復習,有幾分能耐使幾分能耐。過了絕大部分。當然,發(fā)現四大行的筆試題是托業(yè)的東西,大家有時間還是按照帖子經驗多看看行測、所申銀行的公司概況知識(考到工行l(wèi)ogo的含義,公司文化,都是選擇題,瞎蒙的),專業(yè)知識不用太擔心,問過很多最后通過的人,都覺得和大學學的教材內容差別較大,中行的三小時筆試上機測試,我在專業(yè)知識部分幾乎全部選B,竟然過了。
面試:看到一句很搞笑的總結:股份制銀行基本上是這樣面試的:自我介紹算一面;隨便問兩句算二面。時至今日,連中國銀行也是這回這樣的。不用緊張,今年取消了莫名加奇妙的無領導小組討論和群面。兩輪都是單面。五對一or三對一。
面試最大的心得和經驗:
1.與所有親朋好友、老師等等,交流面試該說些什么,頭腦風暴很管用。把所有人的意見都寫下來,他們比較了解你,眾人的意見綜合會逐漸拼出一個比較完善的自我介紹、優(yōu)缺點、為什么選擇這個職位這個公司等等問題。我就是用這個辦法的很管用。既能夠真實反映自己,不夸大,又能夠講的比較全面完整。
應屆畢業(yè)生求職故事(二)
關于找工作,許多人告訴我要參考薪資待遇,參考前景發(fā)展,參考團隊關系,而我,在找工作時,心里有一個默默的期許……
在24歲本命年,我成為一名大學應屆畢業(yè)生。不知從何時起,也不知受什么影響,非新聞專業(yè)的我對新聞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對新聞業(yè)有著莫名的好感,覺得那里離社會正義很近。所以,在求職時,我將媒體作為自己的方向。
畢業(yè)年,同學之間的話題少不了找什么樣的工作、去哪里發(fā)展。當大家頭頭是道地談著房價怎么樣、哪個城市如何、工資待遇如何、哪個工作更穩(wěn)定時,我卻來一句“我想進一個報社”。這與大家激昂的論調、對未來的“宏偉”藍圖似乎不太相符,所以總是換來一句“為什么”,或者是類似“新聞工作壓力大工資低”這樣的提醒。在大家眼里,考公務員或者選擇銀行、地產、互聯(lián)網這些朝氣蓬勃的行業(yè),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是一種像“政治正確”一樣的“求職正確”,因為這符合大家的預期和考量尺度。當然,也有同學聽到我的打算后,說了句“有理想”,我想潛臺詞應該是“不現實”。
為了避免過多的解釋,我以“找一個差不多的工作”的態(tài)度參與大家對未來的規(guī)劃,而心里默默守著一個不太愿意告訴別人的理想。不過,在剛開始找工作時,理想漸行漸遠,而將我自己的理想遮蔽起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我自己,是心里的惶恐和焦慮,以及對名和利的向往。
去年9月一開始,海量的校招信息撲面而來。突然感覺平時離自己很遠的企業(yè)一下子就觸手可及了。這時我的想法是,既然我感興趣的行業(yè)還沒有開始校招,那我就先投其他的,保個底唄。不過,這一保底,保得沒有盡頭,看一個心動的就投一個,被光鮮的標簽牽引著,感覺不投幾個,就失去了未來似的。一個理解我的好友勸我:“既然你想從事新聞行業(yè),那就安心地等待媒體校招,就算你現在找得再好,反正最后也不會去。”很有道理,但是沒有辦法安心,一是覺得自己沒有十足的把握進入理想的報社,二是當大家都馬不停蹄地找工作時,這無形中形成了一個緊張的氣氛,而在這氣氛中,如果我停下來,難免會焦慮不安。可能在一個群體中,大家不由自主地會相互比較吧,而且當別人來問你找工作情況時,如果自己一無所獲,的確感到有點不好意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的堅守。
當同學拿到offer時,雖然并不羨慕,但多少會有一點壓力。有同學一天參加兩場或三場面試,每天連軸參加各種宣講會,包括互聯(lián)網、地產、電子、家電……他說,現在找工作那么難,找一個差不多的就可以了,不跑一跑怎么能找到工作呢?似乎是這樣的,在這個信念下,他一直跑著。跑,是畢業(yè)生的求職日常,每天都在宣講會或者去筆試面試的路上。我雖然沒有像同學那樣轉戰(zhàn)于各個宣講會,但內心也是焦躁著,多少也參加了一些與目標不一致的招聘。只求一個保底,實際上這個保底只是對自己沒有意義的安慰罷了,或者只是滿足自己的虛榮而已。
面試的時候,像其他面試者一樣,我穿上西裝皮鞋,把自己打扮為成熟穩(wěn)重的模樣,內心真實的想法和對理想的追求也被職業(yè)的裝扮掩蓋了。面試官經常問的兩個問題是,你的專業(yè)和你選擇的行業(yè)并不是很一致,為什么選擇這個行業(yè)?你有哪方面的能力?我內心的想法當然是:“這哪里是我想要從事的行業(yè)?只不過是想在找到理想工作前給自己保個底罷了。”可是成熟穩(wěn)重裝扮的我,怎么能將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呢?當然是絞盡腦汁地把專業(yè)、能力、實習經驗往崗位上掛,再貼上一些“熱愛”“踏實”等看起來能說服人的標簽,就能蒙混過關了。這些經過加工包裝的回答,雖然有違內心,也沒有新意,但多少還能獲得一些面試官的認可。
后來,拿到了一些企業(yè)的offer,雖然這些企業(yè)都還不錯,有些還是所在行業(yè)的佼佼者,但我沒有一點高興的感覺,反而更加不安。因為這些行業(yè)跟我的興趣理想相差甚遠。按照我以前的想法,找工作應該像是找對象,兩個有緣人相遇,彼此看上了眼,然后牽手走下去,愿意為對方付出。而我的求職更像是推銷員,把自己當作待價而沽的商品,貼上漂亮標簽,掩飾了真實的本質,著急地尋一個把自己帶走的買家。這并不是我想要的。面試時,一位面試官非常善意地提醒,找的第一份工作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未來的職業(yè)路徑,所以應該慎重。我深表同意,不過當時為了通過面試仍作出了違心的選擇。后來想想,這樣的選擇是對雙方的不負責。
好在11月一些報社開始了校招,我就專攻報社招聘,很幸運地通過了兩家報社的筆試。面試前,老師打來電話關心我找工作的情況,當她得知我要去報社面試時,她開玩笑地說,“去一個這么沒有前途的行業(yè)啊”。玩笑過后,老師根據她報社同學的情況,給我分析了記者編輯工作的情況。中心思想就是,單位很靠譜,工資也比較靠譜,但工作任務重、發(fā)展空間有限,不過支持我的想法。大家的看法很理性也很現實,對未來的發(fā)展來說,這的確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內心對新聞的沖動,對正義感的追求,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加入這個行業(yè)。
不過情懷歸情懷,興趣歸興趣,這些是個人選擇的動力,但對于用人單位來說,人家考慮的當然還是實打實的經驗和能力。雖然我有過一些調查訪談經驗和作品,但沒有媒體實習經歷。在一家報社終面時,報社領導嚴肅且?guī)в幸恍┵|疑地問我:“你說你很想從事這個行業(yè),但我看你之前并沒有這方面的實習,你是不是沒做過這方面的打算呢?”一下子把我問住,我如實地把自己的相關經歷告訴了他。很幸運,最后拿到了offer。后來,又參加了兩家大報社的招聘,一家筆面試算比較順利,而另一家面試時,雖然有所準備,但由于表現緊張,結果可想而知。所以說,找工作靠的不僅是情懷、興趣,還有能力,當然臨場表現也很重要。
現在我已經拿到還算理想的offer,如果接下來還要繼續(xù)找工作的話,那也肯定是找新聞相關的。所以,以后注定是要在這個行業(yè)里奮斗了。雖然在當下找一份穩(wěn)定、有保障、有“名分”的工作才是大家認為“靠譜”的選擇,但是,我真的對離社會正義很近、能夠探索社會問題的職業(yè)很感興趣。這種想法或許有點兒理想主義,沒有考慮到現實的種種。我爸媽也更希望我考公務員,但是當他們了解我的想法后,對我很支持。很感謝他們。
我對未來的看法和選擇或許過于樂觀了,用我們愛說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不現實”。多年以后,我也許會變得很現實,成為一條被社會擠扁、失去理想的咸魚。但在我對理想還有沖動的時候,就讓我先去追求吧!
應屆畢業(yè)生求職故事(三)
題記:我早已有這個想法,記錄我這一年多的求職故事,可一直懶于動筆,今天終于提筆,寫下這段時間的真實感受,在此愿與各位共同分享其中的酸甜苦辣。
懷著對這座城市的憧憬與向往,毅然辭去了原來在東北一家國有公司穩(wěn)定的工作,加入了都市尋夢的行列。剛來的時候一切都是那么新鮮,便捷的交通,發(fā)達的資訊,高聳的大樓,擁擠的人群,每天都感受著這座城市的快速變遷。奔走在人群中,看著周圍行跡匆匆的身影,有時我也會想他們是否也像我一樣,為尋找心中的夢想而四處奔波呢?不知道這個海納百川的城市,能不能容得下我這個外來的尋夢者?
也許我還是比較幸運的,在那個非典肆虐的季節(jié)里,我如愿進入了一家外資的公司,雖然薪水不是很多,但畢竟在這個城市里開始了自己新的職場旅途。公司里,每日的工作繁忙而緊張,憑著自己對工作的熱情及高度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職位一路攀升,從剛開始的一名普通職員,到后來的運作主管。一年中,我走遍了公司的各個部門,不同的工作也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但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公司頻繁的人事變動——在不到短短一年中,運作經理像走馬燈似的,一連換了四五個,往往是剛混個臉熟,又換了一個新的面孔,這也構成了我決心離開公司的主要原因。雖然我的職位還是頗令人向往的,但我還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在合同到期前一個月,我遞交了我的辭職報告,逃離了這個為之奮斗的單位,踏入了漫長的求職之路。
可能因為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專業(yè)以及重點大學的招牌吧,我的面試機會還是比較多的,基本上每周都有面試的機會,大大小小的單位不下三四十家,跑遍了城市的各個角落,經歷了太多的面試故事。
我去的第一家單位是比較著名的跨國物流公司,位于鬧市區(qū)。約好的時間是早上10:00,可到了10:30,門外已經聚集了一大幫人,就是不見有關人員來。大家就這樣在外面苦苦等待,終于有人匆匆走過來,招呼大家入座,大家呼啦一下擠進辦公室。不會吧,這么多人要競爭同一個職位?看來大單位還是有一定的號召力!一陣狐疑中,人事主管拿出一沓厚厚的冊子,分發(fā)給大家。呵!又是卷子呀,從小到大,都不知做了多少份,又要開始與它“親密接觸”啦。
卷子發(fā)下來了,好家伙,足足十多頁,這那是招聘呀,簡直就是智力測驗!不單說這滿卷的e文,就是各種圖表符號以及邏輯運算的題目就已經夠受了,好在自己的e文能力還可以,可以從容應付。我就懷疑這種題目對實際的工作有多大關系,估計只是測試大家的智商。可惜時間過得太快,要交卷了還有不少題沒做,但我還是比較自信,我能保證自己做題的準確率,就等結果吧。
考完后,我隨便詢問了其他人,原來他們應聘的是別的職位,和自己沒有多大的沖突,心中有了一點底。但后來收到的一封人事部發(fā)來的mail,打破了我等待的好夢,信中陳述了對我的情況已經基本了解,不符合單位的招聘要求,希望下一次繼續(xù)參與云云(既然不符合要求,干嗎通知我來呀)。就這樣,我與這家單位擦肩而過,不過唯一感謝的是該單位還能給我回復招聘結果,后來的很多面試經歷則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很快我接到了第二家單位的面試電話,這是一家港資的物流公司。面試是在一位女人事經理的詢問下進行的,除了一些基本的問題:如你的工作職責,以前的工作單位等,便是一大堆各種問題:如為什么要離開原來的單位,你有什么優(yōu)點,你有女朋友嗎,你的職業(yè)目標等等。詢問整整進行了四十分鐘。對這些問題,我一一作答。不過,整個過程給我的感覺比較沉悶,就像提審犯人似的。末了經理一句“回家等消息吧,有機會我們會通知你的”,我知道自己又與這家單位失之交臂了。
大概在一周后,在我基本已經快要忘記這個面試時,我接到了該單位的復試電話,這次是一位副經理面試的,問題也是如出一轍,面試進行得還比較順利,末了,又是一句——“回家等消息吧”。回家后,又是滿懷希望地等待,不過這一次卻是長久的等待,沒有回音。
時光又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單位還沒有搞定,自己心里還是非常著急,但是這種事情也不是急就能解決的。好在我又接到了一家臺資企業(yè)的電話。這家單位在市郊,我足足坐了兩個小時公交車才到達目的地。這是一家比較著名的從事it業(yè)的臺資企業(yè),從外部看,管理還是比較規(guī)范的,每進一道門,總有人詢問,最后還是在一位小姐的帶領之下進去的。
開始又是先填寫履歷表,走了這么多家單位,這已經是輕車熟路了,不到一分鐘,便輕松搞定;下來是心理測評,通過測評,可以知道你的性格適合不適合應聘的職位,還是蠻新鮮的。這家是生產筆記本的,自然用筆記本測試啦。測評題目也是門類齊全,各方面的知識都有:管理知識、英語應用、統(tǒng)計數學、網絡常識以及辦公軟件操作。好在自己還有點理論基礎,不到半小時,便答完所有題目,交卷。
測評結果很快出來了,比較令人滿意,與所求職位的性格完全符合,這下該沒有問題了吧?沒有,還得過一關,還得和主管面談。我等了足足快一個小時,終于見到了直接主管,主管問的問題現在我也記不清了,只記得他說,我還是比較優(yōu)秀,回去等消息吧。然而這次又是無果的等待。
我本來是不打算應聘日資企業(yè)的,怕就怕語言關,(本人對日文一竅不通),好在這家單位沒有要求,還是試一下吧。很快我接到了他們的面試電話,開始了又一次的面試經歷。好家伙,有三個面試官!聽他們說這次是公司各部門(人事部、營業(yè)部、運作部)聯(lián)合面試。面試開始,人事部門問了一些對底下員工的管理考核的相關問題,運作部門問了一些實際運作問題,憑著自己以前的工作積累,我給出了自己的觀點。看來他們對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開始為第二輪面試作準備,課題是制作一份sop(標準操作流程),這也沒有問題。以前我雖沒有自己親自制定sop,但是對sop還是比較熟悉的,花了整整兩天,終于做出來了。一周后,帶著我的勞動成果,又開始了面試。面試同樣比較順利,完了,那位經理還說:“好,你的理論知識比較齊全,下周要安排你去現場實地考察,這才是你最關鍵的考試。”
我滿以為這次接近成功了,在家耐心地等待著。誰知等了整整一個禮拜,還是沒有動靜。莫不是他們忘記了?打了電話過去,經理接了電話支支吾吾,又說我們現在人手少,暫時安排不了人帶你,再等等吧。我說你就給我個明確的答復,什么時候可以。“下周三,一定可以”。有了這個答復,我還是欣喜了一番,都到這份上了,就再耐心地等待吧。不過結果卻還是——無情!
經歷過這么多面試,耗費了太多的精力以及財力,自己真的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那里?難道偌大的一個上海灘,容不下我這個外來的尋夢者嗎?我不甘心,但現實如此殘酷而無奈,耳畔仿佛又傳來了費翔的歌聲——“我曾經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雖然我的行囊還不至于空空,但我卻不敢回去面對家人焦灼的眼光,面對朋友善意的關懷。
窗外華燈初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回到了自己溫馨的家,盡享天倫之樂,我卻不知道明天的歸宿在那里,只能在心中為自己鼓勁,默默祝福。雖然夢想尚未實現,但我會繼續(xù)努力,直到永遠。相信有夢就有遠方,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