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二語文會考知識點總結
會考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高二語文會考前,要做好會考知識點的總結和歸納,有利于獲得好成績。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高二語文會考知識點總結,給大家作為參考!
目錄
☞☞2017高二語文會考知識點總結☜☜
☞☞高二語文會考篇目知識點歸納☜☜
☞☞高二語文會考命題思路及考點☜☜
☞☞高二語文會考復習計劃及安排☜☜
☞☞高二語文學習方法和技巧總結☜☜
☞☞高二語文復習拿分的方法技巧☜☜
2017高二語文會考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基本篇目:《沁園春·長沙》《再別康橋》《致橡樹》《致大?!?/p>
文學常識:1、徐志摩,浙江海寧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2、普希金,俄國偉大詩人。
背誦內容:《沁園春·長沙》
名句: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重要詞語:青荇(xìng)
第二單元
基本篇目:《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樓閣》
文學常識:朱自清
背誦內容:《荷塘月色》課文4—6段
名句: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重要詞語:蓊(wěng)蓊郁郁 裊(niǎo)娜(nuó)脈脈(mò) 斑駁(bó) 裾(jū) 肄(yì)業(yè) 靜謐(mì) 踏莎(suō)行
第三單元
基本篇目:《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我有一個夢想》
重要詞語:不可估量(gū liáng) 繁蕪(wú)叢雜 豁(huò)然開朗 淺嘗輒(zhé)止 卓(zhuó)有成效 義憤填膺(yīng) 慘(cǎn)遭迫害 真諦(dì) 祈(qí)禱(dǎo) 枷(jiā)鎖 披露(lù) 匿(nì)跡 攜(xié)手 駭(hài)人聽聞 煎(jiān)熬(áo)
修辭作用:1.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拂去。
2.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的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
關聯(lián)詞:下面句子括號中所填的一組關聯(lián)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p>
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fā)現(xiàn),該是很夠了。( )只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fā)現(xiàn),也已經是幸福的了。( )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 )在數(shù)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 是淺嘗輒止。
A.盡管 不過 以至 況且 B. 即使 但是 甚至 然而
C.如果 不過 以至 而且 D. 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第四單元
基本篇目:《〈吶喊〉自序》《胡同文化》
文學常識:1、魯迅,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歷史小說),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華蓋集》《三閑集》《二心集》《墳》等14部。1918年發(fā)表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2、汪曾祺,我國現(xiàn)當代著名作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有“短篇圣手”之稱,代表作有小說《職業(yè)》《受戒》《大淖記事》《虐貓》等,散文有《人間草木》《故鄉(xiāng)的元宵》《胡同文化》等。其作品被看成最有民族文化底蘊和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有著樸實、清新、優(yōu)美的特點。
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重要詞語:侮(wǔ)蔑 應(yìng)試 憤懣(mèn) 縊(yì)死 可憎(zēng) 不恤(xù) 懸揣(chuǎi) 學籍(jí) 慰藉(jiè) 不憚(dàn) 國子監(jiān)(jiàn) 安土重(zhòng)遷 摞(luò)起來 陸潤庠(xiáng) 王垿(xù)寺 蛤(há)蟆陵 低徊(huí) 街坊(fang) 腌(yān)菜 約(yāo)二斤
重點語段: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xiàn)在你大嚷起來,驚醒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shù)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鐵屋子”“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大嚷起來”各比喻什么?
高二語文會考篇目知識點歸納
一、《沁園春-長沙》
1、關于‚詞‛:詞,是我國傳統(tǒng)詩歌中的一種特殊體裁,起源于兩漢,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每一首詞都有詞牌。詞牌,最初是特定的詞樂曲調的名稱,后來成為特定的詞體格式的標目。不同詞牌規(guī)定的各種詞調和詞體,都有特定的字數(shù)、句數(shù)和格律。有的詞不分段(段,又稱‚片‛‚遍‛‚闋‛等),稱作‚單調‛;有的詞分兩段,稱作‚雙調‛;還有分三段、四段的,稱作‚三疊‛‚四疊‛。此外,按詞的字數(shù)多少,詞分為小令、中調、長調,小令的字數(shù)在 58個字以內,59—90個字為中調,而長調是91個字以上,如《沁園春》共114字,屬長調。
2、寫作背景: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東等地農民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領導了湖南農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寫下這首詞。
3、重點知識:
A.‚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本整句為了填詞的需要,變動了詞序。據(jù)詞義,其正確的詞序應怎樣?
答:正確的詞序應該是:深秋時節(jié),獨自一人站在橘子洲頭,(只見)湘江水滾滾向北流去。
B. ‚湘江秋色圖‛如何描繪?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答:抓住典型,點面結合,多種角度,鋪陳描畫。作者選取了山林、行船、雄鷹、游魚等最能體現(xiàn)秋色的典型,各作為一個點,再用‚萬類‛概括面,從視覺的不同角度遠望—近看—仰觀—俯視;不同色彩:‚紅遍‛‚碧透‛;不同形態(tài):‚層林‛‚漫江‛‚爭流‛‚擊‛‚翔‛等,描寫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畫面,構成‚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哲理圖畫。此段描寫,用詞精當,極富表現(xiàn)力:‚遍‛寫楓色之廣,‚層‛寫楓林之茂,‚染‛寫樹色之奇,‚漫‛寫江水之溢,‚透‛寫湘水之清,‚爭‛寫行船之奮,‚擊‛寫雄鷹之健,‚翔‛寫魚兒之樂。錘煉之妙,令人拍案叫絕。
4、背誦本詞《沁園春長沙》。
二、《勸學》
1、作者簡介: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唯物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晚年,他積極從事教學和著述,總結百家爭鳴的理論成果創(chuàng)立了先秦時期完備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體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書中。他推崇孔子,崇尚仁義禮樂,卻又主張‚性惡論‛而與孟子一派分道揚鑣。其‚性惡論‛更成為法家思想的基石,所以,他的兩個學生韓非子和李斯都是法家人物。荀子的文章,已演變成專題政論文,格局嚴整,說理精細,邏輯周密,尤其善于使用比喻,使文章既嚴飭整肅,又生動形象?!盾髯印返膶n}論文是議論文格局成熟的標志。
2、文言文知識:
A.詞類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中的‚水‛是名詞用作動詞。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中的‚日‛是名詞作狀語。
B.特殊句式。
(1)介詞結構后置:A 青出于藍,而青于藍。(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的顏色更青。<<<返回目錄
B.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冰是由水凝凍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
C.固定用法。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D.一詞多義。
(1)絕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口技》---- 停止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隔絕
以為妙絕 《口技》 --------- 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 《核舟記》 ----------- 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勸學》 ----------橫渡
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傳》 --------斷絕
(2)強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杜甫《前出塞》 -------------有力的弓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勸學》 -------------------強健、強壯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木蘭詩》 -----------------有余、略多
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觸龍說趙太后》 ----------------qiǎng,勉強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戰(zhàn)》---------- 強盛
(3)假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送東陽馬生序》 -----------------借、借用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勸學》 ------------------借助、利用
乃吾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 ----------------------假裝
假有人焉,舉我言復于我,亦必疑其誑 -----------------假如、如果
(4)望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勸學》 ------------遠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鴻門宴》------------------ 盼望、希望
先達德隆望尊 《送東陽馬生序》---------------------- 聲望
予猶記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記》------- 農歷十五日
(5)聞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勸學》------------- 聽見
-------------------------------見聞、見識 初聞涕淚滿衣裳 《聞軍官收河南河北》 -----------------聽說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鄒忌諷齊王納諫》 -------使上級聽見
況草野之無聞者歟 《五人墓碑記》 ---------------------聲望、聲名
以勇氣聞于諸侯 《廉頗藺相如列傳》 -------------------聞名、出名
掃后更聞香 《和張秀才落花有感》 ---------------------用鼻子嗅
3、背誦古文《勸學》。
三、《師說》
1、解題:‚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2、作者: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為昌黎伯,故又稱韓昌黎。又因死后謚‚文‛,故稱韓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宋代文學家蘇軾曾譽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為百世師‛,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
3、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韓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稁熣f》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莊嚴宣言。
4、語言積累。
A.師
(1)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①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③ 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2)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① 作‚學習、效法‛講----------------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作‚從師‛講-------------------------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師道‛,偏正關系------------------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
--------------- 吾從而師之
B.之
(1)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① 指代人或事物
---------------------------擇師而教之
?、?‚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2)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
置 ----------------------------------------句讀之不知
?、?音節(jié)助詞,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3)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C.其
(1)作代詞,有三種情況:
①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
解矣(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2)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 反問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難道)
5、背誦古文《師說》。
四、《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
1、注意音形義:狹隘 跋涉 閑暇 慰藉 麻痹 望洋興嘆 戕害(傷害) 給予 符箓 真知灼見 出類拔萃 熾熱 彷
徨 按部就班 倘若 余暇 何妨 推陳出新 一概而論 桑梓(故鄉(xiāng)) 甄別
四、《想北平》
1、作者介紹:老舍 (1899~1966) ,一位京味很濃的現(xiàn)、當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曾因創(chuàng)作優(yōu)秀話劇《龍須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初期因被迫害而棄世。 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于世。優(yōu)秀長篇小說《駱駝樣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余種文字
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2、解題:
(1).‚想‛。(標題的‚想‛為什么不換成‚寫‛?)
明確:‚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想‛帶有濃烈的主觀情感。‚寫‛可能只是客觀的描寫,‚想‛表明作者不僅要告訴讀者北平是什么樣,而且還要人們分享他對北平的愛。文章開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說:‚我真愛北平。‛但馬上又說:‚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說不出‛三個字,在兩段文字中四次出現(xiàn),表明老舍難以用有限的文字道盡自己對北平的愛。
(2).‚北平‛。(學生研讀1-3節(jié)思考,作者筆下的北平是怎樣的北平?他對北平有著怎樣的‚愛‛?從1-3節(jié)中找出相關語句)
明確:是‚我的北平‛(第一節(jié));‚我愛我的母親……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jié)節(jié)的一些什么,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粘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等(第二節(jié));‚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第三節(jié))
3、研讀課文4—6節(jié),回答問題:
(1) ’寫什么‛ (作者筆下北平的特
點) 動中有靜布局合理 貼近自然
(2) ‚怎樣寫‛
a. 襯托手法: 巴黎熱鬧 <——> 北平安靜 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還差點事兒‛
美國的橘子 <——> 北京的玉李
b.語言特點:幽默詼諧,京腔十足,通俗明白,鮮明生動。如‚差點事兒‛,‚擠得慌‛,‚帶霜的玉李兒‛,‚還不愧殺‛等蘊含極其深刻思想的話語經老舍說出,卻是極平常普通,通俗易懂,顯示了語言大師舉重若輕的功力。
(3) ‚為什么這樣寫‛
明確:《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現(xiàn)北平,老舍覺得很難:‚北平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寫什么?他又不愿‚撿著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掛一漏萬,埋沒了北京的種種好處。如果只是機械的羅列平鋪直敘寫成一篇北京地方風光的指南就更沒有味道了,因此,老舍決定寫出‚我的北平‛,把對北平的感情上升到愛母親的地位,他拋開一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共鳴的表達方式,通過與巴黎等城市的比較突出北平的特點,表明北平與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為一體的關系,表達‚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
(4) 體會最后一句話的深層含義。
明確:這篇散文寫于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京。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xié)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說明華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為一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今家鄉(xiāng)之情,較平日更為強烈,這一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弦。
五、《赤壁賦》
1、介紹賦的有關知識。
賦是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以鋪陳為能事。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fā)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xiàn)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
2、關于蘇軾。蘇軾,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蘇詢,弟蘇轍均以文名著稱,以蘇軾成就最大。文壇歷史上稱他們父子為‚三蘇‛。因筑室于東坡而自號東坡居士。
3、課文正音。 屬(zhǔ)客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馮(píng)虛御風 棹(zHào) 和(hâ)歌 愀(qiǎo)然 扁(piān)舟 無盡藏(zàng) 相藉(jiâ)
4、內容結構。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tài)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這就是它成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xiàn)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杰,不過是過眼煙云,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tài)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高二語文會考命題思路
高二語文會考命題依據(jù)課標: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夯實學生語文基本功。
教材:《外國小說欣賞》和《中國小說欣賞》。
學情:學生經過一年多必修課本的學習,文言文閱讀和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此基礎上開展選修課本學習,能夠進一步拓寬他們的視野和提升語文素養(yǎng)。<<<返回目錄
高考指引:正確使用成語、辨析病句、語言表連貫、閱讀課外文言文、詩歌、論述文、理解分析評價小說的態(tài)度觀點、限定時間完成不少于800字的任務驅動類作文等。
高二語文會考考試內容及考點說明以學生在高二學過的基本知識為基礎,涵蓋字音、成語、病句、詩歌鑒賞、重要文言實詞、文言翻譯、斷句、文化常識、文意理解、評價文章態(tài)度觀點,以高考背誦篇目為基礎涉及的名句名篇默寫及高考考綱要求的小說閱讀和寫作等知識點。
重在考查學生理解、分析、鑒賞及寫作等語文能力。
高二語文會考內容分布及分值
課外論述文閱讀9分
文學文本閱讀17分
課外文言文閱讀25分
課外詩歌鑒賞5分
默寫(《蜀道難》《念奴嬌﹒赤壁懷古》《錦瑟》《蜀道難》《虞美人》《永遇樂﹒京口北古亭懷古》《登高》)6分
語言文字運用23分
寫作65分(包括書寫5分)
>>>下一頁更多精彩“高二語文會考復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