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演變過程50字
漢字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研究的重點及難點。學習啦小編這里為大家正整理了關于漢字演變金文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金文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所謂青銅器是銅和錫合金制造的器皿。這種合金更堅固,因其顏色發(fā)青,故稱青銅器。主要有樂器“鐘”,食器“彝,尊,爵”,洗器“盤”,兵器“戈,戟”等。
1、 產生
青銅器,殷代末期就有了,但畢竟是很少。周代是用青銅器的極盛時期。西周時代,青銅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諸候沒有鑄造的權力。到了東周,諸候稱霸,青銅器也任意鑄造。但大量發(fā)現(xiàn)的還是西周,春秋的遺物。所以,金文一般指西周時期的文字。
金文的內容,最初只是鑄刻一些代表族名,國名的符號。后來基本上記功績,受封賞,刻鑄以傳后代,來顯其榮。因古代人用鐘鼎作為銅器的總稱。前人曾稱這種文字為“鐘鼎文”,又因為言辭多是為了“銘刻不忘,永作記念”,又稱“銘文”。這些稱呼都不能概括其特點。因此,后人便改稱金文,使文字擺脫了圖畫性。這是漢字發(fā)展的第一塊里程碑。
2、發(fā)現(xiàn)
金文的發(fā)掘出土較早,東漢已見世?!墩f文解字·序》:“群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其銘即刻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钡诤蟠?,發(fā)現(xiàn)這種金石文,認為是不祥之兆,沒能重視。到宋代出土較多,才開始研究,有了金石家,也有了盜墓之風。到了清末民國初年,由于金文出土驟增,對金文的研究達到了高峰。目前已出土的8000來件,單字是3093個,其中已考釋出的有1894個。清末在陜西山歧縣出土的西周宜王時的《毛公鼎》,是鼎類器物的杰出代表?,F(xiàn)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此鼎鑄有銘文藝23行,共497個字,可稱為舉世罕見的長篇巨制。
3、特點
?、?渾圓質樸的風格。金文是甲骨文的直接繼承,屬殷商文字體系。但因為大多數是用模型鑄成的,先在模子上刻字??滩缓?,還可以修改。所以,線條較甲骨文粗壯,不纖細。曲筆較多,轉彎處多圓筆。故此,字形長圓,線條肥粗而自然,體勢雍容。結構日趨方正,大小均勻,呈樸實雄厚的風格。
?、?體結構仍不定型。筆畫可多可少,寫法可橫可豎,方向可正可反,偏旁可左可右,仍保留濃厚的描寫物象的色彩。但金文比甲骨文還是前進了一步,線條一般較為簡易,異體字相對減少,合文大為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