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文章閱讀 > 親情文章 >

關于寫母親的親情散文:母親不識字

時間: 莉莎1168 分享

  學習啦:母親的形象在我們心中永遠是無私而偉大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母親不識字》這篇文章吧!

  連續(xù)幾個星期沒回老家心里甚是掛念,想著五一放假無論如何得回去看看父母,沒想到母親趕在我回去前托老鄉(xiāng)捎來了一紙箱土雞蛋。我小心翼翼地將土雞蛋一個一個排放致冰箱冷藏,紙箱見底時底部露出一張紙條,上面畫著一個裝滿雞蛋鴨蛋的籃子和雞不像雞鴨不像鴨的幾只家禽在啄食稻谷。看著紙上歪歪扭扭的鉛筆畫,隱隱約約有許多反復擦拭的印跡,我的眼前頓時浮現(xiàn)出母親龜裂的手僵硬地手握鉛筆和橡皮畫了擦,擦了再畫的畫面,心里一緊。趕忙掏出手機詢問老鄉(xiāng),母親是否稍了話?老鄉(xiāng)回復說,他從母親手里接過雞蛋就回的,走時很匆忙,并未說上話。

  得知母親用畫傳話,老鄉(xiāng)不解地問我:“你媽畫的啥意思啊?”我有些自豪地說:“ 你告訴她只能將土雞蛋放置于我小區(qū)傳達室后母親怕我不明她意,特意用畫告訴我自家養(yǎng)的雞鴨生了好多蛋,生態(tài)綠色食品,讓我只管吃。”老鄉(xiāng)聽后驚奇萬分:“信息傳遞如此便捷的今天,你和你媽還靠如此原始的方式溝通?你竟然能懂你媽的意思!”

  我心中五味雜陳,告訴老鄉(xiāng),像這樣的紙條,母親給我“寫”過不少。盡管這幾年給母親買過幾個手機,可她都不太會用,好不容易教會她使用后,她又怕電話打擾我上課,影響我工作,所以幾乎從來不主動給我打電話。給我畫中傳話的交流方式倒是從我上高中開始斷斷續(xù)續(xù)持續(xù)至今。

  記得那時上高二,為了能有多些時間在校學習,我一個多月沒有回家。那時父親身體欠佳不能趕來看我,母親很少出遠門,她怕我生活過不下去托同學母親捎來了大米和生活費。同學母親臨走時依在教室門口的走廊上告誡我好好學習,別辜負母親厚望,隨后遞給我一張折疊好的紙條。那時正是課間,走廊上站滿著課間休息的同學,他們正好奇地盯著我手上的小紙條。一個隔壁班的家住城里的調皮男生飛快地掠過我身旁,從我手上搶走紙條,一溜煙跑到走廊盡頭,打開紙條怪異地盯著看了幾秒,然后手舉過頭頂朝我和跟在我身后的同學們揚起紙條,嘲笑地叫喊到:“你家里給你畫的什么東西啊?你家人都是文盲嗎?”

  頃刻,我滿臉通紅,迅速跨上前去從他手里奪過紙條。只見紙條上畫著一頭母豬和多只小豬,還有一個雞蛋和一個蘋果。剎那間,淚水模糊了我視線。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從沒接受過教育的母親會用這種別樣的方式告訴我:家里的母豬生了一窩小豬,馬上就會有錢了,在學校學習不要苦了自己,要多吃水果和雞蛋,注意身體。讀懂母親的殷殷叮嚀,我忍不住大哭起來。那個調皮的隔壁班男生圍在我周圍手足無措,呆呆地請求我別哭了。那時的我沒有理會他,而是高舉起紙條大聲的將母親的叮嚀“讀”了出來。

  不知不覺我的周圍圍滿了同學,幾個要好的同是家境貧寒的農村同學勸慰我時也忍不住哭了起來。是啊,盡管我們的母親不識字,但她們照樣能表達出對我們的愛,那份獨特的表達深深震撼著在場的每一位同學。隨后的日子里,農村的寒門學子們將頭埋進了書海……那個調皮的城里男孩也仿佛一夜間長大了,不再痞痞地捉弄人了,也在不經意間收斂起了那份優(yōu)越,校園里到處能撲捉到他幫助同學的身影。

  后來母親從同學那知道了這事,趁割稻休息間隙拉著我坐到樹蔭下,好似不經意地閑聊扯到了那事上。我原以為母親怕自己不識字而令我在學校難堪,只是勸慰我而已。沒想到,母親淡淡地跟我講起了我從未謀面的外祖父的事。外祖父是個木工匠,以前的中式家具做工時講究雕梁畫棟,尤其雕工要求細至毫發(fā)。外祖父學藝時的師傅曾傳授過前輩們口耳相傳下來的技藝給他:“雕工粗中有細,細中見粗。比如雕刻人,最初時最重要的是做好兩點,一是鼻子要大,二是眼睛要小。”后來祖父秉承了師傅精湛雕工,成了遠近聞名的木工工匠。我傻傻地看著母親,心里琢磨著母親的用意。看我不明所以,母親微微一笑:“你外祖父走的早,但他留給我們兄弟姐妹的卻比別的父親多得多。雕刻和做人一樣,都要留有余地,雕刻需要修改打磨,做人也該給人留有轉圜變通的機會。”母親避近就遠原來是想告訴我“事不可做盡,人不可做絕。”

  回校后我主動找到那個調皮男生,告訴他在我家的“畫家”調和下,我愿意和他一笑泯恩仇。至今我仍記得那個吊兒郎當?shù)哪泻⒀劾锉虐l(fā)出的光芒和臉上溢出的燦爛,那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的善良與博大造就的改變,那是流淌的愛的音符滋潤下的靈魂洗禮。

  往事雖遠,可每次看到母親的畫中話我的內心就會升騰起陣陣暖意。母親用她拙笨的手畫出一幅幅抽象畫,她通過畫告訴我要學會照顧好自己,做人要平和,要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暮然回首,那些母親給我的畫中話隨風泛起,如同打開了一壇陳年老窖,香氣氤氳,歷久彌新。

作者:英姐

  公眾號:南湖文學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


394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