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知識大全>原因大全>

拔火罐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時間: 顯鈐829 分享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chǎn)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郁血現(xiàn)象的一種療法。為什么拔火罐會起水泡呢?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拔火罐起水泡的原因

  1、患者體內(nèi)風寒濕濕毒較盛,以濕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xiàn)。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xiàn)小水滴,也是濕邪的表現(xiàn)。

  2、留罐時間有點長。這一點因人而異,也是和體質(zhì)有關(guān)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的現(xiàn)象。也有人5-10分鐘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對患者情況了解了,就可以適當放寬時間。

  3、罐子溫度較高,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時做閃罐,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這時留罐的話,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4、 部位的差異,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起泡。總的規(guī)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過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數(shù)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機體內(nèi)痰飲水濕的情況。水泡比較明顯,數(shù)量較多,色白,周圍皮膚溫度不高則為寒濕證;水泡不太明顯,數(shù)量較少,色微黃,或者渾濁,周圍皮膚溫度較高則為濕熱證。

  拔火罐起水泡怎么辦?

  1、食鹽1份,涼開水2份。將鹽放入水中,攪勻后將紗布浸入,然后敷于燒傷燙傷處,隨時更換。

  2、生大黃適量。將大黃研成細粉,加麻油適量,調(diào)成糊狀,涂于患處,用紗布包好,每日換藥1次。

  拔火罐的注意事項

  1、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發(fā)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

  2、拔罐時要根據(jù)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而選擇大小適宜的罐。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

  3、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涂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5、拔火罐的時間和間隔,一點要好好把握,有的人因為享受這個過程,就經(jīng)常拔火罐,結(jié)果把自己的皮膚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而且造成皮膚重度瘀青。

  6、餐后1小時內(nèi)不宜拔火罐,并且在拔罐過程中需要詢問患者是否痛、燙或過緊,拔罐以局部皮膚呈紅紫色為度,留罐期間注意保暖。

  7、對于某些帶有炎癥或者本身患有基本疾病、結(jié)核病、骨質(zhì)破壞、嚴重冠心病及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來說,拔火罐不但無助,甚至會造成更強的破壞性后果。

  8、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時間內(nèi)切忌不要洗澡,不要著涼,否則無病也會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拔火罐罐印意義

  1、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體有血瘀,身體內(nèi)有火,如行經(jīng)不暢、痛經(jīng)或心臟供血不足等,當然,如患處受寒較重,也會出現(xiàn)紫黑而黯的印跡。如印跡數(shù)日不退,則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療一段時間。如走罐出現(xiàn)大面積黑紫印跡時,則提示風寒所犯面積甚大,應對癥處理以驅(qū)寒除邪。

  2、罐印發(fā)紫伴有斑塊,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癥。

  3、罐印呈散紫點,深淺不一,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證。

  4、罐印淡紫發(fā)青伴有斑塊,一般以虛癥為主,兼有血瘀,如在腎俞穴處呈現(xiàn),則提示腎虛,如在脾俞部位則系氣虛血瘀。此點常伴有壓痛。

  5、罐印鮮紅而艷,一般提示陰虛、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可出現(xiàn)此印跡。

  6、罐印呈鮮紅散點,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后出現(xiàn),并不高出皮膚。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預示該穴所在臟腑存在病邪。(臨床中有以走罐尋找此類紅點,用針刺以治療疾患的。)

  7、吸拔后沒有罐跡或雖有但啟罐后立即消失,恢復常色者,則多提示病邪尚輕。當然,如取穴不準時 也會拔無罐跡。也不能以一次為準,應該多拔幾次確認是否有癥癥。

  8、罐印灰白,觸之不溫:多為虛寒和濕邪.

  9、罐印表面有紋絡(luò)且微癢:表示風邪和濕癥.

  10、罐體內(nèi)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拔火罐的原因相關(guān)文章

1.拔罐后痛是什么原因

2.拔火罐有水是什么原因

3.拔罐黑紫色是什么原因

4.拔罐后皮膚發(fā)癢是什么原因

5.拔罐起泡是什么原因

169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