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優(yōu)秀12篇)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guī)范?根據(jù)多年的文秘寫作經(jīng)驗,參考優(yōu)秀的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優(yōu)秀12篇)】,供你選擇借鑒。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1
我讀了《昆蟲記》中的卷心菜毛蟲一部分。讀完這部分使我得到了許多知識。
卷心菜是我們大家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蔬菜,它的歷史也很悠久,在人類所食用的蔬菜中就應是最為古老的種類之一了。在人類開始吃它之前,它已經(jīng)在地球上存在了很久很久,因此我們實在是無法知道究竟是什么時候它出現(xiàn)了。對于對人類而言,卷心菜是很有價值的,不僅僅是人類,就是別的動物也都與它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其中有一種普通大白蝴蝶的毛蟲,就是靠卷心菜生長的。它們吃卷心菜皮及其一切和卷心菜相似的植物葉子,像花椰菜、白菜芽、大頭菜,以及瑞典蘿卜等,似乎生來就與這種樣貌的萊類有不解之緣。它們還吃其它一些和卷心菜同類的植物。(它們都屬于十字花科——植物學家們這樣稱呼它們,正因它們的花有四瓣,排成十字形。白蝴蝶的卵一般只產(chǎn)在這類植物上。但是它們怎樣知道這是十字花科植物呢?它們又沒有學過植物學。這倒是個謎?!拔摇毖芯恐参锖突ú菀延形迨嗄?,但如果要“我”判定一種沒有開花的植物是不是屬于十字花科,“我”只能去查書。此刻“我”不需要去一一查書了,我會根據(jù)白蝴蝶留下的記號作出決定——“我”是很信任它的。白蝴蝶每年要成熟兩次。一次是在四五月里,一次是在十月,這正是我們那里卷心菜成熟的時候。白蝴蝶的日歷恰巧和園丁的日歷一樣。當我們有卷心菜吃的時候,白蝴蝶也快要出來了。
這次昆蟲記又讓我認識了卷心菜毛蟲,我要好好記住這次收獲。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2
看了余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里面的話深深地影響著我的思想,在極大數(shù)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征著期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回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著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著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jīng)很難去想象它以往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那些以往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里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fā)展史上,有許許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華麗最優(yōu)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3
一本書,我百看不厭,這是一本經(jīng)典著作,它就是《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寫于1870年,描寫了一艘構造奇特的潛水艇鸚鵡螺號的艇長尼摩,邀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進行海底旅行的故事。
這本書要講的是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艇長是個性格陰郁,知識淵博的人,他與阿羅納克斯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shù)臍v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在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12公里的航速,緩緩行駛。讓我覺得我自己也隨著尼摩艇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景異觀,整個航程高潮迭起。另外,這次旅行不僅讓我學到大量真實的科學知識,并促使我對有關人類正義進行了深層次的思考。
《海底兩萬里》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情節(jié)曲折,懸念迭出,人物命運瞬息萬變,想像力豐富,將翔實的科學知識和逼真的細節(jié)幻想融于一爐,匠心獨運,布局巧妙,讓我們嘆而觀止。在漫長的海底旅行中,我們時而被推入險象還生的惡劣境況,時而被帶進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世界。
波瀾壯闊的場面和細致入微的刻畫交替出現(xiàn),不但為我們展現(xiàn)了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麗,還使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有關于海洋生物、氣象和地理等方面的豐富知識,使我們對大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尼摩艇長,因為他有一顆善良而又仁慈的心,在一個采珠人遇難時,他不但救了他,還給了他一袋珍珠;還有一次,他的艇員被章魚帶走了,他流下了淚。但是他心中也有仇恨,對人類的仇恨,我希望他能在大海這個他選中的祖國中把仇恨從心里消失。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于現(xiàn)實或高于現(xiàn)實的想像,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像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進步。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4
最近,我讀了夏洛蒂勃朗特寫的名著《簡愛》。作者通過簡愛這個人物描述了自己艱辛的生命歷程。
這本書主要寫了簡愛出生在一個貧窮的牧師家庭,她自幼父母雙亡,在舅舅家生活,舅舅走后,舅媽待她很不好,她深受欺凌與虐待。一段時間以后,她又被送到學校過寄讀生活。雖然她的生活非常不幸,但是,她還是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堅持了下來,不屈不撓地追求自己的目標,經(jīng)過她的不懈努力,終于獲得了成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簡愛之所以能在逆境中成功,是因為她有著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頑強精神。對于我們中小學生來說,也要發(fā)揚她這種精神,努力學習不斷進取,才能掌握真正的本領。華羅庚說得好:在尋找真理的長征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學習,有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作為今天的我們,在讀書、學習的過中,即使遇到什么困難,也沒有簡愛(夏洛蒂)當時的艱難。因此,我們要敢于面對困難,知難而進,就算困難有高山那么大,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世界上沒有不可攀登的高山,學習上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無論是在多么艱苦的情況下,我們都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烏云的上面就是太陽,困難背后就是勝利,艱苦的前方就是幸福。讀書不僅可以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智慧,還可以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書中的知識是十分豐富的。正如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深刻,論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有所學,皆成性格。通過讀書可以獲得許多知識,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們一定要像簡愛(夏洛蒂)那樣刻苦學習,努力上進,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5
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是一部又浪漫又現(xiàn)實的愛情故事。正如她自己所說,是在兩寸象牙上細細的雕刻,它是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反映婚姻問題的小說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歡的作品。作品生動的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于保守和閉塞狀態(tài)下的英國鄉(xiāng)鎮(zhèn)生活和世態(tài)人情。。愛情沒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說中,種.種關于門當戶對,以及財富對婚姻的考慮卻充斥在文字中。
伊麗莎白為自己家人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萬分懊惱,達西也因此勸賓利先生離開 簡,后來自己也是在理智與情感較量之后萬分矛盾的向伊麗莎白吐露心事。所以說什么是愛情?那種純粹的感情,愛的不顧一切,單純的潔白如雪的愛情是不是真如鏡中花水中月,是不是只不過是人們心中的美好幻想和追求罷了,而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尋找二者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伊麗莎白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嫁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于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并導致她與達西組成美滿的家庭。在伊麗莎白知道威克姆的真實面目前對其充滿好感,她的姨媽卻說這樣的青年托付終身不會幸福,因為他沒有財產(chǎn)沒有穩(wěn)定收入,伊麗莎白接受這樣的看法,并且主動克制了自己的感情,這樣并沒有給伊麗莎白抹黑,只會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理智的伊麗莎白,聰明理智的姑娘。
達西繼承祖業(yè),生活無憂無慮,在上流社會里也是受人尊敬,在那樣的地位,一切的美德都不為過,慷慨大方,助人為善,這些東西無助與對他形象的豐富,對他倒是沒什么評價。
從這個發(fā)生在英國的愛情故事,男主角和女主角,兩人經(jīng)歷了很多的悲歡離合,終于排除了以前的誤解,走到一起,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什么呢?--人性,尊嚴,愛情。。。
在追求愛情的路上,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因為金錢、名利或其他原因而草草決定,要堅持尋找真愛。如果對方的某些缺點是自己所不能容忍的、而且也是自己所無法改變的話,就應該果斷選擇放棄;當然也應該要珍視彼此,不要由于別人的一些話就改變自己的決定,幸福要自己去經(jīng)營。
不要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為了幸福而勇往直前。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6
兩天的時間,我看完了《小王子》,感謝自己有了讀書的沖勁之后,再一次高效率的讀完了一本洗滌心靈的書。
印象中的小王子應該是一本講一位真實的王子流落民間,經(jīng)過重重苦難與家人重新團聚的故事,抑或是一個心高氣傲的小孩在自大驕縱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最終改正的故事。而事實上,我都錯了,我之前正是用一種成年人的思維在構思故事、想象情節(jié),可結果是,我只可悲的看到了成年人眼中的世界。
法國作家圣??颂K佩里筆下的小王子,著實在我的想象之外。小王子作為一個幼小的外星人,飛離了自己那顆小小的星球,在太空中轉了一大圈,拜訪了一些其它的.星球,見識了不少事情與人物,后來到地球上,與地球人我建立了永久不渝的友誼。一年之后,他告別了朋友,又回自己的星球去了。故事中的小王子非常可愛,他天真、善良、單純、敏感,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然而,我卻習慣用一種成年人的思維去解讀它。
小王子所在星球上的那朵花是驕縱的,在我看來,他就是一朵見識短淺、自狂自大、嬌蠻任性,而又扭捏造作的討厭鬼。她對小王子所有的要求屬于胡攪蠻纏,不知天高地厚,對小王子所有的依靠純屬最放肆的賣萌、耍賴、裝可憐??勺x到故事后面我才發(fā)現(xiàn),她對小王子做的一切只是因為他對小王子滿滿的情誼,而小王子更是將它解讀為對自己的一種依賴,這種依賴里面有包容、有責任、更有最最純潔的友誼。
另一個映像深刻的部分就是小王子的回歸。一直以為故事的結局會是:從小王子腳下閃過的那道金光正是之前和他對話的那條蛇,他以30秒的速度咬了小王子并使他中毒身亡,最后,當那條蛇向我撲過來的時候,鑒于蛇咬了第一個人之后對第二個人就噴發(fā)不了毒液的理論,我幸免于難,所以也就是說,小王子用它的離去救了我,之后,我在感激與感動之中再也沒有忘記小王子。
相比之下,我的故事結局再一次充斥著滿滿的成年人所謂的理性的味道,在這濃濃的世俗味之下,似乎只有那些經(jīng)歷過生死,最后舍生取義救了你的伙伴才值得你用感激或感動的情感去思念。而小王子呢?他僅僅是對一朵依賴她的花念念不忘,對一只求他馴養(yǎng)的狐貍戀戀不舍,對從沙漠里的一口水井里打水時所發(fā)出的聲音懷念不已,在他的小小認知中,一切都是那么簡單卻又純潔。
或許是因為長久包裹于現(xiàn)實的世界中,我們已漸漸遠離了那單純的童話王國。無論從思考問題的角度還是在做人做事的各個方面,我們每個人少了憧憬,多了顧慮。這種成年人的思考模式使我們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把本該純潔的思想貼上了功利的標簽,結果是:我們在自己所謂正確的道路上一陣瘋狂追趕,卻變成一個真正的笑話。
最后,只想說,《小王子》是一本真正洗滌心靈浮塵的書,希望每位認識了小王子的讀者都能夠:滌盡鉛華,回歸本真。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7
《安徒生童話》讀書筆記爸爸媽媽常說丹麥有一個了不起的大作家,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婦孺皆知的作品,人們特別喜歡他,尤其是小朋友更喜歡他。我常想他真有這么令人著迷嗎,有機會我一定要讀一讀他的作品。今天,我終于讀完了安徒生童話,這本書寫得真好。
從這本書里我認識了善良的王子、美麗的小公主、漂亮的人魚公主、惡毒的女巫、能唱出最動聽的歌聲的黃鸝、可憐的花王后、拇指姑娘和喜歡挑剔的蝴蝶先生……每一個人,每一件物品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讓知道了什么叫善,什么叫愛,什么是我們應該做的,什么是我們不該做的。從此,我變得勤勞了,勇敢了,更愛我的爸媽了。以前我不敢一人睡,怕黑,如今我不怕了,我知道只要有一顆正直善良的心,什么都不用怕。
我最喜歡美人魚的故事。美人魚公主救了掉在海里的王子,但卻被一位美麗的公主奪去了功勞,失去了他愛的王子。為了能見到王子,她讓巫婆占有了她響亮的喉嚨,才把尾巴變成了人類的腿,但最終,美人魚還是變?yōu)榕菽w向藍天。這是多么可愛的小美人魚啊,我喜歡她的善良。聽說,她的銅像在上海世博會上曾訪問過我們中國呢,可惜我沒有親眼見一下。
還有那只為人帶來歡樂的黃鸝鳥,我也常想要是能養(yǎng)一只這樣的鳥該多好啊,放在家里可以為我們帶來快樂。黃鸝第一次給皇帝唱歌時,得到了皇帝的眼淚,認為眼淚是對她最好的禮物,因為皇帝不給她自由,她便不唱歌,皇帝把她放出去后,沒了她的歌聲,正當面臨死亡之時,黃鸝救了他。這使我想到我也可以像黃鸝鳥一樣,用我的鋼琴為大家獻出美麗動聽的聲音,讓大家快樂。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8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于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世界讀者首次領略昆蟲們的日常生活習性、特征的描述等。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jīng)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這些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想,美術家一般的視角,文學家一般的筆觸”。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yè)知識與人生感悟融于一爐,娓娓道來。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跡,是由人類杰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跡,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tài)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和《昆蟲學札記》。
《昆蟲記》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而且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我覺得《昆蟲記》是一本值得每位同學閱讀的好書,只要你認真地閱讀它,就可以像我一樣,從中獲益很多。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9
安娜是俄國上流社會的迷人貴婦,這種賢妻良母類的女人,讓人感到一種慈祥的安寧。但是,她接下來與渥倫斯基邂逅之后的事情,以及她最后走的極端,讓人感到深深憐憫。
她是一個懦弱的,一直在勸慰自己的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是一種沒有羞恥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種美麗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歡的形象,可是,當她瘋狂之后,為愛情所忙碌,以名譽和兒女為代價的這種行為,讓人困惑和不解。
在這場與列文、吉蒂、卡列寧、渥倫斯基等人的多角戀與各自婚姻的愛情的對比下,安娜無疑是可憐的,她選擇獨自承擔了無望愛情的全部后果。列文無疑是成功的。他在婚姻的道路上,窘迫,失落過。但是經(jīng)過蛻變,與自己心愛之人喜結良緣,并接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米佳。而安娜與渥倫斯基婚外情,是最讓人所不齒的。他們有了在自己罪惡的結合下的犧牲品:女兒安妮。
其實,最后害死安娜的,不是別人,是安娜自己。她走上了條極端的路,沒有自制力其實是種可怕的東西。嘴上說著,我可以壓抑一切的感情,可是心中卻不這么想。是安娜的心口不一害了自己。明明是來促成渥倫斯基與吉蒂的婚事,卻將自己搭了進去。表面上,壓抑著,那真實,又是什么?因為自己成為了導火索,所以引發(fā)了后來的一切。渥倫斯基的逐漸冷淡和拋棄,卡列寧的漸漸折磨、后來的卡爾塔索夫夫人的公開羞辱以及文章最后她的臥軌自殺。一切的前因后果,都在于此,都在于她的不安于本分,心中的自制力不高。這是一場悲劇,由她親手導演,演員最后全部走光之后,又由她自己,最后終結。
這部以死亡而收場的戲劇性悲劇,卻成就了安娜·卡列寧娜的形象。這種對自己婚姻不貞,背叛家庭,拋棄自己的兒子,又擔心被自己的兒子看不起的女人,是被世人所厭惡和不恥的。私通在上流社會并不少見,可是少見的是,安娜·卡列寧娜的勇于承認,雖然最后得到的結果是被上流社會拋棄。但是,在這種列夫·托爾斯泰近乎苛刻的描寫下,安娜·卡列寧娜的缺點,也正是她的閃光點所在。這突出了一個叛逆的'女人,和敢于與現(xiàn)實社會對抗的形象。這句話有褒有貶吧,可是誰又去管她呢?在婚姻中,上流社會對待不貞夫妻的懲罰是不同的,而丈夫近乎變態(tài)的寬恕,對安娜產(chǎn)生了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和無形的壓抑感。安娜在別人眼里是怯懦的,但是,她的真正的形象,卻是光輝的,作為一個對比人物,她最后的往鐵軌上的一臥,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許正如現(xiàn)在的人所說:自殺的人,是勇敢的,因為,很少有人有勇氣去自殺。
“真不愧是個卑賤的女人,連選擇的死法都是那么卑賤。”公爵夫人鄙視的說。其實我認為不然,她并沒有權利去評判,真正的評論權,是掌握在當事人的手中。
安娜·卡列寧娜,總體來說,是一個怯弱而又勇敢的人??梢哉f,最后的臥軌,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來,卻無能為力。
選擇一個人背負所有,她看淡了世俗。她的丈夫卡列寧,要的只不過是臉面和名譽,渥倫斯基喜歡追求新鮮等等甚至更多。一個人承擔下因為背叛而帶來的一切后果,帶著絕望的那顆心,那可反叛的種子,是否,就是在這個時候,留在了這里?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10
《與拉瑪相會》是亞瑟克拉克所作拉瑪系列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并同獲1977年雨果獎與星云獎。
整個故事并不復雜,一艘外來人工飛船進入太陽系,牛頓船長和他的努力號被派去調查,解決了一個核彈危機后,各自返航,皆大歡喜。
故事精妙的在于對拉瑪飛船內部的描寫,尤其在不知何故整個飛船系統(tǒng)啟動后,兩天之內從毫無生命的一鍋有機湯進化出微生物,藻類,生產(chǎn)出占大氣50%+的氧氣,以及從低級到高級不斷出現(xiàn)的生物機器人。
由于故事背景中,人類已經(jīng)成功移民到太陽系的其他星球,從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到最遠的海王星衛(wèi)星,組建了含7個成員的聯(lián)合行星U.P.。因此,一艘外來飛船并未對整個人類社會形成如其他科幻小說中描寫的,極為激烈的社會震動與變革,作者也未著筆于此。
唯一有關的主要情節(jié)是水星人認為拉瑪有可能會變軌成為太陽行星,繼而控制整個太陽系,為此他們發(fā)射了一顆核彈準備在拉瑪變軌前摧毀它。牛頓船長考慮半天后,同意了手下羅德里格的計劃,沉默了核彈。
從道德或者邏輯上,對這種只有未來的人才能判斷的事都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偏向一方的答案,然后選擇背后的壓力又讓人難以承受,船長選擇像庫克船長那樣溫和的對待手下人以及新大陸上敵對的當?shù)厝?,他認為拉瑪上的生物并未存有惡意,阻止了對拉瑪?shù)拇輾袆印4L的認定是由于之前拉瑪里的生物機器人所表露出的態(tài)度和拉瑪本身的研究價值,使得他偏向了這邊,而水星無視行星聯(lián)盟私下行動產(chǎn)生的厭惡感又起到了推動作用。
最終,拉瑪從太陽中汲取了能源之后,毫不留戀的離開了太陽系,離開了被它的到來擾得是非橫行的人類,頗為有趣,我非為汝而來,亦非為汝而去。就像吉米遇到的那只拉瑪螃蟹:
那螃蟹沒有一點反應,毫不躊躇地走過來,完全當沒有吉米似的從他身邊走過,朝南一直走去。吉米作為人類的代表,看到他的第一個接觸者在拉瑪平原上昂首闊步,完全沒把他的存在當一回事,感到自己極端愚蠢和受辱。但是,如果被它當做一個長期丟失的兄弟來歡迎呢?會不會更為糟糕?
這倒是個很冷的笑話,人類在宇宙中到底是什么地位?從地球中心說到人擇原理,表現(xiàn)出的都是智慧生物的一種自我中心,早已忘記了曾經(jīng)存在的對天空和自然的謙卑,對世界萬物的尊敬,而大概只有科學工作者才能在對毫末如原子廣袤如宇宙的研究中,體會到自身的渺小,感受世界背后漠然安穩(wěn)運作的規(guī)則,這時候區(qū)區(qū)人類之間的爭斗就顯得極為可笑。但是,也正是在這種蝸牛角上爭何事的所在,同樣迸現(xiàn)出無與倫比,唯有人類才能具備的光暗交輝喜怒哀樂世事紛行,這也是靜寂宇宙所不能代替的。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11
第一次看安娜這本書,是在高二的時候,而最初看這本書的原因,應該是源于對托爾斯泰的感興趣,而這個興趣的形成,則是來源于巴金的成名作《家·春·秋》這部小說里面介紹到的《復活》這本書。
故事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位端莊美麗的婦人,在前往為其兄長奧布朗斯基夫婦調解家庭糾紛的時候,遇上了英俊瀟灑的年輕軍官沃倫斯基,而沃倫斯基在第一眼看到安娜的時候,就被安娜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并由此展開了對安娜的瘋狂追求。在起初迫于社會及家庭壓力,安娜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感,但在沃倫斯基的窮追猛打之下,安娜最終選擇離開對于自己來說沒有感情生活的家庭,而與沃倫斯基共同創(chuàng)造屬于他們二人的情感世界。但故事的卻并非是以二人的完美結合為結局,而是描寫了在此后安娜所面臨的來自感情生活和社會壓力的痛苦,并最終以安娜的和沃倫斯基的雙雙“自殺”的悲劇結局。
和所有人一樣,在故事中我們都看到了作者筆下的安娜,不僅是一個端莊美麗的婦女,同時更是一個敢于追求自我情感,掙脫社會禁錮的思想解放先鋒,而這也是安娜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yōu)美豐滿的女性之一的原因。
但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在這個美麗勇敢的女性形象背后,婦女在當時社會上所處的無助地位的悲哀的現(xiàn)實。安娜勇敢的掙脫了社會加之于婦女的禁錮,去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但在這之后呢,她還是躲避不了社會對她的毒害,她在上流社會遭到“封殺”,親友拒絕和她來往,甚至遭到了人們的公開羞辱,而更把安娜逼上絕路的是沃倫斯基的冷落,這一切,無情的把安娜送上了臥軌的結局。而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正是當時社會婦女所處的無助地位。盡管掙脫了不合理的社會禁錮,盡管離開了與自己沒有感情的丈夫,但她卻始終無法逃離這個無情的社會,也無法不依賴于善變的沃倫斯基,而當她在這兩者中都找不到自己生存的理由及空間,她便只能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求徹底的掙脫這一切的束縛及其帶來的苦痛。
我們提倡勇敢地追求自我,掙脫思想禁錮,積極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人生,但我們卻不能忽視在我們掙脫了禁錮、追求到了自我之后,我們是否能夠承受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掙脫之后,是海闊天空還是遍體鱗傷?如果是海闊天空,命運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樣的追求才能體現(xiàn)出其提倡的價值所在;而如果是遍體鱗傷,在此后的生活中舉步維艱,那是不是應該思考,我們的追求是我們力所能及的目標,還是天方夜譚的空想。
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是一個悲劇,這不僅是對社會不公的揭示,更是對我們在追求個性追求解放的過程中的一個警示。而已逝的詩人海子,亦是為我們敲響了這個警鐘。海子在其對詩歌及愛情的追求上,亦是勇于追求自己的個性,試圖掙脫當時社會的固有模式,但其代價是不被世人所理解,導致其在文學創(chuàng)作及情感生活上的落寞和孤獨,最終只能長眠于山海關的鐵軌上。
再看回當代社會,即使個性追求已成主流時尚所被提倡,但卻還是會有我們所難以改變的無奈與悲哀。且說與我們大學生最是相關的教育問題,盡管許多人都依然意識到現(xiàn)代的教育日趨功利化、應試化,讀書只為文憑,考試只為證書,但這種固有的制度以及風氣確是我們所無法改變的,我們可以對這種社會現(xiàn)實表示不屑,在大學畢業(yè)后,大聲喊道“我不屑去擁有這些所謂的證書”,但我們卻始終改變不了“文憑證書即是敲門磚”這樣鐵一般的事實,如果沒有其他有利的因素的幫助,那么我們在社會上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而這樣的代價確實我們所難以承受的。
我們提倡勇于追求,勇于挑戰(zhàn),但卻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如果在追求的過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我們所無法承受的,那這樣的追求必須進行認真地斟酌,社會不需要那么多無謂的犧牲者,后人的成功更不須踩在前人的尸首上。只有理性的追求,才能實現(xiàn)我們追求的價值。
讀名著閱讀的讀后感篇12
《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動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覺醒忽然封建勢力的沒落,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覺新是這部小說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由于他處在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義”。他與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但是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們作主的。他的父親為他做了親,他沒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親為他安排的一切。雖然他的內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說一個“不”字。而后他與妻子瑞鈺成了親。祖父死后,陳姨太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鈺在家生孩子,叫覺新送她到城外去。這事對覺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他還是接受了,結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為他,郁郁寡歡而死。然而對于這一切悲劇的發(fā)生,他無力反抗,甘愿繼續(xù)痛苦地過著“舊式”的生活。
小說中的另一個典型角色覺慧,覺新的弟弟,卻有著與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說典型地塑造了覺慧這個大膽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積極參加了學生聯(lián)合會組織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動,猛烈抨擊封建家庭。在婚姻問題上,他敢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對于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于大膽反抗。最后,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
《家》還重點描寫了幾個有著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鳴鳳和瑞玨。這三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玨賢慧,鳴鳳善良卻柔中有剛;她們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但她們的悲劇結局卻是相同的。作品通過對這幾位女子悲劇遭際的描寫,進一步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小、無辜、善良的人們的迫害,強化了全書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體現(xiàn)了巴金創(chuàng)作成就和風格的優(yōu)秀作品,它充分顯示出了巴金在現(xiàn)代文學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