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優(yōu)秀作品專欄 > 學習心得 >

2019時代楷模陳俊武先進事跡最新學習心得體會范文5篇精選

時間: 莊宇21208 分享

  在全國上下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7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陳俊武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陳俊武的事跡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

2019時代楷模陳俊武先進事跡最新學習心得體會范文5篇精選

  2019時代楷模陳俊武事跡學習心得

 

 金陵石化員工收看了集團公司陳俊武事跡視頻報告會,干部員工感慨萬千,無不為陳俊武同志的先進事跡所感動。員工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陳俊武事跡非常感人,要像陳俊武院士那樣,愛國、敬業(yè)、創(chuàng)新,積極投身于中國石化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建設中。

  “人生短暫,我一直覺得對社會的奉獻大于索取,人生活得才有意義?!蓖ㄟ^學習陳俊武院士的先進事跡,“奉獻要大于你的索取”的理念讓我感慨萬千,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作為一名石化員工,一名基層技能人員,我們應該學習陳俊武院士的這種精神,努力奉獻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報告會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了陳院士的奮斗歷程、優(yōu)良作風、創(chuàng)業(yè)激情,更深地理解了他的家國情懷、石化夢,事跡感動人,感言感化人,激勵我們更好地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從陳俊武院士口中流淌出的箴言,非常自然,非常真實;而且,從他個人經歷中,我也深深體會到,成就是需要艱苦奮斗的,要實現(xiàn)夢想,必須依靠實實在在的干。我們這個時代,非常需要實干,必須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科學研究需要默默地耕耘,需要像陳俊武這樣持續(xù)地奉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要學習陳俊武的家國情懷,傳承石化人的奮斗精神,努力使自己奉獻大于索取,致力于石化科技的發(fā)展,以自己的奉獻為中國石化的美好明天添磚加瓦。

  從老院士陳俊武身上,我看到了他的初心、公心、匠心、恒心和清心,尤其是作為92歲高齡的他,仍舊堅守崗位,孜孜求索,讓我為之感動、欽佩。作為一名新任基層管理干部,在學習和探索的道路上,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毅力,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不斷積累,為石化人的初心和使命發(fā)揮積極作用!

  作為一線的技術工作者,應立足自身崗位,學習陳院士在工作中的嚴謹求實、刻苦鉆研的工作態(tài)度,不斷開拓進取,出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我們年輕人還要學習陳院士勇于超越、開拓創(chuàng)新的擔當精神,應該珍惜工作崗位,珍惜事業(yè)平臺,大平臺要有大作為。

  陳俊武同志熱愛祖國、忠誠事業(yè)的家國情懷;精細嚴謹、精益求精的求實作風;勇于超越、開拓創(chuàng)新的擔當精神;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高尚品格感染和激勵著同為石化人的我們。作為高技能隊伍的技師團隊要將陳俊武的精神在工作中發(fā)揚光大。

  學習陳俊武同志熱愛祖國、忠誠事業(yè)的家國情懷,就是要在公司建設世界領先煉化企業(yè)的過程中與企業(yè)“價值共創(chuàng),責任共擔,成果共享”。

  學習陳俊武同志精細嚴謹、精益求精的求實作風,就是要在提質增效,節(jié)能降耗工作中做好平穩(wěn)優(yōu)化,節(jié)約一度電,一滴水。

  學習陳俊武同志勇于超越、開拓創(chuàng)新的擔當精神,就是要有“存在不一定合理”的創(chuàng)新意識,消除裝置運行瓶頸,提優(yōu)裝置運行指標。

  學習陳俊武同志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高尚品格,就是要在急難險重時挺身而出,樂于奉獻;在后備人才培養(yǎng)上做好“傳幫帶”。

  學習陳俊武的先進事跡,最大的感受是他學以致用、持續(xù)創(chuàng)新、永不停歇的工作態(tài)度。這個“90后”院士一心撲在工作中,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做著力所能及的事,他是當代石化精神的最佳真實寫照。我們要學習陳院士嚴謹?shù)墓ぷ髯黠L與工作態(tài)度,緊盯每一項運行參數(shù),不放過絲毫隱患,保障裝置安穩(wěn)生產,立足崗位貢獻一流業(yè)績!

  陳俊武同志活到老,學到老,一直堅持學習工作,年輕時候扎根基層鉆研掌握核心技術,長期帶徒教育培養(yǎng)了一批骨干力量,不斷為石化事業(yè)做貢獻。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更是要加強學習,立足本職崗位,努力鉆研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勤于思考,提高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

  “認真對待每一個數(shù)據,替公司負責、替國家負責”,陳俊武院士這種精細嚴謹?shù)那髮嵶黠L,不忘初心的家國情懷深深的感動激勵著我們。作為一名質檢人員,我們也要扎根一線,苦干實干,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思考、總結,為公司發(fā)展,國家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是“90后”石化人,與陳俊武一樣有個“石化夢”。陳老工作到92歲,還在上班,如果按60歲退休算,為自己的“石化夢”多工作了30多年。我們工作的路很長,應該持續(xù)奮斗,用自己青春的熱血和汗水,時時刻刻澆灌著“石化夢”大樹,讓她茁壯成長。

  在陳俊武先生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和敬業(yè)精神。我們當代青年應勇于吃苦、扎根一線,將“三老四嚴”等石化優(yōu)良傳統(tǒng)牢牢記在心中,時刻記住自己是一名石化人,要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銳意進取,不斷進步。

  保持年輕的秘訣是什么呢?在陳俊武院士身上,我找到了答案。當高度自律成為習慣,人生必當所向披靡。前輩們的毅力,以及對創(chuàng)新的執(zhí)著追求,讓我欽佩動容。建功新時代的路,很坎坷,可能需要幾代人奉獻青春,去揮灑熱血和汗水,但我相信,作為石化接班人的我們,也能像前輩們那樣,在自律中成就自我,創(chuàng)造價值。石化的未來,祖國的未來,就靠我們去拼搏了。

  聽完陳俊武院士的先進事跡,被他不忘初心,用畢生精力報效國家的崇高精神深深感染。一個人踏入社會,離不開一個崗位,一份使之生存的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干出一番成績的想法很多人都有,然而只有在工作中腳踏實地,才會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只有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才能讓自己有更多的收獲,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

  2019時代楷模陳俊武學習

  陳俊武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煉油工程技術專家、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煤化工技術專家,是洛陽工程公司的老領導、老前輩。1949年他投身石油石化事業(yè),科技報國七十載。早在1993年,中國石化總公司就向閔恩澤、陳俊武院士頒發(fā)重大貢獻獎,黨組開展了向兩位院士學習的活動。今年初,集團公司黨組再次組織全系統(tǒng)向陳俊武同志學習。我們既深受鼓舞,又感到重任在肩,積極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學習宣傳貫徹,努力在凝聚隊伍、推動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當前,正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開展,洛陽工程公司黨委把向陳院士學習活動作為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引導黨員干部對標先進,見賢思齊。大家紛紛把陳院士作為職業(yè)追求的楷模,從他的事跡中汲取奮進力量,凝聚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強大合力。

  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我和陳院士一起工作交往30多年,聽很多當事人講述了、也親身見證了這名入黨65年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92歲資深科學家的奮斗人生。作為洛陽工程公司的黨委書記,從公司黨委組織向陳院士學習的成效看,我更感到,他無愧是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堅定踐行者;他的業(yè)績充分展現(xiàn)了不忘初心、忠誠報國的榜樣力量。

  陳俊武院士不忘初心、忠誠報國,充分體現(xiàn)在聽黨話跟黨走、永葆政治本色上。他出生在黑暗動蕩的舊中國,刻苦學習科學知識,以求知識救國。他曾專注于藥學,看到中國落后的石油工業(yè)后,最終選擇了石油石化事業(yè),從此矢志不渝。他有新中國成立前夕從臺灣輾轉回到大陸的曲折經歷,也有在撫順從事人造石油設計,到遷徙洛陽深山竹園溝進行煉油設計的艱辛和不易。但是,他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黨和國家需要而奮斗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即使年過九旬依然堅守科研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些足以說明他對黨的赤誠之心,對石油石化事業(yè)的執(zhí)著和熱愛。我們深刻認識到,向陳院士學習,作為共產黨員就要懷揣赤子之心,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把企業(yè)做強做優(yōu)做大,擔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把“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落到實處。

  陳俊武院士不忘初心、忠誠報國,充分體現(xiàn)在矢志自主創(chuàng)新、致力科技興企上。20世紀60年代,他急國家之所急,刻苦攻關,帶領團隊完成我國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裝置的開發(fā)和建設,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xiàn)了我國催化裂化技術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帶動國內煉油技術一舉跨越20年,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他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主持完成的同軸式催化裂化、渣油催化裂化技術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把煉油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陳院士不僅是催化裂化領域的技術權威,還非常關注煉油組合工藝如何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曾說過,在煉油技術攻關中,就差連續(xù)重整沒有國產化了,這是煉油工藝的最后一座堡壘,要發(fā)揮中國石化“十條龍”技術攻關的整體優(yōu)勢,把它攻下來。在總部的組織協(xié)調下,他指導洛陽工程公司與石科院等單位合作開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壓連續(xù)重整技術,成為國內第一、世界上第三個連續(xù)重整技術專利商。我們深刻認識到,向陳院士學習,就是要傳承發(fā)揚好他這種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把初心使命變?yōu)楦母飫?chuàng)新、攻堅克難的恒心壯志,聚焦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難題。

  陳俊武院士不忘初心、忠誠報國,充分體現(xiàn)在敢于擔當、不懈奮斗上。1984年,國家勘察設計體制改革,洛陽設計院改制為工程公司,迫切需要既懂專業(yè)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擔任經理。陳俊武服從組織安排,勇?lián)刎?,擔任了洛陽工程公司第一任經理。其間,他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率先開展了工程總承包試點,逐漸開拓了集設計、采購、施工于一體的工程公司發(fā)展模式,在由設計院向工程公司轉型的進程中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1997年開始,我擔任公司主管科技開發(fā)的副經理,當時擔任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的陳院士曾對我們說,針對咱們國家油煤氣資源的特點,一定要對石油“吃干榨盡”,既要開發(fā)催化裂化等渣油加工技術,又要把原油盡可能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既要注重煉油與化工的優(yōu)化組合,也要注重石油化工與煤化工的結合。這正是公司多年來技術開發(fā)轉型所遵循的指導思想。

  陳院士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將科研目標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鎖定在滿足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上。80歲以后,他還站在全球碳平衡的高度,進行溫室氣體排放、碳減排等戰(zhàn)略性課題研究。在主持石油替代戰(zhàn)略課題研究時,他非常重視并引導專家團隊做不同方案的情景分析,一再強調要有全球視野并結合中國國情,統(tǒng)籌解決好常規(guī)、嚴格等情景下化石燃料及石油替代等能源結構優(yōu)化問題。正是受他的啟發(fā)和指導,我們公司超前關注并開展了含硫原油加工總流程研究,開發(fā)石油替代技術,加快了公司拓展海外業(yè)務的步伐。我們深刻認識到,把中國石化打造成基業(yè)長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是一個充滿艱辛、崎嶇曲折但又無比壯麗的過程。向陳院士學習,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就要直面矛盾和困難,把該擔的擔子擔起來,把該負的責任負起來,始終保持一股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拼勁,保持一股不屈不撓、愈挫愈勇的韌勁,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推動企業(yè)不斷朝著世界一流邁進。

  陳俊武院士不忘初心、忠誠報國,充分體現(xiàn)在淡泊名利、清正廉潔上。他超然達觀,不追求名利。大慶常壓渣油催化裂化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上報材料時,他主動提出不報自己,而把課題組另一位同志納入獲獎名單;他生活非常簡樸,一些正常的福利待遇也不要,硬是謝絕了公司在廣州統(tǒng)一安排的安置房。他對企業(yè)管理、對自己都是嚴格要求。記得20世紀80年代,石化總公司分配給我們兩輛皇冠轎車和兩輛馬自達面包車。當時的陳俊武經理只同意各要1輛,其余指標退回總公司。規(guī)定接待重要客人才能用皇冠轎車,他自己仍坐老舊的公務用車。他還捐出自己的20萬元授課費,作為優(yōu)秀青年學子的獎勵基金,并資助一名貧困大學生直到畢業(yè)。我們深刻認識到,向陳院士學習,就要學習他這種嚴格的自律精神、高尚的人格操守,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奮斗與幸福的關系,做到襟懷坦蕩、公私分明、清清白白。

  古人云,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向陳院士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對標先進、檢視問題、找到差距不足,思想上受到一次洗禮,精神上得到一次升華。我們深刻認識到:從公司轉型發(fā)展到加強干部員工隊伍建設,從貫徹集團公司“兩個三年、兩個十年”戰(zhàn)略部署到推動公司深化改革加快發(fā)展,從培育擔當作為、不懈奮斗的精神到養(yǎng)成求真務實、精細嚴謹?shù)淖黠L,都需要進一步學習好、傳承好陳俊武等老前輩的優(yōu)秀品質和作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有信心從陳俊武等老前輩手中接好傳好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為集團公司“兩個三年、兩個十年”戰(zhàn)略部署的扎實推進做出更大貢獻!

  2019時代楷模陳俊武事跡學習體會

  前不久,一群90后共青團員與陳院士座談時問道:“您92歲了還堅持工作,您的動力是什么?”精神矍鑠的陳院士不假思索地給出了答案:“國家需要!”

  陳俊武院士祖籍福建長樂,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一個書香門第。17歲那年,陳俊武以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工學院化工系。大學期間,他到撫順參觀了一座日本人留下的破敗的人造石油廠。當時的中國民不聊生,工礦企業(yè)凋敝衰敗,處處受制于人。年輕的陳俊武暗下決心:挽弓當挽強,石油工業(yè)才是英雄用武之地!從此,以身許國、科技報國,造福人民的種子就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陳俊武說:“我學的是化工專業(yè),我的愿望就是讓國家石油工業(yè)強大起來?!?949年12月,陳俊武放棄了到條件更加優(yōu)越的北京和沈陽工作的機會,毅然來到撫順,成為他心心念念的那個人造石油廠的一名技術員,從此投身祖國的石油石化事業(yè)。

  當時的人造石油廠,技術資料匱乏,生產條件簡陋。為了盡快讓工廠恢復生產,他一頭扎進車間進行技術革新,把自己學過的理論和眼前的設備印證對照、反復琢磨,弄不清的問題就向工人師傅學習,向專家請教,經常忘了晨昏暮曉,衣服上常常油漬斑斑。直到1951年7月,全廠修復工作完成并投入生產。在不斷的磨煉中,青年陳俊武逐漸在科技人員中脫穎而出。1954年,他被評為撫順市勞動模范,并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年僅29歲的陳俊武擔任石油部新成立的撫順設計院工藝室副主任。1959年國慶前夕, 32歲的陳俊武走進新落成的人民大會堂,光榮地出席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并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使命在肩 催開金花

  1960年3月,松遼石油大會戰(zhàn)打響,石油工人風餐露宿,戰(zhàn)天斗地,千辛萬苦把石油從地下開采出來。但當時國內的煉油技術還很落后,不能對原油進行有效的深度加工,無法從中煉取數(shù)量更多、質量更高的輕質油產品。即便在首都北京,許多汽車仍背著煤氣包在大街上跑。陳俊武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就像有了上好的稻谷,卻依然吃不上香噴噴的白米飯?!?/p>

  時不我待!1961年底,石油工業(yè)部決定抽調科研、設計、制造、基建和生產等方面的骨干力量,自力更生開展流化催化裂化等5項煉油工藝新技術攻關,這就是后來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拔宥浣鸹ā?。流化催化裂化具有投資少、操作費用低、原料適應性強等特點,是煉油工業(yè)的關鍵技術。當時,這類裝置在全世界有30多套,關鍵核心技術被西方國家層層封鎖。34歲的陳俊武迎難而上,受命擔任我國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裝置的設計師。

  然而,裝置應該是什么樣子,怎么設計,怎么制造?陳俊武心里卻沒有底。怎么辦?那就摸著石頭過河,消化資料、分析計算、對比論證,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為了攻關,陳俊武和他的團隊常常一天伏案十幾個小時,腦子里全是數(shù)據和方案。那時,全國正處在“大躍進”后的困難時期,不但要加班加點工作,還要忍受食不果腹的煎熬。大家的伙食,幾乎頓頓都是不見油星的清水熬白菜,偶爾吃點豆腐渣,就算改善生活了。想起那段艱苦的歲月,陳俊武曾平靜地說:“科學報國就是要有犧牲精神,咬著牙也就熬過去了?!?/p>

  1965年5月5日,是中國煉油工業(yè)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日子,我國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裝置在撫順石油二廠投料試車成功了。當清冽芳香的汽油從我們自己的裝置里流淌出來的時候,擔任裝置設計師的陳俊武與在場的同事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更令人驕傲的是,這套裝置,完全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制造、自行安裝,打破了當時西方國家對煉油深加工技術的壟斷,帶動我國的煉油技術一舉跨越20年,接近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砥礪前行 人生燦爛

  隨著“第一朵金花”的綻放,我國煉油工業(yè)的發(fā)展從此進入快車道。在陳俊武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動下,經過幾代人共同努力,我國催化裂化技術從一片荒蕪到滿園錦繡。目前,我國建成投產的各種催化裂化裝置已有150余套,總加工能力近2億噸,成為世界矚目的催化裂化強國。多年來,我國近70%的汽油、30%的柴油都是用催化裂化工藝生產出來的,這一技術為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969年底,為籌備建設洛陽煉油廠,陳俊武隨石油工業(yè)部撫順設計院搬遷到距洛陽市區(qū)80公里外的豫西山區(qū)竹園溝,從此扎根洛陽,為提升我國煉油技術孜孜不倦地攻關,這一干就是半個世紀。

  1978年3月,時隔19年陳俊武第二次來到人民大會堂,光榮地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他為之付出心血的催化裂化項目作為重大科技成果在會上受到表彰。這一年,他被任命為洛陽煉油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1984年,設計院改制為洛陽工程公司,陳俊武擔任第一任經理。他大力推進公司由煉油設計院向工程公司轉型發(fā)展,開展工程總承包試點,落實目標管理,為洛陽工程公司改革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1年,陳俊武光榮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此后的歲月中,他雖然已年過花甲,但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在著書育人、石油替代和碳減排等方面,為中國石油化工工業(yè)的科學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陳俊武院士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他以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實際行動,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引領我們面向未來,建功新時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征程中書寫新的人生輝煌。

  2019時代楷模陳俊武事跡學習感想

 

 30多年來,從初出茅廬的高校畢業(yè)生成長為企業(yè)的高層技術人員,成長道路上離不開陳俊武院士如師如父如友的引領和教誨。27年的師生之交,讓我有幸見證了一位科學家追夢石化、堅守初心的不變情懷。

  今天,我給大家講陳院士的3個小故事。

  第一個是“魚和熊掌兼得”的故事。

  1982年,我國煉油工業(yè)迅猛發(fā)展。上海煉油廠要新建一套催化裂化裝置。當時,該廠總工程師對陳俊武開玩笑說:“陳老總,我這個人有些貪心,你那同軸式我想要,燒焦罐我也想要。”他說的“同軸式”是陳俊武的一項創(chuàng)新技術,“燒焦罐”則是一種高效再生技術。同軸式就是把裝置的核心設備——反應器直接放在再生器上面,就像“疊羅漢”。此前,反應器、再生器是并肩站立。這可不是簡單的挪挪位置,移位后,工藝更為復雜,但是減少了占地,節(jié)約了投資,效益更好,操作也更簡便。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是由來已久的一個典故。而這位總工程師提出了魚和熊掌兼得的要求,看似玩笑,卻一下點亮了陳俊武的靈感,喚起了他攻克難關的激情。陳俊武著手查閱了許多國外技術資料,組織進行了大量的試驗,最終實現(xiàn)“同軸式”和“燒焦罐”這兩項技術在上海煉油廠的完美結合。

  一流的技術創(chuàng)造了一流的效益,也贏得了國外同行的矚目。1990年,這套裝置的模型在北京國際博覽會上一亮相,立即引起各國專家的關注,他們連夸這是“現(xiàn)代科技與美學藝術的融合、智慧和意志的結晶”。

  目前,我國采用這種再生型式的裝置年加工能力總計達到4000萬噸,占國內催化裂化年加工總量的1/5。

  我講的第二個故事,是“創(chuàng)新催開烯烴花”。

  隨著石油資源逐年消耗,以石油為原料生產的烯烴,難以滿足未來化工行業(yè)的發(fā)展,開辟新途徑生產烯烴就成為有遠見科學家的新目標。

  始終關注著國家能源戰(zhàn)略的陳院士,從20世紀末就開始研究原油替代工藝。以煤替代原油生產烯烴是符合國情的新工藝路線,而煤制烯烴的技術瓶頸在于甲醇制烯烴。經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幾代科學家的努力,這一世界性難題得以攻克。但是,要將科研成果進行工業(yè)轉化,需要工程技術的放大與產業(yè)化,這就像建筑師有了創(chuàng)意構思,造出一個模型,但要把它變成真實的標志性建筑,中間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為此,大連化物所慕名找到陳院士,尋求幫助。當時,這項技術在世界上沒有成功先例,而且國際原油處于低價位,在這種情況下做出共同開發(fā)的決定,需要勇氣,更需要眼光。

  以實驗室取得的數(shù)據為基礎,直接建設放大一萬倍的大型工業(yè)裝置存在巨大風險。陳院士提出了分兩次、兩個一百倍放大的方案。他告訴我們,“一定要搶時間,如果國外公司占領了中國市場,我們再國產化就晚了,這關系的是國家利益!”

  項目啟動后,陳院士辦公室就成了指揮所。大家在這里討論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尋找一把又一把解鎖的鑰匙。在與國外公司賽跑的過程中,80多歲的陳院士作為研發(fā)團隊的領軍人物,8次奔赴陜西華縣,3次前往遼寧大連,兩次北上內蒙古包頭,現(xiàn)場指導,推進攻關,最終取得成功。

  2006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及工業(yè)性試驗”項目通過鑒定。隨后,國家發(fā)改委采納了陳院士從國家能源安全戰(zhàn)略角度出發(fā)提出的建議,批準該技術在企業(yè)運用。2010年,采用這項技術的工程項目一次投產成功。從中試成功到百萬噸級工業(yè)裝置產出,前后只有4年時間。短短幾年里,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在國內20多個項目上得到應用,開辟了我國獨有的甲醇制烯烴戰(zhàn)略性新產業(yè)。陳院士用智慧和心血,澆灌出了璀璨奪目的技術之花。

  我給大家講的第三個故事是“院士決勝千里之外”。

  1995年的一個午夜,一個緊急電話打到陳院士家里。原來,是千里之外的某石化煉油廠催化裂化裝置運行不正常,各種分析判斷處理后仍不奏效,眼看就要停工了。有人建議,不如請教一下陳俊武再做決定。陳院士詢問了現(xiàn)場情況和儀表參數(shù),判斷是裝置內的一個閥門沒有被真正打開。果然,經現(xiàn)場人員檢查發(fā)現(xiàn),雖然儀表顯示這個閥門已打開,但實際上確實沒有打開。打開閥門后,裝置很快運行正常,大家一片驚嘆:“這個院士真是神算啊!”陳院士的“神算”不是偶然的,是來自于扎實的理論功底、豐富的現(xiàn)場經驗,以及對裝置結構的了然于心。

  陳院士常常告誡我們:“做工程設計的人,在現(xiàn)場工作的時間不夠,是干不好的。”這些年,陳院士帶著我們走南闖北,幾十米的高塔他要爬上去查看,黑洞洞的反應器他也想鉆進去看個仔細。這一切,我看在眼里,更記在了心里。每到一個現(xiàn)場,我們都必做兩件事——鉆兩器、爬高塔。只有這樣,才能近距離查看每一臺設備、每一根管線。做技術搞創(chuàng)新就是要嚴謹,就是要求實。這,是我們從陳院士身上學到的。

  讓我們佩服不已的還有陳院士出神入化的“心算”。常常有這樣的景象:我們一群人用計算器還沒算出結果,陳院士心算已經有了大致的結論。我曾經就這個問題向陳院士請教,陳院士告訴我說:“不是我腦子好,小的時候,別人背小九九,我背的是99×99。你們看到的我腦子好,是我經常用腦,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彼磸透嬲]我們,一定要熟記公式、反應式,熟記現(xiàn)場數(shù)據和單位換算,這是工程技術人員的基本功。

  在我眼里,陳院士是引領行業(yè)技術發(fā)展的科學家,是受人尊敬的長者,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試驗過程中難免會有爭論甚至爭吵。他喜歡我們表達不同的想法,也接受開玩笑、發(fā)牢騷,更會打氣鼓勁、做思想疏導。在甲醇制烯烴項目實施過程中,面對各種困難帶來的壓力,我一度難以承受。陳院士對我說:“干一番事業(yè),就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边@些年,我們技術開發(fā)團隊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重大技術難題,先后榮獲國家與省部級技術發(fā)明獎、科技進步獎、優(yōu)秀設計獎。這正是得益于陳院士的教誨和引領。

  有人問我,最佩服陳院士什么?我說是站在行業(yè)頂端的視野與眼光,是追求科學的堅定與執(zhí)著。在科技報國、科技強國的道路上,陳院士立足行業(yè)發(fā)展制高點,與科研團隊努力推動中國煉油工業(yè)技術從跟跑到并跑,從并跑到領跑,一路走到了世界前列。

  陳俊武院士七十載的工作生涯,彰顯了科技工作者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他用純粹的品格詮釋了新時代科學家的使命與擔當。

  2019時代楷模陳俊武事跡學習有感

  1992年,卸任洛陽工程公司經理的陳院士承擔了教書育人的新任務。在總部人事部門的安排下,他開辦了教學獨特的高級研修班,傾心傳授智慧經驗,身體力行培養(yǎng)人才。1999年,我有幸成為他組織的催化裂化第三期高級研修班的學員,并在2003年再次成為催化深造班學員,在跟隨陳院士學習、與陳院士相處中,我真切領略到陳院士做人做事的風格和品行,并為之嘆服。

  精準選才,從嚴把關

  陳院士教學注重選才,對學員選拔十分嚴格,必須是在一線生產裝置上至少有5年以上工作經歷的高工,或接近高工水平的人員。被推薦的人員會面臨一場記憶深刻的選拔考試,只有通過考試,才能成為高研班的學員。

  我當年也是如此,報到后老師說第二天就要考試。沒有考試范圍,不知道考試題型,只有一夜時間,根本無從準備。第二天走進教室,一人一桌,題目看似并不太難,許多都是生產中天天要面對的,但題量非常大,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去推敲,全憑腦子里的固有知識和記憶。這一次考試,很多人得到了自己求學經歷中的最低分。我也是60分剛出頭,看著分數(shù),曾經有過的一絲驕傲瞬間蕩然無存,代之以深刻反省——自己的專業(yè)怎么如此糟糕!

  陳院士用這種辦法來摸底,考查學員的真實水平。這一考,就考出了我們的原形,一部分人就此與高研班失之交臂,剩下的人則看到了差距,得到了警醒。他用事實,消除了我們內心的自滿與浮躁。

  砥礪打磨,精益求精

  完成為期一個月的封閉培訓后,我們又面臨陳院士布置的“大作業(yè)”考驗。這份大作業(yè)可不簡單,前后歷時近一年。

  在準備階段,他的要求是“獨立自主”,每一個數(shù)據都要自己采集。用了整整4個多月,我才完成采集工作。

  在審核階段,他的要求是“精益求精”,對每一個數(shù)據都要辨別真?zhèn)危瑢Ω鞣N數(shù)據都要從內在邏輯、理論、機理上分析判斷,找出誤差、找出錯誤,并加以糾正。大作業(yè)中涉及的理論公式有近千個。那時候沒有專業(yè)軟件輔助,只能手工計算。在一步一步的查找和運算中,大家溫習了久違的化學公式,鞏固了理論功底,水平快速提高。

  最后的理論分析階段,他的要求是“螺旋提升”,要有理論支撐,更要實踐驗證。這個階段,陳院士親自指導我們分析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還要求我們在生產中觀察驗證。作業(yè)完成后,他還要組織面試,逐一提問,讓每一個學員當面匯報作業(yè)情況。這一招,逼著每個人必須自己動手動腦完成作業(yè),誰都別想濫竽充數(shù)。

  我的大作業(yè)共涉及數(shù)據1萬多個,各類公式500多個,全篇打印件達到200多頁,6萬余字。同樣的作業(yè),陳院士要批改26份。陳院士年事已高,還帶了不少學生,但他對教學要求始終從嚴,對每一份作業(yè)逐字逐句審閱,對每一個數(shù)據都認真校對。記得2000年答辯前的一天,我接到陳院士的電話。他說:“小宮,你的作業(yè)我看過了,有幾處問題需要和你商量,在第∗頁第∗行,你引用的公式不對,原因是什么?還有第∗頁第∗行,你的分析結論是對的,但支持這個結論的數(shù)據有問題,原因又是什么?”當時我震驚了,他是院士啊!而我當時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工程師,他不但親力親為,而且極其認真細致。

  后來得知,那一年,陳院士為高研班教學耗費了大量精力,不要說平時的節(jié)假日,就連過春節(jié),他也在批改我們的大作業(yè)中度過。

  這樣的催化裂化高研班連續(xù)舉辦了三期,成為中國石化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里程碑。近年來,在黨組的關心下,集團公司又舉辦了10期專家班。這些培訓班前后歷時27年,為集團公司培養(yǎng)了400多名煉油技術骨干。

  言傳身教,樸素自律

  陳院士在事業(yè)上干驚天動地事,在生活中甘當隱姓埋名人。按照政策,他可以享受不少待遇,但他嚴于律己,從不以院士自居。他用自身做示范,教會我們如何做人。

  2006年的一天,已近80歲的陳院士路過石家莊,打算去石家莊煉化看望一位過去的老同事。陳院士覺得這是私事,特意囑咐不要驚動任何人。這位老同事再三勸說陳院士:“我們生活區(qū)離火車站有25公里,路又不好,一個小時才有一趟公交車,讓廠里派個車去接你一下吧。你這么大歲數(shù),一個人坐公交車,我也不放心?!?陳院士卻嚴肅地下了“封口令”,他說:“千萬不要告訴他們,否則我就不去了。”就這樣,從石家莊火車站出來,陳院士連等候帶坐車,花了近兩小時,才到老同事家里。住了一晚,他第二天悄然踏上返回的旅程。

  陳院士的學生,石家莊煉化原副經理劉曉欣每次回憶起這件往事,都會動情地說:“老師回去以后,我們才知道他來我們生活區(qū)了,當時心里特別愧疚。作為學生和晚輩,我們照顧他是應該的??伤褪桥掠绊懫髽I(yè),怕影響我們工作?!?/p>

  陳院士不僅擠公交車下基層,還搭客貨車去講學、乘夜班火車出差,但他都覺得無所謂。他用言傳身教,影響著我們這些后來者,教育我們該如何樸素做人。

  跟著陳院士學習,我發(fā)現(xiàn)催化裂化是有情懷的。在催化裂化反應過程中,無數(shù)微小的催化劑成群結隊地沖向原料,在不到3秒的時間里完成化學反應,把原料轉化成優(yōu)良的產品,卻犧牲了自己的全部活性;失活的催化劑來到再生器中,在700攝氏度的高溫下長時間煅燒,以恢復活性;隨后再沖向下一次反應。這一顆顆細小的催化劑,充滿了犧牲精神,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履行自己的使命。在催化過程中,它們一次次默默承受火的洗禮,在高溫煅燒中涅槃重生。細細品味,催化裂化的反應過程和陳院士的人生歷程何其相似!那就是,飽含著信念堅定、甘于奉獻、奮斗不止的情懷去完成使命。

  下面我用一首小詩,代表工作在石化戰(zhàn)線上的催化高研班學員,向陳俊武院士——我們尊敬的陳先生,表達學生誠摯的敬意:

  潔白催化劑,

  粒粒擔使命。

  默默守初心,

  唯盼再復興。


相關文章:

1.2019時代楷模的優(yōu)秀學習心得3篇

2.2019時代楷模的優(yōu)秀學習心得欣賞

3.2019時代楷模發(fā)布廳觀后感,時代楷模優(yōu)秀學習心得精選

4.學習時代楷模張富清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

5.2019時代楷模發(fā)布廳觀后感,時代楷模的優(yōu)秀學習心得精選3篇

155987